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刮油模、一种组合式刮油模和一种油膏填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57109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柔性刮油模、一种组合式刮油模和一种油膏填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加工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柔性刮油模、一种组合式刮油模和一种油膏填充装置。



背景技术:

光缆中的光纤最怕潮气和水的侵害,为了防止潮气和水对光纤形成侵害,生产光缆时需要采取多种阻水措施,其中在光缆缆芯中填充油膏便是一项常用的阻水措施。

在光缆缆芯中填充油膏主要分为两步完成:第一步是充油,即依靠压力将油膏挤压到缆芯缝隙里面,用油膏将可能的渗水通道堵死;第二步是刮油,即用刮油模将缆芯表面多余的油膏刮掉,将缆芯表面的油膏涂敷到适宜厚度。

缆芯表面的油膏涂敷厚度直接关系到油膏的用量,而油膏的涂敷偏心度(即油膏的涂敷厚薄均匀性)又直接影响油膏的阻水可靠性,因此在给缆芯刮油时,最关键的是要控制好油膏的涂敷厚度和偏心度。

长期以来,由于刚性刮油模的尺寸稳定且经久耐用,光缆生产厂家一直在使用刚性刮油模来控制油膏的涂敷厚度和偏心度,但近年来随着油膏阻水性能的不断提高和光缆结构的变化,刚性刮油模开始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

刚性刮油模最大的缺点是它的尺寸缺少弹性。近年来,随着油膏阻水性能的不断提高,缆芯表面所需涂敷的油膏厚度有了大幅度削减的可能,但由于刚性刮油模的尺寸缺少弹性,为了避免刮油时堵断缆芯,必须在刚性刮油模与缆芯之间留出一定的间隙。由于该间隙不能无限制地压缩,给进一步削减油膏厚度带来困难,导致无法将油膏厚度削减到合理水平,从而造成了油膏的大量浪费。

另外,还是由于刚性刮油模的尺寸缺少弹性,当缆芯在刮油模中发生摆动时,油膏的偏心度将会出现剧烈变化,缆芯表面的油膏将会变得一边很厚而另一边很薄,较厚的油膏容易从包带搭接中溢出来造成光缆护套粗细不匀,而较薄的油膏又容易造成光缆渗水,因此最终造成虽然用的油膏不少,但由于涂敷的油膏厚薄不均,油膏的阻水可靠性并不好,光缆不仅容易渗水,而且护套还容易产生粗细不匀。

因此,如何将油膏厚度和偏心度控制在理想范围,避免缆芯表面油膏涂敷厚度和偏心度偏大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柔性刮油模、一种组合式刮油模和一种油膏填充装置,可保证缆芯填充油膏后,缆芯表面油膏涂敷厚度和偏心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缆芯表面油膏涂敷厚度和偏心度偏大的问题,最终达到节约油膏用量,提高油膏阻水可靠性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柔性刮油模,所述柔性刮油模为橡胶材质,所述柔性刮油模上设置有第一刮油孔,所述第一刮油孔的直径小于缆芯直径,并且,所述第一刮油孔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刮油孔连通的缺口。

优选地,在上述柔性刮油模中,所述缺口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刮油孔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柔性刮油模的边沿。

优选地,在上述柔性刮油模中,所述第一刮油孔的直径比所述缆芯的直径小0.5~1.5mm。

优选地,在上述柔性刮油模中,所述柔性刮油模为板状结构,并且所述板状结构的厚度为4.0~6.0mm。

优选地,在上述柔性刮油模中,所述柔性刮油模采用有机硅橡胶制作而成。

优选地,在上述柔性刮油模中,所述柔性刮油模上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刮油孔和多个所述缺口。

优选地,在上述柔性刮油模中,多个所述第一刮油孔并排布置,每个所述第一刮油孔上分别连通一个所述缺口,多个所述缺口彼此平行。

一种组合式刮油模,包括上文中所述的柔性刮油模,还包括:

采用模具钢制作而成的第一刚性刮油模,所述第一刚性刮油模上设置有的第二刮油孔;

采用模具钢制作而成的第二刚性刮油模,所述第二刚性刮油模上设置有的第三刮油孔,所述第二刮油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三刮油孔的直径,所述第三刮油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缆芯的直径。

优选地,在上述组合式刮油模中,所述第二刮油孔的直径比所述缆芯的直径大0.8~1.2mm,所述第三刮油孔的直径比所述缆芯的直径大0.3~0.7mm。

一种油膏填充装置,包括上文中所述的组合式刮油模,还包括缆芯入口模和油膏填充机主体,所述缆芯入口模和所述第一刚性刮油模分别位于所述油膏填充机主体的两端,所述第二刚性刮油模安装于所述油膏填充机主体的基座上,所述缆芯入口模上的缆芯入口、所述第二刮油孔和所述第三刮油孔同轴布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柔性刮油模、组合式刮油模和油膏填充装置,用于使用油膏填充机对缆芯填充油膏的加工过程中。加工时,柔性刮油模配合刚性刮油模使用,柔性刮油模位于油膏填充机上的刚性刮油模(即第一刚性刮油模)之后,在第一刚性刮油模对缆芯进行刮油后,通过柔性刮油模对缆芯进行进一步地刮油。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柔性刮油模、组合式刮油模和油膏填充装置中,由于柔性刮油模采用橡胶类材质,第一刮油孔的直径小于缆芯的直径,并且在第一刮油孔上开设缺口,从而使得柔性刮油模带有一定的弹性(或称为柔性),对缆芯的夹紧力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以便于将缆芯上的油膏刮到适宜的厚度,可保证缆芯填充油膏后,缆芯表面油膏涂敷厚度和偏心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缆芯表面油膏涂敷厚度和偏心度偏大的问题,最终达到节约油膏用量,提高油膏阻水可靠性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刮油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刮油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刮油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刚性刮油模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油膏填充装置的剖视图。

1-缆芯入口模,2-油膏填充机主体,3-第一刚性刮油模,4-柔性刮油模,41-第一刮油孔,42-缺口,5-第二刚性刮油模,6-组合式刮油模,7-油膏,8-缆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柔性刮油模、一种组合式刮油模和一种油膏填充装置,可保证缆芯填充油膏后,缆芯表面油膏涂敷厚度和偏心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缆芯表面油膏涂敷厚度和偏心度偏大的问题,最终达到节约油膏用量,提高油膏阻水可靠性的目的。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5,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刮油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刮油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刮油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刚性刮油模的剖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油膏填充装置的剖视图。

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刮油模,该柔性刮油模为橡胶类材质,用于对缆芯进行油膏填充的生产工艺。如图1所示,该柔性刮油模上设置有第一刮油孔41,第一刮油孔41的直径小于缆芯直径,并且,第一刮油孔41上设置有与第一刮油孔41连通的缺口42。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说的缆芯均是指电缆、光缆、光电复合缆等线缆的缆芯;本文中所说的第一刮油孔41的直径是指第一刮油孔41在未夹持缆芯时自然放置呈现出来的直径。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刮油模,由于采用橡胶类材质,并且在第一刮油孔41上开设缺口42,从而使得柔性刮油模带有一定的弹性(或称为柔性)。

此外,为了将缆芯上的油膏刮到适宜厚度,技术上的一个关键点是要将柔性刮油模对缆芯的夹紧力始终控制在一个较为适宜的范围,而上述缺口42的设置就是为了使柔性刮油模对缆芯的夹紧力始终保持稳定。有了缺口42,即使柔性刮油模在使用过程中有一定程度的磨损,只要第一刮油孔41的直径还比缆芯直径小,那么柔性刮油模对缆芯的夹紧力就能保持大体不变。而如果没有缺口42,不仅夹紧力的大小将随着柔性刮油模的磨损产生急剧的变化,使刮油厚度发生较大变化,刮油效果大打折扣,而且在开始的时候也很难将夹紧力调到合适的大小。

可见,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刮油模,不仅具有弹性,而且对缆芯的夹紧力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以便于将缆芯上的油膏刮到适宜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刮油模,用于使用油膏填充机对缆芯填充油膏的加工过程中。在加工过程中,利用上述柔性刮油模配合现有技术中普通的刚性刮油模使用。具体使用方式请参照图5所示,上述柔性刮油模4位于油膏填充机上的刚性刮油模(即第一刚性刮油模3)之后,在第一刚性刮油模3对缆芯8进行刮油后,通过柔性刮油模4对缆芯8进行进一步地刮油。

此时,由于柔性刮油模4上的第一刮油孔41的直径小于缆芯8的直径,第一刮油孔41对缆芯8施加一定的夹紧力,从而减小了缆芯8上的油膏厚度,节约了油膏的用量。并且,如果在第一刚性刮油模3对缆芯8进行刮油后,缆芯8上油膏的偏心度较大,当缆芯8通过柔性刮油模4进一步刮油时,由于柔性刮油模4具有一定的弹性,第一刮油孔41对缆芯8具有一定的夹紧力,第一刮油孔41将对缆芯8上的油膏重新进行二次涂覆,使油膏在缆芯轴向和径向的分布更加趋于均匀,从而减小了缆芯8表面油膏的偏心度,提高了油膏的阻水可靠性。

综上可见,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刮油模,可保证缆芯填充油膏后,缆芯表面油膏涂敷厚度和偏心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最终达到节约油膏用量,提高油膏阻水可靠性的目的。

具体地,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刮油模中,缺口42的一端与第一刮油孔41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柔性刮油模的边沿,此时该缺口42可直接裁剪而成。这样不仅大大提高了柔性刮油模夹紧力的稳定性,而且还使柔性刮油模从缆芯上可随意拿上和拿下,不需要剪断缆芯即可更换柔性刮油模,大大便利了柔性刮油模的更换。

但是并不局限于此,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刮油模中,缺口42的一端与第一刮油孔41连通,另一端并没有延伸至柔性刮油模的边沿。这样的结构,只要保证第一刮油孔41的直径小于缆芯直径,缺口42的长度足够,同样也可以令柔性刮油模具有弹性并保持对缆芯8具有一定的夹紧力,起到减小缆芯表面油膏厚度和偏心度的作用,因此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但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刮油模为最优选实施例。)

此外,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刮油模中,对于缺口42的宽度大小,本实用新型不作具体限定,可以是大于或等于零,也可以是负的(此时可理解为在自然放置柔性刮油模时,缺口42两边重叠交错),一般情况下,缺口的宽度能小则小。在具体应用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由于柔性刮油模的初始夹紧力的大小主要是通过调整第一刮油孔41与缆芯的配合公差以及柔性刮油模的厚度来进行调整,即通过调整柔性刮油模的孔径和厚度,可将刮油夹紧力调到最佳状态,使刮油效果达到最佳。因此,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刮油模为板状结构,该板状结构的厚度在4.0~6.0mm之间(包括4.0mm和6.0mm);第一刮油孔41的直径比缆芯的直径小0.5~1.5mm。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刮油模,采用有机硅橡胶制作而成。这种材料的弹性模量大小适宜,不仅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而且还能耐油膏的溶胀和酸的腐蚀。

在使用中我们发现由于柔性刮油模本身体积较小、重量较轻,在更换缆芯时很容易掉到油膏循环箱中,不仅影响后续生产,而且还容易将油膏泵堵塞。为此,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第三具体实施例。

如图3所示,在第三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刮油模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刮油孔41和多个缺口42,并且,多个第一刮油孔41并排布置,每个第一刮油孔41上分别连通一个缺口42,多个缺口42彼此平行。

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三具体实施例,相当于将多个柔性刮油模联排在一起制作,通过成倍增大柔性刮油模的体积,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联排以后,不仅柔性刮油模掉不下去了,而且更换起来更加方便快捷。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第四具体实施例,第四具体实施例为一种组合式刮油模。

请参照图5中圈内区域,该圈内区域的部件构成组合式刮油模6。该组合式刮油模6包括上文中所述的柔性刮油模4,还包括两个采用模具钢制作而成的刚性刮油模(即图5中所示的第一刚性刮油模3和第二刚性刮油模5)。其中,第一刚性刮油模3上设置有第二刮油孔,第二刚性刮油模5上设置有第三刮油孔。其中,第二刮油孔的直径大于第三刮油孔的直径,第三刮油孔的直径大于缆芯的直径。具体地,第二刮油孔的直径比缆芯的直径大0.8~1.2mm(优选为1.0mm),第三刮油孔的直径比缆芯的直径大0.3~0.7mm(优选为0.5mm)。

本实用新型第四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组合式刮油模,用于使用油膏填充机对缆芯填充油膏的加工过程。具体使用方式请参照图5所示:第一刚性刮油模3位于油膏填充机主体2的一端,加工时,缆芯8从第一刚性刮油模3出来后,依次经过柔性刮油模4和第二刚性刮油模5。第一刚性刮油模3的作用之一是初步控制缆芯表面的油膏厚度,以减轻柔性刮油模4的工作负荷,作用之二是调节油膏填充机主体2内的压力,确保缆芯的缝隙完全被油膏填满;第二刚性刮油模5的作用之一是挡住从柔性刮油模4背面冒出的油膏,使多余的油膏不再粘附到缆芯表面,提高油膏的涂敷均匀性,作用之二是为柔性刮油模4提供支撑。在加工过程中,由于通过柔性刮油模4对缆芯8进行进一步地刮油后,线缆8表面的油膏厚度变小,所以线缆8再进入第二刚性刮油模5后,即使第二刚性刮油模5的孔径(即第三刮油孔的直径)比第一刚性刮油模3的孔径(即第二刮油孔的直径)小,也不会发生堵塞。

本实用新型第四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组合式刮油模,将柔性刮油模和刚性刮油模组合使用,可令它们发挥各自的优点,刚性刮油模的尺寸稳定且经久耐用,柔性刮油模对缆芯的夹紧力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该组合式刮油模可保证缆芯填充油膏后,缆芯表面油膏涂敷厚度和偏心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达到节约油膏用量,提高油膏阻水可靠性的目的。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第五具体实施例。

第五具体实施例为一种油膏填充装置,该装置包括上述组合式刮油模6,并且,还包括缆芯入口模1和油膏填充机主体2。其中,如图5所示,缆芯入口模1和第一刚性刮油模3分别位于油膏填充机主体2的两端,第二刚性刮油模5安装于油膏填充机主体2的基座上,缆芯入口模1上的缆芯入口、第一刚性刮油模3上的第二刮油孔和第二刚性刮油模5上的第三刮油孔同轴布置,以便于加工时,线缆8依次穿过缆芯入口模1上的缆芯入口、油膏填充机主体2内部、第一刚性刮油模3上的第二刮油孔、柔性刮油模4上的第一刮油孔41、第二刚性刮油模5上的第三刮油孔时,缆芯8表面的油膏涂覆不会发生明显的偏心。

此时,缆芯入口模1的的作用是引导缆芯8,使缆芯8尽量从第一刚性刮油模3的中心通过,以避免油膏的涂覆发生明显的偏心,而油膏填充机主体2的作用是使缆芯8在一定的油膏压力下停留足够的时间,使油膏有足够的时间被挤到缆芯缝隙中。具体地,缆芯入口模1引导缆芯8进入油膏填充主机2,油膏填充主机2以一定的压力将油膏挤到缆芯缝隙中,第一刚性刮油模2初步控制缆芯8表面的油膏厚度,然后再通过柔性刮油模4进一步刮油并将缆芯8表面的油膏厚度和偏心度始终控制在适宜范围,最后再通过第二刚性刮油模5的辅佐,进一步改善缆芯8表面的油膏涂覆厚度和偏心度。

综上可见,本实用新型第五具体实施例提供的油膏填充装置,将组合式刮油模6与缆芯入口模1以及油膏填充机主体2集成为一套有机的系统,使各种部件取长补短,从而解决了缆芯在填充油膏后,缆芯表面油膏涂敷厚度和偏心度偏大的问题,不仅节约了油膏的用量,而且提高了油膏的阻水可靠性。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