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出粉刀限位结构的粉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82963阅读:4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出粉刀限位结构的粉盒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照相成像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激光打印机的具有出粉刀限位结构的粉盒。



背景技术:

影像形成装置通常包括复印机、激光打印机、传真机、色带打印机以及LED打印机等多种机型。在激光扫描或激光照排形式的影像形成装置中,碳粉是实现图-光-电-图转换的最终成像介质。通常,显影辊就设置于感光鼓附近,以便于碳粉跃过显影辊和感光鼓之间的极小间隙后在感光鼓上形成影像。由显影辊转运的碳粉来自碳粉仓。碳粉仓的储粉量受仓体容积限制,因此,碳粉仓中的碳粉用尽后须要予以补充。

作为激光影像形成装置的一类,激光打印机的主要功能块包括:激光扫描单元、光电转换单元、充电单元、显影单元、转印单元和定影单元。

激光扫描单元的主要构件是激光发生器和光线反射透射系统。

光电转换单元的主要构件是感光鼓。

充电单元主要包括正电荷栅控式电晕充电辊或其它形式的充电辊。

显影单元由用于储存碳粉的储粉室、显影室和显影辊构成。显影辊、送粉辊、出粉刀就设置于显影室内。搅拌架和碳粉仓共同构成储粉室。

转印单元主要包括转印辊。

定影单元由加热辊和加压辊构成。

常见的碳粉盒或处理盒通常包括光电转换单元、充电单元、显影单元等几个承担光电图转换的功能块,此种构造方式一股得到多功能集成型的碳粉盒或处理盒。也有采用区分不同功能进行不同布局的方式,将光电转换单元、充电单元直接设置于激光打印机主机上,而碳粉盒则仅包括显影单元,此种构造方式仅能得到仅可实施单一显影功能的碳粉盒,此类单一功能碳粉盒与激光打印机主机之间则以总成装配的形式完成两者之间的匹配。

在碳粉盒装入激光打印机的使用状态下,感光鼓表面由充电辊均匀地充电。激光扫描器向感光鼓发射含有图像信息并且经过调制的激光,在感光鼓表面形成与待复制图像对应的静电潜像。之后,来自显影辊的碳粉转而吸附在感光鼓表面上,把静电潜像转换成可视图像。随着感光鼓的旋转,由碳粉在感光鼓表面形成的可视图像换位至转印辊所在位置。经转印辊转印电压的作用,将可视图像形式的碳粉转印至纸张等记录介质上,随后经加热辊和加压辊对记录介质上的可视图像进行加热加压后,将碳粉形成的可视图像永久固化于记录介质上。这样完成一个基本的成像操作流程。

无论是多功能集成型的碳粉盒,抑或是单一功能类型的碳粉盒,从碳粉仓中转运出来后由显影辊携载的碳粉,都必须接受出粉刀的调控,才能在显影辊外圆周面上形成厚度分布均匀的碳粉层。出粉刀的构造状态和调节能力是完成图像记录的重要环节,保证出粉刀达到调节碳粉层至预定厚度的要求是碳粉盒设计中需要予以重点关注的技术环节。然而,现有粉盒的出粉刀相关限位部件较多,结构复杂,既增加了加工成本,也会影响产品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出粉刀限位结构的激光打印机用粉盒。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粉盒,粉盒可拆卸地安装至激光打印机上,粉盒包括显影辊、送粉辊、显影框架和出粉刀,显影辊和送粉辊分别位于显影框架内,出粉刀位于显影框架的出粉口处,出粉刀包括相互固定的刀架和刀片,刀片的刃口部同显影辊的外圆周面保持接触,其中,显影框架在出粉口处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在支撑架上形成凹槽,第一凸台上设有定位柱,第二凸台上设有圆孔,粉盒还包括弹性密封件和限位件,弹性密封件位于凹槽内,刀架抵接在弹性密封件、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上,刀架的两端开设有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第一定位孔与定位柱配合,第二定位孔与圆孔位置对应,两个螺丝分别穿过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并与定位柱和圆孔配合,刀架的第一端向外延伸有把手部,刀架的第二端向外延伸有限位部,限位件位于显影框架的侧面,限位件设有显影辊装配孔、送粉辊装配孔、矩形通孔和条形开槽,显影辊的一端可旋转地与显影辊装配孔配合,送粉辊的一端可旋转地与送粉辊装配孔配合,显影框架朝外延伸设置有卡扣,卡扣可拆卸地与矩形通孔配合,条形开槽位于显影辊装配孔的下方,限位部可插入条形开槽内。

由以上方案可见,粉盒还包括限位件,限位件位于显影框架的侧面,限位件设有显影辊装配孔、送粉辊装配孔、矩形通孔和条形开槽,显影辊的一端可旋转地与显影辊装配孔配合,送粉辊的一端可旋转地与送粉辊装配孔配合,显影框架朝外延伸设置有卡扣,卡扣可拆卸地与矩形通孔配合,条形开槽位于显影辊装配孔的下方,刀架的限位部可插入条形开槽内,从而限制刀架的位置,刀架的安装位置精确可靠,组装快速,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降低生产成本。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条形开槽的顶面远离显影辊装配孔的方向延伸设有导向耳,导向耳的末端为圆弧形,从而快速地把刀架的限位部引导入条形开槽内。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限位件还设有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第一定位柱位于送粉辊装配孔的下方,第二定位柱位于条形开槽的下方,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分别与显影框架的装配孔配合。结构简单,配合精度高。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限位件还设有螺丝孔,螺丝孔位于第二定位柱的旁边,通过螺丝锁紧把限位件锁紧固定在显影框架的侧面,结构简单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粉盒实施例的右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粉盒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粉盒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粉盒实施例中的显影框架的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粉盒实施例中的出粉刀的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粉盒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粉盒实施例中的限位件的第一视角结构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粉盒实施例中的限位件的第二视角结构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和图3,粉盒1可拆卸地安装至激光打印机上,粉盒1包括显影辊2、送粉辊3、显影框架4、出粉刀5、弹性密封件6和限位件7,显影辊2和送粉辊3分别位于显影框架4内,出粉刀5位于显影框架4的出粉口,出粉刀5由相互固定在一起的刀架52和刀片51构成,刀片51的刃口部同显影辊2的外圆周面保持接触,刀片51具有较好的弹性,它通过螺栓或者粘接形式固定于刀架52上。

参见图4、图5和图6,显影框架4在出粉口处设置有支撑架410,支撑架410呈L形设置,支撑架410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凸台41和第二凸台42,第一凸台41和第二凸台42在支撑架410上形成凹槽45, 第一凸台41和第二凸台42形成凹槽45之间的相对面为梯形面。第一凸台上41设有定位柱44,定位柱44上开有相互对称的开槽,第二凸台42上设有圆孔43。显影框架4还包括朝外延伸设置的卡扣46、两个装配孔47、48以及螺丝柱49。弹性密封件6位于凹槽45内,弹性密封件6的两端也是梯形面,以便与第一凸台41、第二凸台42的梯形面配合,该弹性密封件6优选海绵。

出粉刀5的刀架52抵接在弹性密封件6、第一凸台41和第二凸台42上,刀架52的两端开设有第一定位孔53和第二定位孔54,第一定位孔53和第二定位孔54均是椭圆孔,刀架52位于第一定位孔53的第一端向外延伸有把手部55,刀架52位于第二定位孔54的第二端向外延伸有限位部56。第一定位孔53与定位柱44配合,第二定位孔54与圆孔43对应放置,两个螺丝分别穿过第一定位孔53和第二定位孔54把刀架52固定锁紧在显影框架4上。

参见图7和图8,限位件7位于显影框架4的侧面,限位件7上设有显影辊装配孔75、送粉辊装配孔74、矩形通孔71、条形开槽72、第一定位柱76、第二定位柱78和螺丝孔77,显影辊2的一端可旋转地与显影辊装配孔75配合,送粉辊3的一端可旋转地与送粉辊装配孔74配合。显影框架4的卡扣46可拆卸地与矩形通孔71配合,条形开槽72位于显影辊装配孔75的下方,刀架52的限位部56可插入条形开槽72内,由条形开槽72限制刀架52的位置。条形开槽72的顶面远离显影辊装配孔75的方向延伸设有导向耳73,导向耳73的末端为圆弧形。

第一定位柱76位于送粉辊装配孔74的下方,第二定位柱78位于条形开槽72的下方,第一定位柱76和第二定位柱78分别与显影框架4的装配孔47、48配合。螺丝孔77位于第二定位柱78的旁边并与显影框架4的螺丝柱49位置对应,通过螺丝把限位件7锁紧固定在显影框架4的侧面。

在粉盒1生产的过程中,把弹性密封件6放置在显影框架4的支撑架410的凹槽45内,接着操作人员可通过手抓取刀架52的把手部55把刀架52放在弹性密封件6、第一凸台41和第二凸台42上,并且第一定位孔53与定位柱44配合,第二定位孔54与圆孔43对应放置。接着,控制螺丝穿过第一定位孔53和第二定位孔54把刀架52固定锁紧在显影框架4的支撑架410上。然后,限位件7从显影框架4的侧面安装,显影辊装配孔75与显影辊2的一端配合,送粉辊装配孔74与送粉辊3的一端配合,第一定位柱76和第二定位柱78分别与显影框架4的装配孔47、48配合定位,刀架52的限位部56插入条形开槽72内,由条形开槽72限制刀架52的位置,显影框架4的卡扣46与矩形通孔71配合。最后,通过螺丝把限位件7锁紧固定在显影框架4的侧面。出粉刀5和限位件7的组装快速,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降低生产成本,并且出粉刀5的安装位置精确。

以上所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