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电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59591发布日期:2018-07-04 06:17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带电辊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带电辊,所述带电辊用于对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fax)等使用电子照片方式的dc(直流电)带电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感光体等赋予均匀带电。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子照片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了使辊型或板型的带电部件(带电辊等)与感光体等接触而带电的方法、即接触带电方式。该方法中的一者是对带电部件施加直流电压与交流电压的重叠电压而使感光体等带电的ac(交流电)带电方式,另一者是对带电部件仅施加直流电压而使感光体等带电的dc带电方式。

ac带电方式由于施加了交流电压,因此,与dc带电方式相比能够使感光体等的表面比较均匀地带电,另一方面,向感光体等的放电量增加,因此,因其表面磨损而导致寿命变短。此外,ac带电方式由于需要ac电源,因此,与dc带电方式相比初期成本和运行成本变高。然而,dc带电方式与ac带电方式相比,感光体等的表面电位的均匀性(带电均匀性)差。具体而言,因感光体等的表面电位的不均匀性而产生长度方向(与感光体等的圆周方向垂直的方向)的条纹状带电不均(也被称为横向条纹、黑色条纹)。可以认为其原因在于,通过感光体等的上游侧的带电间隙部(微小空隙)的带电,在感光体等与带电部件之间产生剥离放电。

针对这样的问题,特别是着眼于控制感光体与带电辊之间的间隙,提出了通过控制带电辊的表面粗糙度(辊表面粗糙度)来改善黑色条纹的方法。例如,作为辊表面粗糙度的控制方法,可以举出研磨加工、使用含颗粒的涂布剂等(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通过这些方法来减小辊表面粗糙度时,夹区(nip)附近部的放电成为主要放电,夹区部的放电变少,因此放电点减少,由此导致带电辊的微细电阻不均造成影响,产生黑色条纹。另一方面,增大辊表面粗糙度时,除了夹区附近部的放电之外,夹区部的放电量也增加,因此放电点增加,由此导致带电辊的微细电阻不均的影响消失,黑色条纹得到改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2/046862号。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如上所述,对于带电辊而言,通过增大辊表面粗糙度而能够改善黑色条纹。然而,因辊表面粗糙度的增大而导致带电辊表面的电位高低差变大,因此,在与感光体接触的接触部呈现电位不足,发生“灰雾”。在此,“灰雾”是指:由于显影辊上蓄积的电荷难以去除,导致调色剂在除了图像部之外的非印刷图像部显影的现象。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兼顾改善黑色条纹和抑制灰雾的用于dc带电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带电辊。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用于解决前述课题的本发明所述的第一方式是带电辊,其特征在于,其用于dc带电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带电辊在芯体的外周具有弹性层、且在前述弹性层的表面上设置有表面处理层,在所述带电辊中,前述弹性层由配合有橡胶基材和添加剂的橡胶组合物的硫化产品形成,所述橡胶基材以环氧氯丙烷系橡胶作为主体,所述添加剂包含导电剂、无机填充剂、硫化促进剂和硫化剂,前述导电剂和前述无机填充剂相对于前述橡胶组合物的总量的配合比为11质量%以下,前述表面处理层是通过使异氰酸酯化合物溶解于有机溶剂而得到的表面处理液浸渗前述弹性层而形成,辊表面粗糙度rz为10μm以下。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是根据第一方式所述的带电辊,其特征在于,对于前述表面处理层,通过前述表面处理液对前述弹性层进行浸渗处理时,前述弹性层中的前述表面处理液的浸渗深度为100μm以下。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是根据第二方式所述的带电辊,其特征在于,前述弹性层的使用前述表面处理液进行表面处理前后的电阻值之差为0.60logω以上且2.40logω以下。

本发明的第四方式是根据第一方式~第三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带电辊,其特征在于,前述导电剂和前述无机填充剂相对于前述橡胶组合物的总量的配合比为3质量%以上且11质量%以下。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能够兼顾改善黑色条纹和抑制灰雾的用于dc带电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带电辊。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带电辊的构成的截面图。

图2是用于说明电阻值的测定方法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下述说明示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任意变更。此外,各附图中示出的构成要素、即各部的形状、大小、层厚度、相对位置关系、重复单元等有时为了说明本发明而进行了夸张表示。进一步,本说明书的“上”这一术语不限定于构成要素的位置关系为“紧邻……之上”。例如,“芯体上的弹性层”、“弹性层上的表面处理层”这样的表述不排除在芯体与弹性层之间、弹性层与表面处理层之间包括其它构成要素。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带电辊的构成的截面图。如附图所示,带电辊10在芯体11的外周具有由以环氧氯丙烷系橡胶作为主体的橡胶基材形成的弹性层12,在弹性层12的表面上设置有表面处理层12a。应予说明,虽未图示,但带电辊10也可以在弹性层12的下层进一步设置一层以上。

芯体11由导热性和机械强度优异的金属或树脂材料形成。对芯体11的材料没有任何限定,可以使用例如sus合金、镍(ni)、镍合金、铁(fe)、磁性不锈钢、钴-镍(co-ni)合金等金属材料;聚酰亚胺(pi)树脂等树脂材料。此外,针对芯体11的形状也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为中空的,也可以不是中空的。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芯体11而使用了芯金属。

弹性层12是将向橡胶基材(橡胶状弹性体)中添加导电剂、无机填充剂、硫化促进剂、硫化剂等添加剂而得到的橡胶组合物硫化而制作硫化产品,并将该硫化产品成型为规定尺寸而得到。作为橡胶基材,可以举出聚氨酯橡胶(pur)、环氧氯丙烷橡胶(eco)、丁腈橡胶(nbr)、苯乙烯橡胶(sbr)、氯丁二烯橡胶(cr)等。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了环氧氯丙烷橡胶。

作为无机填充剂,可以举出二氧化硅(白碳)、碳酸钙、碳酸镁、粘土、滑石、沸石、氧化铝、硫酸钡、硫酸铝、氧化锌、氧化镁、氧化钛等。通过添加无机填充剂,能够调整至后述的适当硬度(微型橡胶硬度)。如果不添加无机填充剂,则制作橡胶组合物时的炼合性恶化,在辊研磨方面发生问题,故不优选。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了氧化锌。

作为导电剂,可以举出炭黑、金属粉等赋予电子导电性的材料;作为赋予离子导电性的材料的锂(li)、钠(na)、钾(k)、钙(ca)、镁(mg)等金属的氨合物络合物、高氯酸盐、溴酸盐、碘酸盐、羧酸盐、磺酸盐、硫酸盐、乙酸盐等,可以适合地使用金属的氨络物络合物、高氯酸锂等。作为导电剂,优选通过添加这些之中的任意者来赋予导电性,从而使弹性层12的导电性为1×105ω・cm~1×1010ω・cm左右。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了炭黑和前述金属的氨络物络合物。

硫化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公知的硫化剂。作为这样的硫化剂,可以举出例如硫、过氧化物等。此外,橡胶组合物中可以根据需要添加促进硫化剂作用的硫化促进剂(硫化助剂)等。作为硫化促进剂,可以举出无机系的氧化锌、氧化镁;有机系的硫脲(硫代尿素)、硬脂酸、胺类等。或者,为了缩短硫化时间等,可以使用以噻唑系作为中心的硫化促进剂。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硫化剂而使用了硫和硫脲。

应予说明,弹性层12可根据需要而混合加工助剂、发泡剂、发泡助剂等其它添加剂,这些添加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添加加工助剂来代替无机填充剂,也可以将无机填充剂与加工助剂组合使用。作为加工助剂,可以举出高级脂肪酸、脂肪酸金属盐、脂肪酸酯类、脂肪酸酰胺类、增塑剂等。作为加工助剂,通过添加这些之中的任意者,能够降低橡胶基材的粘着性,容易地进行辊的形成。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加工助剂而使用了硬脂酸。应予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橡胶组合物中允许存在不可避免的杂质,其包含在其它添加剂的含量中。

添加各种添加剂而得到的橡胶组合物中,导电剂和无机填充剂相对于橡胶组合物总量的配合比优选为11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3质量%以上且11质量%以下。如果该配合比低于3质量%,则带电辊10的加工性、特别是炼合性变差,故不优选。此外,如果该配合比超过11质量%,则具备带电辊10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发生图像不良、特别是黑色条纹,故不优选。应予说明,橡胶组合物中包含加工助剂等其它添加剂时,上述配合比是导电剂、无机填充剂和加工助剂等其它添加剂相对于橡胶组合物总量的配合比。

这样配合的橡胶组合物经硫化・成型而形成弹性层12,橡胶硬度(微型橡胶硬度)达到40°以上。如果弹性层12的橡胶硬度低于40°,则辊研磨时的研磨性变差,故不优选。

此外,弹性层12的形成方法没有特别限定,橡胶组合物通过配合上述那样的材料而使模具流动性变得优异,能够使用模具来形成。作为弹性层12的形成方法,可以举出例如使用经镜面研磨的模具、通过传递成型或注射成型来形成弹性层12的方法;通过加压成型而直接设置在芯体11上、并根据需要而研磨弹性层12的外表面的方法等。

表面处理层12a通过实施使表面处理液浸渗于弹性层12的表面层中的浸渗处理而形成,所述表面处理液是使异氰酸酯化合物溶解于有机溶剂而得到。以表面处理液浸渗的方式形成的表面处理层12a以从表面朝向内部逐渐变稀疏的方式一体地形成。通过在弹性层12的表面上形成这样的表面处理层12a,能够防止增塑剂等污染物质向带电辊10的表面转移,形成对未图示的感光体等的污染性优异的带电辊10。

在此,作为异氰酸酯化合物,可以举出2,6-甲苯二异氰酸酯(tdi)、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对苯二异氰酸酯(ppdi)、1,5-萘二异氰酸酯(ndi)和3,3-二甲基联苯-4,4'-二异氰酸酯(todi)和以上记载的寡聚物和改性物等。作为溶解异氰酸酯化合物的有机溶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举出乙酸乙酯、甲乙酮(mek)、甲苯等。

表面处理液中的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含量相对于表面处理液的总量优选为6质量%以上且34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质量%以上且30质量%以下。异氰酸酯化合物相对于表面处理液总量的含量低于6质量%时,后述表面处理前后的电阻值之差低于0.60logω,在图像评价中,在所输出的图像中产生黑色条纹,故不优选。另一方面,异氰酸酯化合物相对于表面处理液总量的含量超过34质量%时,表面处理前后的电阻值之差超过2.40logω,在图像评价中,在所输出的图像中产生浓淡不均,故不优选。

表面处理液中可以进一步含有树脂。在此,作为树脂,可以举出选自丙烯酸类氟系树脂和丙烯酸类硅酮系树脂中的至少1种。丙烯酸类氟系树脂和丙烯酸类硅酮系树脂在规定的有机溶剂中是可溶的,且能够与异氰酸酯化合物反应而进行化学键合。丙烯酸类氟系树脂是具有例如羟基、烷基或羧基的溶剂可溶性的氟系树脂,可以举出例如丙烯酸酯与丙烯酸氟代烷基酯的嵌段共聚物、其衍生物等。此外,丙烯酸类硅酮系树脂是溶剂可溶性的硅酮系树脂,可以举出例如丙烯酸酯与丙烯酸硅氧烷酯的嵌段共聚物、其衍生物等。这些树脂可以使用一种或者混合使用两种以上。表面处理液中的树脂相对于异氰酸酯成分优选为1质量%以上且30质量%以下。如果表面处理液中的树脂低于1质量%,则所期望的对因调色剂等外部添加剂等的附着而导致的脏污的效果变小。另一方面,如果树脂超过30质量%,则表层的电阻不均变大,图像不均变得显著。异氰酸酯成分相对变少,从而难以形成有效的表面处理层12a。

应予说明,向弹性层12中浸渗表面处理液的方法可以是使其浸渍于表面处理液中的方法,也可以是通过喷雾等来涂布表面处理液的方法。浸渍于表面处理液中的时间、通过喷雾来吹附的次数、或者表面处理液的量适当调节即可。特别地,表面处理层12a优选通过向弹性层12中浸渗表面处理液后、使其固化来形成。本实施方式中,弹性层12中的表面处理液的浸渗深度优选为100μm以下,从耐久性的观点出发,特别优选为50μm以上且100μm以下。

如果在弹性层12上形成表面处理层12a,则通过加热而干燥时,可能由于氟、硅酮等常温固体成分容易析出结晶、容易出现在带电辊10表面上,因此带电辊10的脱模性、即防止调色剂成分等附着的性能大幅提高,能够制成难以附着脏污的带电辊10。进一步,通过常温固体成分的结晶化,封堵从带电辊10内部向表面渗出的污染物质的防渗出效果也提高。换言之,本发明的带电辊10通过在弹性层12上设置表面处理层12a,能够防止添加至弹性层12中的增塑剂向带电辊10表面渗出。

如上所述,带电辊10的弹性层12的橡胶硬度(微型橡胶硬度)为40°以上。即使在弹性层12上设置表面处理层12a,该硬度也几乎不变。换言之,带电辊10的表面层(在弹性层12上设置的表面处理层12a)的橡胶硬度达到40°以上。

带电辊10在形成上述表面处理层12a后的辊表面粗糙度rz(μm)优选为10μm以下。如果辊表面粗糙度rz超过10μm,则产生灰雾、画质变差,故不优选。

此外,带电辊10在形成上述表面处理层12a前后施加dc-100v时的电阻值之差(也称为电阻差)优选为0.60logω以上且2.40logω以下。如果该电阻值之差低于0.60logω,则产生黑色条纹、画质变差,故不优选。此外,如果该电阻值之差超过2.40logω,则产生浓淡不均、画质变差,故不优选。

在此,形成上述表面处理层12a前后的施加电压时的电阻差ra-b(logω)通过下述式(1)进行计算。在此,下述式(1)中的rbefore表示将形成表面处理层12a前的带电辊10的电阻值(ω)转换成常用对数而得到的值(logω),rafter表示将形成表面处理层12a后的带电辊10的电阻值(ω)转换成常用对数而得到的值(logω)。

ra-b=rafter-rbefore…(1)。

此外,带电辊10在70℃、25%压缩环境下放置22小时后的压缩永久形变(%)优选为40%以下。如果该压缩永久形变超过40%,则在辊表面上形成条纹状的凹陷,故不优选。

本实施方式的带电辊10通过上述构成,在对带电部件仅施加直流电压而使感光体等带电的dc带电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可以适合地用作带电部件。

实施例

以下示出实施例,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应予说明,本发明不限定于下述实施例。

(样品1)

<辊形状物的制造>

将向橡胶基材中添加主要包含导电剂、无机填充剂、硫化促进剂和硫化剂的添加剂而得到的橡胶组合物用辊式混合器进行混炼后,在直径为6mm的芯金属的表面上加压成型,得到在芯金属表面上形成有弹性层的辊形状物。橡胶组合物中,分别使用环氧氯丙烷橡胶作为橡胶基材,使用炭黑和金属的铵络合物作为导电剂,使用氧化锌作为无机填充剂,使用硫脲和硫作为硫化剂。下述表1中示出了橡胶组合物中的橡胶基材与添加剂的配合比(质量%)、加工助剂、导电剂和无机填充剂相对于橡胶组合物总量的比例(质量%)。应予说明,将下述表1示出的橡胶组合物中包含的除了添加剂a~添加剂c之外的添加剂d合并记作“其它”,但样品1的添加剂d中包含作为加工助剂的硬脂酸。

<辊形状物的研磨>

将所得辊形状物用磨石进行研磨(干式研磨)后,通过湿式研磨,制成下述表1示出的辊表面粗糙度rz(μm),成型为规定尺寸。

<表面处理液的制备>

表面处理液以能够得到下述表1示出的表面处理前后的电阻值(logω)之差(电阻差ra-b)的方式进行了配合比(质量%)的调整。具体而言,配合异氰酸酯化合物(mdi)12.5质量%、作为有机溶剂的乙酸乙酯87.5质量%,将它们用球磨机分散混合1小时,从而得到表面处理液。

<辊形状物的表面处理>

将所得表面处理液保持为20℃,将经研磨的辊形状物浸渍30秒钟。其后,通过用保持为100℃的烘箱将经浸渍的辊形状物加热10小时,从而在弹性层的表面上形成表面处理层,得到带电辊。并且,将所得带电辊记作样品1。

(样品2)

如下述表1所示,配合在样品1中使用的表面处理液的异氰酸酯化合物15.0质量%和有机溶剂85.0质量%,使辊表面粗糙度rz为3.0μm,除此之外,以与样品1相同的方式,得到带电辊。并且,将所得带电辊记作样品2。

(样品3)

如下述表1所示,配合在样品1中使用的表面处理液的异氰酸酯化合物15.0质量%和有机溶剂85.0质量%,使辊表面粗糙度rz为4.6μm,除此之外,以与样品1相同的方式,得到带电辊。并且,将所得带电辊记作样品3。

(样品4)

如下述表1所示,将加工助剂、导电剂和无机填充剂相对于橡胶组合物总量的比例设为6.13质量%,使辊表面粗糙度rz为5.3μm,除此之外,以与样品1相同的方式,得到带电辊。并且,将所得带电辊记作样品4。

(样品5)

如下述表1所示,配合在样品1中使用的表面处理液的异氰酸酯化合物10.0质量%和有机溶剂90.0质量%,将经研磨的辊形状物浸渍30秒钟,使辊表面粗糙度rz为9.7μm,除此之外,以与样品1相同的方式,得到带电辊。并且,将所得带电辊记作样品5。

(样品6)

如下述表1所示,配合在样品1中使用的表面处理液的异氰酸酯化合物28.0质量%和有机溶剂72.0质量%,使辊表面粗糙度rz为10.0μm,除此之外,以与样品1相同的方式,得到带电辊。并且,将所得带电辊记作样品6。

(样品7)

如下述表1所示,将橡胶基材相对于橡胶组合物总量的比例设为86.21质量%,将加工助剂、导电剂和无机填充剂相对于橡胶组合物总量的比例设为10.17质量%,将经研磨的辊形状物浸渍30秒钟,使辊表面粗糙度rz为5.3μm,除此之外,以与样品1相同的方式,得到带电辊。并且,将所得带电辊记作样品7。

[表1]

(样品8~样品11)

如下述表2所示那样,将橡胶基材相对于橡胶组合物总量的比例分别设为57.47质量%、73.48质量%、82.64质量%、94.34质量%,将加工助剂、导电剂和无机填充剂相对于橡胶组合物总量的比例分别设为39.66质量%、25.06质量%、13.88质量%、2.83质量%,将经研磨的辊形状物分别浸渍30秒钟,除此之外,以与样品1相同的方式,得到带电辊。并且,将所得带电辊分别记作样品8~样品11。

[表2]

(样品12和样品13)

如下述表3所示那样,使所得辊形状物的辊表面粗糙度rz分别为11.1μm、16.3μm,除此之外,以与样品1相同的方式,得到带电辊。并且,将所得带电辊分别记作样品12和样品13。

(样品14~样品16)

如下述表3所示那样,分别配合在样品1中使用的表面处理液的异氰酸酯化合物20.0质量%、15.0质量%、17.5质量%和有机溶剂80.0质量%、85.0质量%、82.5质量%,使所得辊形状物的辊表面粗糙度rz分别为12.4μm、12.3μm、11.9μm,除此之外,以与样品1相同的方式,得到带电辊。并且,将所得带电辊分别记作样品14~样品16。

[表3]

(样品17~样品19)

如下述表4所示那样,分别配合在样品1中使用的表面处理液的异氰酸酯化合物5.0质量%、5.0质量%、35.0质量%和有机溶剂95.0质量%、95.0质量%、65.0质量%,使所得辊形状物的辊表面粗糙度rz分别为9.5μm、9.5μm、9.8μm,除此之外,以与样品1相同的方式,得到带电辊。并且,将所得带电辊分别记作样品17~样品19。

[表4]

(试验例1)

<电阻值的测定>

图2是用于说明电阻值的测定方法的图。如图2所示那样,将带电辊10(样品1~样品19)载置在φ30mm的金属辊20上,对芯体11的两端施加500g并按压。在该状态下,使金属辊20以30rpm进行旋转,在芯体11与金属辊20之间施加10秒钟的dc-100v,测定表面处理前后的电阻值(ω)后,算出表面处理前后的电阻值之差(电阻差)。应予说明,电阻值的测定使用advantestcorporation制造的“ultrahighresistancemeterr8340a”。

试验例1中,得到在测定表面处理前后的电阻值(ω)后转换成常用对数而得到的值(logω),基于下述式(2)算出电阻差ra-b(logω),将其结果分别示于表1~表4。应予说明,下述式(2)中的rbefore表示将表面处理前的带电辊10的电阻值(ω)转换成常用对数而得到的值(logω),rafter表示将表面处理后的带电辊10的电阻值(ω)转换成常用对数而得到的值(logω)。

ra-b=rafter-rbefore…(2)。

(试验例2)

<浸渗深度的测定>

针对样品1~样品19,测定表面处理液的浸渗深度,将其结果示于表1~表4。具体而言,使用磨石一点点地切削各样品的表面,使用红外吸收光谱法(ir:infraredabsorptionspectrometry)来测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吸收光谱,将该峰消失时的切削量(切削深度)记作浸渗深度。

(试验例3)

<辊表面粗糙度的测定>

针对样品1~样品19,测定表面处理后的辊表面粗糙度,将其结果示于表1~表4。具体而言,使用表面粗糙度计(株式会社小阪研究所制,se3300),按照“jisb0601-1994”(iso42871997),测定各样品的辊表面粗糙度rz(μm)。此时,测定各样品的中央和两端的3点的rz,算出它们的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试验例4)

<弹性层硬度的测定>

针对样品1~样品19,使用微型橡胶硬度计(高分子计器株式会社制,md-1capa),测定表面处理后的各样品的弹性层硬度(微型橡胶硬度)(°),将其结果示于表1~表4。

(试验例5)

<压缩永久形变的测定>

针对样品1~样品19,按照“jisk6262”(iso0815-1),测定在70℃、25%压缩环境下放置22小时后的、表面处理后的各样品的压缩永久形变(%),将其结果示于表1~表4。

(试验例6)

<图像评价>

针对样品1~样品19,在市售的激光打印机的带电部分搭载有各样品的状态下启动打印机,使用在纸上印刷的图像进行图像评价(灰雾、黑色条纹、浓淡不均),将其结果示于表1~表4。应予说明,图像评价的基准如下所示。

关于灰雾评价,目视观察通过白底印刷进行了印刷的纸和印刷前的纸,对比两者来进行。此时的评价基准为:白底部附着有调色剂时记作“×”,将观察到略微附着时记作“△”,将观察不到调色剂附着时记作“○”。

关于黑色条纹评价,目视观察使用半色调图像(halftoneimage)进行印刷前后的纸,对比两者来进行。此时的评价基准为:产生黑色条纹时记作“×”,将观察到略微产生时记作“△”,将观察不到黑色条纹的产生时记作“○”。

关于浓淡不均评价,目视观察使用半色调图像进行印刷前后的纸,对比两者来进行。此时的评价基准为:观察到以带电辊间距存在不均时记作“×”,将略微观察到不均时记作“△”,将观察不到不均时记作“○”。

(试验例7)

<加工性评价>

针对样品1~样品19,评价各作业中的加工性(炼合性、研磨性),将其结果示于表1~表4。应予说明,加工性评价的基准如下所示。

对于各样品的加工性而言,制作橡胶组合物时在炼合性方面存在问题且研磨辊形状物时在研磨性方面存在问题而无法加工的情况记作“×”,将在炼合性和研磨性方面存在难度的情况记作“△”,将在炼合性和研磨性方面不存在问题的情况记作“○”。

(结果的总结)

样品1~样品7中,加工助剂、导电剂和无机填充剂相对于橡胶组合物总量的配合比为11质量%以下,表面处理液的浸渗深度为100μm以下,辊表面粗糙度rz为10μm以下,并且,电阻差ra-b在0.60logω以上且2.40logω以下的范围内。所得各样品的微型橡胶硬度为40°以上且压缩永久形变为40%以下,在橡胶组合物的混炼、辊研磨之类的加工性方面未产生问题。此外,使用搭载有这些样品的打印机输出的图像中未观察到灰雾、黑色条纹和浓淡不均之类的图像不良。

样品8~样品10中,加工助剂、导电剂和无机填充剂的配合比超过11质量%。所得各样品在图像评价中,在输出的图像中产生黑色条纹。特别是,样品8和样品9的表面处理液的浸渗深度超过100μm,因此耐久性变差。

样品11中,加工助剂、导电剂和无机填充剂的配合比低于3质量%,且未添加无机填充剂。因此,样品11在制作橡胶组合物时的炼合性变差,在辊研磨方面产生问题,但在输出的图像中未观察到图像不良。

样品12~样品16中,辊表面粗糙度rz超过10μm。所得各样品在图像评价中,在输出的图像的白底部附着有调色剂,产生灰雾。

样品17~样品19中,异氰酸酯化合物相对于表面处理液总量的含量偏离了6质量%以上且34质量%以下的范围,因此,电阻差ra-b偏离了0.60logω以上且2.40logω以下的范围。样品17和样品18中,异氰酸酯化合物相对于表面处理液总量的含量低于6质量%,因此,表面处理前后的电阻值之差低于0.60logω,在图像评价中,在输出的图像中产生黑色条纹。此外,样品19中,使异氰酸酯化合物相对于表面处理液总量的含量大于34质量%,因此,表面处理前后的电阻值之差超过2.40logω,在图像评价中,在输出的图像中产生浓淡不均。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所述的导电性辊特别适合用于为了对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fax)等使用电子照片方式的dc带电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感光体等赋予均匀带电而使用的带电辊。

附图标记说明

10带电辊

11芯体

12弹性层

12a表面处理层

20金属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