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望远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58324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望远镜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望远镜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望远镜。



背景技术:

望远镜是一种利用凹透镜和凸透镜观测遥远物体的光学仪器。利用通过透镜的光线折射或光线被凹镜反射使之进入小孔并会聚成像,再经过一个放大目镜而被看到。又称“千里镜”。望远镜的第一个作用是放大远处物体的张角,使人眼能看清角距更小的细节。望远镜第二个作用是把物镜收集到的比瞳孔直径粗得多的光束,送入人眼,使观测者能看到原来看不到的暗弱物体。

望远镜在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主要是将望远镜架设在建筑物高处,与照相机组合使用,从而对烟囱排烟情况等进行长时间的远距离拍摄。拍摄的时长由几天至几个月不等,在长时间的使用中望远镜的镜头往往蒙上了较厚的灰尘,导致拍摄到的画面效果差,影响正常的监测。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主要是采用人工定期对镜头进行清洁的方式,也就是每隔一段时间工作人员需要赶赴设备架设现场进行手动清洁,这种方式费时费力,效率极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连续作业时间长的具有自清洁功能的望远镜。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望远镜,包括望远镜主体,所述主体的顶部设置自清洁机构;所述自清洁机构包括设置在主体中段顶部的筒体,所述筒体呈喇叭状且开口朝上,筒体的底部设置吸光块;还包括两根导风管道,所述两根导风管道的一端为出风端且与筒体下部连通,另一端为进风端且分别伸入主体的目镜段和物镜段内,所述导风管道进风端的口部朝向目镜或物镜镜片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筒体的上方设置透明的挡雨板,所述挡雨板的尺寸大于筒体开口的尺寸,挡雨板通过支杆架设在筒体上。

优选的,所述吸光块为黑色橡胶块。

优选的,所述挡雨板为凸透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集中体现在:

1、在使用过程中吸光块吸收太阳光线后温度升高,使得筒体内的空气温度上升,从而形成上升气流,进而使筒体上部和下部形成气压差。空气经导风管道自动吸入筒体内进行补充,在空气向筒体内流动的过程中,气流可将附着在物镜或目镜镜片上的细小灰尘一齐吸走,起到自清洁的作用。

2、由于采用太阳能作为原动力,无需单独设置风机、电源等,可连续工作的时间长。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对常规单筒望远镜的简单改造即可实现,通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自清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所示结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3所示的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望远镜,包括望远镜主体1,所述主体1的顶部设置自清洁机构,所述自清洁机构用于对望远镜的镜片进行清洁。如图2所示,所述自清洁机构包括设置在主体1中段顶部的筒体2,所述筒体2呈喇叭状且开口朝上,筒体2的底部设置吸光块3,所述吸光块3作用在于吸收光线并使自身温度上升,常用的吸光块3如外部涂覆有深色涂层的铜块、铝块等,为了降低成本,所述吸光块3还可以为黑色橡胶块,材料更加容易获得,例如从废旧汽车轮胎上割取。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两根导风管道4,所述导风管道4通常为软管,所述两根导风管道4的一端为出风端且与筒体2下部连通,另一端为进风端且分别伸入主体1的目镜5段和物镜6段内,所述导风管道4进风端的口部朝向目镜5或物镜6镜片的外表面。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吸光块3吸收太阳光线后温度升高,使得筒体2内的空气温度上升,从而形成上升气流,进而使筒体2上部和下部形成气压差。空气经导风管道4自动吸入筒体2内进行补充,在空气向筒体2内流动的过程中,气流可将附着在物镜6或目镜5镜片上的细小灰尘一齐吸走,起到自清洁的作用。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太阳能作为原动力,无需单独设置风机、电源等,可连续工作的时间长,节能环保。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对常规单筒望远镜的简单改造即可实现,通用性强。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性能,还可以在所述筒体2的上方设置透明的挡雨板7,挡雨板7通常为透明的玻璃板,所述挡雨板7的尺寸大于筒体2开口的尺寸,确保对筒体2的开口进行遮挡,避免雨水流入筒体2内,挡雨板7通过支杆8架设在筒体2上。在此基础上,为了提高吸光块3的性能,如图3所示,所述挡雨板7还可以设置为凸透镜,通过凸透镜的聚光作用使得吸光块3能更快的升温,加剧空气的流动,提高自清洁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