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R/VR头戴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93526阅读:654来源:国知局
一种AR/VR头戴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头戴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AR/VR头戴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增强现实(AR),是一种实时地将虚拟图像与现实场景进行结合展现的技术。虚拟现实(VR),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

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头戴显示设备,也即AR/VR头戴显示设备,在AR/VR电子产品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传统的AR/VR头戴显示设备包括光学镜片和镜架,其中,光学镜片主要通过双面胶单独粘接或者是单独涂胶来使光学镜片固定于镜架上。单独涂胶或双面胶粘接时镜片的偏移、翘起是目前引起光学不良的主要原因。在光学镜片与镜架结合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对光学镜片进行额外的定位处理工序,增加了制作成本,还会溢胶至光学镜片进一步造成光学镜片的不良发生,在产品做跌落等可靠性测试时容易导致光学功能的失效。

因此,针对以上问题,需要提供一种新的AR/VR头戴显示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AR/VR头戴显示设备,所述AR/VR头戴显示设备采用热熔结合点胶的方式来实现镜片的固定,可在组装时对光学镜片快速定位,防止镜片发生偏移或翘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AR/VR头戴显示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光学镜片和结合固定在所述光学镜片边缘的支架;

所述支架包括呈环状结构的底壁部,及由所述底壁部外侧边缘向上一体延伸出的侧壁部;

所述光学镜片的下表面边缘包括有与所述底壁部上表面结合固定的固定面;所述侧壁部的内侧表面与光学镜片侧部边沿之间形成点胶槽;

所述底壁部还包括由底壁部上表面向上延伸出的固定柱,与所述固定面对应的光学镜片的边缘设有供所述固定柱插入的通孔。

优选地,所述光学镜片还包括由光学镜片边沿向外延伸形成的延伸部。

优选地,所述通孔位于所述延伸部上。

优选地,所述延伸部延伸至与侧壁部内侧表面接触。

优选地,所述底壁部还包括由底壁部内侧边缘向上一体延伸出的凸起部,所述光学镜片的下表面边缘与所述凸起部的顶部表面结合固定,所述固定面至少包括与所述凸起部的顶部表面结合的部分。

优选地,所述固定柱位于凸起部的顶部表面。

优选地,所述光学镜片还包括由光学镜片边沿向外延伸形成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延伸至与侧壁部内侧表面接触。

优选地,所述通孔位于所述延伸部上。

优选地,所述支架包括相对的两个第一边和相对的两个第二边,所述固定柱位于相对的两第一边侧和\或相对的两第二边侧。

优选地,所述光学镜片为对称的弧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AR/VR头戴显示设备中,对应设置的通孔和固定柱对光学镜片起到了定位的作用,使光学镜片与支架之间更易于结合固定,同时还能避免点胶时光学镜片发生位移、转动或翘起,可实现光学镜片与支架有效地固定配合,省略传统头戴显示设备制作过程中的定位处理工序,简化了制作工艺,降低了制作成本。

2、在本实用新型的AR/VR头戴显示设备的制备过程中,光学镜片与支架固定之后,可以通过热熔的方式将固定柱熔化,熔化的固定柱可以使光学镜片与支架初步卯合在一起。在初步卯合后,通过点胶槽点胶的方式使光学镜片的侧部边沿与支架的侧壁部通过胶粘进一步粘贴固定,光学镜片与支架之间的结合更加牢固稳定,有效解决传统AR/VR头戴显示设备在测试时镜片易脱落的问题,提高设备良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预组装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预组装状态的剖面图;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光学镜片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光学镜片 101、固定面 102、通孔 103、延伸部 2、支架 201、底壁部 202、侧壁部 203、凸起部 204、固定柱 3、点胶槽。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述的描述中,出于说明的目的,为了提供对一个或者多个实施方式的全面理解,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然而,很明显,也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现这些实施方式。在其它例子中,为了便于描述一个或者多个实施方式,公知的结构和设备以方框图的形式示出。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中相似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传统的AR/VR头戴显示设备中,光学镜片主要通过双面胶单独粘接或者单独涂胶方式使光学镜片固定于镜架上。单独涂胶或双面胶粘接时镜片的偏移、翘起是目前引起光学镜片不良的主要原因。在光学镜片与镜架结合的过程中,通常还需要对光学镜片进行额外的定位处理,不仅成本高,还会由于溢胶造成光学镜片的不良。

针对传统AR/VR头戴显示设备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AR/VR头戴显示设备。具体地,结合附图进行说明。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预组装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预组装状态的剖面图;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光学镜片俯视图。

所述设备包括光学镜片1和结合固定在所述光学镜片1边缘的支架2。光学镜片1的结构以符合人体眼部佩戴为佳,优选地,所述光学镜片1为对称的弧形结构。所述支架2包括呈环状结构的底壁部201,及由所述底壁部201外侧边缘向上一体延伸出的侧壁部202;所述光学镜片的下表面边缘包括有与所述底壁部201上表面结合固定的固定面101;所述侧壁部202的内侧表面与光学镜片1侧部边沿之间形成点胶槽3。

进一步地,为了在光学镜片与镜架结合过程中实现对光学镜片的定位,在本实用新型的AR/VR头戴显示设备中,所述底壁部201还包括由底壁部201上表面向上延伸出的固定柱204,与所述固定面101对应的光学镜片1的边缘设有供所述固定柱204插入的通孔102。对应设置的通孔102和固定柱204对光学镜片不仅起到定位的作用,使光学镜片与支架之间更易于结合固定,省略了传统头戴显示设备制作过程中的定位处理工序,简化了制作工艺,降低了制作成本;此外,将光学镜片1与支架2固定之后,可以通过热熔的方式将固定柱204熔化,熔化的固定柱204可以使光学镜片1与支架2初步卯合在一起。

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点胶槽3的结构为连续的闭合结构。点胶槽3的作用为点胶,在初步卯合后,通过点胶的方式使得光学镜片1的侧部边沿与支架2的侧壁部202通过胶粘进一步粘贴固定,使得光学镜片1与支架2之间的结合更加牢固,有效解决了传统AR/VR头戴显示设备在测试时镜片易脱落的问题。

结合图1和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为了增大点胶槽的容胶量,使光学镜片1与支架2之间的结合更牢固,胶粘的效果更优,所述底壁部201还包括由底壁部201内侧边缘向上一体延伸出的凸起部203,所述光学镜片1的下表面边缘与所述凸起部203的顶部表面结合固定,所述固定面101至少包括与所述凸起部203的顶部表面结合的部分。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柱204位于凸起部203的顶部表面,使得光学镜片1与凸起部203之间的结合更稳定。

更优选地,如图3所示,所述支架2包括相对的两个第一边和相对的两个第二边,所述固定柱204位于相对的两第一边侧和相对的两第二边侧。这种对称设计可以避免预组装状态下光学镜片发生位移、转动或翘起,实现光学镜片与支架有效地固定配合。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对称设置至少两个固定柱204,能够实现热熔固定的效果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光学镜片1还包括由光学镜片1边沿向外延伸形成的延伸部103。优选地,所述延伸部103延伸至与侧壁部202内侧表面接触,可以有效防止光学镜片在支架上发生转动或移位,辅助完成预组装状态下对光学镜片的定位。更优选地,所述通孔102位于所述延伸部103上。延伸部103可以为通孔102的设置提供足够的空间,以利于维持光学镜片1的整体性。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延伸部可以设置在光学镜片边沿的其他位置,延伸部的长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进一步地限制。

本文中所采用的描述方位的词语“上”、“下”“顶部”“侧面”等均是为了说明的方便基于附图中图面所示的方位而言的,在实际装置中这些方位可能由于装置的摆放方式而有所不同。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