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晶模组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47764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晶模组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晶模组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因具有机身薄、省电、无辐射等优点而得到广泛的应用。现有市场上的液晶显示装置大部分为背光形液晶显示装置。由于液晶面板本身不发光,需要借由液晶模组提供的光源来正常显示影像。因此,液晶模组成为液晶显示装置的关键组件。

传统的液晶模组普遍需要单独设计一个塑胶支架将其定位在PCB板上,这种定位方式不但占空间,而且定位尺寸偏差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晶模组定位结构,解决传统液晶模组定位结构不但占空间,而且定位尺寸偏差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液晶模组定位结构,包括液晶模组背光板、定位柱、卡钩和触点;

所述液晶模组背光板下部设置多个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由上部柱体和下部柱体组成,所述上部柱体水平方向截面面积大于下部柱体水平方向截面面积;

所述定位柱的上部柱体与液晶模组背光板下部垂直连接;

所述下部柱体位于上部柱体下部;

所述下部柱体的底部设计为水平方向截面面积逐渐减小的渐变结构;

所述PCB板上设置与下部柱体过盈配合的凹槽,所述下部柱体与凹槽过盈配合,将液晶模组定位在PCB板上;

所述液晶模组背光板的侧边下部设置多个卡钩,在PCB板上设置与卡钩对应的卡槽,通过卡钩与卡槽的配合,将液晶模组固定在PCB板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涉及的液晶模组定位结构不需要另外设计一个塑胶支架来固定液晶模组,通过在液晶模组背光板下部设置多个定位柱实现液晶模组的定位,将定位柱由上部柱体和下部柱体组成,上部柱体的水平方向截面面积大于下部柱体,利用下部柱体与PCB板上对应的凹槽过盈配合实现定位;下部柱体的底部设计为水平方向截面面积逐渐减小的渐变结构,使下部柱体底部面积小于凹槽的水平截面面积,使液晶模组更易于定位于在PCB板上;通过液晶模组背光板侧边下部设置的卡钩配合PCB上对应的卡槽,将液晶模组固定在PCB板上。上述液晶模组定位结构实现液晶模块一体化;相比传统的单独设计一个塑胶支架的定位方式,更节省空间,有效提高的定位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液晶模组定位结构的上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液晶模组定位结构的下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液晶模组定位结构的仰视图;

图4为一种液晶模组定位结构的侧视图;

图5为一种液晶模组定位结构的侧视图;

标号说明:

1、液晶模组背光板;2、定位柱;3、卡钩;4、加厚板;

5、触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发明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通过在液晶模组背光板下部设置多个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由上部柱体和下部柱体组成,通过下部柱体与凹槽过盈配合,将液晶模组定位在PCB板上,下部柱体的底部设计为水平方向截面面积逐渐减小的渐变结构;并通过卡钩将液晶模组固定在PCB板上。

请参照图1至图5,一种液晶模组定位结构,包括液晶模组背光板1、定位柱2、卡钩3和触点5;

所述液晶模组背光板1下部设置多个定位柱2;所述定位柱2由上部柱体和下部柱体组成,所述上部柱体水平方向截面面积大于下部柱体水平方向截面面积;

所述定位柱2的上部柱体与液晶模组背光板1下部垂直连接;

所述下部柱体位于上部柱体下部;

所述下部柱体的底部设计为水平方向截面面积逐渐减小的渐变结构;

所述PCB板上设置与下部柱体过盈配合的凹槽,所述下部柱体与凹槽过盈配合,将液晶模组定位在PCB板上;

所述液晶模组背光板1的侧边下部设置多个卡钩3,在PCB板上设置与卡钩3对应的卡槽,通过卡钩3与卡槽的配合,将液晶模组固定在PCB板上。

上述液晶模组定位结构中,不需要另外设计一个塑胶支架来固定液晶模组,通过在液晶模组背光板下部设置多个定位柱实现液晶模组的定位,将定位柱由上部柱体和下部柱体组成,上部柱体的水平方向截面面积大于下部柱体,利用下部柱体与PCB板上对应的凹槽过盈配合实现定位;下部柱体的底部设计为水平方向截面面积逐渐减小的渐变结构,使下部柱体底部面积小于凹槽的水平截面面积,使液晶模组更易于定位于在PCB板上;通过液晶模组背光板侧边下部设置的卡钩配合PCB上对应的卡槽,将液晶模组固定在PCB板上。上述液晶模组定位结构实现液晶模块一体化;相比传统的单独设计一个塑胶支架的定位方式,更节省空间,有效提高的定位精度。

进一步的,所述液晶模组背光板1下部的触点5的周围焊接加厚板4,所述加厚板形状为U形。

在液晶模组背光板下部的触点周围焊接U形加厚板,有效加强液晶模组背光板的结构强度,对触点及周围的电子元件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柱2形状为圆柱体。

将定位柱设计为圆柱体,圆柱体没有棱角,使PCB板在外力冲击下,定位柱与PCB板连接处受力均匀,不易损坏连接点。

进一步的,所述液晶模组背光板1形状为矩形;所述定位柱2有4个,分别设置在液晶模组背光板1下部的四角上。

将4个定位柱分别设置在液晶模组背光板下部的四角上,这种定位柱分布方式在保证定位精度的同时精简定位柱的数量。

进一步的,所述卡钩3有3个,其中两个卡钩3设置在液晶模组背光板1靠近触点5一侧的侧边下部,另一个卡钩3设置在与其他两个卡钩3相对一侧的侧边下部。

由于液晶模组在定位柱的作用下已实现了液晶模组的精确定位,卡钩的设计是在定位柱定位的基础上加强液晶模组在PCB板上的固定强度,由于液晶模组靠近触点一侧的电子元件较多,设计两个卡钩用于固定,液晶模组相对触点一侧则仅设置一个卡钩,这种设计在保证液晶模组在PCB板上的固定强度的情况下精简卡钩的数量,更方便液晶模组在PCB板上的拆卸与安装。

实施例1

一种液晶模组定位结构,包括液晶模组背光板1、定位柱2、卡钩3和触点5;

所述液晶模组背光板1形状为矩形;

所述液晶模组背光板1下部设置4个定位柱2;所述定位柱2由上部柱体和下部柱体组成,所述上部柱体和下部柱体形状均为圆柱体,所述上部柱体水平方向截面面积大于下部柱体水平方向截面面积;

所述定位柱的上部柱体与液晶模组背光板1下部垂直连接;

所述下部柱体位于上部柱体下部;

所述下部柱体的底部设计为水平方向截面面积逐渐减小的渐变结构;

所述PCB板上设置与下部柱体过盈配合的凹槽,所述下部柱体与凹槽过盈配合,将液晶模组定位在PCB板上;

所述液晶模组背光板1的侧边下部设置3个卡钩3,其中两个卡钩3设置在液晶模组背光板1靠近触点5一侧的侧边下部,另一个卡钩3设置在与其他两个卡钩3相对一侧的侧边下部;在PCB板上设置与卡钩3对应的卡槽,通过卡钩3与卡槽的配合,将液晶模组固定在PCB板上。

所述液晶模组背光板1下部的触点5的周围焊接加厚板4,所述加厚板4形状为U形。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液晶模组定位结构,其有益效果在于:不需要另外设计一个塑胶支架来固定液晶模组,通过在液晶模组背光板下部设置多个定位柱实现液晶模组的定位,将定位柱由上部柱体和下部柱体组成,上部柱体的水平方向截面面积大于下部柱体,利用下部柱体与PCB板上对应的凹槽过盈配合实现定位;下部柱体的底部设计为水平方向截面面积逐渐减小的渐变结构,使下部柱体底部面积小于凹槽的水平截面面积,使液晶模组更易于定位于在PCB板上;通过液晶模组背光板侧边下部设置的卡钩配合PCB上对应的卡槽,将液晶模组固定在PCB板上。上述液晶模组定位结构实现液晶模块一体化;相比传统的单独设计一个塑胶支架的定位方式,更节省空间,有效提高的定位精度。

在液晶模组背光板下部的触点周围焊接U形加厚板,有效加强液晶模组背光板的结构强度,对触点及周围的电子元件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将定位柱设计为圆柱体,圆柱体没有棱角,使PCB板在外力冲击下,定位柱与PCB板连接处受力均匀,不易损坏连接点;将4个定位柱分别设置在液晶模组背光板下部的四角上,这种定位柱分布方式在保证定位精度的同时精简定位柱的数量;所述定位柱的上层柱体高度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所述卡钩有3个,其中两个卡钩设置在液晶模组背光板靠近触点一侧的侧边下部,另一个卡钩设置在与其他两个卡钩相对一侧的侧边下部;由于液晶模组在定位柱的作用下已实现了液晶模组的精确定位,卡钩的设计是在定位柱定位的基础上加强液晶模组在PCB板上的固定强度,由于液晶模组靠近触点一侧的电子元件较多,设计两个卡钩用于固定,液晶模组相对触点一侧则仅设置一个卡钩,这种设计在保证液晶模组在PCB板上的固定强度的情况下精简卡钩的数量,更方便液晶模组在PCB板上的拆卸与安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