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卡匣弹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00463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光纤卡匣弹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弹出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光纤卡匣弹出装置。



背景技术:

网际网路的运用早已无远拂界,一般近距离之传输,多是用同轴电缆线为主,但距离限制约为500公尺。而对于远端之传输,为确保资料之安全及稳定性,一般使用光纤来传递。

光纤通讯已经成为当今最主要的有线通讯方式,将传送的资讯在传送端输入到传送机中,将资讯叠加或调变到作为资讯讯号载体的载波上,然后将已调变的载波通过传输媒质传送到远处的接收端,由接收机解调出原来的资讯。

现有抽屉式收容箱,包含机架本体及卡匣盘等,卡匣盘为呈滑轨式抽屉,卡匣盘在机架本体两侧的轨道间滑动,一般的卡匣盘在抽出时,需要具有与轨道卡住并防止掉出机构,并且,藉由卡钩持续的按压,使卡钩脱离轨道中的卡点,才能持续将卡匣盘拉出,卡匣盘并无法自动弹出,是以,如何解决习知结构的问题,即为相关业者所必须思考的问题所在。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纤卡匣弹出装置,包括机架本体、卡匣盘及复数弹出结构;机架本体包括两轨道及两挡块,各挡块自各轨道内侧突出;卡匣盘设置于两轨道之间;各弹出结构一端分别固接于卡匣盘两侧,各弹出结构另一端延伸有接触挡块之弹片;其中当弹片抵持挡块而形成压缩距离时,卡匣盘位于两轨道内,当弹片抵持挡块而形成反弹距离时,卡匣盘前端弹出两轨道外。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片包括固接段、自固接段端缘朝外斜伸之支撑部、自支撑部转折之转折部以及自转折部朝挡块延伸之接触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部、转折部及接触部内侧形成弹性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弹片形成于压缩距离时,支撑部与接触部之间形成第一夹角,当弹片形成于反弹距离时,支撑部与接触部之间形成第二夹角。并且,第一夹角小于第二夹角,第一夹角为90度,第二夹角为120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纤卡匣弹出装置更包括复数弹片式扣钩,各弹片式扣钩一端分别固接于卡匣盘两侧,各弹片式扣钩另一端分别延伸有卡扣各轨道之卡钩以及延伸出各轨道外之按压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轨道包括扣槽,各卡钩分别卡扣各扣槽。并且,卡匣盘两侧分别延伸有侧板,各侧板上形成有对应各扣槽之槽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卡钩包括导斜角及位于导斜角一侧之止挡侧端。

藉由卡匣盘上的弹出结构提供自动弹出的作用,透过弹出结构的弹片抵持轨道之挡块,卡匣盘在退出的过程中,弹片的反弹作用力将卡匣盘前端弹出两轨道外,方便使用者握着卡匣盘前端将其拉出。此外,搭配卡匣盘前方的弹片式扣钩,按压弹片式扣钩解开卡扣卡匣盘即自动弹出,此外,弹片式扣钩可供卡匣盘顺向滑入轨道卡扣,而从前方拉出卡匣盘时则受止挡侧端卡住,必须将卡钩拨开,使卡钩脱离与轨道的卡扣,方能退出卡匣盘。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弹出结构压缩时的局部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弹出结构反弹时的局部俯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弹片式扣钩卡扣时的局部俯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弹片式扣钩按压时的局部俯视示意图。

图7是弹片式扣钩弹出时之局部俯视示意图。

符号说明

机架本体1;弹出装置100;轨道11;扣槽111;挡块13;卡匣盘2;机架式光纤箱200;侧板21;槽孔211;弹出结构3;弹片31;固接段311;支撑部312;转折部313;接触部314;弹性空间32;卡钩41;导斜角411;止挡侧端412;按压部42;光纤卡匣5;第一夹角A1;第二夹角A2;压缩距离P1;反弹距离P2。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及图2,系本创作之弹出装置100的实施例,图1为外观示意图,图2为局部分解示意图。弹出装置100安装在机架式光纤箱200内部,弹出装置100用以弹出卡匣盘2,而带动卡匣盘2上之复数光纤卡匣5退出,在此,以四个光纤卡匣5装配于卡匣盘2上,并在一个光纤箱200内形成三层层叠结构,让十二个光纤卡匣5摆放。弹出装置100包含机架本体1、卡匣盘2及复数弹出结构3。

参照图1及图2,本实施例中,机架本体1包括两轨道11及两挡块13,轨道11由前视观之概呈ㄈ字型外观,两轨道11彼此相对称且位于光纤箱200内部的两侧。在此,各挡块13分别位于各轨道11后方,并且,各挡块13分别自各轨道11内侧突出,各挡块13于各轨道11后方形成止挡墙作用。另外,各轨道11的前方包括扣槽111。

参照图1及图2,本实施例中,卡匣盘2由前视观之概呈U字型外观,卡匣盘2设置于两轨道11之间,详言之,卡匣盘2两侧分别延伸有侧板21,各侧板21分别滑入各轨道11中,另外,各侧板21上形成有对应各扣槽111之槽孔211。

参照图1及图2,各弹出结构3为一长条形板,各弹出结构3一端分别固接于卡匣盘2两侧,各弹出结构3另一端延伸有接触挡块13之弹片31,在此,弹片31由俯视观之系由一长条形板延伸至ㄑ字型结构的底端,也就是,弹片31包括呈长条形板之固接段311、自固接段311端缘朝外斜伸之支撑部312、自支撑部312转折之转折部313以及一自转折部313朝挡块13延伸之接触部314,并且,支撑部312、转折部313及接触部314内侧形成弹性空间32。

参照图3及图4,图3为弹出结构压缩时之局部俯视示意图,图4为弹出结构反弹时之局部俯视示意图。当卡匣盘2装入机架本体1之轨道11内时,弹片31挤压挡块13,弹片31的接触部314与支撑部312相对压缩,弹性空间32变小,换言之,弹片31抵持挡块13而形成压缩距离P1时(压缩状),卡匣盘2位于两轨道11内。当退出卡匣盘2时,弹片31释放反弹作用力,弹片31挤压挡块13,弹片31的接触部314与支撑部312相对弹开,弹性空间32扩张而变回原来弹开后的大小,换言之,弹片31抵持挡块13而形成反弹距离P2(扩张状)时,卡匣盘2前端弹出两轨道11外,在此,以卡匣盘2前端自动弹出,方便使用者握着卡匣盘2前端将其拉出,而此卡匣盘2前端自动弹出的力道与距离适当,避免撞伤的问题发生。

另外,当弹片31形成于压缩距离P1时,支撑部312与接触部314之间形成第一夹角A1,当弹片31形成于反弹距离P2时,支撑部312与接触部314之间形成第二夹角A2,第一夹角A1小于第二夹角A2,第一夹角A1实质上为90度,第二夹角A2实质上为120度。此外,在一些实施态样中,第一夹角A1可为85度、80度、95度或100度,第二夹角A2可为110度、115度、125度或130度。

参照图5、图6及图7,图5为弹片式扣钩卡扣时之局部俯视示意图,图6为弹片式扣钩按压时之局部俯视示意图,图7为弹片式扣钩弹出时之局部俯视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弹出装置100更包括复数弹片31式扣钩,各弹片31式扣钩为一长条形板,在此,各弹片31式扣钩分别安装在卡匣盘2前方的两侧,各弹片31式扣钩一端分别固接于卡匣盘2两侧之侧板21上,各弹片31式扣钩另一端分别延伸有卡扣各轨道11之卡钩41、以及延伸出各轨道11外(前方外侧)之按压部42。

参照图5、图6及图7,各卡钩41包括导斜角411、以及位于导斜角411一侧之止挡侧端412,导斜角411与止挡侧端412由俯视观之概呈∠型外观,供卡匣盘2顺向滑入轨道11卡扣,而从前方拉出卡匣盘2时则受止挡侧端412卡住,必须将卡钩41拨开,使卡钩41脱离与轨道11的卡扣,方能退出卡匣盘2。

藉由卡匣盘上的弹出结构提供自动弹出的作用,透过弹出结构的弹片抵持轨道之挡块,卡匣盘在退出的过程中,弹片的反弹作用力将卡匣盘前端弹出两轨道外,方便使用者握着卡匣盘前端将其拉出。此外,搭配卡匣盘前方的弹片式扣钩,按压弹片式扣钩解开卡扣卡匣盘即自动弹出,此外,弹片式扣钩可供卡匣盘顺向滑入轨道卡扣,而从前方拉出卡匣盘时则受止挡侧端卡住,必须将卡钩拨开,使卡钩脱离与轨道的卡扣,方能退出卡匣盘。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