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导光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光效、亮度均匀的导光板。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导光板的入光端面一侧设有数个朝导光板输入光源的发光体,每两相邻的发光体之间,输出的光源会因光速角度的关系产生一夹角,形成所谓的暗带区,造成光源效能减小;有的通过增加发光体的数量来减少暗带区的产生,但是造成成本的提高;还有的将发光体与导光板如光端面距离拉大,可克服暗带区的产生,但这样使导光板和发光体所占的空间增大,往往造成整体产品设计中有相当多的局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光效、亮度均匀的导光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光效、亮度均匀的导光板,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下表面为出光面,所述本体左侧设有入光部,所述入光部内部下方设有入光面,所述入光面上均匀设有凹槽,相邻所述凹槽之间设有凸块,所述本体上方设有透光玻璃,所述透光玻璃的下方设有印刷板,所述印刷板上均匀设有印刷网点,所述印刷板的下方设有反光膜保护层,所述反光膜保护层下方设有反射层。
优选的,所述反射层下方设有防水层,所述本体上设有保护膜。
优选的,所述各印刷网点以矩阵的形式排列,所述凹槽之间形成的凸块的夹角为三十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高光效、亮度均匀的导光板,通过在入光部的内部开设有凹槽,凹槽为锯齿形,因此发光体的光进入凹槽后被折射到印刷板上,通过印刷板上的印刷网点再次折射至出光面,由于印刷网点以矩阵的形式均匀分布在整个印刷板上,因此出光面将产生均匀的光源。该导光板超薄、超亮、导光均匀、节能、环保、无暗区、耐用、不易黄化、安装维修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入光部A-A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I-I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本体、2印刷板、21印刷网点、3入光部、31入光面、32凸块、33凹槽、4防水层、5保护膜、6透光玻璃、7反光膜保护层、8反射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光效、亮度均匀的导光板,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的下表面为出光面,所述本体1左侧设有入光部3,所述入光部3内部下方设有入光面31,所述入光面31上均匀设有凹槽33,相邻所述凹槽33之间设有凸块32,所述本体1上方设有透光玻璃6,所述透光玻璃6的下方设有印刷板2,所述印刷板2上均匀设有印刷网点21,所述印刷板2的下方设有反光膜保护层7,所述反光膜保护层7下方设有反射层8,所述反射层8下方设有防水层4,所述本体1上设有保护膜5,所述各印刷网点21以矩阵的形式排列,所述凹槽33之间形成的凸块32的夹角为三十度。
工作原理:通过在入光部3的内部开设有凹槽33,凹槽33为锯齿形,因此发光体的光进入凹槽33后被折射到印刷板2上,通过印刷板2上的印刷网点21再次折射至出光面,由于印刷网点21以矩阵的形式均匀分布在整个印刷板2上,因此出光面将产生均匀的光源。其中防水层4的设置防止本体1的下表面受潮而影响导光效果,保护膜5的设置可以使本体1受到意外破坏,反射层8的设置可以提高光的使用效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