一种利用米粒石制造石壶的工艺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231238发布日期:2020-12-08 15:19阅读:9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米粒石制造石壶的工艺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石材容器制造领域,具体是一种利用米粒石制造石壶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米粒石也叫“米石”、“米饭石”、“斑点石”,主要分布在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三清山,石头表面看起来很像是已经煮熟的米粒撒在上面,由于地质变迁三清山花岗岩与围岩接触变质角岩(化)带中,其成因为早古生代寒武系4.9~5.4亿年粉砂质泥岩与三清山花岗岩侵入岩体发生热接触变质,原岩发生重结晶;形成了黑云母、堇青石、绢云母为主的“米粒”状变晶结构,岩石块状构造,摩氏硬度5~6,米粒石的“米粒”为堇青石,堇青石为标准变质矿物,堇青石堇青其贝壳状断口、玻璃光泽和颜色与石英极为相似,摩氏硬度7~7.5,米粒石浑然圆润,呈浅褐色至灰绿色,属接触变质岩中的角岩类,当地居民很多人家里都供奉这这种石头,祈求五谷丰登,根据米粒在石头大小的表现,可分为大米粒石,小米粒石等等,而根据米粒的玉化程度,米粒石也可以按照玉化与没玉化之分,以及可以按米粒周围形成的图案分为不同品种米粒石。

米粒石的外观极具吸引力,石材本身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以及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化学微量元素,尤其是富含硒元素,对水质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是制作泡茶容器较好的选择,然而由于材质的特性,加上难度大,在石壶制造领域还未得到真的开发和利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利用米粒石制造石壶的工艺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加工成品率高、质量好、重量轻的利用米粒石制造石壶的工艺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米粒石制造石壶的工艺方法,利用天然的米粒石加工而成,包括以下工序:

(1)壶形设计,结合米粒石的石纹和米粒的分布,设计壶形并绘制图纸;

(2)制作毛坏,根据设计图纸,将整块的米粒石切成所需壶高的厚板材,在切成的厚板上用设置制作的壶行模具定好壶的尺寸大小,再切割成小块的毛坯;

(3)机加工初成型,根据设计图纸在毛坯上划线,采用铣床和雕刻机铣削、雕刻毛坯的内腔和外壁,形成茶壶半成品;

(4)壶嘴成型,采用雕刻机加工出壶嘴外形;

(5)打通壶嘴,采用3~8毫米的雕刻头高速旋转打通壶嘴;

(6)壶把成型,采用雕刻机加工出壶把;

(7)人工精修定型,手工对石壶进行局部加工精修,直至加工到设计的尺寸和外形;

(8)喷砂工艺,用喷砂机对壶体的外表面及内表面进行喷砂工艺处理,使壶形成有具有颗粒感、质感的表面;

(9)打磨抛光,对壶体的外表面及内表面进行打磨抛光处理,使壶身形成有颗粒感、有质感的光滑表面,并把壶体壁厚控制在2~5毫米之间。

(10)检验入库,对上述加工得到的产品进行检验,检验合格,成品包装入库。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在步骤(2)、(3)、(4)、(5)、(6)、(7)中,在加工过程需要进行喷水润滑降温处理,加工温度控制在160℃内。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米粒石选自江西省上饶市三清山出产的米粒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由于米粒石富含硒等微量元素,以及多种矿物质,米粒石能够在短时间内,把弱酸性的水变成弱碱性的水,饮用米粒石茶具泡出的茶水对身体大有益处,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

2、本发明米粒石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并能有效的防止霉变,夏季使用米粒石茶具泡茶,泡完的茶叶如果忘记倒掉,能够保证长时间不发生霉变。

3、本发明由于米粒石外型具有独特的不规则的米粒分布,即每件产品的米粒大小和颜色均不同,保证了每件产品的唯一性,极具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4、本发明米粒石茶具可以“养壶”,也可以拿在手上把玩,壶越养越温润,颜色光泽度会随着使用的时间产生变化,甚至会产生“包浆”,极具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工艺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选自江西省上饶市三清山出产的米粒石,加工一百把石壶,壶身壁厚2mm,包括以下工序:(1)壶形设计,结合米粒石的石纹和米粒的分布,设计壶形并绘制图纸;(2)制作毛坏,根据设计图纸,将整块的米粒石切成所需壶高的厚板材,在切成的厚板上用设置制作的壶行模具定好壶的尺寸大小,再切割成小块的毛坯;(3)机加工初成型,根据设计图纸在毛坯上划线,采用铣床和雕刻机铣削、雕刻毛坯的内腔和外壁,形成茶壶半成品;(4)壶嘴成型,采用雕刻机加工出壶嘴外形;(5)打通壶嘴,采用3毫米的雕刻头高速旋转打通壶嘴;(6)壶把成型,采用雕刻机加工出壶把;(7)人工精修定型,手工对石壶进行局部加工精修,直至加工到设计的尺寸和外形;(8)喷砂工艺,用喷砂机对壶体的外表面及内表面进行喷砂工艺处理,使壶形成有具有颗粒感、质感的表面;(9)打磨抛光,对壶体的外表面及内表面进行打磨抛光处理,使壶身形成有颗粒感、有质感的光滑表面,并把壶体壁厚控制在2毫米;(10)检验入库,对上述加工得到的产品进行检验,检验合格,成品包装入库。

实施例1加工成品率为95%,外观基本无瑕疵,成品质量较高。

实施例2,选自江西省上饶市三清山出产的米粒石,加工一百把石壶,壶身壁厚2mm,包括以下工序:(1)壶形设计,结合米粒石的石纹和米粒的分布,设计壶形并绘制图纸;(2)制作毛坏,根据设计图纸,将整块的米粒石切成所需壶高的厚板材,在切成的厚板上用设置制作的壶行模具定好壶的尺寸大小,再切割成小块的毛坯;(3)机加工初成型,根据设计图纸在毛坯上划线,采用铣床和雕刻机铣削、雕刻毛坯的内腔和外壁,形成茶壶半成品;(4)壶嘴成型,采用雕刻机加工出壶嘴外形;(5)打通壶嘴,采用4毫米的雕刻头高速旋转打通壶嘴;(6)壶把成型,采用雕刻机加工出壶把;(7)人工精修定型,手工对石壶进行局部加工精修,直至加工到设计的尺寸和外形;(8)喷砂工艺,用喷砂机对壶体的外表面及内表面进行喷砂工艺处理,使壶形成有具有颗粒感、质感的表面;(9)打磨抛光,对壶体的外表面及内表面进行打磨抛光处理,使壶身形成有颗粒感、有质感的光滑表面,并把壶体壁厚控制在2毫米;(10)检验入库,对上述加工得到的产品进行检验,检验合格,成品包装入库。

实施例2加工成品率为93%,外观基本无瑕疵,富有质感,成品质量较高,由于壶身壁厚仅有2mm,重量堪比紫砂和陶瓷茶具,用光照射米粒都能透光,观赏感、使用体验感极佳。

实施例3,选自江西省上饶市三清山出产的米粒石,加工一百把石壶,壶身壁厚2mm,包括以下工序:(1)壶形设计,结合米粒石的石纹和米粒的分布,设计壶形并绘制图纸;(2)制作毛坏,根据设计图纸,将整块的米粒石切成所需壶高的厚板材,在切成的厚板上用设置制作的壶行模具定好壶的尺寸大小,再切割成小块的毛坯;(3)机加工初成型,根据设计图纸在毛坯上划线,采用铣床和雕刻机铣削、雕刻毛坯的内腔和外壁,形成茶壶半成品;(4)壶嘴成型,采用雕刻机加工出壶嘴外形;(5)打通壶嘴,采用5毫米的雕刻头高速旋转打通壶嘴;(6)壶把成型,采用雕刻机加工出壶把;(7)人工精修定型,手工对石壶进行局部加工精修,直至加工到设计的尺寸和外形;在步骤(2)、(3)、(4)、(5)、(6)、(7)中,在加工过程需要进行喷水润滑降温处理,加工温度控制在160℃内;(8)喷砂工艺,用喷砂机对壶体的外表面及内表面进行喷砂工艺处理,使壶形成有具有颗粒感、质感的表面;(9)打磨抛光,对壶体的外表面及内表面进行打磨抛光处理,使壶身形成有颗粒感、有质感的光滑表面,并把壶体壁厚控制在2毫米;(10)检验入库,对上述加工得到的产品进行检验,检验合格,成品包装入库。

实施例3加工成品率为94%,外观基本无瑕疵,富有质感,成品质量较高,由于壶身壁厚仅有2mm,重量堪比紫砂和陶瓷茶具,用光照射的话米粒都能透光,观赏感、使用体验感极佳。

实施例4,选自江西省上饶市三清山出产的米粒石,加工一百把石壶,壶身壁厚2mm,包括以下工序:(1)壶形设计,结合米粒石的石纹和米粒的分布,设计壶形并绘制图纸;(2)制作毛坏,根据设计图纸,将整块的米粒石切成所需壶高的厚板材,在切成的厚板上用设置制作的壶行模具定好壶的尺寸大小,再切割成小块的毛坯;(3)机加工初成型,根据设计图纸在毛坯上划线,采用铣床和雕刻机铣削、雕刻毛坯的内腔和外壁,形成茶壶半成品;(4)壶嘴成型,采用雕刻机加工出壶嘴外形;(5)打通壶嘴,采用6毫米的雕刻头高速旋转打通壶嘴;(6)壶把成型,采用雕刻机加工出壶把;(7)人工精修定型,手工对石壶进行局部加工精修,直至加工到设计的尺寸和外形;在步骤(2)、(3)、(4)、(5)、(6)、(7)中,在加工过程需要进行喷水润滑降温处理,加工温度控制在160℃内;(8)喷砂工艺,用喷砂机对壶体的外表面及内表面进行喷砂工艺处理,使壶形成有具有颗粒感、质感的表面;(9)打磨抛光,对壶体的外表面及内表面进行打磨抛光处理,使壶身形成有颗粒感、有质感的光滑表面,并把壶体壁厚控制在2毫米;(10)检验入库,对上述加工得到的产品进行检验,检验合格,成品包装入库。

实施例4加工成品率为94%,外观基本无瑕疵,富有质感,成品质量较高,壶身在兼具良好透气性的同时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壶身光洁美观且强度较高,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5,选自江西省上饶市三清山出产的米粒石,加工一百把石壶,壶身壁厚2mm,包括以下工序:(1)壶形设计,结合米粒石的石纹和米粒的分布,设计壶形并绘制图纸;(2)制作毛坏,根据设计图纸,将整块的米粒石切成所需壶高的厚板材,在切成的厚板上用设置制作的壶行模具定好壶的尺寸大小,再切割成小块的毛坯;(3)机加工初成型,根据设计图纸在毛坯上划线,采用铣床和雕刻机铣削、雕刻毛坯的内腔和外壁,形成茶壶半成品;(4)壶嘴成型,采用雕刻机加工出壶嘴外形;(5)打通壶嘴,采用7毫米的雕刻头高速旋转打通壶嘴;(6)壶把成型,采用雕刻机加工出壶把;(7)人工精修定型,手工对石壶进行局部加工精修,直至加工到设计的尺寸和外形;在步骤(2)、(3)、(4)、(5)、(6)、(7)中,在加工过程需要进行喷水润滑降温处理,加工温度控制在160℃内;(8)喷砂工艺,用喷砂机对壶体的外表面及内表面进行喷砂工艺处理,使壶形成有具有颗粒感、质感的表面;(9)打磨抛光,对壶体的外表面及内表面进行打磨抛光处理,使壶身形成有颗粒感、有质感的光滑表面,并把壶体壁厚控制在2毫米;(10)检验入库,对上述加工得到的产品进行检验,检验合格,成品包装入库。

实施例5加工成品率为89%,外观基本无瑕疵,富有质感,成品质量较高,由于壶身壁厚仅有2mm,重量堪比紫砂和陶瓷茶具,用光照射米粒都能透光,观赏感、使用体验感极佳。

实施例6,选自江西省上饶市三清山出产的米粒石,加工一百把石壶,壶身壁厚2mm,包括以下工序:(1)壶形设计,结合米粒石的石纹和米粒的分布,设计壶形并绘制图纸;(2)制作毛坏,根据设计图纸,将整块的米粒石切成所需壶高的厚板材,在切成的厚板上用设置制作的壶行模具定好壶的尺寸大小,再切割成小块的毛坯;(3)机加工初成型,根据设计图纸在毛坯上划线,采用铣床和雕刻机铣削、雕刻毛坯的内腔和外壁,形成茶壶半成品;(4)壶嘴成型,采用雕刻机加工出壶嘴外形;(5)打通壶嘴,采用8毫米的雕刻头高速旋转打通壶嘴;(6)壶把成型,采用雕刻机加工出壶把;(7)人工精修定型,手工对石壶进行局部加工精修,直至加工到设计的尺寸和外形;在步骤(2)、(3)、(4)、(5)、(6)、(7)中,在加工过程需要进行喷水润滑降温处理,加工温度控制在160℃内;(8)喷砂工艺,用喷砂机对壶体的外表面及内表面进行喷砂工艺处理,使壶形成有具有颗粒感、质感的表面;(9)打磨抛光,对壶体的外表面及内表面进行打磨抛光处理,使壶身形成有颗粒感、有质感的光滑表面,并把壶体壁厚控制在2毫米;(10)检验入库,对上述加工得到的产品进行检验,检验合格,成品包装入库。

实施例6加工成品率为89%,外观基本无瑕疵,富有质感,成品质量较高,由于壶身壁厚仅有2mm,重量堪比紫砂和陶瓷茶具,用光照射米粒都能透光,观赏感、使用体验感极佳。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的工艺方法,可使米粒石加工的石壶壶壁可以做的很薄,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由于米粒石外型的独特性,保证了每件产品的唯一性,且壶越养越温润,颜色光泽度会随着使用的时间产生变化,甚至会产生“包浆”,具有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