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显示技术领域,背光模组是重要组成部分。通常,背光模组包括光源和灯罩。显示面板可以分为侧入式背光和直下式背光,把光源布置在导光板后侧,通过导光板形成面光源称为直下式背光;另一种,把光源布置在导光板侧面,并通过导光板形成面光源称为侧入式背光。侧入式背光相较于直下式背光,能有效减薄面板厚度,因此面板大多采用侧入式背光的显示面板。图1示出了传统侧入式背光模组的示意结构图。
如图1所示,背光模组包括光源1、导光板2和背板3,背板3包括底板31、侧壁32以及从光源1所在一侧的侧壁32伸出的灯罩33。光源1和导光板2一侧设置在背板内,被灯罩3覆盖。灯罩3远离导光板2的上表面设有黑色硅胶4,用以固定后续放置的显示模组;灯罩3靠近导光板2的下表面设有反光涂层5,用以让光源1充分进入导光板2;背板靠近导光板2一侧的中心位置设有白色胶6,用以固定灯条。由于传统的侧入式背光模组中黑色硅胶4、反光涂层5和用于固定灯条的白色胶6是分立设置的,在组装过程中需要独立装配,生产效率低且组装流程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包括底板、侧壁侧壁和从一侧壁伸出的灯罩;光源,设于背板上位于灯罩下方;导光板,设于背板上行位于光源远离灯罩的一侧;以及一体化的固定带,覆盖背板上设有光源的一侧的灯罩、侧壁和部分底板,所述固定带面对背板的一侧至少部分设有粘合剂,所述固定带对应光源的位置设有开孔,所述固定带覆盖灯罩底面的部分在面向光源的一侧设有反光材料,所述固定带覆盖灯罩顶面的部分在远离灯罩一侧设有遮光层。
优选地,所述固定带是通过一个条带沿骑缝线弯折形成的。
优选地,所述光源包括发光部和底座,所述开孔设置在所述固定带与光源的发光部相对应的位置,所述粘合剂设置在所述固定带的面向光源底座的表面以及面向灯罩的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粘合剂设置在固定带面对背板一侧的整个表面。
优选地,所述固定带还包括:第一伸出部,从固定带覆盖光源底座的部分伸出并且覆盖光源一侧的背板的部分底板。
优选地,所述固定带还包括:第二伸出部,从固定带覆盖灯罩的底面的部分伸出并且平行于背板的底板延伸。
优选地,所述遮光层包括遮光涂层或遮光硅胶。
优选地,粘合剂为白色粘合剂。
优选地,所述开孔的尺寸和形状与光源的发光部的尺寸和形状相匹配。
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根据以上所述的背光模组。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实施例通过利用兼具反光和遮光功能的一体化固定带实现一次贴附,无需单独装配黑色硅胶、反光涂层和用于固定灯条的白色胶,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简化了组装流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的描述中的附图仅涉及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限制。
图1示出了传统背光模组的示意结构图。
图2A和图2B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立体图和截面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的固定带的截面图。
图4A示出了图3的固定带的正面展开图。
图4B示出了图3的固定带的背面展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公开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和包括该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通过一体化的固定带来实现一次贴附,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简化了组装流程。
图2A和图2B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立体图和截面图。如图2A和2B所示,背光模组包括光源10、导光板50、背板20和固定带30,其中图2A中为了图示清楚未示出导光板。
光源10可以为LED灯条,包括作为发光部101和底座102。
背板20包括底板201、侧壁202和灯罩203。图中为了图示清楚仅示出了光源10所在一侧的侧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清楚背板20还具有其他侧壁。灯罩203从光源所在一侧的侧壁伸出。在本实施例中,光源10为侧边式布置,即布置在背板20的底板201一侧上位于灯罩203下方。导光板50在背板20的底板201上位于光源10的一侧,以便将光源10发出的光经由导光板50形成面光源。
固定带30设计成一体化结构,可以覆盖背板20上设有光源10的一侧的灯罩203、侧壁202和部分底板201。固定带30面对背板20一侧可以至少部分设有粘合剂,例如可以在覆盖光源10底座的部分设置粘合剂以便固定光源10,在覆盖灯罩203下表面(即,面向光源10的表面)的部分设置粘合剂以便固定灯罩203,当然也可以选择性地在其他部分设置粘合剂以便与相应的部件粘合。固定带30覆盖灯罩203底面的部分在面向光源10的一侧设有反光材料,以便使光源10发出的光充分进入导光板20。固定带30覆盖灯罩203顶面的部分在远离灯罩203一侧设有遮光层,以便后续固定显示模组。
下面将参考图3以及图4A和图4B(下文统称图4)来详细描述固定带30的结构。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的固定带30的截面图。图4A示出了图3的固定带30的正面展开图。图4B示出了图3的固定带30的背面展开图。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带30可以是通过一个条带弯折形成的一体化结构。其可以是软质的、硬质的或者二者混合的。如图4A和图4B所示,形成固定带30可以包括部分A、B、C、D、E、F、G、H,通过弯折形成图3所示的结构以便贴合在背板20上。条带上可以裁切有相应的骑缝线,用于实现各个部分的弯折。部分C、D和E覆盖背板20上设有光源10的腔体的内表面,部分E、G和H覆盖灯罩203的上表面、下表面和端面。
在本实施例中,部分C覆盖背板20上光源10的底座102上表面,其上可以设有多个开孔301,以便光源10的发光部101穿过,其下表面(即,面向光源10的底座102的表面)上可以设有粘合剂,以便与光源10的底座102粘合。开孔301的形状、大小和数目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设置,例如可以设置成方形、圆形或其他形状,只要能使光源10的发光部101穿过即可。部分B覆盖光源10的底座102的面向导光板50的一端。部分A可以是可选的,其从部分B伸出,覆盖背板20上位于光源10旁边的部分底板。部分D覆盖光源10所在一侧的侧壁202,D上可涂有反光材料。部分E覆盖灯罩203的下表面(即,面向光源10的表面)。部分E的下表面(即,面向光源10的表面)上可以涂有反光材料,以便提高光利用率;部分E的上表面(即,与背板20的灯罩203相对的那部分表面)可以设有粘合剂,以便与背板20的灯罩203粘合。部分G覆盖灯罩203的端面,部分H覆盖灯罩203的上表面。部分H的上表面(即,面向显示模组的表面)可以涂覆遮光材料,例如涂覆黑色不透光材料。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取而代之地在部分H的上表面设置单独的遮光硅胶40(如图2A和2B所示),以满足对于不同厚度的需求。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采用白色胶作为粘合剂,以便提高光利用率。然而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任何其他合适的粘合材料。
可选地,固定带30还可以包括第二伸出部,其可以包括部分F、G以及部分E的一部分。如图3和图4A和图4B所示,第二伸出部从部分E伸出向上折叠的部分F贴合部分E的端部,部分G覆盖灯罩203的端部。部分F与部分E重叠的部分平行于底板201延伸,以便适应周边相应的部件,例如承载显示面板的基板和/或其他部件。第一伸出部和第二伸出部的尺寸和结构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设置,以适应周围不同的部件装配需求。
虽然以上图2至图4将固定带30示为由单个条带弯折形成,然而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任何其他合适的方式来形成一体化的固定带30,例如一体化成型等等。
虽然在以上实施例中在固定条带30的部分E和部分C上设有粘合剂,然而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此,固定带30的任何其他部分均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相应的材料层,例如,可以在部分A和部分H的面向背板20的一侧也设置粘合剂(如图4B所示),甚至可以在固定带30面向背板20的一侧全部设有粘合剂。
虽然图4A和图4B中将固定带30的各个部分A至H均示为长度相同而宽度不同的矩形,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清楚,这仅仅是为了描述清楚而提供的示意性表示,在实际应用中固定带30的各个部分的数目、尺寸和形状是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设置的,例如,可以将部分H设置成长度比其他部分短,也可以将部分H的宽度可以设置成小于部分E与部分F的宽度差,等等。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实施例通过提供一体化的固定带实现一次贴附,无需单独装配黑色硅胶、反光涂层和用于固定灯条的白色胶,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且简化了组装流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公开,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实用新型公开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