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焦超高清日夜共焦光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80884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长焦超高清日夜共焦光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学系统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长焦超高清日夜共焦光学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高感光芯片的出现,原有的视频监控已不能满足人们的期望,远距离高清监控成为新一代宠儿。在监控中使用的长焦学镜头中,虽然保证了长焦的前提,却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体积大、质量重、红外共焦效果不理想或是分辨率低等一些问题。为了使长焦光学镜头更符合市场需求,通常重点改善光学镜头的某些不足,虽然有一些长焦、红外共焦的光学镜头崭露头角,却由于系统中使用的镜片数较多,使得长焦下的分辨率不尽人意。同时,也增加了成本和体积,不能满足市场的期望。公开号为CN106950683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长焦镜头,其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次分布,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所述长焦镜头满足:0.55<EFL/TTL<1.65,其中EFL为系统的有效焦距,TTL为系统的光学总长。本实用新型的长焦镜头以单组镜片移动来实现合焦,畸变和像差控制的好,长度短,镜少片,对焦负荷小,对焦速度易保证,同时镜头体积小,成本低。该长焦镜头存在的缺陷:使用8枚镜片,体积大,成本高,而且分辨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已不能满足当下需求。公开号为CN106707467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长焦镜头,从物面到像面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镜片(L1)、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镜片(L2)、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镜片(L3)、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镜片(L4)、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镜片(L5)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六镜片(L6)组成;其中第二镜片(L2)和第三镜片(L3)之间设置有配置有规定着既定的口径的孔径光阑(STP);在第六镜片(L6)和成像面(IMG)之间,配置有保护玻璃(CG)和滤光片(ICR);在成像面(IMG),配置有CCD和CMOS等的固体摄像元件的光接收面,第六镜片(L6)为弯月形透镜并弯向像方;所述第二镜片(L2)、第四镜片(L4)均为重火石玻璃镜片;所述第一镜片(L1)、第三镜片(L3)、第五镜片(L5)、第六镜片(L6)为低色散玻璃镜片。但是该长焦镜头重量大,成本高,而且分辨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公开号为CN206387950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长焦距日夜两用定焦监控镜头,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和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六透镜,所述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和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胶合形成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胶合透镜,所述具有正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和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胶合形成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胶合透镜,孔径光阑设置于第二胶合透镜与第六透镜之间。整个系统结构紧凑,方便装配,成像质量好,减小红外光相对可见光的离焦量,可达到日夜共焦的目的。但是该镜头存在解像力低,畸变高,重量大,成本高等不足。技术实现要素:为了克服长焦、日夜共焦光学系统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将提供一种长焦、日夜共焦光学系统,该光学系统不仅可以克服这种光学系统中镜片数多、长焦下的分辨率不尽人意等不足,还可以缩小镜头体积,同时又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长焦超高清日夜共焦光学系统,包括沿光轴从物面到像面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感光芯片,所述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之间设置光阑,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为玻璃球面透镜,所述第三透镜为塑胶非球面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的焦距依次为负、正、负、正、正、负。优选地,所述第一透镜的物面侧为凸面,像面侧为凹面;所述第二透镜的物面侧为凸面,像面侧为凹面;所述第三透镜的物面侧为凹面,像面侧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为双凸透镜;所述第五透镜为双凸透镜;所述第六透镜为双凹透镜。优选地,所述第一透镜为高色散透镜;所述第二透镜为高色散透镜;所述第三透镜为低色散透镜;所述第四透镜为超低色散透镜;所述第五透镜为低色散透镜;第六透镜为高色散透镜。优选地,所述第三透镜的非球面面型满足方程式:,其中:c为半径所对应的曲率,y为径向坐标,径向坐标的单位和透镜长度单位相同,k为圆锥二次曲线系数;当k<-1时,透镜的面形曲线为双曲线;当k=-1时,透镜的面形曲线为抛物线;当-1<k<0时,透镜的面形曲线为椭圆;当k=0时,透镜的面形曲线为圆形;当k>0时,透镜的面形曲线为扁圆;~分别表示各径向坐标所对应的系数。优选地,所述第六透镜与感光芯片之间依次设置滤光片和感光芯片保护玻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长焦、超高清的日夜共焦光学系统,该光学系统不仅克服了现有光学系统中镜片数多、长焦下的分辨率不尽人意等不足,还可以缩小镜头体积,同时又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光学系统中,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镜均采用玻璃球面透镜,利用玻璃的稳定性,降低系统对温度的敏感度;第三透镜采用塑料非球面透镜,正负光焦度搭配使用,使透镜的各参数相互补偿,有效地改善了由温度变化引起的系统分辨率下降;第一透镜是具有负光焦度的高色散、玻璃透镜,且其物面侧为凸面,从而不但可以为镜头导入大视场角的光线,还可以有效地控制轴向色差;第二透镜是具有正光焦度的高色散、玻璃透镜,不仅能够增大系统的视场角,还能很好地控制系统中光线的走势,同时能够加大第二透镜与光阑之间的距离;第三透镜的第一面即物面侧为凹面,不但可以使边缘光线和主光线具有较好的平行性,同时又确保了主光线对光轴的倾角;而第二面即像面侧为凸面,这样能够提高光学系统的视场角,还能够很好地矫正系统的场曲,同时可以提高像面中心和边缘的分辨率;第四透镜是具有正光焦度的超低色散球面透镜,很好地控制了周边主光线入射到第五透镜的角度,提高周边照度,同时能均衡像差,为达到最佳像面提供可能;第五透镜为低色散球面玻璃透镜,第六透镜是具有负光焦度的低色散玻璃透镜,两个镜片胶合使用,起到了胶合镜片矫正色差的效果,而且有效地解决了光阑附近透镜偏心敏感的问题;第六透镜之后设有感光芯片,该感光芯片的分辨率可以满足200~600万像素的不同要求;同时,在第六透镜和感光芯片之间,还装有滤光片,不但可对感光芯片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可以滤掉所需波段外的杂光,从而提高像质。本实用新型长焦超高清日夜共焦光学系统的焦距为8mm,同时还可保证超高分辨率;可实现日夜共焦,可实现24小时监控;采用温度补偿设计,能够在-40℃~+80℃的环境下工作,不离焦。本实用新型光学系统采用玻塑组合的形式,不但保证了光学系统的性能,并且可以降低成本,简化结构,减轻重量,还有利于大批量生产,符合市场需求。本实用新型光学系统在使用超低色散材料的同时,还对光阑的位置进行了优化,将光阑设置在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之间,提高画面像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本实用新型长焦超高清日夜共焦光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长焦超高清日夜共焦光学系统的球差曲线图;图3:本实用新型长焦超高清日夜共焦光学系统的场曲及畸变曲线图;图4:本实用新型长焦超高清日夜共焦光学系统的色差曲线图;图5:本实用新型长焦超高清日夜共焦光学系统的MTF曲线图;其中,1-第一透镜,2-第二透镜,3-第三透镜,4-第四透镜,5-第五透镜,6-第六透镜,7-感光芯片,8-光阑,9-滤光片,10-感光芯片保护玻璃。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清楚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参阅图1,一种长焦超高清日夜共焦光学系统,由6枚玻璃与塑胶镜片混合构成,包括有沿光轴从物面到像面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第四透镜4、第五透镜5、第六透镜6和感光芯片7,第二透镜2和第三透镜3之间设置光阑8。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四透镜4、第五透镜5和第六透镜6为球面透镜,材质为玻璃,第三透镜3为非球面透镜,材质为塑胶。所述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第四透镜4、第五透镜5和第六透镜6的焦距依次为负、正、负、正、正、负。所述第一透镜1的物面侧为凸面,像面侧为凹面,为弯月透镜;所述第二透镜2的物面侧为凸面,像面侧为凹面,为弯月透镜;所述第三透镜3的物面侧为凹面,像面侧为凸面,为弯月透镜;所述第四透镜4为双凸透镜;所述第五透镜5为双凸透镜;所述第六透镜6为双凹透镜。本实用新型光学系统中第一透镜1为高色散透镜;第二透镜2为高色散透镜;第三透镜3为低色散透镜;第四透镜4为超低色散透镜;第五透镜5为低色散透镜;第六透镜6为高色散透镜。本实用新型光学系统中第三透镜3的非球面面型满足方程式:,其中:c为半径所对应的曲率,y为径向坐标,径向坐标的单位和透镜长度单位相同,k为圆锥二次曲线系数;当k<-1时,透镜的面形曲线为双曲线;当k=-1时,透镜的面形曲线为抛物线;当-1<k<0时,透镜的面形曲线为椭圆;当k=0时,透镜的面形曲线为圆形;当k>0时,透镜的面形曲线为扁圆;~分别表示各径向坐标所对应的系数。通过以上参数可以精确设定透镜前后两个非球面的形状尺寸。在本实用新型光学系统中,第一透镜1是具有负光焦度的高色散、玻璃透镜,且其物面侧为凸面,从而不但可以为镜头导入大视场角的光线,还可以有效地控制轴向色差;同时,由于玻璃镜片相比塑料镜片而言,具有耐高温、耐腐蚀、耐划伤等特点,从而可以很好地保护镜头,是镜头在装配、运输、高温、低温、强光、风沙等因素下,不易损坏,从而达到延长使用寿命的作用。第二透镜2是具有正光焦度的高色散、玻璃透镜,其像面侧向像面方向凹,不仅能够增大系统的视场角,还能很好地控制系统中光线的走势,同时能够加大第二透镜2与光阑8之间的距离。第三透镜3是具有负光焦度的低色散非球面塑料透镜,第三透镜3物面侧的面型为扁圆,其圆锥二次曲线系数均满足k>0;第三透镜3像面侧的面型为椭圆,其圆锥二次曲线系数均满足-1<k<0。第三透镜3的第一面即物面侧为凹面,不但可以使边缘光线和主光线具有较好的平行性,同时又确保了主光线对光轴的倾角;而第二面即像面侧为凸面,这样能够提高光学系统的视场角,还能够很好地矫正系统的场曲,同时可以提高像面中心和边缘的分辨率。利用光阑8后且靠近光阑8的透镜对温度敏感的特性以及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和第三透镜3的光焦度的合理分配,使整个系统在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光焦度的变化量很小,有效地改善了由温度变化引起的系统分辨率下降;同时还能有效地控制镜头前端的有效口径和光学后焦,消除系统的高级像差和畸变像差。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和第三透镜3均采用弯月形透镜,且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为球面透镜,第三透镜3为非球面透镜,三者配合使用,不但有效解决了系统的色差等各种像差均衡问题,还可以减小后元件的外形尺寸。为了减小光线在各透镜之间折射时的角度变化,减小成像畸变,因此本实用新型在结构上尽可能地第一透镜1和第二透镜2之间的距离。第四透镜4是具有正光焦度的超低色散球面透镜,很好地控制了周边主光线入射到第五透镜5的角度,提高周边照度,同时能均衡像差,为达到最佳像面提供可能。第五透镜5为低色散球面玻璃透镜,第六透镜6是具有负光焦度的低色散玻璃透镜,两个镜片胶合使用,起到了胶合镜片矫正色差的效果,而且有效地解决了光阑附近透镜偏心敏感的问题。另外,利用高色散材料与超低色散材料的配合使用,也能很好地矫正由红外光引起的二级光谱,优化轴向色差,使得镜头在白光和红外光条件下,都可以在像面上得到清晰的像,从而满足红外共焦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镜片材质,同时科学的搭配透镜形状,以此来使镜头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焦点的漂移距离极小,从而能够有效地解决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分辨率下降或者焦点漂移问题;同时这不但可以进一步减小光学系统在红外条件下与可见光条件下存在的焦点偏移量,提升红外解像力,还可以通过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和第四透镜4三者面型的搭配,很好地校正系统的像散,提高系统的分辨率。为了使镜头在高温或低温时,达到低温漂移的要求,在设计时,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四透镜4、第五透镜5和第六镜6均采用玻璃球面透镜,利用玻璃的稳定性,降低系统对温度的敏感度;第三透镜3采用塑料非球面透镜,正负光焦度搭配使用,使透镜的各参数相互补偿,有效地改善了由温度变化引起的系统分辨率下降。其中:第一透镜1的焦距为-13~-11mm;第二透镜2的焦距为14~16mm;第三透镜3的焦距为-82~-80mm;第四透镜4的焦距为9~11mm;第五透镜5的焦距为13~15mm;第六透镜6的焦距为-8~-6mm。同时,第五透镜5和第六透镜6的组合焦距为43~45mm。本光学系统采用宽光谱设计,在400nm~700nm光谱范围内进行色差校正,不但使图像色彩亮丽和锐利,还具有很好的色彩还原性,使成像的效果更接近人眼直接观察的效果。同时,还校正了800nm~940nm的近红外光谱像差,实现红外共焦的效果。由物面到像面,第六透镜6之后设有感光芯片7,该感光芯片的尺寸为1/2.7",分辨率可以满足200~600万像素的不同要求。同时,在第六透镜6和感光芯片7之间,还装有滤光片9,不但可对感光芯片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可以滤掉所需波段外的杂光,从而提高像质。此外,在设计时,已充分考虑了感光芯片7的感光芯片保护玻璃10所引入的像差,并在设计过程中加以矫正,从而提高镜头的品质。下面,列举一个焦距为8mm,分辨率为600万像素,机械总长为22.6mm以内,可在-40℃~+80℃的环境下正常工作的实际设计实施例:表1系统数据表2非球面系数~面编号603.121e-044.805e-04-3.543e-048.169e-05-5.409e-060705.386e-04-7.935e-055.740e-05-6.480e-061.839e-070上述表1和表2中:面编号1和2分别表示的是第一透镜1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一透镜1的材质为H-ZLAF76;面编号3和4分别表示的是第二透镜2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二透镜2的材质为H-ZLAF76;面编号6和7分别表示的是第三透镜3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三透镜3的材质为E48R;面编号8和9分别表示的是第四透镜4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第四透镜4的材质为H-FK61;面编号10和11分别表示的是第五透镜5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五透镜5的材质为H-ZPK1;面编号11和12分别表示的是第六透镜6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第六透镜6的材质为H-ZF11;面编号13和14分别表示的是滤光片9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滤光片9的基底材质为H-K9L。其中,所述第一面指朝向物面侧的一面,第二面指朝向像面的一面。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图2、图3、图4和图5分别给出了光学系统的球差曲线、场曲及畸变曲线、色差曲线和MTF曲线,由图可知,在435nm~656nm宽光谱范围内,本实用新型光学系统具有球差小、场曲小、色差小、MTF曲线集中程度高,光学系统的上述性能输出曲线,体现了该系统像面平整、90%视场内的分辨率均匀,综合光学性能优异。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