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背光连接组件和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中,固定光学膜片的主要载体为背板。常规的固定方式是将背板折边,再将膜片挂在背板上。但是,现有显示产品的设计理念越来越倾向于薄型化,背板外露为外观面已为常态。传统的固定方式不但影响显示产品的外观,而且破面的部分会造成大面积的背光泄漏。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连接组件及背光模组,以改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光学膜片组以及至少一个背光连接组件,其中,所述光学膜片组通过所述至少一个背光连接组件与所述背板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光学膜片与背板连接时无需对背板进行弯折,既不会影响显示产品如液晶电视的外观完整性,又能满足产品的薄型化需求。而且,这种连接方式的定位效果良好,可以经受机械试验或长途运输而不出现光学膜片组跳脱于背板的情形。
可选地,所述背板包括底板和连接于所述底板的侧板,所述光学膜片组通过所述背光连接组件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所述背光连接组件还与所述侧板连接,以实现光学膜片组与背板的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光学膜片组设有固定部,所述背光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转接件和第二转接件,其中,该第一转接件与所述固定部连接以将所述光学膜片组固定连接于所述背板的底板上,该第二转接件与所述背板的侧板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背光连接组件还包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转接件和第二转接件通过该连接部连接在一起,该第一转接件、第二转接件分别从与该连接部接触的一端延伸,使该第一转接件以及第二转接件分别与该连接部之间形成一角度。
可选地,所述固定部为凸耳结构。光学膜片组从侧边延伸出耳状结构,以通过该耳状结构与背光连接组件进行钩挂连接。设计结构简单,便于组装。
可选地,所述固定部设有通孔,所述第一转接件穿入该通孔与所述固定部卡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转接件叠合在所述背板的侧板上,并与该侧板铆合连接,或者通过螺丝连接,或者胶粘连接。这种组装手法较为简单,不会对装配对象造成模具设计压力,简单灵活可操作。
可选地,所述第二转接件上设有定位件,该定位件用于对所述背光连接组件与所述背板的连接进行定位,所述背板的侧板上设有与该定位件相适配的定位孔。
可选地,所述背光连接组件为金属材质,该背光连接组件通过钣金加工工艺制作形成。
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连接组件,用于连接背光模组的背板和光学膜片组,该背光连接组件包括:用于与所述光学膜片组固定连接的第一转接件和用于与所述背板固定连接的第二转接件。
可选地,所述背光连接组件还包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转接件和第二转接件通过该连接部连接在一起,该第一转接件、第二转接件分别向与该连接部接触的一端延伸,使该第一转接件以及第二转接件分别与该连接部之间形成一角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光连接组件及背光模组,通过背光连接组件将光学膜片组连接于背板,解决了由于背板弯折影响产品外观以及背光泄漏的问题。这种固定方式为隐藏式设计,在显示产品的外观面不可见,不会对产品的外观产生影响。背光连接组件的组装简单易操作,可以采用锁螺丝或铆合的方式连接至背板,不会对装配对象造成模具设计压力。此外,所述背光连接组件的可选为钣金件,在满足产品薄型化要求的基础上,较好的确保产品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1所示背光模组中的背光连接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1中所示背光模组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图1所示背光模组中的背光连接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背光模组;110-背板;120-光学膜片组;130-背光连接组件;112-底板;114-侧板;116-第二通孔;118-定位孔;122-固定部;124-第一通孔;132-第一转接件;133-连接部;134-第二转接件;136-螺纹孔;138-定位件;210-反射片;220-导光板;230-胶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10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所述背光模组100包括背板110、光学膜片组120以及至少一个背光连接组件130。该光学膜片组120的通过所述背光连接组件130连接于所述背板110。本实施例中,所述光学膜片组120包括至少一张光学膜片。例如,该光学膜片组120可以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漫射膜、棱镜膜和保护膜。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背板110包括底板112以及连接于所述底板112的侧板114。所述光学膜片组120设置于所述底板112上。所述光学膜片组120通过所述背光连接组件130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112上,所述背光连接组件130还与所述侧板114固定连接,以实现光学膜片组120与背板110的固定连接。较佳地,为了将所述光学膜片组120固定连接于所述背板110,所述光学膜片组120相应地设有用于连接所述背光连接组件130的固定部122。
进一步地,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所述背光连接组件130包括相连的第一转接件132和第二转接件134。其中,所述第一转接件132与所述固定部122配合,以将所述光学膜片组120固定连接于该背光连接组件130上。所述第二转接件134与所述背板110固定连接,以实现所述光学膜片组120与背板110的固定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接件132与第二转接件134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者一体成型式的固定连接。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转接件132以及第二转接件134通过图2中示出的一连接部133连接在一起。较佳地,该第一连接部133可以是与底板基本平行的扁平状结构,以便于组装及满足薄型化需求。该第一转接件132以及第二转接件134可分别从与该连接部133接触的一端延伸,使该第一转接件132以及第二转接件134分别与该连接部133之间形成一角度(例如90度左右)。比如,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接件132与所述连接部133可以成一小于90度的角度,所述第二转接件134与所述连接部133可以成一大于或等于90度的角度。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背光连接组件130可以为钣金件。也就是说,所述背光连接组件130为金属材质,通过钣金加工工艺制作形成。考虑到如采用塑胶件,其成品尺寸偏厚,会影响显示产品的窄边效果,无法满足薄型化需求。所以,本实施例中,所述背光连接组件130优选采用钣金件,在不影响产品薄型化需求的前提下,确保产品强度。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光学膜片组120侧边上的固定部122可以是图1中示出的凸耳结构。该凸耳结构上设有第一通孔124,例如条形通孔。所述第一转接件132穿入该第一通孔124内与该固定部122卡接。这种连接方式的定位效果较好,可以有效提升显示产品的整体质量,解决现有的连接方式中光学膜片组120在机械实验或长途运输中容易跳脱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转接件134可以与所述背板110的侧板114连接,但不限制于此。例如,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第二转接件134也可以与所述背板110的底板112连接,只要不影响显示产品的外观,或者造成背光大面积泄漏即可。对于该第二转接件134,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其可以设计为图2中所示的扁平结构。连接所述背板110时,所述第二转接件134叠合在所述背板110的侧板114上,并与所述侧板114可拆卸连接。可以理解,采用上述扁平结构的设计形式,可以一方面满足产品的薄型化需求,另一方面也便于成模以及方便背光连接组件130与背板110的组装。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转接件134与所述侧板114可以是,但不限于,铆合连接、通过螺丝连接或者胶粘连接等。例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转接件134上可以设有一螺纹孔136,相对应地,如图3所示,所述背板110的侧板114上设有与该螺纹孔136适配的第二通孔116,如圆形通孔。然后,所述第二转接件134与背板110的侧板114连接时,可通过螺丝穿过所述第二通孔116与所述螺纹孔136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组装,所述第二转接件134上还可以设有如图2中所示出的定位件138。该定位件138用于对所述背光连接组件130与所述背板110的连接进行定位。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该定位件138与所述第二转接件134为一体成型设计。该定位件138的一侧凸出于所述第二转接件134,另一侧呈凹陷状。
如图3所示,所述背板110的侧板114上设有与所述定位件138相适配的定位孔118。所述背光连接组件130与侧板114连接时,可以先通过上述定位件138与定位孔118的配合进行定位后,再将第二转接件134与侧板114进行固定,如铆合固定或锁螺丝固定等。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图2中描述的背光连接组件130的立体结构仅是示意性的。在不同的应用场景或者应不同显示产品的设计需求,所述背光连接组件130可以进行不同的适应性的设计和变化。
例如,参见图4,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所述背光连接组件130的可实现结构。与图2中所示的背光连接组件130不同的是,本图4中背光连接组件130的第二转接件134与第一转接件132的长度基本相同。该第二转接件134上设有至少一个螺纹或铆钉孔。
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100中,较佳地,所述光学膜片组120的一对相对的侧边或者每个侧边均通过所述背光连接组件130连接于所述背板110。例如,所述光学膜片组120的一对相对的侧边分别通过至少一个所述背光连接组件130连接于所述背板110的侧板114。或者,所述光学膜片组120的每个侧边均通过一个所述背光连接组件130连接于所述背板110的侧板114。
综合上述的描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连接组件130的设计结构简单、易于装配,且定位效果良好。应用本实施例提供的包含所述背光连接组件130的背光模组100,可以保证显示产品外观完整性、不会造成背光泄漏,而且能够有效解决光学膜片组120在机械实验或长途运输过程中容易跳脱的问题,提升显示产品的整体质量。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模组100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与上述不同的是,该背光模组200中进一步包括反射片210、导光板220、光源组件(图5中未示出)以及胶框230。如图5所示,所述反射片210、导光板220以及光学膜片组120依次设置于所述背板110的底板112上。所述光源组件可以设置于所述导光板220的入光面旁,以用于提供光源。
所述反射片210用于对光源组件发射出的部分光进行反射,以提高光利用效率。
所述导光板220用于接收所述光源组件发出光并从其出光面将光导出,以向所述光学膜片组120提供所需的光源。
所述光学膜片组120包括至少一张光学膜片。例如,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光学膜片组120可以包括漫射膜、棱镜膜和保护膜。其中,所述漫射膜可以将经导光板220后转化为平面光的光线进行漫射,以将其均匀提供给显示产品的显示面板。所述棱镜膜可以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方向汇聚由漫射膜漫射的光,以产生均匀的亮度分布。所述保护膜可以用于保护棱镜膜免受划伤。
所述胶框230的边框内设有容纳空间,可以用于固定所述反射片210和导光板220等光学元件。
应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背光模组100可以保证显示产品如液晶电视的外观完整性、满足产品的薄型化需求,而且能够有效解决光学膜片组120在机械实验或长途运输过程中容易跳脱的问题,提升显示产品的整体质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