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辐射日常摆件及其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08920发布日期:2021-12-28 19:47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日常摆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辐射日常摆件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2.非电离辐射包括低能量的电磁辐射,不能破坏分子中的化学键,包括电脑、电视、音响、微波炉、电冰箱、手机、传真机、通讯站、高压电线以及电动机、电机设备等。
3.随着电子产品日益深入我们的生活,现在很多成年人以及未成年人晚上睡觉有把手机或智能电话手表放在床头的习惯,目前科学界对于人体长期暴露在非电离辐射中,会造成多少危害仍没有定论,尤其是在夜晚,人体各项机能处于薄弱阶段,广大群众对于手机辐射依然存在一定顾虑,所以一部分人选择关机,一部分人选择把手机放在远处。
4.然而,目前还没有相应的产品或者方法能隔离这些常用电子产品的非电离辐射,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能够隔离常用电子产品的非电离辐射。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辐射日常摆件的制作工艺,该制作工艺将防辐射的收纳袋与摆件本体相结合,改变了日常摆件装饰功能的单一性,不仅可以实现日常家居品的装饰功能,还能够起到屏蔽电磁波对人体的伤害,保护人体的身体健康。
6.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辐射日常摆件,该防辐射日常摆件能够有效隔离电子产品的电磁波辐射,方便实用。
7.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8.本发明提供一种防辐射日常摆件的制作工艺,包括摆件本体,摆件本体连接有收纳袋,收纳袋由多个防辐射布料缝合而成,防辐射布料包括深海沉淀面料和/或防辐射复合面料。
9.本发明提出一种防辐射日常摆件,防辐射日常摆件利用上述防辐射日常摆件的制作工艺制成。
10.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防辐射日常摆件及其制作工艺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防辐射日常摆件的制作工艺,包括摆件本体,摆件本体连接有收纳袋,收纳袋由多个防辐射布料缝合而成,防辐射布料包括深海沉淀面料和/或防辐射复合面料。其中,深海沉淀面料通过深海超低温,强静压力和多肽化合物的协同作用对金属进行处理,提高金属物质的稳定性,不仅大大提高了屏蔽性能,屏蔽效果高达99.99%,比普通防辐射面料屏蔽效果高出40%。而且延长了防辐射面料的使用寿命,普通的防辐射面料大概只能使用十二个月左右,而深海沉淀面料制作的防辐射面料使用寿命可达十八个月左右。防辐射复合面料是将一层或多层纺织材料、无纺材料等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型的材料,其内部所含有的金属纤维构成回路,产生感生电流,形成反向电磁场,从而起到隔离辐射的作用。近年来,现代电子工业高速发展,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不断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电
磁波。大量研究表明,人体受到电磁波辐射后,会对电磁波吸收、反射和透射,产生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危及身心健康。本发明中将防辐射布料之间通过缝合的方式制成防辐射收纳袋,然后将收纳袋安装于摆件本体上制成防辐射日常摆件,改变了日常摆件功能的单一性,不仅可以实现日常家居品的装饰功能,还能够起到屏蔽电磁波对人体的伤害,保护人体的身体健康。
12.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防辐射日常摆件,防辐射日常摆件利用上述防辐射日常摆件的制作工艺制成。现代高科技产物和电器设备的快速发展,在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便利、高效与欢乐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危害,其所产生的电磁波辐射主要通过磁场影响人体内部组织的微磁场平衡,进而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日常中我们常见的电子产品如手机、智能电子手表等都会产生频率较低的非电离辐射,为了避免其对人体造成伤害,大部分用户在入睡时会选择将其关机或者放置在较远的位置,如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其使用程序较为繁琐,便捷性较差。而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防辐射日常摆件上有用防辐射布料组成的收纳袋,晚上需要休息时,可直接将手机、智能电子手表等电子设备放入收纳袋中存放,而防辐射日常摆件可直接放置在休息位置处,在整个使用过程中不需将电子设备关机,且可将防辐射日常摆件放置在休息位置的附近以便于拿取其内部的电子设备,实用性较高。如此,不仅可以屏蔽电子产品产生的非电离辐射对人体的伤害,提升用户的睡眠质量,还能实现日常摆件作为摆设的功能。而且对于儿童、女性来说,日常摆件的外形更能被接受,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具体实施方式
13.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14.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15.本发明提出一种防辐射日常摆件的制作工艺,包括摆件本体,摆件本体连接有收纳袋,收纳袋由多个防辐射布料缝合而成,防辐射布料包括深海沉淀面料和/或防辐射复合面料。其中,深海沉淀面料通过深海超低温,强静压力和多肽化合物的协同作用对金属进行处理,提高金属物质的稳定性,不仅大大提高了屏蔽性能,屏蔽效果高达99.99%,比普通防辐射面料屏蔽效果高出40%。而且延长了防辐射面料的使用寿命,普通的防辐射面料大概只能使用十二个月左右,而深海沉淀面料制作的防辐射面料使用寿命可达十八个月左右。防辐射复合面料是将一层或多层纺织材料、无纺材料等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型的材料,其内部所含有的金属纤维构成回路,产生感生电流,形成反向电磁场,从而起到隔离辐射的作用。近年来,现代电子工业高速发展,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不断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电磁波。大量研究表明,人体受到电磁波辐射后,会对电磁波吸收、反射和透射,产生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危及身心健康。本发明中将防辐射布料之间通过缝合的方式制成防辐射收纳袋,然后将收纳袋安装于摆件本体上制成防辐射日常摆件,改变了日常摆件功能的单一性,不仅可以实现日常家居品的装饰功能,还能够起到屏蔽电磁波对人体的伤害,保护人体的身体健
康。
16.详细地,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述防辐射复合面料包括两个表层面料,两个表层面料之间设有夹层面料,夹层面料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防微波辐射纤维与棉纤维混合均匀后采用无纺布针刺工艺制成夹层面料。防微波辐射纤维能够反射电磁波,从而达到屏蔽电磁波的效果;而棉纤维具有天然转曲的形状,使得纤维之间具有良好的抱合性,利用本发明中无纺针刺工艺使得纤维之间相互钩接的强度较大,有利于提高夹层面料的力学性能。此外,棉纤维的耐磨性、吸湿性较好,且手感较为柔软,其所制成的夹层面料较为柔软舒适、且耐磨性较好。将这两种纤维作为原料利用无纺布针刺工艺制造,先将两种纤维经过开松、梳理,使得不同种类的纤维之间混合均匀,以保证后期加工形成的材料具有均一的电磁屏蔽效果。然后将混合纤维铺成纤维网,利用刺针对纤网进行反复穿刺,倒钩穿过纤网时将纤网表面和局部里层纤维强迫刺入纤网内部,由于纤维之间的摩擦作用,原来蓬松的纤网被压缩,刺针退出纤网时,刺入的纤维束脱离倒钩而留在纤网中,纤维束纠缠住纤网使其不能再恢复原来的蓬松状态,相当多的纤维束被刺入纤网,使纤网中纤维互相缠结,从而形成具有一定强力和厚度的针刺法非织造材料。该夹层面料通过非织造工艺生产不仅可以获得具有强度高、柔韧性好、无毒无刺激性等特性的面料,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夹层面料被加持在两个表层面料之间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避免外界环境对防微波辐射纤维产生氧化,从而延长其屏蔽电磁波的使用时间。
17.进一步地,为了提高夹层面料的防辐射效果,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纺布针刺工艺的针刺次数为2

4次。针刺次数较少时,布片比较厚,纤维之间的孔隙较大,电磁波容易穿过孔隙到达人体表面而危害人体健康,布片的防辐射效果较差,而且布片的抗撕裂的性能较差,布片容易在外力的拉扯下而松散致使其防辐射能力失效。针刺次数较大时,纤维之间的孔隙变小,虽然可以增加防辐射效果,但是每增加一次针刺,纤维断裂的几率加大,且针刺会留下针眼,因而不仅会造成屏蔽效果下降,还会造成布片断裂强力的下降,因此针刺次数为2

4次时较为适宜。
18.可选地,上述的防微波辐射纤维为不锈钢纤维、银纤维和镀铜纤维中至少一种。电磁波在遇到障碍物体时,会分成3种方式进行传递,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被物体自身吸收,其余的则会透过物体。当反射与吸收较多时,透过部分就会相应减少,此时便可认为物体具有较好的电磁屏蔽效能,即屏蔽效果较好。面料中的金属纤维之间相互交织形成许多结构紧密、纵横交错的网状环路,当电磁波试图穿透面料时,织物表面便会产生感生电流,然后感生电流又产生一个与原来磁场相反的感应磁场,两者相互抵消,从而使其具有了电磁屏蔽性能。不锈钢纤维、银纤维和镀铜纤维都是制备防微波辐射常用的纤维原料,其中银纤维可以分为纳米银纤维和镀银纤维。纳米银纤维是在纤维成形过程中加入超细银粒子,从而制备得到银纤维;而镀银纤维是通过化学镀或电镀等多种金属化技术在纤维表面镀覆银层得到。其中银对电磁波具有极强的屏蔽效能,屏蔽率高达99.999%。此外,银纤维具有杀菌除臭的功效,能够促进人体表皮微循环,有利于人体健康,安全性高,使用寿命长,且对环境无污染。
19.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中,防微波辐射纤维与棉纤维的质量比为(50

65):(35

50)。随着夹层面料中防微波辐射纤维含量的增加,其防辐射性能增强。这是因为当电磁波传播到防辐射织物表面时,只有防微波辐射纤维发生电磁感应,产生与源电磁场相反的电
流和磁极化,对电磁波产生反射、吸收等衰减作用达到屏蔽目的。夹层面料中防微波辐射纤维含量越大,金属网孔眼越小,电阻值随织物中防微波辐射纤维含量的提高而降低,对电磁波反射作用越强,磁导率越高,夹层面料的防电磁辐射性能越好。但是,单一使用防微波辐射纤维作为原料,其所生产的夹层面料质感较硬而致使其服用性能较差。因此,防微波辐射纤维与棉纤维的质量比为(50

65):(35

50)为宜。
20.为了提高防辐射面料的服用性能,表层面料为针织物和/或抗菌面料。其中,针织物是由纱线弯曲成圈相互串套而成的,线圈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进行转移,从而使得面料具有良好的弹性,质地柔软能满足日常摆件造型时对于曲线的需求,能充分体现日常摆件造型轮廓的曲线感。而且,针织面料所用的原料是蓬松柔软、捻度较小的纱线,面料表面有一层微小的绒面,再加上由线圈组成的组织松弛多孔,给人一种舒适温柔之感,将其通过后处理制成毛绒日常摆件可以增加其温暖之感,提升用户的体验感。此外,针织面料具有良好的防皱性,便于清洗维护。抗菌面料对于危害人体的各类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有极强的快速抑制作用,通过破坏细菌的细胞壁,使其细胞膜破裂,胞浆物外泄,从而终止微生物的代谢过程,使微生物无法生长和繁殖,抗菌率大于99.9%,可以赋予日常摆件高效的抗菌除臭性能。而且抗菌面料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它可以高效完全去除日常摆件上的细菌、真菌和霉菌,保持日常摆件的清洁,并能防止细菌再生和繁殖。将夹层面料的两侧安置抗菌面料并通过绗缝工艺制成防辐射面料,该面料不仅具有抗菌功能,还能屏蔽电磁波,从而保护人体健康。而且,将三层面料之间通过绗缝工艺处理可将其缝合形成一个整体,避免防辐射面料在外力的作用下而发生相对滑移,致使夹层面料堆积在一起而降低屏蔽电磁波的功效。
21.进一步地,上述防辐射布料之间采用来去缝缝合。来去缝是将2层防辐射布料正面朝外对齐,以0.3

0.5厘米的缝份宽度进行缝合,然后再翻个面,使两层防辐射布料正面朝里,缝份包在当中,再沿着缝合过的边缘内侧0.6

1.0厘米处缉一道线。两道缝迹将缝合处的防辐射布料锁死,减少缝隙的产生,从而提高整体屏蔽效果的稳定性。为了获得更好的屏蔽效果,本发明实施例中,来去缝缝合的针距为2

4毫米。如此,可减少防辐射布料产生微小缝隙和孔洞,避免电磁波从日常摆件上任意一处线缝形成的微小缝隙和孔洞向内传递到全身,从而使其屏蔽效能大大下降,甚至丧失其防护效果。
22.为了提高防辐射日常摆件屏蔽电磁波的性能,本发明实施例中,防辐射布料之间采用镀银缝纫线缝合。金属银具有优异的导电性,用其作为缝合的缝纫线可使得缝合后的防辐射布料产生更稳定的电流,从而产生强度较大的反向电磁场,提高穷阻隔辐射的强度,进而提升防辐射布料整体的屏蔽效果。上述防辐射日常摆件的制作工艺,操作步骤简单,适合规模化生产,不仅可以提高日常摆件屏蔽电磁波的功效,还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23.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防辐射日常摆件,防辐射日常摆件利用上述防辐射日常摆件的制作工艺制成。现代高科技产物和电器设备的快速发展,在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便利、高效与欢乐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危害,其所产生的电磁波辐射主要通过磁场影响人体内部组织的微磁场平衡,进而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日常中我们常见的电子产品如手机、智能电子手表等都会产生频率较低的非电离辐射,为了避免其对人体造成伤害,大部分用户在入睡时会选择将其关机或者放置在较远的位置,如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其使用程序较为繁琐,便捷性较差。而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防辐射日常摆件上有用防辐射布料组成的收纳袋,晚上需要休息时,可直接将手机、智能电子手表等电子设备放入收纳袋中存放,而
防辐射日常摆件可直接放置在休息位置处,在整个使用过程中不需将电子设备关机,且可将防辐射日常摆件放置在休息位置的附近以便于拿取其内部的电子设备,实用性较高。如此,不仅可以屏蔽电子产品产生的非电离辐射对人体的伤害,提升用户的睡眠质量,还能实现日常摆件作为摆设的功能。而且对于儿童、女性来说,日常摆件的外形更能被接受,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24.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25.实施例1
2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防辐射日常摆件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27.收纳袋的制作:相邻两层深海沉淀面料正面朝外对齐,以0.4厘米的缝份宽度进行缝合,然后再翻个面,使两层防辐射布料正面朝里,缝份包在当中,再沿着缝合过的边缘内侧0.8厘米处缉一道线;依上述缝合方法将防辐射布料缝合成收纳袋,然后再将收纳袋安装在摆件本体上即可得到防辐射日常摆件。上述安装方式可以是缝合、粘合等,可根据具体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
28.实施例2
2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防辐射日常摆件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30.防辐射面料的制作:将质量比(混纺比)为50:50的不锈钢纤维与棉纤维混合均匀后采用无纺布针刺工艺制备夹层面料,其中无纺布针刺工艺的次数为2次;然后将针织面料夹持在上述夹层面料的两侧通过绗缝工艺制成防辐射面料。
31.收纳袋的制作:相邻两层上述防辐射布料正面朝外对齐,以0.5厘米的缝份宽度进行缝合,然后再翻个面,使两层防辐射布料正面朝里,缝份包在当中,再沿着缝合过的边缘内侧1.0厘米处缉一道线;依上述缝合方法以2毫米的针距将防辐射布料缝合成收纳袋,然后再将收纳袋安装在摆件本体上即可得到防辐射日常摆件。上述安装方式可以是缝合、粘合等,可根据具体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
32.实施例3
3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防辐射日常摆件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34.防辐射面料的制作:将质量比(混纺比)为65:35的银纤维与棉纤维混合均匀后采用无纺布针刺工艺制备夹层面料,无纺布针刺工艺的次数为4次;然后将抗菌面料夹持在上述夹层面料的两侧通过绗缝工艺制成防辐射面料。
35.收纳袋的制作:相邻两层上述防辐射布料正面朝外对齐,以0.3厘米的缝份宽度采用镀银缝纫线进行缝合,然后再翻个面,使两层防辐射布料正面朝里,缝份包在当中,再沿着缝合过的边缘内侧0.6厘米处缉一道线;依上述缝合方法以3毫米的针距将防辐射布料缝合成收纳袋,然后再将收纳袋安装在摆件本体上即可得到防辐射日常摆件。上述安装方式可以是缝合、粘合等,可根据具体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
36.实施例4
3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防辐射日常摆件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38.防辐射面料的制作:将质量比(混纺比)为55:45的镀铜纤维与棉纤维混合均匀后采用无纺布针刺工艺制备夹层面料,无纺布针刺工艺的次数为3次;然后将表层面料夹持在上述夹层面料的两侧通过绗缝工艺制成防辐射面料。
39.收纳袋的制作:相邻两层防辐射布料以来去缝的缝型缝合;依上述缝合方法以4毫
米的针距将防辐射布料缝合成收纳袋,然后再将收纳袋安装在摆件本体上即可得到防辐射日常摆件。上述安装方式可以是缝合、粘合等,可根据具体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
40.实施例5
4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防辐射日常摆件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42.防辐射面料的制作:将质量比(混纺比)为60:40的防微波辐射纤维与棉纤维混合均匀后采用无纺布针刺工艺制备夹层面料,无纺布针刺工艺的次数为2次;然后将表层面料夹持在上述夹层面料的两侧通过绗缝工艺制成防辐射面料。
43.收纳袋的制作:相邻两层防辐射布料以来去缝的缝型缝合;依上述缝合方法将防辐射布料缝合成收纳袋,然后再将收纳袋安装在摆件本体上即可得到防辐射日常摆件。上述安装方式可以是缝合、粘合等,可根据具体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
44.实施例6
4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防辐射日常摆件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先制作摆件本体,然后再缝合收纳袋,最后再将收纳袋安装在摆件本体上即可得到防辐射日常摆件。上述安装方式可以是缝合、粘合等,可根据具体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其中收纳袋是由多个防辐射布料缝合而成,防辐射布料为深海沉淀面料。
46.效果例
47.对本发明实施例1

6所制得的收纳袋按照下述方式进行电磁屏蔽测试,测试结果见表1。
48.测试方法:将10cm
×
15cm的收纳袋作为本次实验的样品,用emd

2g高精准型电磁检测仪作为测试仪器。先用电磁检测仪对准手机屏幕检测其辐射值,测试2次取其平均值;然后将手机放入收纳袋后再用电磁检测仪对准收纳袋(手机屏幕方向)检测其辐射值,测试2次取其平均值,具体结果见表1。
49.表1防电磁波检测结果
50.样品放入收纳袋前测试值放入收纳袋后测试值实施例13.93μt0.29μt实施例23.93μt0.25μt实施例33.93μt0.10μt实施例43.93μt0.36μt实施例53.93μt0.33μt实施例63.93μt0.40μt
51.由表1中的数据可知,将手机放入收纳袋后可显著的降低手机的电磁辐射值,说明该防辐射面料的效果非常明显,且已经降低至人体安全辐射值的范围内,达到一级、二级人体安全辐射值标准,实施例3的辐射值为0.1μt达到一级标准,在此范围内的辐射对人体没有任何影响;而其余实施例的收纳袋辐射值小于0.4μt达到二级标准,处于安全范围值内。
52.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防辐射日常摆件的制作工艺,该制作工艺将防辐射的收纳袋与摆件本体相结合,改变了日常摆件装饰功能的单一性,不仅可以实现日常家居品的装饰功能,还能够起到屏蔽电磁波对人体的伤害,保护人体的身体健康。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防辐射日常摆件,该防辐射日常摆件能够有效隔离常用电子产品的电磁波辐射,方便实用。
53.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