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微手术3D摄像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13398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微手术3D摄像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微手术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显微手术3D摄像一体机。



背景技术:

在显微手术中,对显微手术的过程进行影像视频采集,使之可以用于手术远程指导、观摩、研究、教学和病例存档等,实用价值大。对显微手术的过程进行影像视频采集,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三甲以上大中型医院的重视,成为医院数字化建设的重点方向。

显微手术视频有利于指导和监督整个手术过程,对于提高手术者责任心、防止医疗纠纷发生有着重要意义。此外,显微手术视频还有助于分清责任,有利于医院举证,有益于解决医疗纠纷,显微手术视频还可以作为今后医疗教学的范本。

在现有技术中,显微手术视频只能采集2D影像,相对于今年兴起的3D影像而言,2D影像不能使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观众看到的影像和真实物体感觉不够接近,真实感不够强。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微手术3D摄像一体机,以利于采集显微手术视频的3D影像。

一种显微手术3D摄像一体机,其包括用以连接显微镜的分光装置、安装于所述分光装置并用以录制显微手术3D影像的显微手术3D摄像机,所述分光装置,包括用以连接显微镜目镜的双路光线入射接口、用以对从所述双路光纤入射接口进入的光线进行分光的第一棱镜、用以对所述第一棱镜透射的一束光线进行输出的双路透视接口、用以对所述第一棱镜反射的另一束光线进行输出的双路反射接口,所述显微手术3D摄像机安装于所述双路透视接口或双路反射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分光装置还包括用以对第一棱镜到双路反射接口的光线进行反射转向的第二棱镜。

进一步地,所述分光装置所述第一棱镜为立体分光棱镜。

进一步地,所述分光装置还包括用以固定所述双路光线入射接口、所述第一棱镜、所述双路透视接口、所述双路反射接口的分光装置外壳。

进一步地,所述显微手术3D摄像机,包括两组摄像装置,每组所述摄像装置包括用以连接所述双路透视接口或双路反射接口的入光接口、用以控制从所述入光接口中进入的光线的量的可变光圈、用以对从所述可变光圈进入的光线进行成像的镜头、用以对所述镜头的成像进行记录的摄像头模组,两组摄像装置平行并列安装于3D摄像机外壳。

进一步地,每组所述摄像装置还包括用以调节所述可变光圈的可变光圈调节模块。

进一步地,每组所述摄像装置还包括用以调节所述镜头对焦的对焦调节装置。

进一步地,每组所述摄像装置还包括用以调节所述镜头与所述摄像头模组之间的水平位置的距离调节装置。

进一步地,每组所述摄像装置还包括视频输出接口,所述视频输出接口连接所述摄像头模组。

进一步地,所述视频输出接口通过排线连接所述摄像头模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显微手术3D摄像一体机,其包括用以连接显微镜的分光装置、安装于所述分光装置并用以录制显微手术3D影像的显微手术3D摄像机,所述分光装置,包括用以连接显微镜目镜接口的双路光线入射接口、用以对从所述双路光线入射接口进入的光线进行分光的第一棱镜、用以对所述第一棱镜透射的一束光线进行输出的双路透视接口、用以对所述第一棱镜反射的另一束光线进行输出的双路反射接口,所述显微手术3D摄像机安装于所述双路透视接口或双路反射接口。在本实用新型中,双路光线入射接口连接显微镜目镜接口,第一棱镜将双路光线入射接口的光线进行分光后形成两束光线,一束从双路透视接口输出,一束从双路反射接口输出。而显微手术3D摄像机连接于双路透视接口或双路反射接口上,显微手术3D摄像机可以通过分光装置拍摄及录制两个显微镜目镜内的3D视频影像,从而通过更便捷可靠的方式获取更逼真的3D显微手术视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微手术3D摄像一体机的分光装置的结构示意;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微手术3D摄像一体机的的显微手术3D摄像机的连接示意图。

主要元器件说明:

10-分光装置;11-双路光线入射接口;12-第一棱镜;13-双路透视接口;14-双路反射接口;15-第二棱镜;17-分光装置外壳;20-显微手术3D摄像机;21-入光接口;22-可变光圈;23-镜头;24-摄像头模组;25-3D摄像机外壳;26-可变光圈调节模块;27-对焦调节装置;28-距离调节装置;29-视频输出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更全面地描述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本公开可具有各种实施例,并且可在其中做出调整和改变。然而,应理解:不存在将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限于在此公开的特定实施例的意图,而是应将本公开理解为涵盖落入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调整、等同物和/或可选方案。

在下文中,可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包括”或“可包括”指示所公开的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存在,并且不限制一个或更多个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增加。此外,如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所使用,术语“包括”、“具有”及其同源词仅意在表示特定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并且不应被理解为首先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存在或增加一个或更多个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可能性。

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表述“或”或“A或/和B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同时列出的文字的任何组合或所有组合。例如,表述“A或B”或“A或/和B中的至少一个”可包括A、可包括B或可包括A和B二者。

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表述(诸如“第一”、“第二”等)可修饰在各种实施例中的各种组成元件,不过可不限制相应组成元件。例如,以上表述并不限制所述元件的顺序和/或重要性。以上表述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其它元件区别开的目的。例如,第一用户装置和第二用户装置指示不同用户装置,尽管二者都是用户装置。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被称为第二元件,同样地,第二元件也可被称为第一元件。

应注意到:如果描述将一个组成元件“连接”到另一组成元件,则可将第一组成元件直接连接到第二组成元件,并且可在第一组成元件和第二组成元件之间“连接”第三组成元件。相反地,当将一个组成元件“直接连接”到另一组成元件时,可理解为在第一组成元件和第二组成元件之间不存在第三组成元件。

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用户”可指示使用电子装置的人或使用电子装置的装置(例如,人工智能电子装置)。

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并且并非意在限制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如在此所使用,单数形式意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另有指示。除非另有限定,否则在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所述术语(诸如在一般使用的词典中限定的术语)将被解释为具有与在相关技术领域中的语境含义相同的含义并且将不被解释为具有理想化的含义或过于正式的含义,除非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被清楚地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2。

一种显微手术3D摄像一体机,其包括用以连接显微镜的分光装置10、安装于所述分光装置10并用以录制显微手术3D影像的显微手术3D摄像机20,所述分光装置10,包括用以连接显微镜目镜接口的双路光线入射接口11、用以对从所述双路入射接口进入的光线进行分光的第一棱镜12、用以对所述第一棱镜12透射的一束光线进行输出的双路透视接口13、用以对所述第一棱镜12反射的另一束光线进行输出的双路反射接口14,所述显微手术3D摄像机20安装于所述双路透视接口13或双路反射接口14。

上述,分光装置10,双路光线入射接口11连接显微镜的两个目镜,从显微镜目镜接口输出的光线从双路光线入射接口11进入分光装置10,该光线进入分光装置10后经过第一棱镜12分光,形成两束光线,其中一束由双路透视接口13输出,另一束由双路反射接口14输出。显微手术3D摄像机20可以连接双路透视接口13或连接双路反射接口14拍摄3D影像视频。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棱镜12可以对从显微镜输入的光线进行分光,具体地,双路反射接口14可以安装于第一棱镜12的侧上方,经第一棱镜12分光后的其中一束光线从双路反射接口14输出;双路透视接口13安装于第一棱镜12正上方,经第一棱镜12分光后的另一束光线从双路透视接口13输出。

所述分光装置10,还包括用以对第一棱镜12到双路反射接口14的光线进行反射转向的第二棱镜15。

上述,第一棱镜12折射出的其中一束光线,在通过第二棱镜15的反射并转换改光束的方向后,再进入双路反射接口14。

所述分光装置10,所述第一棱镜12为立体分光棱镜。

上述,第一棱镜12为立体分光棱镜,立体分光棱镜能把入射的光线分成两束垂直的光线。其中一路光线完全通过,而另一束光线以45度角被反射,两束出射光线成90度角。

所述分光装置10,还包括用以固定所述双路光线入射接口11、所述第一棱镜12、所述双路透视接口13、所述双路反射接口14的分光装置外壳17。

上述,用以固定双路光线入射接口11、第一棱镜12、双路透视接口13、双路反射接口14的分光装置外壳17,是指分光装置10外壳内设有用以安装及固定双路光线入射接口11、第一棱镜12、双路透视接口13、双路反射接口14的凹槽。

所述显微手术3D摄像机20,其包括两组摄像装置,每组摄像装置包括用以连接所述双路透视接口13或双路反射接口14的入光接口21、用以控制从所述入光接口21中进入的光线的量的可变光圈22、用以对从所述可变光圈22进入的光线进行成像的镜头23、用以对所述镜头23的成像进行记录的摄像头模组24,两组摄像装置平行并列安装于3D摄像机外壳25。

上述,一种显微手术3D摄像机20,其包括两组摄像装置,每组摄像装置均可以独立拍摄显微手术中的视频影像,每组摄像装置包括的部件及部件之间的排布完全相同。每组摄像装置包括用以连接所述双路透视接口13或双路反射接口14的入光接口21。

每组摄像装置还包括用以控制从入光接口21中进入的光线的量的可变光圈22,也即是,可变光圈22安装于入光接口21之上,可变光圈22可以对从入光接口21中进入的光线进行调节,选取最适宜的光线量,该可变光圈22可以为现有技术的可变光圈22。

每组摄像装置还包括用以对从所述可变光圈22进入的光线进行成像的镜头23,也即是,镜头23安装于可变光圈22之上,镜头23对从可变光圈22进入的光线进行成像,镜头23由若干透镜组成,具体地,镜头23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镜头23。

每组摄像装置还包括用以对镜头23的成像进行记录的摄像头模组24,也即是,摄像头模块安装于镜头23之上,摄像头模组24可以对镜头23的成像进行记录,主要为将镜头23成像的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具体地,摄像头模块可以为现有技术的摄像头模组24。

所述显微手术3D摄像机20还包括用以将两组摄像装置平行并列安装于3D摄像机外壳25,是指本实施例中的两组摄像装置安装于显微手术3D摄像机20的3D摄像机外壳25,并且,两组摄像装置及两组摄像装置中相同的部件之间相互平行并列安装于3D摄像机外壳25。

例如,其中一组摄像装置中的入光接口21与另一组摄像装置中的入光接口211相互平行并列地安装于3D摄像机外壳25,两组摄像装置中的入光接口21还可以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地,两组摄像装置平行并列安装于3D摄像机外壳25,可以为出入光接口21外,摄像装置中的其他部件都设于3D摄像机外壳25内,而入光接口21可以设于3D摄像机外壳25上。

从而,两组摄像装置可以通过分光装置10中的双路透视接口13或反射接口同时拍摄及录制显微手术的两组视频影像,而该两组摄像装置拍摄的两组视频影像在3D显示装置上,可以合成并显示为3D影像,从而使显微手术视频更逼真。

每组摄像装置还包括用以调节所述可变光圈22的可变光圈调节模块26。

上述,是指显微手术3D摄像机20在拍摄显微手术的过程中,通常需要通过可变光圈22来对进入的光线进行调节,而可变光圈调节模块26可以对可变光圈22进行调节,具体地,可变光圈调节模块26可以包括旋转螺母,该旋转螺母连接可变光圈22的旋转叶片,从而通过旋转该旋转螺母达到调节可变光圈22的效果,进一步地,可变光圈调节模块26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可变光圈调节装置26,该可变光圈调节模块26可以为一个,该可变光圈调节模块26可以同时调节两路摄像装置的可变光圈22。

进一步地,显微手术3D摄像机20中的可变光圈调节模块26可以为只有一个,该可变光圈调节模块26可以同时调节两组摄像装置中的可变光圈22。

每组摄像装置还包括用以调节所述镜头23对焦的对焦调节装置27。

上述,是指显微手术3D摄像机20在拍摄显微手术的过程中,通常需要调节镜头23的对焦,而对焦调节装置27可以对镜头23进行调节,具体地,对焦调节装置27可以包括旋转螺母,该旋转螺母控制镜头23的前后移动,从而通过旋转该旋转螺母达到调节镜头23的对焦,进一步地,对焦调节装置27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对焦调节装置27。

每组摄像装置还包括用以调节所述镜头23与所述摄像头模组24之间的水平位置的距离调节装置28。

上述,是指在显微手术3D摄像机20在拍摄显微手术的过程中,通常需要调节镜头23与摄像头模组24之间的距离,从而令镜头23的成像能清晰的显示于摄像头模组24上,具体地,镜头23与摄像头模组24之间可以设有燕尾槽,距离调节装置28可以为一固定拉扣,该拉扣连接于镜头23,通过推动拉扣,即可调节镜头23与摄像头模组24之间的距离。

每组摄像装置还包括视频输出接口29,所述视频输出接口29连接所述摄像头模组24。

上述,视频输出接口29将与之连接的一摄像头模组24产生的视频信号输出至外接的3D显示装置中,也即是,3D显示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显微手术3D摄像机20中的两个视频输出接口29,随后,3D显示装置根据3D摄像机输出的两路视频信号合成3D影像。具体地,3D显示装置可以为3D电视。

所述视频输出接口通过排线连接所述摄像头模组。

上述,视频输出接口可以通过现有技术的软排线连接摄像头模组。

在这里示出和描述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他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