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72314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模块,尤其涉及一种通过改变像素排列方式减少耗电且增加亮度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模块。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Display,LCD)具有外型轻薄、低辐射、体积小及低耗能等优点,广泛地应用在笔记本计算机或平面电视等资讯产品上。因此,液晶显示器已逐渐取代传统的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athodeRayTubeDisplay)成为市场主流,其中又以主动矩阵式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ActiveMatrixTFTLCD)最受欢迎。简单来说,主动矩阵式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的驱动系统是由一时序控制器(TimingController)、源极驱动器(SourceDriver)以及栅极驱动器(GateDriver)所构成。源极驱动器及栅极驱动器分别控制数据线(DataLine)及扫描线(ScanLine),其在面板上相互交叉形成电路单元矩阵,而每个电路单元(Cell)包括液晶分子及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原理是栅极驱动器先将扫描信号送至晶体管的栅极,使晶体管导通,接着源极驱动器将时序控制器送来的数据转换成输出电压后,将输出电压送至晶体管的源极,此时液晶一端的电压会等于晶体管漏极的电压,并根据漏极电压改变液晶分子的倾斜角度,进而改变透光率达到显示不同颜色的目的。液晶显示器所显示的图像质量可通过计算一方向上液晶显示器所包括的像素数目来得知。举例来说,使用者可通过计算每英寸像素数目(pixelsperinch,PPI)来取得判断液晶显示器的图像质量的依据。请参考图1,图1为图像质量与每英寸像素数目间关系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像质量与每英寸像素数目间呈现正比关系。然而,人眼的辨识能力有限,当液晶显示器的每英寸像素数目超越一阈值后,人眼往往无法分辨液晶显示器上的每一像素。也就是说,人眼所接收到的图像便无网格状。举例来说,当人眼与液晶显示器的距离为12英寸的情况下,当液晶显示器的每英寸像素数目超越286,人眼便难以辨识液晶显示器上像素间的距离。也就是说,液晶显示器的每英寸像素数目仅需达到286,即可使人眼接收到无网格状的图像。此外,每一像素点可对应到的子像素数目也可随之减少,从而提升液晶显示器的开口率且减少液晶显示器的功率消耗。因此,如何在维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减少子像素的数目便成为业界亟欲探讨的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改变子像素排列方式减少耗电且增加亮度的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模块。本发明公开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多个子像素组,其中所述多个子像素组中每一子像素组包括一第一子像素,位于一第一行;一第二子像素,位于相邻于所述第一行的一第二行;一第三子像素,位于相邻于所述第二行的一第三行;一第四子像素,位于所述第三行;一第五子像素,位于相邻于所述第三行的一第四行;以及一第六子像素,位于所述第四行;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的高度相异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的高度;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和所述第二子像素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三子像素、所述第四子像素、所述第五子像素和所述第六子像素的高度;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的高度相异于或等于所述第三子像素与所述第四子像素的高度和;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的高度相异于或等于所述第五子像素与所述第六子像素的高度和;其中所述第三子像素的高度相异于或等于所述第四子像素的高度,且所述第五子像素的高度相异于或等于所述第六子像素的高度。本发明还公开一种驱动模块,用于一包括多个子像素组的显示装置,用来驱动所述显示装置显示图像,其中所述多个子像素组中每一子像素组包括一第一子像素,位于一第一行;一第二子像素,位于相邻于所述第一行的一第二行;一第三子像素,位于相邻于所述第二行的一第三行;一第四子像素,位于所述第三行;一第五子像素,位于相邻于所述第三行的一第四行;以及一第六子像素,位于所述第四行;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的高度相异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的高度;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和所述第二子像素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三子像素、所述第四子像素、所述第五子像素和所述第六子像素的高度;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的高度相异于或等于所述第三子像素与所述第四子像素的高度和;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的高度相异于或等于所述第五子像素与所述第六子像素的高度和;其中所述第三子像素的高度相异于或等于所述第四子像素的高度,且所述第五子像素的高度相异于或等于所述第六子像素的高度。本发明还公开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多个子像素组,其中所述多个子像素组中每一子像素组包括一第一子像素,位于一第一行;一第二子像素,位于相邻于所述第一行的一第二行;一第三子像素,位于所述第二行;一第四子像素,位于相邻于所述第二行的一第三行;一第五子像素,位于所述第三行;一第六子像素,位于相邻于所述第三行的一第四行;以及一第七子像素,位于所述第四行;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子像素、所述第三子像素、所述第四子像素、所述第五子像素、所述第六子像素及所述第七子像素的高度;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的高度相异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子像素与所述第三子像素的高度和;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的高度相异于或等于所述第四子像素与所述第五子像素的高度和;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的高度相异于或等于所述第六子像素与所述第七子像素的高度和;其中所述第二子像素的高度相异于或等于所述第三子像素的高度,所述第四子像素的高度相异于或等于所述第五子像素的高度,且所述第六子像素的高度相异于或等于所述第七子像素的高度。本发明还公开一种驱动模块,用于一包括多个子像素组的显示装置,用来驱动所述显示装置显示图像,其中所述多个子像素组中每一子像素组包括一第一子像素,位于一第一行;一第二子像素,位于相邻于所述第一行的一第二行;一第三子像素,位于所述第二行;一第四子像素,位于相邻于所述第二行的一第三行;一第五子像素,位于所述第三行;一第六子像素,位于相邻于所述第三行的一第四行;以及一第七子像素,位于所述第四行;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子像素、所述第三子像素、所述第四子像素、所述第五子像素、所述第六子像素及所述第七子像素的高度;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的高度相异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子像素与所述第三子像素的高度和;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的高度相异于或等于所述第四子像素与所述第五子像素的高度和;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的高度相异于或等于所述第六子像素与所述第七子像素的高度和;其中所述第二子像素的高度相异于或等于所述第三子像素的高度,所述第四子像素的高度相异于或等于所述第五子像素的高度,且所述第六子像素的高度相异于或等于所述第七子像素的高度。本发明还公开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多个子像素组,其中所述多个子像素组中每一子像素组包括一第一子像素,位于一第一行;一第二子像素,位于相邻于所述第一行的一第二行;一第三子像素,位于相邻于所述第二行的一第三行;一第四子像素,位于所述第三行;一第五子像素,位于相邻于所述第三行的一第四行;一第六子像素,位于所述第四行;一第七子像素,位于相邻于所述第四行的一第五行;一第八子像素,位于所述第五行;一第九子像素,位于相邻于所述第五行的一第六行;一第十子像素,位于相邻于所述第六行的一第七行;一第十一子像素,位于相邻于所述第七行的一第八行;一第十二子像素,位于所述第八行;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的高度相异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子像素、所述第九子像素及所述第十子像素的高度;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所述第九子像素、所述第十子像素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三子像素、所述第四子像素、所述第五子像素、所述第六子像素、所述第七子像素、所述第八子像素、所述第十一子像素及所述第十二子像素的高度;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的高度相异于或等于所述第三子像素与所述第四子像素的高度和;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的高度相异于或等于所述第五子像素与所述第六子像素的高度和;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的高度相异于或等于所述第七子像素与所述第八子像素的高度和;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的高度相异于或等于所述第十一子像素与所述第十二子像素的高度和;其中所述第三子像素的高度相异于或等于所述第四子像素的高度,所述第五子像素的高度相异于或等于所述第六子像素的高度,所述第七子像素的高度相异于所述第八子像素的高度,且所述第十一子像素的高度相异于或等于所述第十二子像素的高度。本发明还公开一种驱动模块,用于一包括多个子像素组的显示装置,用来驱动所述显示装置显示图像,其中所述多个子像素组中每一子像素组包括一第一子像素,位于一第一行;一第二子像素,位于相邻于所述第一行的一第二行;一第三子像素,位于相邻于所述第二行的一第三行;一第四子像素,位于所述第三行;一第五子像素,位于相邻于所述第三行的一第四行;一第六子像素,位于所述第四行;一第七子像素,位于相邻于所述第四行的一第五行;一第八子像素,位于所述第五行;一第九子像素,位于相邻于所述第五行的一第六行;一第十子像素,位于相邻于所述第六行的一第七行;一第十一子像素,位于相邻于所述第七行的一第八行;一第十二子像素,位于所述第八行;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的高度相异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子像素、所述第九子像素及所述第十子像素的高度;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所述第九子像素、所述第十子像素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三子像素、所述第四子像素、所述第五子像素、所述第六子像素、所述第七子像素、所述第八子像素、所述第十一子像素及所述第十二子像素的高度;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的高度相异于或等于所述第三子像素与所述第四子像素的高度和;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的高度相异于或等于所述第五子像素与所述第六子像素的高度和;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的高度相异于或等于所述第七子像素与所述第八子像素的高度和;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的高度相异于或等于所述第十一子像素与所述第十二子像素的高度和;其中所述第三子像素的高度相异于或等于所述第四子像素的高度,所述第五子像素的高度相异于或等于所述第六子像素的高度,所述第七子像素的高度相异于或等于所述第八子像素的高度,且所述第十一子像素的高度相异于或等于所述第十二子像素的高度。附图说明图1为图像质量与每英寸像素数目间关系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3为图2中一子像素组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5为图4中一子像素组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9为图8中一子像素组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11为图10中一子像素组的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13为图6所示的显示装置中电路布局的示意图。图14为图6所示的显示装置另一电路布局的示意图。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16为图15中一子像素组的示意图。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18为图17中一子像素组的示意图。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23为图22中一子像素组的示意图。图24为图19所示的显示装置中电路布局的示意图。图25为图19所示的显示装置中电路布局的示意图。图2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27为图26中一子像素组的示意图。图2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29为图28中一子像素组的示意图。图30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3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3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子像素组的示意图。图3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子像素组的示意图。图3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子像素组的示意图。图35为图30所示的显示装置中电路布局的示意图。图36为图30所示的显示装置另一电路布局的示意图。图3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显示装置中电路布局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20、40、60、70、80、100、120、150、170、190、显示装置200、210、220、260、280、300、310、370CD行驱动单元DL1~DLx、DLn~DLn+17数据线DRI驱动模块L1~L22高度RD列驱动单元SL1~SLy、SLm~SLm+4扫描线SP1~SP102子像素SPG1~SPG19子像素组V1~V3垂直位移W1~W7水平位移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利用不同子像素排列的方式,减少每一像素点所对应到的子像素数目。据此,液晶显示装置的开口率及亮度可获得提升,且液晶显示装置的功率消耗及布局面积可进一步被降低。请参考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显示装置20的示意图。显示装置20可为包括一液晶面板的电子产品,如电视、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等,但不限于此。图2仅绘示出显示装置20中部分的子像素作为代表。需注意的是,图2用来介绍子像素间相对的排列位置,而未限制各子像素实际的长宽比例。如图2所示,显示装置20包括多个重复排列的子像素组SPG1(图2仅标示一个子像素组SPG1作为代表)。为求简单说明,请参考图3,图3为图2中子像素组SPG1的示意图。在图3中,子像素组SPG1包括子像素SP1~SP6。子像素SP1位于第j行及第i、i+1列。相似地,子像素SP2位于第j+1行及第i、i+1列。另一方面,子像素SP3位于第j+2行及第i列,子像素SP4位于第j+2行及第i+1列,子像素SP5位于第j+3行及第i列,且子像素SP6位于第j+3行及第i+1列。其中,子像素SP3、SP4具有相异或相同的高度,且子像素SP5、SP6也具有相异或相同的高度。通过上述的子像素SP1~SP6的排列方式,子像素组SPG1可对应于2个像素点。也就是说,单一像素点所需的像素数量减少,从而提高显示装置20的开口率,并减少显示装置20的功率消耗。详细来说,子像素SP1、SP2可具有相同的高度L1,子像素SP3、SP5可具有相同的高度L2,且子像素SP4、SP6可具有相同的高度L3。其中,高度L1大于高度L2及L3,高度L3相异于或等于高度L2,且高度L1相异于或等于高度L2与高度L3的和。需注意的是,在子像素组SPG1中,高度L3大于高度L2。换言之,子像素SP3~SP6所在的列重叠于子像素SP1、SP2所在的列。在此实施例中,子像素SP1~SP6分别对应于蓝色、绿色、白色、红色、白色及绿色。其中,对应于绿色的子像素SP2及SP6具有相异的面积。通过新增对应于白色的子像素SP3、SP5,显示装置20的亮度可被提升,进而减少显示装置20的功率消耗。进一步地,子像素组SPG1中子像素SP1~SP6所对应的颜色可根据不同的应用或设计理念进行更动,而不限于图3所示的颜色。举例来说,子像素SP3、SP5可改为对应于相异于红色、蓝色、绿色的其他颜色(如黄色)。在另一实施例中,子像素SP1~SP6可分别对应于超过四种的颜色。换言之,子像素组SPG1中子像素SP1~SP6可对应于至少四种颜色。关于子像素组SPG1中子像素SP1~SP6与像素点间的对应关系举例说明如下。如图3所示,子像素SP1、SP2对应于一像素点,且子像素SP3~SP6对应于另一像素点。其中,若子像素SP1、SP2或子像素SP3~SP6显示相对应的像素点时发生缺色问题,可采用算法(如子像素渲染(sub-pixelrendering)算法)由周围的子像素借色,以完整呈现所对应的像素点。在现有技术中,若采用对应于白色的子像素,每一像素点平均需要对应于4个子像素。相较之下,在子像素组SPG1中,6个子像素可对应于2个像素点,平均每一像素点所对应到的子像素数目下降至3。若将子像素SP3、SP5耦接至同一数据线(即子像素SP3、SP5可视为单一像素),平均每一像素点所对应到的子像素数目下降至2.5。据此,在分辨率固定的情况下,用于实现显示装置20所需的子像素数目可被降低,显示装置20的开口率随之增加。在一实施例中,图2所示的显示装置20中子像素间可能会产生垂直方向的位移。请参考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显示装置40的示意图。显示装置40可为包括一液晶面板的电子产品,如电视、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等,但不限于此。需注意的是,图4仅绘示出显示装置40中部分的子像素作为代表。此外,图4用来说明子像素间相对的排列位置,而未限制各子像素实际的长宽比例。如图4所示,显示装置40包括多个重复排列的子像素组SPG2(图4仅标示一个子像素组SPG2作为代表)。为求简单说明,请参考图5,图5为图4中子像素组SPG2的示意图。在图5中,子像素组SPG2包括子像素SP7~SP12。不同于图3所示的子像素组SPG1,子像素SP8与子像素SP7间具有一垂直位移V1,因此子像素SP7位于第j行及i、i+1列,而子像素SP8位于第j+1行及第i+1、i+2列。此外,子像素SP11、SP12也被往下平移垂直位移V1,而分别位于相邻的第i+1、i+2列。使用上述的排列方式,子像素组SPG2可对应于2个像素点,从而提高显示装置40的开口率。子像素组SPG2中子像素SP7~SP12的颜色排列、长宽关系及像素点对应关系可参照上述子像素组SPG1中子像素SP1~SP6,为求简洁,在此不赘述。在图5所示的子像素组SPG2中,子像素SP8所在的列部分重叠于子像素SP7所在的列,子像素SP9、SP10所在的列重叠于子像素SP7所在的列,且子像素SP11所在的列重叠于子像素SP7所在的列。根据不同应用及设计理念,子像素组SPG2中子像素SP7~SP12间排列关系可被合适地改变。举例来说,子像素SP11、SP12可改为被向上平移,从而使得仅有子像素SP12所在的列重叠于子像素SP7所在的列。相似地,子像素SP9、SP10也可被垂直地平移。换言之,子像素组SPG2中位于同一行的子像素中至少一者所在的列重叠于子像素SP7所在的列。在一实施例中,图2所示的显示装置20中位于相邻列的子像素组间可能会产生水平方向的位移。请参考图6,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显示装置60的示意图。显示装置60类似于图2所示的显示装置20,因此具有相同功能的元件及信号沿用相同的符号。不同于显示装置20,显示装置60中位于相邻列的子像素组SPG1(如位于第i、i+1列及位于第i+2、i+3列的子像素组SPG1)间具有一水平位移W1。在此实施例中,水平位移W1为子像素组SPG1的1/2宽度。如此一来,利用子像素组SPG1可形成具有不同子像素排列方式的显示装置60。此外,在此实施例中,也可将图6所示的子像素组SPG3视为重复排列的子像素组。换言之,通过重复排列子像素组SPG3,也可取得如图6所示的显示装置60。在一实施例中,图2所示的显示装置20中每一子像素组SPG1的子像素SP1~SP6间可能具有垂直方向的位移且位于相邻列的子像素组SPG1间可能会同时产生水平方向的位移。也就是说,图4所示的显示装置40中位于相邻列的子像素组SPG2间可能会产生水平方向的位移。请参考图7,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显示装置70的示意图。显示装置70类似于图4所示的显示装置40,因此具有相同功能的元件及信号沿用相同的符号。不同于显示装置40,显示装置70中位于相邻列的子像素组SPG2(如位于第i~i+2列及位于第i+2~i+4的子像素组SPG2)间具有一水平位移W2。在此实施例中,水平位移W2为子像素组SPG2的1/2宽度。如此一来,利用子像素组SPG2可形成具有不同子像素排列方式的显示装置70。在此实施例中,也可将图7所示的子像素组SPG4视为重复排列的子像素组。换言之,通过重复排列子像素组SPG4,也可取得如图7所示的显示装置70。在一实施例中,图3所示的子像素组SPG1中子像素SP1~SP6的尺寸大小可被合适地更动。请参考图8,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显示装置80的示意图。显示装置80可为包括一液晶面板的电子产品,如电视、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等,但不限于此。需注意的是,图8仅绘示出显示装置80中部分的子像素作为代表。此外,图8用来说明子像素间相对的排列位置,而未限制各子像素实际的长宽比例。如图8所示,显示装置80包括多个重复排列的子像素组SPG5(图8仅标示一个子像素组SPG5作为代表)。为求简单说明,请参考图9,图9为图8中子像素组SPG5的示意图。相似于图3所示的子像素组SPG1,子像素SP13的高度L4也大于子像素SP15、SP17的高度L5及子像素SP16、SP18的高度L6,子像素SP13、SP14的高度L4也相异于或等于子像素SP15、SP17的高度L5及子像素SP16、SP18的高度L6的总和,且高度L5也相异于高度L6。然而,在子像素组SPG5中,高度L5改为大于高度L6。子像素组SPG5中子像素SP13~SP18的颜色排列及像素点对应关系可参照上述子像素组SPG1中子像素SP1~SP6,为求简洁,在此不赘述。请参考图10,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显示装置100的示意图。显示装置100可为包括一液晶面板的电子产品,如电视、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等,但不限于此。需注意的是,图10仅绘示出显示装置100中部分的子像素作为代表。此外,图10用来说明子像素间相对的排列位置,而未限制各子像素实际的长宽比例。如图10所示,显示装置100包括多个重复排列的子像素组SPG6(图10仅标示一个子像素组SPG6作为代表)。为求简单说明,请参考图11,图11为图10中子像素组SPG6的示意图。在图11中,子像素组SPG6包括子像素SP19~SP24。其中,子像素SP21、SP22具有不同的高度,且子像素SP23、SP24也具有不同的高度。相似于图9所示的子像素组SPG5,子像素SP19、SP20的高度L7大于子像素SP21、SP23的高度L10及子像素SP22、SP24的高度L11,子像素SP19的高度L7也相异于或等于子像素SP21的高度L8及子像素SP22的高度L9的和,且高度L8相异于高度L9。子像素SP19的高度L7相异于或等于子像素SP23的高度L10及子像素SP24的高度L11的和,且高度L10相异于高度L11。然而,在子像素组SPG6中,高度L10改为大于高度L11。子像素组SPG6中子像素SP19~SP24的颜色排列及像素点对应关系可参照上述子像素组SPG1中子像素SP1~SP6,为求简洁,在此不赘述。在一实施例中,图2所示的显示装置20中位于相邻列的子像素组SPG1可具有不同的颜色排列方式。请参考图12,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显示装置120的示意图。显示装置120可为包括一液晶面板的电子产品,如电视、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等,但不限于此。图12仅绘示出显示装置120中部分的子像素作为代表。需注意的是,图12用来介绍子像素间相对的排列位置,而未限制各子像素实际的长宽比例。显示装置120类似于图6所示的显示装置60,因此具有相同功能的元件及信号沿用相同的符号。不同于显示装置60,显示装置120中位于相邻列的子像素组SPG1具有不同的颜色排列方式。在此实施例中,位于第i列及第i+1列的子像素组SPG1中子像素SP1~SP6分别对应于蓝色、绿色、白色、红色、白色及绿色,而位于第i+2列及第i+3列的子像素组SPG1中子像素SP1~SP6则分别对应于绿色、蓝色、白色、绿色、白色及红色。值得注意的是,图8所示的显示装置80、图10所示的显示装置100及图12所示的显示装置120中各子像素间可能会产生垂直方向的位移(如图4所示的显示装置40)。此外,图8所示的显示装置80、图10所示的显示装置100及图12所示的显示装置120中位于相邻列的子像素组间也可能会产生水平方向的位移(如图6所示的显示装置60)。更甚者,显示装置中位于相邻列的子像素组中各子像素的尺寸及╱或颜色排列方式可为不同。举例来说,显示装置中相邻列的子像素组可分别为图3所示的子像素组SPG1及图9所示的子像素组SPG5。根据不同应用及设计理念,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实施合适的变动及修改。根据上述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子像素排列方式,驱动模块(如驱动芯片)与子像素间的连接关系需重新设计。举例来说,请共同参考图6及图13,其中图13为图6所示的显示装置60中电路布局的示意图。如图13所示,显示装置60另包括一驱动模块DRI及多个重复排列的子像素组SPG1。驱动模块DRI包括一行驱动单元CD及一列驱动单元RD,分别用于驱动数据线DL1~DLx及扫描线SL1~Sly,以驱动显示装置60显示图像。为求方便说明,图13中仅绘示出数据线DLn~DLn+16、扫描线SLm~SLm+4及部分的子像素组SPG1。在位于左上角的子像素组SPG1中,子像素SP1分别耦接于数据线DLn及扫描线SLm+1;子像素SP2分别耦接于数据线DLn+2及扫描线SLm+1;子像素SP3分别耦接于数据线DLn+4及扫描线SLm;子像素SP4分别耦接于数据线DLn+3及扫描线SLm+1;子像素SP5分别耦接于数据线DLn+4及扫描线SLm;子像素SP6分别耦接于数据线DLn+5及扫描线SLm+1。图13中其余子像素组SPG1以此类推。简单来说,子像素组SPG1中子像素SP1、SP2、SP4及SP6耦接于同一条扫描线(如扫描线SLm+1)且子像素SP3、SP5耦接于相邻的扫描线(如扫描线SLm)。子像素组SPG1中子像素SP1~SP6分别耦接于最近的数据线,其中子像素SP1与子像素SP2间具有一数据线(如数据线DLn+1),其耦接于位于相邻列的子像素组中的子像素SP3、SP5。由于在此实施例中子像素SP3、SP5对应于相同同的颜色,因此子像素SP3、SP5可耦接至相同的数据线。通过图13所示的子像素与数据线及扫描线间的连接关系,通过重复排列子像素组SPG1所实现的显示装置60所需的数据线数目可获得减少,从而进一步增加显示装置60的布局空间。请共同参考图6及图14,其中图14为图6所示的显示装置60中电路布局的示意图。如图14所示,显示装置60包括一驱动模块DRI及多个重复排列的子像素组SPG1。驱动模块DRI包括一行驱动单元CD及一列驱动单元RD,分别用于驱动数据线DL1~DLx及扫描线SL1~SLy。为求方便说明,图14中仅绘示出数据线DLn~DLn+16、扫描线SLm~SLm+4及部分的子像素组SPG1。在位于左上角的子像素组SPG1中,子像素SP1分别耦接于数据线DLn及扫描线SLm+1;子像素SP2分别耦接于数据线DLn+3及扫描线SLm+1;子像素SP3分别耦接于数据线DLn+4及扫描线SLm;子像素SP4分别耦接于数据线DLn+4及扫描线SLm+1;子像素SP5分别耦接于数据线DLn+5及扫描线SLm;子像素SP6分别耦接于数据线DLn+5及扫描线SLm+1。图14中其余子像素组SPG1以此类推。简单来说,子像素组SPG1中子像素SP1、SP2、SP4及SP6耦接于同一条扫描线(如扫描线SLm+1)且子像素SP3、SP5耦接于相邻的另一条扫描线(如扫描线SLm)。与图13不同的地方在于,子像素SP3与子像素SP5改为耦接于不同的数据线,子像素SP3、SP4改为耦接于相同的数据线,且子像素SP5、SP6耦接于相同的数据线。因此,在子像素SP1与子像素SP2间具有两数据线(如数据线DLn+1),其分别耦接于位于相邻列的子像素组中的子像素SP3、SP4及子像素SP5、SP6。通过图14所示的子像素与数据线及扫描线间的连接关系,通过重复排列子像素组SPG1所实现的显示装置60所需的通道数目可获得减少,从而进一步增加显示装置60的布局空间。请参考图15,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显示装置150的示意图。显示装置150可为包括一液晶面板的电子产品,如电视、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等,但不限于此。图15仅绘示出显示装置150中部分的子像素作为代表。需注意的是,图15用来介绍子像素间相对的排列位置,而未限制各子像素实际的长宽比例。如图15所示,显示装置150包括多个重复排列的子像素组SPG7(图15仅标示一个子像素组SPG7作为代表)。为求简单说明,请参考图16,图16为图15中子像素组SPG7的示意图。在图16中,子像素组SPG7包括子像素SP25~SP31。子像素SP25位于第j行及第i、i+1列。子像素SP26位于第j+1行及第i列,子像素SP27位于第j+1行、第i+1列。相似于子像素SP26、SP27,子像素SP28位于第j+2行及第i列,子像素SP29位于第j+2行及第i+1列,子像素SP30位于第j+3行及第i列,且子像素SP31位于第j+3行及第i+1列。其中,子像素SP26、SP27具有相同或相异的高度,子像素SP28、SP29具有相同或相异的高度,子像素SP30、SP31也具有相同或相异的高度。通过上述的子像素SP25~SP31的排列方式,子像素组SPG7可对应于2个像素点。也就是说,单一像素点所需的像素数量减少,从而提高显示装置150的开口率。详细来说,子像素SP25具有高度L12,子像素SP26、SP28、SP30可具有相同的高度L13,且子像素SP27、SP29、SP31可具有相同的高度L14。其中,高度L12大于高度L13、L14,高度L14相异于或等于高度L13,且高度L12相异于或等于高度L13与高度L14的总和。需注意的是,在子像素组SPG7中,高度L14大于高度L13。换言之,子像素SP26~SP31所在的列重叠于子像素SP25所在的列。在此实施例中,子像素SP25~SP31分别对应于蓝色、白色、绿色、白色、红色、白色及绿色。通过新增对应于白色的子像素SP26、SP28、SP30,显示装置150的亮度可被提升,进而减少显示装置150的功率消耗。进一步地,子像素组SPG7中子像素SP25~SP31所对应的颜色可根据不同的应用或设计理念进行更动,而不限于图16所示的颜色。在一实施例中,子像素SP25~SP31可改为分别对应于绿色、白色、红色、白色、绿色、白色及蓝色。在此实施例中,对应于绿色的子像素SP25及SP29具有相异的面积。在另一实施例中,子像素SP26、SP28、SP30可改为对应于相异于红色、蓝色、绿色的其他颜色(如黄色)。在又另一实施例中,子像素SP25~SP31所对应的颜色数量可超过四种。换言之,子像素组SPG7中子像素SP25~SP31可对应于至少四种颜色。关于子像素组SPG7中子像素SP25~SP31与像素点间的对应关系举例说明如下。如图16所示,子像素SP25~SP27对应于一像素点,且子像素SP28~SP31对应于另一像素点。其中,若子像素SP25~SP27或子像素SP28~SP31显示相对应的像素点时发生缺色问题,可采用算法(如子像素渲染算法)由周围的子像素借色,以完整呈现所对应的像素点。也就是说,在子像素组SPG7中,7个子像素可对应于2个像素点,平均每一像素点所对应到的子像素数目下降至3.5。据此,在分辨率固定的情况下,用于实现显示装置150所需的子像素数目可被降低,显示装置150的开口率随之增加。在一实施例中,图15所示的显示装置150中子像素间可能会产生垂直方向的位移。请参考图17,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显示装置170的示意图。显示装置170可为包括一液晶面板的电子产品,如电视、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等,但不限于此。需注意的是,图17仅绘示出显示装置170中部分的子像素作为代表。此外,图17用来说明子像素间相对的排列位置,而未限制各子像素实际的长宽比例。如图17所示,显示装置170包括多个重复排列的子像素组SPG8(图17仅标示一个子像素组SPG8作为代表)。为求简单说明,请参考图18,图18为图17中子像素组SPG8的示意图。如图18所示,子像素组SPG8包括子像素SP32~SP38,且子像素SP32~SP38的排列方式类似于子像素组SPG7的子像素SP25~SP31。相较于图16所示的子像素组SPG7,子像素组SPG8中位于第j+1行的子像素SP33、SP34及位于第j+3行的子像素SP37、SP38被往上平移一垂直位移V2。通过上述的子像素SP32~SP38的排列方式,子像素组SPG8也可对应于2个像素点。也就是说,单一像素点所需的像素数量减少,从而提高显示装置170的开口率。子像素组SPG8中子像素SP32~SP38的颜色排列、长宽关系及像素点对应关系可参照上述子像素组SPG7中子像素SP25~SP31,为求简洁,在此不赘述。在图18所示的子像素组SPG8中,子像素SP34所在的列部分重叠于子像素SP32所在的列,子像素SP35、SP36所在的列重叠于子像素SP32所在的列,且子像素SP38所在的列重叠于子像素SP32所在的列。根据不同应用及设计理念,子像素组SPG8中子像素SP32~SP38间排列关系可被合适地改变。举例来说,子像素SP37、SP38可改为被向下平移,从而使得仅有子像素SP37所在的列重叠于子像素SP32所在的列。相似地,子像素SP35、SP36也可被垂直地平移,而使得子像素SP35、SP36至少其中一者所在的列重叠于子像素SP32所在的列。换言之,子像素组SPG8中位于同一行的子像素中至少一者所在的列重叠于子像素SP32所在的列。在一实施例中,图15所示的显示装置150中位于相邻列的子像素组间可能会产生水平方向的位移。请参考图19,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显示装置190的示意图。显示装置190类似于图15所示的显示装置150,因此具有相同功能的元件及信号沿用相同的符号。不同于显示装置150,显示装置190中位于相邻列的子像素组SPG7(如位于第i、i+1列及位于第i+2、i+3列的子像素组SPG7)间具有一水平位移W3。在此实施例中,水平位移W3为子像素组SPG7的1/2宽度。如此一来,利用子像素组SPG7可形成具有不同子像素排列方式的显示装置190。在此实施例中,也可将图19所示的子像素组SPG9视为重复排列的子像素组。换言之,通过重复排列子像素组SPG9,也可取得如图19所示的显示装置190。请参考图20,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显示装置200的示意图。显示装置200类似于图15所示的显示装置150,因此具有相同功能的元件及信号沿用相同的符号。不同于显示装置150,显示装置200中位于相邻列的子像素组SPG7(如位于第i、i+1列及位于第i+2、i+3列的子像素组SPG7)间具有一水平位移W4。在此实施例中,水平位移W4为子像素组SPG7的3/4宽度。如此一来,利用子像素组SPG7可形成具有不同子像素排列方式的显示装置200。在此实施例中,也可将图20所示的子像素组SPG10视为重复排列的子像素组。换言之,通过重复排列子像素组SPG10,也可取得如图20所示的显示装置200。在一实施例中,图15所示的显示装置150中每一子像素组SPG7的子像素SP25~SP31间可能具有垂直方向的位移且位于相邻列的子像素组SPG7间可能会同时产生水平方向的位移。也就是说,图17所示的显示装置170中位于相邻列的子像素组SPG8间可能会产生水平方向的位移。请参考图21,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显示装置210的示意图。显示装置210类似于图17所示的显示装置170,因此具有相同功能的元件及信号沿用相同的符号。不同于显示装置170,显示装置210中位于相邻列的子像素组SPG8(如位于第i-1~i+1列及位于第i+1~i+3列的子像素组SPG8)间具有一水平位移W5。在此实施例中,水平位移W5为子像素组SPG8的1/2宽度。如此一来,利用子像素组SPG8可形成具有不同子像素排列方式的显示装置210。在此实施例中,也可将图21所示的子像素组SPG11视为重复排列的子像素组。换言之,通过重复排列子像素组SPG11,也可取得如图21所示的显示装置210。在一实施例中,图16所示的子像素组SPG7中子像素SP25~SP31的尺寸大小可被合适地更动。请参考图22,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显示装置220的示意图。显示装置220可为包括一液晶面板的电子产品,如电视、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等,但不限于此。需注意的是,图22仅绘示出显示装置220中部分的子像素作为代表。此外,图22用来说明子像素间相对的排列位置,而未限制各子像素实际的长宽比例。如图22所示,显示装置220包括多个重复排列的子像素组SPG12(图22仅标示一个子像素组SPG12作为代表)。为求简单说明,请参考图23,图23为图22中子像素组SPG12的示意图。在图23中,子像素组SPG12包括子像素SP39~SP45。子像素SP39~SP45间的排列关系类似于图16所示的子像素组SPG7,其中子像素SP39的高度L15相异于或等于位于同一列的子像素的高度总和(如子像素SP40的高度L16与子像素SP41的高度L17的总和、及子像素SP42、SP44的高度L18与子像素SP43、SP45的高度L19的总和)及大于高度L16~L19。不同于图16所示的子像素组SPG7,子像素SP42、SP44的高度L18改为大于或等于子像素SP43、SP45的高度L19。通过上述的子像素SP39~SP45的排列方式,子像素组SPG12可对应于2个像素点。也就是说,单一像素点所需的像素数量减少,从而提高显示装置220的开口率。子像素组SPG12中子像素SP39~SP45的颜色排列及像素点对应关系可参照上述子像素组SPG7中子像素SP25~SP31,为求简洁,在此不赘述。根据不同设计理念,图16所示的子像素组SPG7中子像素SP25~SP31的尺寸大小可被合适地更动,而不限于请参考图23所示的子像素组SPG12。请再次参考图16,在一实施例中,设计者可将子像素组SPG7中子像素SP28的高度改为大于或等于子像素SP29的高度。在另一实施例中,设计者可将子像素组SPG7中子像素SP26的高度改为大于或等于子像素SP27的高度。在又另一实施例中,设计者可将子像素组SPG7中子像素SP26、SP28、SP30的高度改为大于或等于子像素SP27、SP29、SP31的高度。值得注意的是,图22所示的显示装置220中各子像素间可能会产生垂直方向的位移(如图17所示的显示装置170)。此外,图22所示的显示装置220中位于相邻列的子像素组间也可能会产生水平方向的位移(如图19所示的显示装置190)。更甚者,在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中位于相邻列的子像素组中各子像素的尺寸及╱或颜色排列方式可为不同。根据不同应用及设计理念,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实施合适的变动及修改。根据上述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子像素排列方式,驱动模块(如驱动芯片)与子像素间的连接关系需重新设计。举例来说,请共同参考图19及图24,其中图24为图19所示的显示装置190中电路布局的示意图。如图24所示,显示装置190另包括一驱动模块DRI及多个重复排列的子像素组SPG7。驱动模块DRI包括一行驱动单元CD及一列驱动单元RD,分别用于驱动数据线DL1~DLx及扫描线SL1~Sly,以驱动显示装置190显示图像。为求方便说明,图24中仅绘示出数据线DLn~DLn+16、扫描线SLm~SLm+4及部分的子像素组SPG7。在位于左上角的子像素组SPG7中,子像素SP25分别耦接于数据线DLn及扫描线SLm+1;子像素SP26分别耦接于数据线DLn+1及扫描线SLm;子像素SP27分别耦接于数据线DLn+2及扫描线SLm+1;子像素SP28分别耦接于数据线DLn+4及扫描线SLm;子像素SP29分别耦接于数据线DLn+3及扫描线SLm+1;子像素SP30分别耦接于数据线DLn+4及扫描线SLm;子像素SP31分别耦接于数据线DLn+5及扫描线SLm+1。图24中其余子像素组SPG7以此类推。简单来说,子像素组SPG7中子像素SP25、SP27、SP29及SP31耦接于同一条扫描线(如扫描线SLm+1)且子像素SP26、SP28、SP30耦接于相邻的另一条扫描线(如扫描线SLm)。子像素组SPG7中子像素SP25~SP31分别耦接于最近的数据线,其中由于子像素SP28、SP30对应于相同颜色,因此子像素SP28、SP30耦接于同一数据线。通过图24所示的子像素与数据线及扫描线间的连接关系,通过重复排列子像素组SPG7所实现的显示装置190所需的数据线数目可获得减少,从而进一步增加显示装置190的布局空间。请共同参考图19及图25,其中图25为图19所示的显示装置190中电路布局的示意图。如图25所示,显示装置190另包括一驱动模块DRI及多个重复排列的子像素组SPG7。驱动模块DRI包括一行驱动单元CD及一列驱动单元RD,分别用于驱动数据线DL1~DLx及扫描线SL1~SLy。为求方便说明,图25中仅绘示出数据线DLn~DLn+17、扫描线SLm~SLm+4及部分的子像素组SPG7。在位于左上角的子像素组SPG7中,子像素SP25、SP27、SP29及SP31耦接于扫描线SLm+1,且子像素SP26、SP28、SP30耦接于扫描线SLm。子像素组SPG7中子像素SP25~SP31则分别耦接于数据线DLn、DLn+2、DLn+3、DLn+4、DLn+4、DLn+5、DLn+6。在此实施例中,虽然子像素SP28、SP30对应于相同颜色,子像素SP28、SP30分别耦接于数据线DLn+4、DLn+5。通过图25所示的子像素与数据线及扫描线间的连接关系,通过重复排列子像素组SPG7所实现的显示装置190所需的数据线数目可获得减少,从而进一步增加显示装置190的布局空间。需注意的是,在25图中,位于相邻列的子像素组SPG7的子像素与数据线间具有相异的耦接方式。举例来说,在位于左上角的子像素组SPG7下方的另一子像素组SPG7中,子像素SP28、SP29改为耦接于相异的数据线(即数据线DLn+1、DLn),且耦接于子像素SP31的数据线改为位于耦接于子像素SP30的数据线前方。请参考图26,图2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显示装置260的示意图。显示装置260可为包括一液晶面板的电子产品,如电视、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等,但不限于此。图26仅绘示出显示装置260中部分的子像素作为代表。需注意的是,图26用来介绍子像素间相对的排列位置,而未限制各子像素实际的长宽比例。如图26所示,显示装置260包括多个重复排列的子像素组SPG13(图26仅标示一个子像素组SPG13作为代表)。为求简单说明,请参考图27,图27为图26中子像素组SPG13的示意图。在图27中,子像素组SPG13包括子像素SP46~SP57。子像素SP46位于第j行及第i、i+1列;子像素SP47位于第j+1行及第i、i+1列;子像素SP48位于第j+2行、第i列;子像素SP49位于第j+2行、第i+1列;子像素SP50位于第j+3行、第i列;子像素SP51位于第j+3行、第i+1列;子像素SP52位于第j+4行、第i列;子像素SP53位于第j+4行、第i+1列;子像素SP54位于第j+5行、第i、i+1列;子像素SP55位于第j+6行、第i、i+1列;子像素SP56位于第j+7行、第i列;且子像素SP57位于第j+7行、第i+1列。其中,子像素SP48、SP49具有不同的高度,子像素SP50、SP51具有相同或相异的高度,子像素SP52、SP53具有相同或相异的高度,且子像素SP56、SP57具有相同或相异的高度。通过上述的子像素SP46~SP57的排列方式,子像素组SPG13可对应于4个像素点。也就是说,单一像素点所需的像素数量减少,从而提高显示装置260的开口率。详细来说,子像素SP46、SP47、SP54、SP55具有高度L20,子像素SP48、SP50、SP52、SP56具有相同的高度L21,且子像素SP49、SP51、SP53、SP57具有相同的高度L22。其中,高度L22大于或等于高度L21,且高度L20大于高度L21、L22并同时相异于或等于高度L21与高度L22的和。换言之,子像素SP48~SP53、SP56、SP57所在的列重叠于子像素SP46所在的列。在此实施例中,子像素SP46~57分别对应于红色、绿色、白色、蓝色、白色、绿色、白色、红色、绿色、蓝色、白色及绿色。通过新增对应于白色的子像素SP48、SP50、SP52、SP56,显示装置260的亮度可被提升,进而减少显示装置260的功率消耗。进一步地,子像素组SPG13中子像素SP46~SP57所对应的颜色可根据不同的应用或设计理念进行更动,而不限于图27所示的颜色。在一实施例中,子像素SP46~SP57可改为分别对应于绿色、红色、白色、绿色、白色、蓝色、白色、绿色、红色、绿色、白色及蓝色。在上述实施例中,子像素组SPG13中对应于绿色的子像素互不相邻。在另一实施例中,子像素SP48、SP50、SP52、SP56可改为对应于相异于红色、蓝色、绿色的其他颜色(如黄色)。在又另一实施例中,子像素SP46~SP57所对应的颜色数量可超过四种。换言之,子像素组SPG13中子像素SP46~SP57可对应于至少四种颜色。关于子像素组SPG13中子像素SP46~SP57与像素点间的对应关系举例说明如下。如图27所示,子像素SP46、SP47、子像素SP48~SP51、子像素SP52~SP54、子像素SP55~SP57分别对应于相异的第四像素点。其中,若子像素SP46、SP47、子像素SP48~SP51、子像素SP52~SP54或子像素SP55~SP57显示相对应的像素点时发生缺色问题,可采用算法(如子像素渲染算法)由周围的子像素借色,以完整呈现所对应的像素点。也就是说,在子像素组SPG13中,12个子像素可对应于4个像素点,平均每一像素点所对应到的子像素数目下降至3。据此,在分辨率固定的情况下,用于实现显示装置260所需的子像素数目可被降低,显示装置260的开口率随之增加。在一实施例中,图26所示的显示装置260中子像素间可能会产生垂直方向的位移。请参考图28,图2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显示装置280的示意图。显示装置280可为包括一液晶面板的电子产品,如电视、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等,但不限于此。需注意的是,图28仅绘示出显示装置280中部分的子像素作为代表。此外,图28用来说明子像素间相对的排列位置,而未限制各子像素实际的长宽比例。如图28所示,显示装置280包括多个重复排列的子像素组SPG14(图28仅标示一个子像素组SPG14作为代表)。为求简单说明,请参考图29,图29为图28中子像素组SPG14的示意图。如图29所示,子像素组SPG14包括子像素SP58~SP69,且子像素SP58~SP69的排列方式类似于子像素组SPG14的子像素SP46~SP57。相较于图27所示的子像素组SPG13,子像素组SPG14中位于第j+1行的子像素SP59、位于第j+3行的子像素SP62、SP63、位于第j+5行的子像素SP66及位于第j+7行的子像素SP68、SP69被往下平移一垂直位移V3。通过上述的子像素SP58~SP69的排列方式,子像素组SPG14也可对应于4个像素点。也就是说,单一像素点所需的像素数量减少,从而提高显示装置280的开口率。子像素组SPG14中子像素SP58~SP69的颜色排列、长宽关系及像素点对应关系可参照上述子像素组SPG13中子像素SP46~SP57,为求简洁,在此不赘述。在图29所示的子像素组SPG14中,子像素SP59、SP66所在的列部分重叠于子像素SP58所在的列,且子像素SP60~SP62、SP64、SP65、SP67、SP68所在的列重叠于子像素SP58所在的列。根据不同应用及设计理念,子像素组SPG14中子像素SP58~SP69间排列关系可被合适地改变。举例来说,子像素SP62、SP63可改为被向上平移,从而使得仅有子像素SP63所在的列部分重叠于子像素SP58所在的列。相似地,子像素SP60、SP61也可被垂直地平移,而使得子像素SP60、SP61中至少一者所在的列重叠于子像素SP58所在的列。也就是说,子像素组SPG14中位于同一行的子像素中至少一者所在的列重叠于子像素SP58所在的列。在一实施例中,图26所示的显示装置260中位于相邻列的子像素组间可能会产生水平方向的位移。请参考图30,图30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显示装置300的示意图。显示装置300类似于图26所示的显示装置260,因此具有相同功能的元件及信号沿用相同的符号。不同于显示装置260,显示装置190中位于相邻列的子像素组SPG7(如位于第i、i+1列及位于第i+2、i+3列的子像素组SPG7)间具有一水平位移W6。在此实施例中,水平位移W6为子像素组SPG13的1/4宽度。如此一来,利用子像素组SPG13可形成具有不同子像素排列方式的显示装置300。在此实施例中,也可将图30所示的子像素组SPG15视为重复排列的子像素组。换言之,通过重复排列子像素组SPG15,也可取得如图30所示的显示装置300。在一实施例中,图26所示的显示装置260中每一子像素组SPG13的子像素SP46~SP57间可能具有垂直方向的位移且位于相邻列的子像素组SPG13间可能会同时产生水平方向的位移。换言之,图28所示的显示装置280中位于相邻列的子像素组SPG14间可能会产生水平方向的位移。请参考图31,图3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显示装置310的示意图。显示装置310类似于图28所示的显示装置280,因此具有相同功能的元件及信号沿用相同的符号。不同于显示装置280,显示装置210中位于相邻列的子像素组SPG14(如位于第i~i+2列及位于第i+2~i+4列的子像素组SPG14)间具有一水平位移W7。在此实施例中,水平位移W7为子像素组SPG14的1/4宽度。如此一来,利用子像素组SPG14可形成具有不同子像素排列方式的显示装置310。在此实施例中,也可将图31所示的子像素组SPG16视为重复排列的子像素组。换言之,通过重复排列子像素组SPG16,也可取得如图31所示的显示装置310。在一实施例中,图27所示的子像素组SPG13中相邻的子像素可被合并。请参考图32,图3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子像素组SPG17的示意图。在图32中,子像素组SPG17包括子像素SP70~SP80。子像素SP70~SP80间的排列关系类似于图27所示的子像素组SPG13。相较于图27所示的子像素组SPG13,位于第j+3、j+4行的子像素SP50、SP52被合并为子像素74。通过上述的子像素SP70~SP80的排列方式,子像素组SPG17可对应于4个像素点。也就是说,单一像素点所需的像素数量减少,从而提高显示装置的开口率。子像素组SPG17中子像素SP70~SP80的颜色排列及像素点对应关系可参照上述子像素组SPG13中子像素SP46~SP57,为求简洁,在此不赘述。请参考图33,图3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子像素组SPG18的示意图。在图33中,子像素组SPG18包括子像素SP81~SP91。子像素SP81~SP91间的排列关系类似于图27所示的子像素组SPG13。相较于图27所示的子像素组SPG13,位于第j+2、j+3行的子像素SP48、SP50被合并为子像素83。通过上述的子像素SP81~SP91的排列方式,子像素组SPG18可对应于4个像素点。也就是说,单一像素点所需的像素数量减少,从而提高显示装置的开口率。子像素组SPG18中子像素SP81~SP91的颜色排列及像素点对应关系可参照上述子像素组SPG13中子像素SP46~SP57,为求简洁,在此不赘述。请参考图34,图3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子像素组SPG19的示意图。在图34中,子像素组SPG19包括子像素SP92~SP102。子像素SP92~SP102间的排列关系类似于图27所示的子像素组SPG13。相较于图27所示的子像素组SPG13,位于第j+7行的子像素SP56、SP57被合并为子像素102。通过上述的子像素SP92~SP102的排列方式,子像素组SPG19可对应于4个像素点。也就是说,单一像素点所需的像素数量减少,从而提高显示装置的开口率。子像素组SPG19中子像素SP92~SP102的颜色排列及像素点对应关系可参照上述子像素组SPG13中子像素SP46~SP57,为求简洁,在此不赘述。根据不同应用及设计理念,图27所示的子像素组SPG13中多组相邻子像素可被同时合并。举例来说,设计者可同时分别合并子像素SP48、SP50(如子像素组SPG18)及子像素SP56、SP57(如子像素组SPG19)。或者,设计者可同时分别合并子像素SP50、SP52(如子像素组SPG17)及子像素SP56、SP57(如子像素组SPG19)。根据上述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子像素排列方式,驱动模块(如驱动芯片)与子像素间的连接关系需重新设计。举例来说,请共同参考图30及图35,其中图35为图30所示的显示装置300中电路布局的示意图。如图35所示,显示装置300另包括一驱动模块DRI及多个重复排列的子像素组SPG13。驱动模块DRI包括一行驱动单元CD及一列驱动单元RD,分别用于驱动数据线DL1~DLx及扫描线SL1~SLy,以驱动显示装置300显示图像。为求方便说明,图35中仅绘示出数据线DLn~DLn+16、扫描线SLm~SLm+4及部分的子像素组SPG13。在位于左上角的子像素组SPG13中,子像素SP46、SP47、SP48、SP50、SP52、SP56耦接于扫描线SLm,且子像素SP49、SP51、SP53~SP55、SP57耦接于扫描线SLm+1。此外,子像素SP46~SP57分别耦接于数据线DLn、DLn+1、DLn+3、DLn+2、DLn+5、DLn+4、DLn+5、DLn+5、DLn+7、DLn+9、DLn+9、DLn+10。通过图35所示的子像素与数据线及扫描线间的连接关系,通过重复排列子像素组SPG13所实现的显示装置300所需的数据线数目可获得减少,从而进一步增加显示装置300的布局空间。需注意的是,在图35中,位于相邻列的子像素组SPG13的子像素与扫描线及数据线间具有相异的耦接方式。举例来说,在位于左上角的子像素组SPG13下方的另一子像素组SPG13中,子像素SP47改为耦接于扫描线SLm+2,且子像素SP55改为耦接于扫描线SLm+1。此外,子像素SP48、SP49改为耦接于同一数据线DLn+6。请共同参考图30及图36,其中图36为图30所示的显示装置300另一电路布局的示意图。如图36所示,显示装置300另包括一驱动模块DRI及多个重复排列的子像素组SPG13。驱动模块DRI包括一行驱动单元CD及一列驱动单元RD,分别用于驱动数据线DL1~DLx及扫描线SL1~SLy。为求方便说明,图36中仅绘示出数据线DLn~DLn+17、扫描线SLm~SLm+4及部分的子像素组SPG13。相较于图35,位于左上角的子像素组SPG13中子像素SP46~SP57与扫描线SLm、SLm+1间的耦接关系维持不变。另一方面,由于子像素SP50、SP52改为耦接于相异数据线,因此子像素SP46~SP57改为分别耦接于数据线DLn、DLn+1、DLn+3、DLn+2、DLn+5、DLn+4、DLn+6、DLn+5、DLn+7、DLn+10、DLn+10、DLn+11。通过图36所示的子像素与数据线及扫描线间的连接关系,通过重复排列子像素组SPG13所实现的显示装置300所需的数据线数目可获得减少,从而进一步增加显示装置300的布局空间。需注意的是,在图36中,位于相邻列的子像素组SPG13的子像素与扫描线及数据线间具有相异的耦接方式。举例来说,在位于左上角的子像素组SPG13下方的另一子像素组SPG13中,子像素SP47改为耦接于扫描线SLm+2,且子像素SP55改为耦接于扫描线SLm+1。此外,耦接于子像素SP48、SP49的数据线顺序颠倒,子像素SP50、SP51改为耦接于相同的数据线DLn+8,子像素SP52、SP53也改为耦接于相同的数据线DLn+9,且子像素SP56、SP57改为耦接于相异的数据线DLn+13、DLn+14。请参考图37,图3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显示装置370中电路布局的示意图。如图37所示,显示装置370包括一驱动模块DRI及多个重复排列的子像素组SPG17(如图32所示)。驱动模块DRI包括一行驱动单元CD及一列驱动单元RD,分别用于驱动数据线DL1~DLx及扫描线SL1~SLy,以驱动显示装置370显示图像。为求方便说明,图37中仅绘示出数据线DLn~DLn+15、扫描线SLm~SLm+4及部分的子像素组SPG17。位于左上角的子像素组SPG17中子像素SP70~SP72、SP74、SP79耦接于扫描线SLm,且子像素SP73、SP75~SP78、SP80耦接于扫描线SLm+1。另一方面,子像素SP70~SP80分别耦接于数据线DLn、DLn+1、DLn+3、DLn+2、DLn+6、DLn+4、DLn+5、DLn+8、DLn+9、DLn+9、DLn+10。通过图37所示的子像素与数据线及扫描线间的连接关系,通过重复排列子像素组SPG17所实现的显示装置370所需的数据线数目可获得减少,从而进一步增加显示装置370的布局空间。综上所述,上述实施例通过改变显示装置中子像素排列方式,减少实现显示装置所需的子像素数目,从而提升显示装置的开口率并降低显示装置的功率消耗及布局面积。更甚者,通过于新增对应于白色的子像素,显示装置的亮度可获得增加,且显示装置的功率消耗可被进一步降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