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收发次模块用收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1382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收发次模块用收容器。



背景技术:

在光纤通讯系统中,光收发次模块(Optical Sub-Assembly for Transceivers)为光信号与电信号转换中的重要媒介,光收发次模块可分为发射光信号的光传输次模块(Transmitting Optical Sub-Assembly,TOSA);可同时容纳双方向的讯息于同一光纤内的双向光收发次模块(Bi-direction Optical Sub-Assembly,BOSA);以及可同时接收数位信号及类比信号并发射数位信号的三向光收发次模块(Tri-direction Optical Sub-Assembly,TRI-DI OSA)等类型。如图一所示,以BOSA型式作为实施例说明,其具有一收容本体10连结一发光单元11及一光导引单元12,并使该发光单元11位于该收容本体10的中心轴线上,且使该发光单元11及该光导引单元12精确对准并耦光。该光导引单元12分为尾纤式(Pigtail type)及插座式(Receptacle type),本实例以尾纤式光导引单元作说明。

该收容本体10的内部设置有一滤光片13,这将使发光单元11的光信号碰到滤光片13后产生折射现象,如箭头A1-A2的入射方向所示,进而改变光信号的聚焦位置,因此,该光导引单元12需凭借X、Y、Z轴移动平台作光学对准,以使发光单元11的光信号A2与该光导引单元12的光纤14作耦光对准,并利用激光焊接设备使该光导引单元12与该收容本体10成为连结。然而在激光焊接完成时,该光导引单元12因热胀冷缩容易产生翘曲(Warpage),使该光导引单元12与该收容本体10无法完全密接进而产生间隙S,使光功率位移(Power shift),造成光功率能量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缘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提供一种光收发次模块用收容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

为达上述功效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收发次模块用收容器,用以连结光学元件,该光学元件包括一发光单元、一光导引单元以及一滤光片,该光导引单元的内部具有一光纤,其特征在于,该收容器包括:

一下本体,具有一上端部及一下端部,该下本体具有一通孔,可供该发光单元自该下端部安置于该通孔;该上端部的周缘向上延伸有一上凸缘端部,使该上凸缘端部与该上端部之间形成一第一弧形凹槽;及

一上本体,其内部安装有该滤光片,该上本体具有一上端部及一下端部,靠近该下端部的外壁周缘具有一第二弧形凹槽与该上凸缘端部相对应;该第二弧形凹槽与下端部之间形成一下凸缘端部与该第一弧形凹槽相对应;该上本体具有一收容孔,可供该光导引单元的前端部份连结于该收容孔,该上凸缘端部能够在该第二弧形凹槽中自由移动,及该下凸缘端部也能够在该第一弧形凹槽中自由移动,让该下本体与上本体能够作平面移动;当该下本体插入于该上本体时,将使该上凸缘端部位于该第二弧形凹槽中,及该下凸缘端部位于该第一弧形凹槽中,操作该下本体直到该发光单元的光信号与该光导引单元的光纤作耦光对准为止,最后将该上本体与该下本体成为连结。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光学元件分别封装在上本体、下本体中,接着经由一移动平台进行光学元件之间的耦光对准,最后再将下本体与上本体成为连结,可防止出现翘曲、间隙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光收发次模块的断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断面图,其显示收容器安装有光学元件,且发光单元的光信号与光导引单元的光纤作耦光对准。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断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断面分解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准备将下本体组装于上本体的示意图,其显示在组装前已将光学元件分别安装于上本体、下本体。

附图标记说明:[现有技术]收容本体10;发光单元11;光导引单元12;滤光片13;光纤14;间隙S;[本实用新型]光收发次模块用收容器20;收容孔21;下本体30;上端部31;下端部32;通孔33;上凸缘端部34;第一弧形凹槽35;上本体40;端部42;下端部43;第二弧形凹槽44;下凸缘端部45;收容孔46;发光单元50;光导引单元51;光接收单元52;滤光片53;光纤5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专精熟悉此项技艺的人仕业者易于深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内容以及所能达成的功能效益,兹列举一具体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介绍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光收发次模块用收容器20可用以安装光学元件如发光单元50、光导引单元51、光接收单元52、滤光片53等;该收容器20包括一下本体30用以连结该发光单元50,及一上本体40用以连结该光导引单元51,且内部封装有滤光片53。在该下本体30与上本体40之间形成一收容孔21,用以安装该光接收单元52。该光收发次模块以双向光收发次模块(Bi-direction Optical Sub-Assembly,BOSA)作为实施例说明,及该光导引单元以尾纤式光导引单元51作为实施例说明。

如图3至图7所示,该下本体30及上本体40以插入方式(如图6及图7)成为一组合件(如图3及图4)。该下本体30具有一上端部31及一下端部32。该下本体30具有一通孔33,可供该发光单元50自下端部32安置于该通孔33(如图2)。该上端部31的周缘向上延伸有一上凸缘端部34,使该上凸缘端部34与该上端部31之间形成一第一弧形凹槽35。

该上本体40具有一上端部42及一下端部43,靠近该下端部43的外壁周缘具有一第二弧形凹槽44与该上凸缘端部34相对应;该第二弧形凹槽44与下端部43之间形成一下凸缘端部45与该第一弧形凹槽35相对应。该上本体40具有一收容孔46,可供该光导引单元51的前端部份连结于该收容孔46(如图2)。实质上,该上凸缘端部34可在该第二弧形凹槽44中自由移动,及该下凸缘端部45也可在该第一弧形凹槽35中自由移动,也就是说,该下本体30与上本体40之间可作平面移动,因此,当该下本体40插入于该上本体30时,将使该上凸缘端部34位于该第二弧形凹槽44中,及该下凸缘端部45位于该第一弧形凹槽35中,使该下本体30及上本体40可作平面移动,如图4所示的X、Y轴方向。

如图8所示,当下本体40准备组装于上本体30前,需预先将该发光单元50封装于该下本体30的通孔33中,及该光导引单元51封装于该上本体40的收容孔46中,的后再凭借一X、Y轴移动平台(图中未示)使该发光单元50与该光导引单元51作光学对准。举例来说,将该下本体30作为活动端,而该上本体40作为固定端,该下本体30经由该移动平台作光学平面(即X、Y轴)调整,直到该发光单元50的光信号与该光导引单元51的光纤54作耦光对准,如箭头A3-A4的入射方向所示(如图2所示),最后可通过激光或胶合方式使该上本体40与该下本体30成为连结。

以上所述内容仅为本案一较佳实施例的说明,而非用以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者。任何熟谙此技艺者可能利用上揭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修饰为其他实施例而仍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畴,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