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3220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件由电控制部分和光控制部分组成。其中,电控制部分由半导体tft和导电走线部分组成;光控制部分主要的主要工作原理如下:白光经过偏振片起偏后,由液晶改变相位,而透明电极控制液晶转向,从而控制相位变化程度,之后经过滤光膜滤色后,再经过偏振片检偏,rgb(红绿蓝)光有不同的穿透率,混色为不同光显示(穿透),组成阵列后,即可显示图像。

但由于rgb三色光的波长不同,为了最优化穿透,rgb各处的液晶厚度一般是不一样的。因此,在rgb三色光对应的液晶厚度以及rgb三色光的波长不同,在斜视时,三色光的比例与正视时的比例不同,会使得混成的光颜色不同,即颜色漂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器,能够在视角斜视时,使三色比例与正视时的差异变小,极大改善颜色漂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该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上基板、下基板以及上基板和下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其特征在于,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在上基板上对应不同区域分别设置的第一膜层、第二膜层以及第三膜层,第一膜层用于将从下基板入射的第一颜色光至少部分透射出来,第二膜层用于将从下基板入射的第一颜色光转换为第二颜色光,第三膜层用于将从下基板入射的第一颜色光转换为第三颜色光;其中,液晶层在对应不同膜层的区域的厚度相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背光源和液晶显示面板,背光源设置于液晶显示面板的下基板一侧,用于发出第一颜色光,以使第一颜色光从下基板一侧入射液晶显示面板,其中,该液晶显示面板是如上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上基板、下基板以及上基板和下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在上基板上对应不同区域分别设置的第一膜层、第二膜层以及第三膜层,第一膜层用于将从下基板入射的第一颜色光至少部分透射出来,第二膜层用于将从下基板入射的第一颜色光转换为第二颜色光,第三膜层用于将从下基板入射的第一颜色光转换为第三颜色光;其中,液晶层在对应不同膜层的区域的厚度相同。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在视角斜视时,使三色比例与正视时的差异变小,极大改善颜色漂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液晶显示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上基板10、下基板20以及上基板10和下基板20之间的液晶层30。

可选的,下基板20可以是tft阵列基板,上基板10可以是彩膜基板,上基板10中的透明电极和下基板20中的透明电极之间形成电场,以控制液晶层30中液晶分子的偏转。

该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在上基板10上对应不同区域分别设置的第一膜层101、第二膜层102以及第三膜层103。其中,第一膜层101用于将从下基板20入射的第一颜色光至少部分透射出来,第二膜层102用于将从下基板20入射的第一颜色光转换为第二颜色光,第三膜层103用于将从下基板20入射的第一颜色光转换为第三颜色光。

其中,液晶层30在对应不同膜层的区域的厚度相同。

可以理解的,第一膜层101、第二膜层102以及第三膜层103之间的排列顺序是可以改变的,本实施例不作要求。

可选的,第一膜层101可以是滤光膜,用于对从下基板20入射的第一颜色光部分过滤,并将剩余部分入射的第一颜色光透射出来,其主要作用在于是出射光的强度和其他膜层出射光的强度一直,产生效果更好的混合光。

可选的,第二膜层102和第三膜层103为转换膜。转换膜是一种能够改变入射光波长和频率的光学薄膜,其包括上转换膜和下转换膜。其中,上转换膜用于将从下基板20入射的第一颜色光转换为波长更短(频率更高)的光,下转换膜用于将从下基板20入射的第一颜色光转换为波长更长(频率更低)的光。

在一可选的实施例中,该转换膜可以是量子点膜。量子点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性:每当受到光或电的刺激,量子点便会发出有色光线,光线的颜色由量子点的组成材料和大小形状决定,一般颗粒若越小,会吸收长波,颗粒越大,会吸收短波。特别地,2纳米大小的量子点,可吸收长波的红色,显示出蓝色,8纳米大小的量子点,可吸收短波的蓝色,呈现出红色。这一特性使得量子点能够改变光源发出的光线颜色。

因此,在第二膜层102和第三膜层103的选择上,可以根据具体第一颜色光、第二颜色光以及第三颜色光的具体颜色,相应的选择不同材料的量子点膜,以便实现各种颜色的转换。

另外,本实施例的第二膜层102和第三膜层103还可以采用其他能够改变入射光波长的光学薄膜,这里不再一一进行列举。

下面,以rgb三色光为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上基板10、下基板20以及上基板10和下基板20之间的液晶层30。

另外,下基板20的出光面还设置有第一偏振片201,上基板10的出光面还设置有第二偏振片105。第一偏振片201的出光面还设置有第一透明电极202,上基板10的入光面还设置有第二透明电极106;其中,第一透明电极202和第二透明电极106用于形成电场以控制液晶层30中的液晶分子的偏转。

可选的,第二透明电极106和第一膜层101、第二膜层102以及第三膜层103之间还设置有平坦层107。其中,该平坦层107可以是siox、sinx或者siox、sinx的混合物。

可以理解的,上述提到的上基板10、液晶层30以及下基板20中的第一偏振片201、第一透明电极202共同构成了液晶显示面板的光控制部分。另外,下基板20中还可以包括液晶显示面板的电控制部分,具体可以是tft等,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中,第一颜色光为蓝光。

第一膜层101为蓝色滤光膜,用于对蓝光部分过滤,并将剩余部分蓝光透射出来。

第二膜层102为下转换膜,用于将蓝光转换为红光。

第三膜层103为下转换膜,用于将蓝光转换为绿光。

投射的红光、绿光和蓝光经过混合,形成显示的颜色。

可以理解的,第二膜层102和第三膜层103虽然同为下转换膜,但其构成的材料或组份不同,因此可以将蓝光分别转换为红光和绿光。

在工作中,蓝光经过第一偏振片201起偏后,由液晶层30改变相位,而第一透明电极202和第二透明电极106控制液晶转向,从而控制相位变化程度,之后第二膜层102将蓝光转换成红光,第三膜层103将蓝光转换成绿光,第一膜层101过滤一定比例的蓝光。之后经过第二偏振片105检偏后,混色为不同光显示(穿透),组成阵列后,即可显示图像。

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与上述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类似,区别仅在于光学膜层的改变。

在本实施中,第一颜色光为绿光。

第一膜层101为绿色滤光膜,用于对绿光部分过滤,并将剩余部分绿光透射出来。

第二膜层102为上转换膜,用于将绿光转换为蓝光。

第三膜层103为下转换膜,用于将绿光转换为红光。

在工作中,绿光经过第一偏振片201起偏后,由液晶层30改变相位,而第一透明电极202和第二透明电极106控制液晶转向,从而控制相位变化程度,之后第二膜层102将绿光转换成蓝光,第三膜层103将绿光转换成红光,第一膜层101过滤一定比例的绿光。之后经过第二偏振片105检偏后,混色为不同光显示(穿透),组成阵列后,即可显示图像。

参阅图4,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与上述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类似,区别仅在于光学膜层的改变。

在本实施中,第一颜色光为红光。

第一膜层101为红色滤光膜,用于对红光部分过滤,并将剩余部分红光透射出来。

第二膜层102为上转换膜,用于将红光转换为绿光。

第三膜层103为上转换膜,用于将红光转换为蓝光。

可以理解的,第二膜层102和第三膜层103虽然同为上转换膜,但其构成的材料或组份不同,因此可以将红光分别转换为绿光和蓝光。

在工作中,红光经过第一偏振片201起偏后,由液晶层30改变相位,而第一透明电极202和第二透明电极106控制液晶转向,从而控制相位变化程度,之后第一膜层101过滤一定比例的红光,第二膜层102将红光转换成绿光,第三膜层103将红光转换成蓝光。之后经过第二偏振片105检偏后,混色为不同光显示(穿透),组成阵列后,即可显示图像。

可以理解的,在上述实施例的,由于下基本的入射光为单一色光而不是混合的白光,并且采用了特殊的光学膜层对入射光进行颜色(波长和频率)转化,因此,无需将液晶层的厚度根据不同颜色而进行改变,使得整个液晶层在不用颜色区域的厚度一直,从而使得在不用视角下观看颜色的差异减小,防止了颜色的漂移。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上基板、下基板以及上基板和下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在上基板上对应不同区域分别设置的第一膜层、第二膜层以及第三膜层,第一膜层用于将从下基板入射的第一颜色光至少部分透射出来,第二膜层用于将从下基板入射的第一颜色光转换为第二颜色光,第三膜层用于将从下基板入射的第一颜色光转换为第三颜色光;其中,液晶层在对应不同膜层的区域的厚度相同。通过上述方式,能够在视角斜视时,使三色比例与正视时的差异变小,极大改善颜色漂移。

参阅图5,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液晶显示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液晶显示器包括背光源51和液晶显示面板52,其中,液晶显示面板52包括上基板10、下基板20以及上基板10和下基板20之间的液晶层30。背光源51设置于液晶显示面板52的下基板20一侧,用于发出第一颜色光,以使第一颜色光从下基板20一侧入射液晶显示面板52。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液晶显示面板52是如以上各个实施例中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结构和工作原理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上述实施例中的液晶显示面板还可以用于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等,这里不一一列举。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