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一体封装工艺的阵列摄像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36000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基于一体封装工艺的阵列摄像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模组领域,更进一步,涉及一基于一体封装工艺的阵列摄像模组。



背景技术:

摄像模组是智能电子设备的不可获缺的部件之一,举例地但不限于智能手机、相机、电脑设备、可穿戴设备等智能电子设备。而随着各种智能设备的不断发展与普及,对摄像模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近些年来,智能电子设备产生突飞猛进的发展,日益趋向轻薄化,而摄像模组要适应其发展,也越来越要求多功能化、轻薄化、小型化,以使得智能电子设备可以做的越来越薄,且满足设备对于摄像模组的成像要求。因此摄像模组生产厂商持续致力于设计、生产制造满足这些要求的摄像模组。

模塑封装技术是在传统COB封装基础上新兴发展起来的一种封装技术。如图1A所示,是利用现有模塑封装技术封装的电路板。在这种结构中,将模塑部1通过模塑封装的方式封装于电路板2,然后将芯片3连接于电路板2,滤光片4被安装于所述模塑部1。其中模塑部1包覆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5,从而减少摄像模组的电子元件5独立占用的空间,使得摄像模组的尺寸能够减小,且解决电子元器件上附着的灰尘影响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的问题。

参照图1B是传统COB封装的电路板。相对于传动的COB封装技术,模塑封装技术具众多的优势,比如通过所述模塑部1替代镜座7,减少电子元件5的独自占用空间,减小摄像模组尺;避免电子元件5上附着灰尘影响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等,可是同时这种结构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

滤光片是现代摄像膜组中及其重要的一个元件,滤光片过滤光线中的红外光,使得光线更加接近人眼观察的效果。由于滤光片容易被损伤、且在整个摄像模组的造价中占的比重较大,面积越大,越昂贵,且滤光片的面积越大,制造精度越难控制,因此模塑封装技术中,滤光片成为一个实施难点。

首先,相对于传统COB封装方式,模塑封装方式通过模塑部包覆电子元件5,利用了电子元件5的空间位置,可是模塑部相对于COB的镜座,增大了上部滤光片4的安装空间,也就是说,模塑封装需要的滤光片4的面积较大。

具体地来说,参照图1B,传统的COB中滤光片被安装于所述镜座7,由于镜座7是后期安装于电路板2上的,因此可以制造为不同形状,比如向内延伸,从而可以在保证感光区域不被遮挡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减小滤光片的面积,从而在保证使用需求的基础上,更加方便安装,且小面积的滤光片价格更低,使得整体摄像模组的成本降低,而模塑封装中,模塑部1通过模具一体成型于电路板2,模塑部由下至上一体延伸,因此滤光片4的面积由模塑部1开口决定,需要的滤光片4的面积较大。

其次,在模塑封装方式中,参照图1A,滤光片4需要被安装于所述模塑部1的凹槽6内,而基于模塑封装工艺,对于拐角的形状较难控制,也就是说,形成所述凹槽6的槽壁,尤其是槽壁相接的位置,可能出现变形,如出现毛刺,从而不能为所述滤光片4提供良好的安装条件,无法保证平整,且容易损伤滤光片。且对于传统的镜座7,具有内凹槽8,也就是说所述镜座7可以向内延伸,提供搭载滤光片4的位置,且使得所述滤光片4的安装面积减小。而由于模塑是一次成型,在通过模具制造的过程中存在拔模问题,因此传统的镜座结构并不能通过模塑的方式制造,而只能通过模具注塑的方式制造,因此模塑封装限于一些特定的结构,比如不带所述内凹槽8的模塑部1。传统镜座和模塑封装镜座以及对应的成型工艺之间,各自存在一些相对的优缺点,因此需要将两二者的优势进行结合。

第三,即使所述模塑部1形成平台状,而不形成所述凹槽6,可以保证表面较好的平整性,为所述滤光片4提供较好的安装条件。可是在这种结构中,一方面滤光片4需要和其他的部件比如镜头或驱动器协调分配所述封装部,这种情况对安装精度要求较高,其他部件很容易在安装的过程中损伤滤光片;另一方面,滤光片距离所述镜头距离较近,镜头中的镜片很容易碰触滤光片,且增大了镜头的后焦距。

此外,所述电路板上需要安装所述感光元件、所述电子元件以及模塑部,这些部件的布局方式会影响需要电路板的面积,而基于封装部的成型方式,通常厚度会大于传统镜座的厚度,因此增大了在电路板上的占据面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基于一体封装工艺的阵列摄像模组,其中所述阵列摄像模组包括一连体滤光元件镜座,所述连体滤光元件镜座和所述阵列摄像模组的连体基座相配合,为所述阵列摄像模组的不同部件提供安装或支撑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基于一体封装工艺的阵列摄像模组,其中所述连体滤光元件镜座包括至少两滤光元件镜座,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与连体基座的一体基座相配合,各自为所述阵列摄像模组的不同部件提供安装或支撑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基于一体封装工艺的阵列摄像模组,其中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为滤光元件提供适宜的安装位置,从而使得滤光元件不需要被直接安装于摄像模组的一体基座。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基于一体封装工艺的阵列摄像模组,其中至少一所述滤光元件镜座具有一支撑槽,所述滤光元件适于被安装于所述支撑槽,从而使得所述滤光元件位置相对下沉。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基于一体封装工艺的阵列摄像模组,其中至少一所述滤光元件镜座具有一接合槽,所述接合槽适于接合于所述一体基座,从而使得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与所述一体基座的相对高度降低,使得所述滤光元件更加邻近摄像模组的感光元件。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基于一体封装工艺的阵列摄像模组,其中至少一所述滤光元件镜座包括一主体和一内延臂,所述内延臂自所述主体下部向内延伸形成所述支撑槽。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基于一体封装工艺的阵列摄像模组,其中至少一所述滤光元件镜座部包括一下沉臂,所述下沉臂自所述主体纵向延伸,所述内延臂自所述下沉臂横向延伸,分别形成所述接合槽和所述支撑槽。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基于一体封装工艺的阵列摄像模组,其中至少一所述一体基座组件具有至少一缺口,连通于外部,所述滤光元件镜座包括至少一延伸边,所述延伸边和所述缺口对应,适应所述一体基座的不同横向厚度。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基于一体封装工艺的阵列摄像模组,其中至少一所述滤光元件镜座包括一上延壁,所述上延壁约束、限位所述摄像模组的 驱动器或镜头的位置,使得所述摄像模组的光轴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基于一体封装工艺的阵列摄像模组,其中通过所述滤光元件镜座缓解所述滤光元件被直接安装于所述一体基座时受到的应力作用,保护滤光元件。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基于一体封装工艺的阵列摄像模组,其中至少两滤光元件镜座一体连接而成,以便于同时支撑多个滤光元件,以保证多个摄像模组单体之间的一致性,从而形成一致的阵列摄像模组。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以上至少一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阵列摄像模组,其包括多个摄像模组单体,阵列地布置,各所述摄像模组单体包括:一一体基座组件,其中所述一体基座组件包括一一体基座和一电路板,所述一体基座一体封装于所述电路板;一感光元件;一镜头;一滤光元件镜座;和一滤光元件;其中所述感光元件可工作地连接于所述电路板,其中所述滤光元件镜座被安装于所述一体基座,并且配合所述一体基座形成一光窗,为所述感光元件提供光线通路,其中所述滤光元件镜座具有一容纳口,所述滤光元件被设置于所述容纳口,以使得所述滤光元件位于所述感光元件的感光路径;其中所述镜头位于所述感光元件的感光路径;其中多个所述摄像模组单体的各所述一体基座一体地连接形成一连体基座。

根据一些实施例,各所述摄像模组单体的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一体地连接形成一连接滤光元件镜座。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阵列摄像模组中所述连体基座包括多个基座主体,各所述基座主体形成所述光窗,相邻所述基座主体一体连接形成一连体部,所述连体滤光元件镜座具有多个支撑槽,连通于各自对应的所述光窗,所述支撑槽适于安装所述滤光元件,相邻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一体连接形成一跨接部,所述跨接部跨接于所述连体基座的所述连体部。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阵列摄像模组中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具有一支撑槽,适于安装所述滤光元件。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阵列摄像模组中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包括一滤光元件镜座主体和至少一内延臂,所述内延臂自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部分地横向一体延伸形成所述支撑槽。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阵列摄像模组中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具有至少一接 合槽,适于接合于所述一体基座。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阵列摄像模组中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包括一滤光元件镜座主体、至少一下沉臂和至少一内延臂,所述下沉臂自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转向地一体延伸形成所述接合槽,所述内延臂自所述下沉臂转向地一体延伸形成所述支撑槽。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阵列摄像模组中相邻所述内延臂形成一拐角,所述拐角自所述光窗向外延伸,以便于增加在所述拐角位置的光通量。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阵列摄像模组中所述下沉臂自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转向邻近所述感光元件的方向延伸,所述滤光元件下沉邻近所述感光元件。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阵列摄像模组中所述内延臂自所述下沉臂横向地向内一体延伸,从而减小所述滤光元件安装面积。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阵列摄像模组中各所述一体基座具有至少一安装槽和至少一缺口,所述安装槽连通于所述光窗,所述缺口连通于所述光窗和外部,所述滤光元件镜座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包括至少一接合边和至少一延展边,所述接合边适于接合于所述安装槽,所述延展边适于延伸所述缺口形成一封闭环境。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阵列摄像模组中所述一体基座包括三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形成一U型结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三接合边,所述接合形成一U型结构适于接合于所述安装槽。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阵列摄像模组中所述一体基座具有两安装槽和两缺口,所述安装槽连通于所述光窗,所述缺口连通于所述光窗和外部,所述滤光元件镜座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包括两接合边和两延展边,两所述接合适于接合于两所述安装槽,两所述延展边适于延伸于两所述缺口形成一封闭环境。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阵列摄像模组中所述一体基座的两所述安装槽相对,两所述缺口两对,所述滤光元件镜座的两所述接合边相对,两所述延展边相对。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阵列摄像模组中所述一体基座的两所述安装槽相邻,两所述缺口两邻,所述滤光元件镜座的两所述接合边相邻,两所述延展边相邻。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阵列摄像模组中所述一体基座具有一安装槽和三缺口,所述安装槽连通于所述光窗,所述缺口连通于所述光窗和外部,所述滤光元件镜座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包括一接合边和三延展边,所述接合适于接合于 所述安装槽,三所述延展边适于延伸于三所述缺口形成一封闭环境。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阵列摄像模组中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包括一上延壁,所述上延壁自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转向地向上延伸形成一限位口。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阵列摄像模组中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包括一上延壁和一下延壁,所述上延壁自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转向地向上延伸形成一限位口,所述下延壁自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转向地向下延伸形成一下包口。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阵列摄像模组中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包括至少一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自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顶部至少部分地、凸起地向上延伸。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阵列摄像模组中所述阵列摄像模组包括至少一驱动器,各所述镜头被安装于所述驱动器,所述限位凸起适于限位所述驱动器于外侧。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阵列摄像模组中所述一体基座具有至少一开口,延伸至所述电路板,所述滤光元件镜座包括至少一延伸腿,补充于所述一体基座的所述开口。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阵列摄像模组中所述延伸腿自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延伸至所述电路板,以使得对应的所述光窗闭合。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阵列摄像模组中所述开口呈由下至上逐渐增大的倒梯形结构,所述延伸腿呈倒梯形结构,和所述开口的形状相配合,以便于通过所述开口限位所述滤光元件镜座。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阵列摄像模组中所述延伸腿位于相邻的两所述光窗之间,以分隔所述两所述光窗。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阵列摄像模组中多个所述摄像模组单体的各所述电路板一体地连接形成一连体电路板。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阵列摄像模组中多个所述阵列摄像模组的各所述电路板相拼接形成一连体电路板。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阵列摄像模组中所述阵列摄像模组包括至少一驱动器,所述驱动器至少部分地选择性被安装于所述一体基座和各所述一体滤光元件镜座,所述镜头被安装于所述驱动器,形成一动焦摄像模组。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阵列摄像模组中至少一所述镜头至少部分地被选择性安装于所述一体基座和所述一体滤光元件镜座,形成一定焦摄像模组。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阵列摄像模组中至少一摄像模组单体为动焦摄像模组,至少一所述摄像模组单体为定焦摄像模组。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阵列摄像模组中至少两所述摄像模组单体为动焦摄像模组。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阵列摄像模组中至少两所述摄像模组单体为定焦摄像模组。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的阵列摄像模组包括两个摄像模组单体,形成一双摄模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电子设备,其包括:一电子设备主体;和一所述的一个或多个阵列摄像模组,各所述阵列摄像模组被设置于所述电子设备主体。

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电子设备为组合: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电脑设备、电视机、交通工具、照相机、监控装置中其中一个。

附图说明

图1A是现有模塑封装的电路板。

图1B是现有COB封装的电路板。

图2A、2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阵列摄像模组不同方向剖示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阵列摄像模组分解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阵列摄像模组的连体滤光元件镜座立体图。

图5A、5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另一阵列摄像模组剖示图。

图6A、6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又一阵列摄像模组剖示图。

图7A、7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阵列摄像模组的一变形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连体基座组件和连体滤光元件镜座的第一个变形实施方式剖视图。

图9A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阵列摄像模组的第二个变形 实施方式剖示图。

图9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连体滤光元件镜座的第二个变形实施方式的一变形实施例。

图9C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连体滤光元件镜座的第二个变形实施方式的另一变形实施例。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阵列摄像模组的连体基座组件和连体滤光元件镜座第三个变形实施方式立体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阵列摄像模组的连体基座组件和连体滤光元件镜座的变形实施第三个变形实施方式。

图12A,12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阵列摄像模组不同方向剖视图。

图1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阵列摄像模组的连体基座和连体滤光元件镜座的立体分体图。

图14A,14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阵列摄像模组的连体基座和连体滤光元件镜座的变形实施方式不同方向剖视图。

图1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阵列摄像模组的连体基座和连体滤光元件镜座立体的变形实施方式分解图。

图1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阵列摄像模组的连体基座组件和连体滤光元件镜座的另一变形实施方式立体图。

图17是图16的分解图。

图18A、18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优选实施例的阵列摄像模组不同方向剖示图。

图1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优选实施例的阵列摄像模组的一体基座组件和滤光元件镜座的立体分解图。

图20A、20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优选实施例的阵列摄像模组不同方向剖示图。

图2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优选实施例的阵列摄像模组的连体基座组件和连体滤光元件镜座的立体分解图。

图22A、22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优选实施例的阵列摄像模组的变形实施方式不同方向剖示图。

图2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优选实施例的阵列摄像模组的连体基座组件和连体滤光元件镜座的立体分解图。

图24A,24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个优选实施例的阵列摄像模组不同方向剖示图。

图2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个优选实施例的阵列摄像模组的连体基座组件和连体滤光元件镜座的立体分解图。

图26A,26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个优选实施例阵列摄像模组的连体基座组件和连体滤光元件镜座的变形实施不同方向剖视图。

图2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个优选实施例阵列摄像模组的连体基座组件和连体滤光元件镜座的变形实施方式分解图。

图28A、28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六个优选实施例的阵列摄像模组的不同方向的剖示图。

图2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六个优选实施例的阵列摄像模组的连体基座组件和连体滤光元件镜座的立体分解图。

图30A、30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七个优选实施例的阵列摄像模组的不同方向剖示图。

图31是根据实用新型第七个优选实施例的阵列摄像模组的分解图。

图3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八个优选实施例的阵列摄像模组剖示图。

图3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九个优选实施例的阵列摄像模组的剖视图。

图3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个优选实施例的阵列摄像模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选实施例的阵列摄像模组的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 “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模塑封装工艺是摄像模组领域近期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应用工艺,虽然在其他领域是一种熟知技术,可是在摄像模组领域,尤其是对于近期流行的多镜片、高像素摄像模组,模塑封装工艺更显现出其优势和重要性,并且进入适宜应用的阶段,基于模塑封装工艺的摄像模组相对于传统的COB封装的摄像模组,通过模塑封装形成镜座,替代了传统的单独镜座,可以减小摄像模组的尺寸、提供平整的安装面等优势,可是替代模塑封装形成的替代镜座需要承担原有镜座的功能,比如安装滤光元件,如前所述,模塑封装形成的镜座却不宜于直接安装滤光元件。另一方面,电路板上的感光元件、电子元器件的布局方式会影响摄像模组的尺寸,而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一基于一体封装工艺的摄像模组和阵列摄像模组及其滤光元件镜座,其中在一体封装工艺的摄像模组和阵列摄像模组中引入滤光元件镜座,使得所述滤光元件镜座和一体基座相配合,承担传统的镜座的功能,使得在应用一体封装工艺的基础上,比如模塑地一体成型工艺,可以为滤光元件、驱动器或镜头提供良好的安装条件,弥补一体封装工艺带来的安装问题,更加合理地布局电路板上的各部件,使得电路板的空间被充分地利用,进一步减小摄像模组的尺寸。

如图2A至图4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摄像模组。所述摄像模组可以被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举例地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电脑设备、电视机、交通工具、照相机、监控装置等,所述摄像模组配合所述电子设备实现对目标对象的图像采集和再现。

如图2A至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阵列摄像模组。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000包括多个摄像模组单体100A1,各所述摄像模组单体100A1相互配合工作,实现图像的采集。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000可以被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300举例地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电脑设备、电视机、交通工具、照相机、监控装置等,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000配合所述电子设备300实现对目标对象的图像采集和再现。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便于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下述实施例以及附图中,以 两个摄像模组单体100A1构成的阵列摄像模组1000,即双摄阵列摄像模组为例来进行说明,而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000可以包括更多单体,如三个或三个以上,各所述摄像模组单体阵地排布形成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000。

还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优选实施例一至优选实施例十中的摄像模组以及相互之前特征的组合而成的摄像模组都可以用来构成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000。

具体地,所述摄像模组单体100A1包括一一体基座组件10A1、一所述感光元件13、一所述镜头30和一滤光元件镜座40A1。

所述感光元件13电连接于所述一体基座组件10A1,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A1被安装于所述一体基座组件10A1,所述镜头30位于所述感光元件13的感光路径。

所述一体基座组件10A1包括一一体基座11A1和一电路板12A1,所述一体基座11A1一体封装于所述电路板12A1,举例地但不限于模塑地一体封装成型于所述电路板12A1,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A1被安装于所述一体基座11A1,从而所述一体基座11A1和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A1相互配合能够替换传统摄像模组的镜座或支架,并且不需要类似传统封装工艺中需要将镜座或支架通过胶水贴附于电路板。所述感光元件13可工作地连接于所述电路板12。

所述一体基座11A1具有一光窗111A1和形成所述光窗111A1的一基座主体112A1,所述光窗111A1为所述感光元件13提供光线通路,所述基座主体112A1模塑地一体封装于所述电路板12A1。特别地,所述光窗111A1为一闭合环形结构,以便于为所述镜头30提供封闭的内环境。

所述电路板12A1包括一基板121A1,以及形成于所述基板121A1如通过SMT工艺贴装的多个电子元器件122A1,所述电子元器件122A1包括但不限于电阻、电容、驱动器件等。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一体基座11A1一体封装于所述基板121A1,并且一体地包覆于所述电子元器件122A1,从而防止类似传统摄像模组中灰尘、杂物粘附在所述电子元器件122A1上,并且进一步地污染所述感光元件13,从而影响成像效果。可以理解的是,在另外的变形实施例中,也有可能所述电子元器件122A1内埋于所述基板121A1,即所述电子元器件122A1可以不暴露在外。所述电路板122A1的基板121A1可以是PCB硬板、PCB软板、软硬结合板、陶瓷基板等。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 这个优选实施例中,因为所述一体基座11A1可以完全包覆这些电子元器件122A1,所以电子元器件122A1可以不内埋于所述基板121A1,所述基板121A1只用于形成导通线路,从而使得最终制得的所述一体基座组件10A1得以厚度更小。

更具体地,所述基板121A1具有一上表面1211A1和一下表面1212A1,所述上表面1211A1和所述镜头30的方向相对,所述下表面1212A1和所述镜头30的方向相背。所述感光元件13包括一正面131和一背面132,所述正面131与所述镜头30方向相对,用于进行感光作用,所述背面132与所述镜头30方向相背,用于安装于所述基板121A1的所述上表面1211A1。所述感光元件13通过至少一电连接元件133电连接于所述基板121A1。所述电连接元件133举例地但不限于金线、银线、铜线、铝线。所述感光元安装于所述基板121A1的方式举例地但不限于SMT工艺(Surface Mount Technology,表面贴装工艺),以及通过COB(Chip On Board)打金线的方式电连接于所述基板121A1。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感光元件13被安装于所述基板121A1的方式开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比如内嵌、FC(Flip Chip,芯片倒装)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是,所述感光元件13和所述电路板12的连接、安装方式并不是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更具体地,所述感光元件13的所述正面131具有一感光区1311和一非感光区1312,特别地,所述非感光区1312环绕于所述感光区1311外围。所述感光区1311用于进行感光作用,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所述非感光区1312通过所述电连接元件133于所述电路板12,将所述电信号传输至所述电路板12。所述镜头30与所述感光元件13光学对齐地排列,光轴一致,使得穿过所述镜头30的光线能够经由所述光窗111A1到达所述感光元件13,进一步经过所述感光元件13的光电转化之后能够将电信号传递至所述电路板12A1,从而使得所述摄像模组采集到图像信息。

如图2A和图3所示,所述摄像模组单体100A1包括一所述滤光元件50,用于过滤穿过所述镜头30的光线。所述滤光元件50举例地但不限于红外截止滤光元件、蓝玻璃滤光片、晶圆级红外截止滤光片、全透片、可见光过滤片。所述滤光元件50被安装于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A1,位于所述感光元件13的光线通路。所述摄像模组单体100A1还可以包括一驱动器60,如音圈马达、压电马达 等。所述镜头30被安装于所述驱动器60,以便于形成一动焦摄像模组。所述驱动器60包括至少一引脚61,所述驱动器60通过所述引脚61可工作地连接于所述电路板12A1。所述引脚61可以是单引脚、双引脚、单排引脚或双排引脚中的一种。在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中,以双引脚为例进行示意,但是并不是限制。所述引脚61通常位于靠近边缘的位置,从图3位置中的A-A线对应的位置剖视,对应图2A剖视图,B-B线位置剖视对应图2B,而所述引脚61在对应图2A和2B剖视图中实际并不可见,但为了便于理解与说明,在对应的剖视中都用虚线示意引脚61的存在,并不是示意所述引脚61实际的位置,后续附图情况类似。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所述引脚61的类型、形状以及设置位置,并不是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2A至图4所示,所述滤光元件50被安装于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A1,且下沉于所述一体基座11A1的所述光窗111A1内。所述一体基座组件10A1的所述一体基座11A1具有一顶表面113A1,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A1被安装于所述一体基座11A1的所述顶表面113A1,所述驱动器60被安装于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所述一体基座11A1的所述顶表面113A1平面地延伸,换句话说,所述一体基座11A1形成一平台结构,无台阶凸起,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被安装于所述平台结构。值得一提的是,在这种方式中,所述一体基座11A1的所述顶表面113A1平面地延伸,而无明显的弯折角,因此在一体封装的过程中,比如模塑的过程,可以获得更加平整地、无毛刺的安装面,为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A1提供平整的安装条件。

进一步,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A1具有一支撑槽41A1和一接合槽42A1,所述支撑槽41A1用于安装所述滤光元件50A1,所述接合槽42A1用于安装于所述一体基座11A1。所述支撑槽41A1连通于所述光窗111A1,形成一容纳口411A1,用于容纳所述滤光元件50。所述接合槽42A1环绕于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A1部外围。

换句话说,所述支撑槽41A1形成一内环路,以便于将所述滤光元件50安装于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A1内侧,位于所述感光元件13的光线通路。所述接合槽42A1形成一外环路,以便于向外接合于所述一体基座11A1,通过所述一体基座11A1为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提供安装位置。

更具体地,所述接合槽42A1的形状和所述一体基座11A1形状相匹配,以 便于将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A1稳定地安装于所述一体基座11A1。

进一步,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A1包括一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A1、至少一内延臂44A1和至少一下沉臂45A1,所述下沉臂45A1自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A1转弯地、纵向下地一体延伸,以便于所述滤光片的安装位置沉入所述光窗111A1。所述内延臂44A1自所述下沉臂45A1弯折地、横向一体延伸,以便于为所述滤光元件50提供水平方向的安装位置,使得所述滤光元件50和所述感光元件13的光轴一致。特别地,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A1包括四个一体连接的内延臂44A1和四个一体连接的下沉臂45A1,各所述内延臂44A1和各所述下沉臂45A1在不同的位置延伸形成环形一体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A1。

换句话说,所述下沉臂45A1转向一体延伸于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A1的内侧,所述内延臂44A1横向地延伸于所述下沉臂45A1的内侧,在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A1和所述内延臂44A1的顶侧形成所述支撑槽41A1,以便于支撑所述滤光元件50,在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A1和所述下沉臂45A1的底侧形成所述接合槽42A1。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A1的所述接合槽42A1的形状与所述一体基座11A1形成的所述光窗111A1的形状一致,所述支撑槽41A1的形状与所述滤光元件50的形状一致。特别地,所述滤光元件50为方形结构,所述支撑槽41的俯视图为一环形,比如方环形。

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A1具有所述容纳口411A1,用于容纳所述滤光元件50,以使得所述滤光元件50位于所述感光元件13的感光路径。具体地,所述镜座主体43A1和所述内延臂44A1形成所述容纳口411A1,也就是说,所述内延臂44A1的延伸长度决定所述滤光元件50需求的最小面积。值得一提的是,在模塑封装工艺中,由于不能形成所述内延臂44A1,因此需要的滤光元件的面积都较大,或者说相对于传统镜座需求的滤光元件面积增大,而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内延臂44A1向内延伸,因此使得所述滤光元件50的需求面积减小,使得滤光元件镜座40的优势和一体封装的优势相结合。

举例地,参照图2A,相对两侧的所述内延臂44A1之间的距离标记为L,则滤光元件的直径只需要大于L,就可以被搭载于所述内延臂44A1之间,而不需要去搭载于所述基座主体112A1,从而使得所述滤光元件50的需求面积减小。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下沉臂45A1的延伸距离影响所述滤光片在所述光窗 111A1中的下沉深度,而所述内延臂44A1的延伸距离影响安装的所述滤光片的面积大小。比如,当所述下沉臂45A1延伸距离越大时,所述滤光片在所述光窗111A1中的位置越向下沉,距离所述感光元件13的距离越小,而对应的所述摄像模组单体的后焦距越小;当所述内延臂44A1延伸距离越大时,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A1的所述容纳口411A1越小,需要的所述滤光元件50的面积越小,从而更加容易获取适宜的所述滤光元件50,且安装方便,降低所述摄像模组单体的成本。当然,所述下沉臂45A1的延伸距离需要结合所述摄像模组的成像效果,比如减小后焦距的基础上不使其出现暗点,如灰尘的影像;而所述内延臂44A1的延伸距离需要考虑所述摄像模组单体光线通路以及所述感光元件13的所述感光区311和所述非感光区1312以及所述电路板12A1的剩余宽度等因素,比如在使得内延臂44A1向内延伸时,在所述滤光元件50较小的情况下,所述内延臂44A1不会遮挡所述感光元件13的所述感光区311,不会过多遮挡进入的光线通量,且可以在所述电路板12A1封装剩余较宽的位置延伸较多,而在所述电路板12A1封装剩余宽度较小的位置延伸较小,从而在保证成像质量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小所述滤光元件50的面积。

所示滤光元件镜座401A的形状和所述一体基座111A的形状相匹配。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体基座11A1为近似规则对称结构,比如方环形,相应地,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A1为对称结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A1为规则形状,各所述内延臂44A1形状一致,各所述下沉臂45A1形状一致。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由于需要包覆的所述电子元器件122A1的位置不同,所述一体基座11A1的内部具有向内凸出的位置,宽度不一,相应地,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A1可以设置相应的凹槽或凸出的位置,或者使得所述内延臂44A1的长度不同,以适应所述一体基座11A1的形状,适应所述感光元件13所在的位置,且便于安装所述滤光元件5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A1可以通过胶水粘接的方式安装于所述一体基座11A1,且可以通过胶水厚度来调整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的平整性。

进一步,两所述摄像模组单体连体地连接形成阵列结构。具体地,两所述摄像模组单体的两所述一体基座组件10A1连体地连接形成一连体基座组件1100。两所述电路板12一体地连接从而形成一连体电路板1120。两所述一体基座11连体地连接形成一连体基座1110。两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连体地连接形成一连 体滤光元件镜座1400。

具体地,所述连体基座1110一体地封装于所述连体电路板1120,所述连体基座1110具有两所述光窗111A1,分别为两所述感光元件13和所述镜头30提供光线通路。所述连体滤光元件镜座1400具有两所述支撑槽41A1,分别用于安装所述滤光元件50。

值得一提的是,两所述摄像模组单体连体设置的方式,有助于提高两所述摄像模组单体相互的一致性,且节省空间。比如,所述连体滤光元件镜座1400可以同时为两所述滤光元件50提供安装位置,而在制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面积来控制两支撑槽41A1的一致性,从而为所述滤光元件50提供一致的安装环境。

所述连体基座1110包括一连体部1111,所述连体部1111将相邻的所述一体基座11一体地连接。所述连体滤光元件镜座1400包括一跨接部1410,所述跨接部1410将两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A1一体地连接,适于跨接于所述连体基座1110的所述连体部1111。更具体地,两所述一体基座11的所述基座主体112的两邻边一体地连接形成所述连体部1111。两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的两邻边一体地连接形成所述跨接部1410。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参照图2A,2B,两个所述摄像模组单体都包括所述驱动器60,也就是说,两所述摄像模组单体都为动焦摄像模组,两个所述动焦摄像模组相互配合实现图像的采集。而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000还可以为其他类型的摄像模组的组合。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5A,5B,两个所述摄像模组单体都不包括所述驱动器60,也就是说,两所述摄像模组单体都为定焦摄像模组,两所述定焦摄像模组相互配合实现图像的采集。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6A,6B,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000的一个所述摄像模组单体包括一所述驱动器60,构成动焦摄像模组,另一个所述摄像模组单体不包括所述驱动器60,构成定焦摄像模组,所述动焦摄像模组和所述定焦摄像模组相配合实现图像的采集。

在这个实施例中,所述连体滤光元件镜座1400被安装于所述连体基座1110,各所述驱动器60被安装于所述连体滤光元件镜座1400,也就是说,所述连体滤光元件镜座1400被设置于所述驱动器60和所述连体基座1110之间。而在另一变形实施例中,参照图7A,7B所述连体基座1110和所驱动器60都被安装于所述连体基座1110的所述顶表面113A1。进一步,所述连体滤光元件镜座1400被 安装于所述一体基座11的邻近内侧位置,所述驱动器60被安装于所述连体基座1110邻近外侧的位置,从而所述驱动器60和所述连体滤光元件镜座1400协调分配所述连体基座1110的所述顶表面113A1。

如图8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连体基座和连体滤光元件镜座的第一个变形实施方式。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各所述一体基座11A2内部倾斜地向上延伸,形成开口逐渐增大的所述光窗111A2。更具体地,各所述一体基座11A2具有一内侧面114A2,所述内侧面114A2与所述摄像模组的中心光轴形成一倾斜角α,从而使得所述光窗111A2的开口逐渐增大,以便于所述一体基座11A2的制造成型。其中α的大小范围是3°~30°,在一些实施例中,α的数值选自3°~15°、15°~20°、或20°~30°。相应地,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A2的所述接合槽42A2具有一接合角α1,所述接合角α1与所述倾斜角α相对应,以便于所述接合槽42A2的形状与所述内侧面114A2的倾斜形状相适应,使得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A2安装更加稳定。

换句话说,所述下沉臂45A2自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A2转向地、倾斜向下地延伸,从而形成与所述倾斜角相适应的所述接合角α1。进一步,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内延臂44A2在所述下沉臂45A2转向地、水平地延伸,形成一支撑角β,所述支撑角β大于90°,便于所述滤光元件50的安装。当然,带有所述倾斜角的所述一体基座11A2上也可以安装没有所述接合角α1和所述支撑角β的滤光元件镜座40A2。

如图9A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连体基座组件和连体滤光元件镜座的第二个变形实施方式。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B1具有一支撑槽41B1,所述支撑槽41B1连通于对应的所述一体基座11A1的所述光窗111A1,为所述滤光元件50提供安装位置。换句话说,所述滤光元件50被安装于所述支撑槽41B1。

进一步,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B1包括一滤光元件镜座主体B1和至少一内延臂44B1,所述内延臂44B1自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B1较低处横向一体地向内延伸,形成所述支撑槽41B1。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B1被接合于所述一体基座11A1。

也就是说,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B1不包括所述下沉臂45A1,以及不具有所述接合槽42A1,因此相对于上述实施例,所述滤光元件50的安装位置并不下 沉于所述光窗111A1内。但是通过所述内延臂44B1的延伸距离,同样可以减小需要的所述滤光元件50的面积。

图9B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连体滤光元件镜座的第二个变形实施方式的一变形实施例。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B2具有一支撑槽41B2和一贴装槽48B2槽,分别为所述镜头30和所述滤光元件50提供安装位置。

进一步,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B2包括一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B2和至少一内延臂44B2,所述内延臂44B2自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B2较低处横向一体地向内延伸,形成所述支撑槽41B2和所述贴装槽48B2。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B2还包括一镜头部49B2,所述镜头部49B2自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B2一体地向上延伸,以便于容纳所述镜头30。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滤光元件50以倒贴的方式贴装于所述内延臂44B2。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镜头部49B2内部平整,无螺纹结构,适于安装一无螺纹的所述镜头30。

也就是说,当所述摄像模组单体100A1为定焦摄像模组时,所述镜头30可以直接安装于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B2内部,从而限位所述镜头30。特别地,所述镜头部49B2和所述镜头30之间具有间隙,以便于安装、调整所述镜头30。

图9C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连体滤光元件镜座的第二个变形实施方式的另一变形实施例。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B3具有一支撑槽41B3和一贴装槽48B3槽,分别为所述镜头30和所述滤光元件50提供安装位置。

进一步,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B3包括一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B3和至少一内延臂44B3,所述内延臂44B3自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B3较低处横向一体地向内延伸,形成所述支撑槽41B3和所述贴装槽48B3。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B3还包括一镜头部49B3,所述镜头部49B3自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B3一体地向上延伸,以便于容纳所述镜头30。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滤光元件50以倒贴的方式贴装于所述内延臂44B3。

进一步,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镜头部49B1内部具有螺纹结构,适于安装一带螺纹的所述镜头30。

也就是说,当所述摄像模组单体100A1为定焦摄像模组时,所述镜头30可以直接安装于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B3内部,从而限位所述镜头30。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两个实施方式,仅作为举例来说明所述滤光元件镜座 40A1的可能变形方式,说明所述镜头30可以被直接安装于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B2、40B3内部,但是并不是限制。

如图10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阵列摄像模组的第三个变形实施方式。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A1具有至少一拐角441C1,所述拐角441C1被设置于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A1的转角位置,以便于所述滤光元件50的安装,减小所述摄像模组成像中的尖锐转角带来的边缘暗影。更具体地,相邻两所述内延臂44C1形成一拐角441C1,所述拐角441C1向外延伸,以便于增加所述摄像模组在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A1的转角位置的光通量。

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拐角441C1可以为扩展的方形角,举例地但不限于,在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A1的四个转角位置设置四个相应的扩展方形角。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拐角441C1也可以圆弧角,增加在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A1在转角的光通量。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所述拐角441C1,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所述拐角441C1的形状并不是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1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一变形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方式中,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A1包括一限位凸起46P1,所述限位凸起46P1自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A1顶部至少部分地、凸起地向上延伸。进一步,所述限位凸起46P1自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A1的顶面至少部分地、凸起地向上延伸,以便于限位被安装的元件、阻挡灰尘或光线进入摄像模组内部。所述限位凸起46P1举例地但不限于限位所述驱动器60或镜头30。特别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连体滤光元件镜座1400包括两所述限位凸起46P1,各自形成一环形凸起,限位对应的所述驱动器60。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两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A1构成的所述连体滤光元件镜座1400的中间部位,即所述跨接部1410可以不设置所述限位凸起46P1,而只在所述连体滤光元件镜座1400的周围设置所述限位凸起46P1。

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凸起46P1可以定位所述驱动器60的位置,减少所述驱动器60的偏移,且在组装过程中,可以防止安装所述驱动器60的胶水溢流到内部而沾染镜头50或内部元件。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凸起46P1表面可 以设置螺纹,以便于直接安装所述镜头30。且当所述限位凸起46P1外侧设置螺纹时,适于较大孔径的所述镜头30。

如图12A至图13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阵列摄像模组。各所述一体基座11D1包括一基座主体112D1形成至少一光窗111D1,为所述感光元件13提供光线通路。进一步,所述基座主体112D1具有至少一开口1121D1,所述开口1121D1连通所述光窗111D1和外部,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D1补充于所述开口,从而形成侧面封闭的所述光窗111D1。

换句话说,在这种实施例中,所述基座主体112D1并不是闭合结构,而是开放结构,而通过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D1的补充,使得所述基座主体112D1封闭。

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D1包括至少一延伸腿433D1,所述延伸腿433D1自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D1一体地向下延伸至所述基板121A1,以便将所述开口1121D1封闭。举例地但不限于,所述延伸腿433D1通过粘接的方式连接于所述基板121A1和/或所述基座主体112D1。

所述基座主体112D1形成一U型结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D1接合于所述基座主体121D1的U型结构,且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D1的所述延伸腿433D1补充于所述U型结构的开口位置,从而使得所述一体基座11D1闭合,形成一封闭的内环境。

换句话说,在这个实施例中,所述一体基座11D1和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D1共同承担摄像模组的镜座的功能,使得一体封装的优势和滤光元件镜座40D1的功能相结合。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对摄像模组的尺寸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所述电路板12A1上的所述电子元器件122A1的排布,所述电连接元件133A1的设置位置,所述一体基座11A1的封装位置等需要合理的布置,在充分利用所述基板121A1的同时,使得元件布局占据面积最小,从而进一步减小所述摄像模组的尺寸。而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在布置所述电子元器件122A1的方向进行一体封装,包覆所述电子元器件122A1,利用电子元件的空间位置,同时减少所述电气元器件和所述电连接元件133A1的之间的电磁影响,而在未设置所述电气元器件的方式设置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D1,充分利用所述基板121D1上的剩余位置。另一方面,通过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D1的粘接过程,可以调整、补充所述一体基 座11D1的平整性,为所述摄像模组提供良好的安装条件。

还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基板121A1上需要设置所述感光元件13、所述电子元器件122A1、所述电连接元件133、所述一体基座11D、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D1,而所述电子元器件122A1、所述电连接元件133、所述一体基座11D1和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D1被设置于所述感光元件13的周边。换句话说,所述基板121具有多个安装区1213A1,所述安装区1213A1围绕于所述感光元件13外侧。为了提高所述基板121A1上的空间利用率,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所述电子元器件122A1集中设置于所述基板121A1上的一侧的所述安装区1213A1或两侧的所述安装区1213A1,而在设置所述电子元器件122A1的所述安装区1213A1通过所述一体基座11D1进行一体封装,进而通过所述一体基座11D1将所述电子元器件122A1进行包覆,而在未设置所述电子元器件122A1和/或所述电连接元件133的所述安装区1213A1,连接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D1,从而通过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D1利用所述基板121A1上较窄的位置,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D1和所述一体基座11D1相配和形成所述光窗111D1,为所述感光元件13提供光线通路。也就是说,所述感光元件13并不是布置于所述基板121A1的中心位置,而是偏向于一侧,形成不同宽度的所述安装区1213A1,从而方便集中地设置所述电子元器件122A1。进一步,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D1的所述延伸腿433D1连接于未设置所述电子元器件122A1以及所述电连接元件133的较窄的位置,而较宽的所述安装区1213A1安装所述电子元器件122A1和所述电连接元件133,并且一体成型所述一体基座11D1,包覆所述电子元器件122A1。比如,所述感光元件两侧的宽度为W1和W2,W1小于W2,在较窄的W1一侧连接所述滤光元件镜座的所述延伸腿,而在较宽的W2一侧,设置所述电子元器件122,从而使得所述电子元器件122集中设置于较宽的一侧。

举例地但不限于,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体基座组件10A1的组装过程可以是先将所述感光元件13贴附于所述基板121A1,且在设置于设计所述感光元件的安装位置,比如邻近一侧安装形成不同宽度的所述安装区1213A1,而后在所述安装区,比如较宽的所述安装区安装所述电子元器件122A1,进步一通过一体封装在至少具有所述电子元器件的所述安装区一体封装形成所述一体基座,而后将所述滤光元件镜座安装于所述一体基座。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先将所述电子元器件贴附于所述预定的位置,如预定的所述安装区1213A1,而后安装所述 感光元件13。

还值得一提的是,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D1可以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制造,因此相对于所述一体基座11D1的成型方式,可以获得较小的壁厚,也就是说,所述滤光元件镜座的所述延伸腿的厚度d1可以小于所述一体基座的厚度d2,从而可以更加合理地利用所述基板121A1上的不同宽度的各所述安装区1213A1。

如图14A至15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阵列摄像模组的连体基座和连体滤光元件镜座变形实施方式。所述一体基座11E1包括一基座主体112E1,所述基座主体112E1形成至少一光窗111E1,为所述感光元件13提供光线通路。进一步,所述一体基座11E1具有两开口1121E1,各所述开口1121E1连通于所述光窗111E1和外部,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E1补充两所述开口1121E,将所述光窗111E1的侧面进行封闭。

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E1包括两延伸腿433E1,各所述延伸腿433E1自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E1一体地向下延伸至所述基板121E1,以便将各所述开口封闭。举例地但不限于,各所述延伸腿433E1通过粘接的方式连接于所述基板121A1和/或所述基座主体112A1。

更具体地,在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座主体112E1为平行结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E1主体接合于所述基座主体112E的平行结构,且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E1的所述延伸腿433E1补充于所述平行结构的两端开口位置,从而使得所述基座主体112E1闭合形成一封闭的内环境。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两所述延伸腿一体连接,而形成一共用的延伸腿,特别地,所述共用腿间隔于两所述光窗111E1,将两所述摄像模组的光线通路隔离。也就是说,在这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连体滤光元件镜座1400E1包括三个所述延伸腿433E1,平行地排列,其中位于中间的所述延伸腿433E1分隔两所述光窗,而其余两个所述延伸腿分别补充于所述连体基座1110的开口1121E1,从而形成两封闭的、相互独立的所述光窗111E1。换句话说,在所述阵列摄像模组中,两所述摄像模组单体的两所述光窗111E1相互连通,而通过所述连体滤光元件镜座1400补充所述连体基座1110,形成两个分隔、封闭的光窗。而所述滤光元件镜座的相邻的所述延伸腿433E1形成公共部,替代连体基座1110的所述连体部1111。

如图16和图17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一体基座组件和滤光元件镜座的另一变形实施方式。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各所述一体基座包 括一基座主体112Q1,所述基座主体112Q1形成至少一光窗111E1,为所述感光元件13提供光线通路。进一步,所述一体基座11Q1具有至少一开口1121Q1,各所述开口连通于所述光窗111Q1和外部,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Q1补充于所述开口1121Q1,将所述光窗111Q1周围进行封闭。不同于上述实施例方式的是,在所述连体基座组件1100中,两所述一体基座主体112Q1的两所述开口1121Q1位置相对,从而方便从两侧分别限位所述连体滤光元件镜座1400。

进一步,各所述开口1121Q1呈梯形结构,以便于定位、安装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Q1。相应地,所述滤光元件镜座包括至少一延伸腿433Q,各所述延伸腿433Q1自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Q1一体地向下延伸至所述基板121,以便于将所述开口1121Q1封闭。具体地,两所述延伸腿433Q1相对设置,且为倒梯形结构,适于补充于对应的所述开口1121Q。举例地,当安装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Q时,所述延伸腿被限位于所述开口1121Q,分别将两所述光窗111E1封闭。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开口1121Q的形状以及大小仅作为举例来说明可以被实施的方式,并不是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特别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元器件122可以被集中设置于一侧,并且被至少部分所述基座主体112Q1包覆,且被较宽的所述基座主体112Q1包覆,而未设置所述电子元器件122的一侧对应较窄的所述基座主体112Q1。所述滤光元件镜座被40Q1安装于所述基座主体43Q1上,并且所述延伸腿433Q1补充于两部分之间的所述开口1121Q1。

更进一步,所述基座主体112Q1具有至少一开口面1122Q1,且相对两所述开口面形成所述开口1121Q1。所述开口面1121Q自所述基板121倾斜地一体向上延伸,以便于形成梯形的所述开口1121Q1。相应地,所述延伸腿433Q1具有至少一补充面4331Q1,所述补充面4331Q1与所述开口面1121Q1相对应,以便于将所述延伸腿433Q1形状互补地补充于所述开口1121Q1,将所述光窗111周围封闭。

特别地,所述延伸腿433Q1和所述补充面4331Q1和所述基座主体112Q1的所述开口面1122Q之间可以通过胶水粘接的方式固定。

如图18A至图19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优选实施例的阵列摄像模组。各所述一体基座11F1具有一安装槽115F1和至少一缺口117F1,所述安装槽115F1连通于所述光窗111F1。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所述缺口 117F1被设置于两所述一基座相邻的位置,即所述连体基座1110的所述连接部1111,且连通于两侧。也就是说,通过所述缺口117F1连通两所述安装槽115,以便于容纳所述连体滤光元件镜座1400的所述跨接部1410。

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F1被安装于所述安装槽115F1。更具体地,所述安装槽115F1为U型槽,且U型开口对应所述缺口117F1。特别地,两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F1的U型槽相对接,形成一连通的闭合结构。当所述连体滤光元件镜座1400被安装于所述连体基座1110时,所述连体滤光元件镜座1400的跨接部1410跨接于位于中间的所述缺口117F1。

具体地,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F1的所述接合槽42F1接合于所述一体基座111F的所述安装槽115F1,从而使得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F1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F1被支撑于所述支撑槽41F1内。

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F1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F1具有的预定厚度,从而使其不易于碰触位于上方的部件,比如驱动器60或镜头30。优选地,当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F1被安装于所述安装槽115F1时,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F1的顶面和所述基座主体112F1的顶面一致,从而使得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F1不会凸出于所述基座主体112F1,且不易触碰到位于上方的驱动器60或镜头30。

更具体地,各所述一体基座11F1包括多个凸起台阶116F1,凸出于所述基座主体112F1。各所述凸起台阶116F1自所述基座主体112F1向上部分地延伸,形成所述安装槽115F1。所述一体基座11F1的至少一侧面不具有所述凸起台阶116F1,形成所述缺口117F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各所述一体基座11F1包括三个凸起台阶116F1,各所述凸起台阶116F1转向地一体连接,形成U型的所述安装槽115F1。也就是说,没有所述凸起台阶116F1的一侧形成所述缺口117F1。

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1F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F1包括至少一接合边431F1和至少一延展边432F1,所述接合边431F1用于接合于所述安装槽115F1,所述延展边432F1用于填充于所述缺口117F1。换句话说,所述延展边432F1延伸进入所述缺口117F1,使得所述缺口117F1被填充,从而形成封闭内环境。在这个实施例中,所述延展边432F1形成所述跨接部141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F1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F1包括三接合边431F1和一延展边432F1,各所述接合边431F1和所 述延展边432F1转向地一体连接,从而适应所述安装槽115F1的形状。

所述下沉臂45F1分别自所述接合边431F1和所述延展边432F1转向地、一体地向下延伸,从而形成所述接合槽42F1。所述内延臂44F1自所述内延臂44F1转向地、一体地横向延伸,从而形成所述支撑槽41F1。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电子元器件122A1被布置于所述电路板12A1主体的不同位置,而所述一体基座11F1包覆所述电子元器件122A1。在布置所述电子元件的位置,所述一体基座11F1需要的厚度较大,且方便设置所述安装槽115F1,而没有所述电子元器件122A1的位置可以设置较小的厚度,从而减小对所述电路板12A1尺寸,不适宜设置所述安装槽115F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在三个所述接合边431F1对应的所述一体基座11F1布置所述电子元器件122A1,所述一体基座11F1的横向厚度较大,设置所述安装槽115F1,而所述延展边432F1对应的一侧的所述一体基座11F1的横向厚度较小,不设置所述安装槽115F1,而通过所述延展边432F1来填充所述缺口117F1,承担所述凸起台阶116F1的作用。

所述驱动器60至少部分地被安装于所述凸起台阶116F1,从而形成一动焦摄像模组。所述驱动器60通过至少一引脚61可工作地连接于所述电路板12A1。而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镜头30被安装于所述凸起台阶116F1,形成一定焦摄像模组。

更具体地,所述驱动器60的三边被安装于所述凸起台阶116F1,而剩余的一边被安装于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F1的所述延展边432F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器60和所述延展边432F1之间存在间隙,而通过胶水来密封所述间隙,从而为所述摄像模组形成封闭的内环境。换句话说,所述延展边432F1表面高度低于所述凸起台阶116F1的表面高度,且可以通过胶水补充高度差。特别地,所述驱动器60可以通过粘接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凸起台阶116F1,且使得所述镜头30和所述感光元件13的光轴一致。

如图20A至图21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优选实施例的阵列摄像模组。

各所述一体基座11G1包括一基座主体112G1形成至少一光窗111G1,为所述感光元件13提供光线通路。进一步,所述基座主体112G1具有至少一开口1121G1,所述开口1121G1连通所述光窗111G1和外部,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G1 补充于所述开口,从而形成侧面封闭的所述光窗111G1。在这个实施例中,所述连体基座1110的两所述一体基座11G1的两所述开口1121G1相互连通。

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G1包括至少一延伸腿433G1,所述延伸腿433G1自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G1一体地向下延伸至所述基板121A1,以便将所述开口1121G1封闭。举例地但不限于,所述延伸腿433G1通过粘接的方式连接于所述基板121A1和/或所述基座主体112G1。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两所述延伸腿433G1一体连接,而形成一共用的延伸腿,特别地,所述共用腿间隔于两所述光窗111E1,将两所述摄像模组的光线通路隔离。也就是说,在这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连体滤光元件镜座1400E1包括两个一体连接的所述延伸腿433E1,位于中间两所述光窗111G1的中间,分隔两所述光窗111G1,从而形成两封闭的、相互独立的所述光窗111E1。

所述一体基座11G1具有至少一安装槽115G1和一开口117G1,所述安装槽115G1连通于所述光窗111G1,所述缺口117G1连通两侧的所述光窗111G1。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G1被安装于所述安装槽115G1。具体地,两所述一体基座11G1的所述安装槽115G1和所述缺口117G1形成一日型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所述一体基座11G1包括三个凸起台阶116G1,其中各所述凸起台阶116G1自所述基座主体112G1部分地向上延伸形成所述安装槽115G1。

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G1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G1包括至少一接合边431G1,所述接合边431G1用于接合于所述安装槽115G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G1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G1包括三接合边431G1和一延展边432G1,相邻所述一体基座11G1的所述接合边431G1一体的延伸,相互平行,所述延展边432G1设置于所述接合边431G1之间,从而整体形成一日型结构,适应所述安装槽115G1和所述缺口117G1形成的H型结构。也就是说,在这个实施例中,所述连体基座的两所述缺口117G1被设置于两所述一基座11G1相邻的位置,相互连通。所述连体滤光元件镜座的所述延展边432G1被设置于相应的相邻位置,一体地连接形成所述跨接部1410。

所述下沉臂45G1自所述接合边431G1转向地、一体地向下延伸形成一接合槽42G1,以便于接合于所述安装槽115G1。所述内延臂44G1自所述下沉臂45R 转向地、一体地横向延伸形成一支撑槽41G1,以便于为所述滤光元件50提供安装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电子元器件122A1被布置于所述电路板主体121A1的不同位置,而所述一体基座11G1包覆所述电子元器件122A1。在布置所述电子元件的位置,所述一体基座11G1需要的厚度较大,且方便设置所述安装槽115G1,而没有所述电子元器件122A1的位置可以设置较小的厚度,从而减小对所述电路板12G1尺寸,不适宜设置所述安装槽115G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在两个所述接合边431G1对应的所述一体基座11G1布置所述电子元器件122A1,所述一体基座11G1的横向厚度较大,设置所述安装槽115G1,而另一个未形成所述安装槽115G1的所述凸起台阶116G1对应的一侧的所述一体基座11G1的横向厚度较小。

所述驱动器60至少部分地被安装于所述凸起台阶116G1,从而形成一动焦摄像模组。所述驱动器60通过至少一所述引脚61可工作地连接于所述电路板12A1。而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镜头30被安装于所述凸起台阶116G1,形成一定焦摄像模组。

更具体地,所述驱动器60的被安装于所述凸起台阶116G1,其中两边被支撑于形成所述安装槽115G1的所述凸起台阶116G1,而剩余的一边被安装于未形成所述安装槽115G1所述凸起台阶116G1,剩余的一侧被支撑于所述延展边432G1。

如图22A至23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优选实施例的阵列摄像模组的变形实施方式。各所述一体基座11H1包括三个凸起台阶116H1,三个所述凸起台阶116H1转向地一体连接,其中两所述凸起台阶116H1和所述基座主体112H1形成安装槽115H1,另一所述凸起台阶116H1自所述基座主体112H1一体地向上延伸,且不形成所述安装槽115H1。两所述一体基座11H1相邻位置不包括所述凸起台阶116H1,形成一缺口117H1。也就是说,所述连体基座1110H1的形成两并列的安装槽115H1,所述缺口117H1位于两所述安装槽115H1之间。相应地,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H1形成一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的开口与未形成所述安装槽115H1的所述凸起台阶116H1相对。也就是是说,所述连体滤光元件镜座1400H1整体俯视为一H型结构,H型中间结构的中间部位跨接于所述连体基座1110H1的连体部1111H1,两端开口被所述凸起台阶116H1遮挡。

如图24A、24B是和图25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个优选实施例的阵列摄像模组。

不同于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是,所述一体基座11I1包括两个凸起台阶116I1,以及具有两个缺口117I1,各所述凸起台阶116I1转向地一体连接,形成所述安装槽115I1。也就是说,没有所述凸起台阶116I1的两侧侧形成所述缺口117I1。

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I1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I1包括至少一接合边431I1和至少一延展边432I1,所述接合边431I1用于接合于所述安装槽115I1,所述延展边432U1用于填充于所述缺口117I1。换句话说,所述延展边432I1延伸进入所述缺口117I1,使得所述缺口117I1被填充,从而形成封闭内环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I1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I1包括一接合边431I1和三延展边432I1,所述接合边431I1和各所述延展边432I1转向地一体连接,从而适应所述安装槽115I1的形状。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实施例中,在所述阵列摄像模组中,两个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I1形成的所述连体滤光元件镜座1400中,相比邻的两所述延展边4321I一体连体,而形成相邻两个所述摄像模组单体100A1的共用部分,即形成所述跨接部1410。

所述下沉臂45I1分别自所述接合边431I1和所述延展边432I1转向地、一体地向下延伸,从而形成所述接合槽42I1。所述内延臂44I1自所述内延臂44I1转向地、一体地横向延伸,从而形成所述支撑槽41I1。

进一步,在这个实施例中,所述连体基座1100的两所述一体基座11I1的两所述凸起台阶116I1一体地延伸连接,构成一字型结构,从而形成一字型的安装槽。各所述缺口117I1相邻,形成一E型结构。相应地,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I1的各所述接和边431I1相邻,形成一U型结构,所述延展边432I1被设置于所述U型结构的端口。在所述连体滤光元件镜座1400中,相邻两所述延展边432I1一体连体,从而形成所述跨接部1410,适应所述连体基座1110的所述连体部1111。

进一步,所述一体基座11I1的两所凸起台阶116I1两所述接合边431I1相邻接,两所述缺口117I1相邻。也就是说,两所述凸起台阶116I1构成一L型结构,从而形成L型的安装槽115I1。所述缺口117I1相邻,从而形成一L型延展口。相应地,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I1的两所述接合边431I1相邻,适于接合于L型的所述安装槽115I1,两所述延展边432I1相邻,适于填充L型的所述缺口117I1,从而形成封闭的内环境。

所述驱动器60至少部分地被安装于所述凸起台阶116I1,从而形成一动焦摄像模组。所述驱动器60通过至少一所述引脚61可工作地连接于所述电路板12A1。而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镜头30被安装于所述凸起台阶116,形成一定焦摄像模组。

更具体地,所述驱动器60的两边被支撑于形成所述安装槽115I1的所述凸起台阶116I1,而剩余的两边被安装于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I1的所述延展边432I1。

如图26A和图27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个优选实施例摄像模组的变形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凸起台阶116I1的设置位置不同于上述优选实施例。在所述阵列摄像模组的所述连体基座1110中,两个所述一体基座40J1的所述凸起台阶116J1相对而立,形成一并行的结构,各所述凸起台阶116J1与相应的所述基座主体111A1形成所述安装槽115J1。也就是说,两所述安装槽115J1被设置于相互对立的位置。

相对于上述实施例十五,在这个变形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基座1110的两个所述凸起台阶116J1由一字排列变为平行排列。

如图28A、28B和图29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六个优选实施例的摄像模组的变形实施方式。不同于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是,各所述一体基座11K1包括一个凸起台阶116K1,以及具有三个缺口117K1。所述凸起台阶116K1自所述基座主体112K1部分地、一体向上延伸形成所述安装槽115K1。也就是说,没有所述凸起台阶116K1的三侧形成所述缺口117K1。

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K1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K1包括至少一接合边431K1和至少一延展边432K1,所述接合边431K1用于接合于所述安装槽115K1,所述延展边432K1用于填充于所述缺口117K1。换句话说,所述延展边432K1延伸进入所述缺口117K1,使得所述缺口117K1被填充,从而形成封闭内环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K1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K1包括一接合边431K1和三延展边432K1,各所述接合边431K1和所述延展边432K1转向地一体连接,从而适应所述安装槽115K1和所述缺口117K1的形状。相邻的两所述延展边432K1一体地连接形成所述连体滤光元件镜座1400的所述跨接部1410,跨接于连体基座1110的所述连体部1111。

所述下沉臂45K1分别自所述接合边431K1和所述延展边432K1转向地、一体地向下延伸,从而形成所述接合槽42K1。所述内延臂44K1自所述内延臂 44K1转向地、一体地横向延伸,从而形成所述支撑槽41K1。

所述驱动器60至少部分地被安装于所述凸起台阶116K1,从而形成一动焦摄像模组。所述驱动器60通过至少一所述引脚61可工作地连接于所述电路板12A1。而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镜头30被安装于所述凸起台阶116K1,形成一定焦摄像模组。

更具体地,所述驱动器60的一侧被支撑于形成所述安装槽115K1的所述凸起台阶116K1,而剩余的三侧被安装于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K1的所述延展边432K1。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这个实施例中,两所述一体基座11K1的两所述凸起台阶116K1平行地错错开,从而限位所述连体滤光元件镜座1400的安装位置,而在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凸起台阶116K1的相对位置可以为其他布局,比如,平行地或垂直的方向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两所述凸起台阶116K1的布局结构,并不是本实用新型限制。

如图30A至31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七个优选实施例的阵列摄像模组1000。不同于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是,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L1包括一上延壁46L1,所述上延壁46L1自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L1转向地、向上延伸,形成一限位口461L1。所述限位口461L1用于限位被安装的部件,举例地但不限于驱动器60和镜头30。也就是说,在组装阵列所述摄像模组时,将各所述驱动器60或所述镜头30安装于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L1的所述限位口461L1内,限位所述驱动器60或镜头30,从而使得各所述驱动器60或各所述镜头30与各所述感光元件13的光轴一致。所述限位口461L1的尺寸可以根据被安装的部件尺寸来确定。

换句话说,所述上延壁46L1具有框架约束作用,使得所述驱动器60或所述镜头30等部件被安装于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L1时,不会产生过多偏离,保证所述摄像模组的光学系统的一致性。同时,所述上延壁46L1可以防护被安装的部件,比如驱动器60或镜头30,防止外部不必要的碰触,使得所述驱动器60或所述镜头30安装稳定。且可以遮挡外部灰尘进入所述摄像模组内部。

进一步,当所述摄像模组单体为一动焦摄像模组时,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L1具有至少一引脚口462L1,用于穿过所述引脚61。也就是说,当所述驱动器60被安装于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L1的所述限位口461L1时,所述驱动器60引脚 穿过所述引脚口462L1,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122A1。当然,当所述摄像模组为定焦摄像模组时,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L1可以不设置所述引脚口462L1。值得一提的是,在实际剖视图中,所述引脚口462L1可能并不可见,但为了便于说明和理解,在图中以虚线示意所述引脚口462L1,此位置并不限于对应实际设置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000的所述驱动器60或所述镜头30被限位于所述上延壁46L1,有助于约束所述摄像模组单体的光轴一致性,同时方便控制两个所述摄像模组单体的一致性。

如图32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八个优选实施例的阵列摄像模组。不同于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是,各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M1包括一上延壁46M1和一下延壁47M1,所述上延壁46M1自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M1转向地、向上延伸,形成一限位口461M1,所述下延壁47M1自所述滤光元件镜座主体43M1转向地、向下延伸形成一下包口471M1。特别地,所述下延壁47M1自所述上延壁46M1一体地延伸,形成一整体的外挡壁。

所述限位口461M1用于限位被安装的部件,举例地但不限于镜头30。所述下包口471M1用于容纳所述一体基座11A1,也就是说,在组装所述阵列摄像模组时,将所述驱动器60或所述镜头30安装于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M1的所述限位口461M1内,所述一体基座11A1被容纳于所述下包口471M1内,所述上延壁46M1限位、遮挡所述镜头30,从而使得述镜头30与所述感光元件13的光轴一致,所述下延壁47M1遮挡所述一体基座11A1,使得摄像模组整体结构比较规则,方便安装,且外形比较美观。所述限位口461M1和所述下包口471M1的尺寸可以根据被安装的部件尺寸来确定,举例地但不限于所述驱动器60、所述镜头30以及所述一体基座11A1的尺寸。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下延壁47M1可以延伸至所述电路板12A1,举例地但不限于通过胶水粘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于所述电路板12A1,从而使得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M1更加稳定地被安装。

图3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九个优选实施例的阵列摄像模组的剖视图。

各所述一体基座11N1包括一镜头壁118N1,所述镜头壁118自所述凸起台阶116N1至少部分地向上延伸形成一镜头室1181N1,适于安装所述镜头30,从而形成一定焦摄像模组。

进一步,所述凸起台阶116N1和所述基座主体112N1形成所述安装槽115N1,用于安装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A1。所述镜头壁118N1和所述凸起台阶116N1形成另一安装槽115N1,用于为所述镜头30提供安装位置。

进一步,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A1的所述接合槽42A1接合于所述安装槽115N1,所述滤光元件50被安装于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A1的所述支撑槽41A1。所述镜头30被安装于另一所述安装槽115N1。

所述镜头壁118N1为所述镜头30提供安装位置,约束所述镜头30的安装位置,从而使得所述镜头30和所述感光元件13的光轴一致,提高安装的精度。

如图34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十个优选实施例的阵列摄像模组分解图。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000包括两摄像模组单体100A1,各所述摄像模组单体100A1包括一所述一体基座组件10A1,其中所述一体基座组件10A1包括一电路板121A1,不同于上述优选实施例的是,两所述摄像模组单体100A1的两所述电路板121A1互相拼接形成所述连体电路板1120,所述一体基座11A1一体封装于两所述电路板121A1。也就是说,两所述电路板121A1并不是一体地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两所述电路板121A1可以相互独立而存在间隙,并不是拼接的方式,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在这方面并不限制。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以两个所述摄像模组单体100A1构成的双镜头阵列摄像模组为例进行说明,而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阵列摄像模组还可也包括更多所述摄像模组单体100A1。在上述实施例中,各所述摄像模组单体100A1的各特征以对称的形式排布而形成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000,而在另一些实施中,各所述摄像模组单体100A1的各特征可以任意组合,构成非对称的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000,本实用新型在这方面并不受限制。

如图35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的阵列摄像模组的一应用示意图。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000被设置于一电子设备主体200,形成一带有所述阵列摄像模组的电子设备300。

如图35所示,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000被应用于一智能手机,与所述智能手机配合实现图像的采集和再现。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阵列摄像模组1000可以被设置于其他电子设备主体200,组成不同的所述电子设备300,所述电子设备300具体举例地但不限于,可穿戴设备、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照相机、监控设备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A1补充于一体封装工艺的摄像模组,配合摄像模组的所述一体基座11A1来共同承担传统的镜座的功能,因此在利用一体封装工艺的优势基础上,来弥补、改进一体封装中的应用不足之处。另一方面,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A1可以采用不同材料一体成型,比如通过注塑的方式一体成型,因此具有较好的平整性,且利用材料本身特性可以降低入射光线的反射率。此外,有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到,结合所述一体基座11A1的形状,所述滤光元件镜座40A1可以有多种变体,成型结构简单,容易加工,不需要进行蚀刻等工艺,且不需要黑化或粗糙化处理。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