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膜和溶液制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4225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光学膜,其特征在于,具备:纤维素酰化物层,其具有成为一个膜面的一面,含有纤维素酰化物;和固化层,其具有成为另一个膜面的一面,由透明的热固化树脂在所述纤维素酰化物层的另一面上形成,比所述纤维素酰化物层的折射率高,在与所述纤维素酰化物层的界面上具有多个棱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纤维素酰化物为三醋酸纤维素。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热固化树脂的折射率为1.50以上且2.20以下的范围。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热固化树脂为通过具有含有烯键式不饱和键的聚合性基团的热固性化合物的热固化而生成的树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热固性化合物在1分子中具有至少2个所述聚合性基团。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光学膜被配置在具有液晶单元和2片偏振膜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光源侧的所述偏振膜上,以与所述偏振膜的光源侧密合的状态设置。7.一种溶液制膜方法,其为制造具有多个棱镜的光学膜的溶液制膜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下述工序:第一工序:通过在行进的流延支撑体上连续地流延第一胶浆和第二胶浆,形成由所述第一胶浆形成的第一层和由所述第二胶浆形成的第二层层叠而成的流延膜;所述第一胶浆含有纤维素酰化物和第一溶剂,所述第二胶浆含有纤维素酰化物、用于通过热固化而生成折射率比纤维素酰化物高的透明的热固化树脂的热固性化合物和第二溶剂;第二工序:通过将所述流延膜以残存有所述第一溶剂和所述第二溶剂的状态从所述流延支撑体上剥离而形成湿膜;第三工序:利用在圆周面上沿圆周方向交替形成有在所述流延膜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截面为三角形的多个凹部和凸部的形状赋予辊,从所述第二层侧对运送中的所述流延膜或所述湿膜进行挤压,从而在所述第二层上连续地形成所述多个棱镜;以及,第四工序:通过将经过所述第三工序、残留溶剂量相对于固体成分为300%以下的所述流延膜或所述湿膜边加热边运送至少15分钟,使所述热固性化合物在所述多个棱镜上渗出,并将所述流延膜或所述湿膜干燥使所述热固性化合物固化。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溶液制膜方法,其中,所述第四工序中,将所述流延膜或所述湿膜加热并保持在140℃以上且200℃以下的范围内的温度。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溶液制膜方法,其中,所述第四工序通过在调节了温度的气氛中运送从而对所述流延膜或所述湿膜进行加热。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溶液制膜方法,其中,所述热固化树脂的折射率为1.50以上且2.20以下的范围。11.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溶液制膜方法,其中,所述热固性化合物的分子量为250以上且2000以下的范围内。12.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溶液制膜方法,其中,所述热固性化合物具有含有烯键式不饱和键的聚合性基团。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溶液制膜方法,其中,所述热固性化合物在1分子中具有至少2个所述聚合性基团。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