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膜电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97255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液晶膜电极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膜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液晶膜电极。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紫外线辐射污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玻璃是日常建筑、车窗等常见的装饰物之一,具有透光性,然而常见的玻璃无法阻挡阳光中的紫外线,而且也无隔热效果,使用起来存在诸多不便。液晶膜是常见的贴膜,通常会用于贴在玻璃上,起到一定的遮光、隔热效果。然而,现有的液晶膜并无专用的引出电极,通常是通过直接在液晶膜的导电膜层上焊接铜导线作为电极,操作效率低,而且极易损坏液晶膜。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可直接集成于液晶膜内的液晶膜电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晶膜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一铜片组成的电极主体;所述铜片的侧面设有凹槽,且该凹槽靠近铜片的一端,所述铜片的该端设有连接凹槽的引槽;所述铜片的另一端朝向凹槽弯拆形成弹性片,该弹性片再次向内弯拆并在弯拆处形成焊接孔;所述凹槽和引槽内均设有电极银液。

在凹槽内注入电极银液后,把铜片电极主体直接插入液晶膜的导电银液中,铜片电极主体内的电极银液与液晶膜中的导电银液充分整合,不会发生氧化且寿命长,导电效果好;然后再在铜片电极主体的焊接孔中焊接铜导线连接电源。

引槽可以防止凹槽内注入电极银液时溢出,同时也可以增大电极银液与液晶膜的导电银液的接触面积。

优选地,所述凹槽呈椭圆状或环形跑道状。

优选地,所述凹槽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引槽与凹槽对应设置。

优选地,所述焊接孔的直径为1mm-1.2mm。

优选地,所述铜片的厚度为0.5mm-0.6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直接与液晶膜的导电银液连接后引出作为液晶膜的电极,不需要直接在液晶膜上焊接,避免了对液晶膜的破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体使用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铜片,2-凹槽,3-引槽,4-弹性片,5-焊接孔,6-液晶膜,7-导电银液。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液晶膜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一铜片1组成的电极主体;所述铜片1的侧面设有凹槽2,且该凹槽2靠近铜片1的一端,所述铜片1的该端设有连接凹槽2的引槽3;所述铜片1的另一端朝向凹槽2弯拆形成弹性片4,该弹性片4再次向内弯拆并在弯拆处形成焊接孔5;所述凹槽2和引槽3内均设有电极银液。

如图2所示,在凹槽2和引槽3内注入电极银液后,将铜片1上带有凹槽2的一端插入液晶膜6内的导电银液7中,使铜片1电极主体内的电极银液与液晶膜中的导电银液7充分整合,不会发生氧化且寿命长,导电效果好;然后再在铜片1电极主体的焊接孔5中焊接铜导线连接电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2呈椭圆状或环形跑道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槽2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引槽3与凹槽2对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焊接孔5的直径为1.2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铜片1的厚度为0.5mm-0.6mm。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