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芯光纤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12898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多芯光纤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新型涉及一种连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多芯光纤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多芯光纤连接装置一般包括可相互对接的多芯光纤插头及多芯光纤插座,而为了对接时能保持稳定连接,多芯光纤插头及多芯光纤插座之间会有扣接结构以防止两者互相脱离。但是现有的扣接结构会使当用户欲将多芯光纤插头自多芯光纤插座拔除时,需要双手操作,较为不便。

例如中国台湾专利第M524580号(对应案CN205562884、US9625655) 公开一种多芯光纤插座与配合该多芯光纤插座的多芯光纤插头,当多芯光纤插头对应插入多芯光纤插座时,利用插入插孔中的插接头能够将定位件径向向外推抵,以使该插接头顺利插入插孔中,之后,定位件就能够顺势卡抵于插接头的凹槽中,以快速地结合多芯光纤插头与该多芯光纤插座。当要拆卸相互结合的多芯光纤插头与多芯光纤插座时,只要施力将套环移动,以使定位件脱离套环的挡抵,进而使定位件能径向向外移动而脱离凹槽,使多芯光纤插头自多芯光纤插座中拔除。然而,此结合结构需要一手握住多芯光纤插头,一手握住多芯光纤插座,用双手才能将多芯光纤插头与多芯光纤插座分离。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新型的其中一个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单手操作的多芯光纤连接装置。

于是,本新型多芯光纤连接装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是包含一第一多芯光纤连接器及一第二多芯光纤连接器。该第一多芯光纤连接器包括一第一多芯光纤组件、一第一接头单元及一第一套管单元,该第一接头单元与该第一套管单元相接合以共同容置该第一多芯光纤组件,该第一接头单元包括一接头本体,且该接头本体具有一与该第一套管单元连接的连接端部,及一相反于该连接端部的第一接合端部,并于该第一接合端部的外表面形成一环槽。该第二多芯光纤连接器包括一第二多芯光纤组件、一第二接头单元及一第二套管单元,该第二接头单元与该第二套管单元相接合以共同容置该第二多芯光纤组件,该第二接头单元包括一与该第二套管单元连接的外环、一与该外环抵接的内环、一可活动地套设于该内环外侧的活动套、一套设于该内环及该活动套外侧的固定环、一可活动地套设于该固定环外侧的活动环、一套设于该内环以对该活动套提供弹性偏压的第一弹簧、一套设于该固定环以对该活动环提供弹性偏压的第二弹簧,及多个定位珠,该固定环具有一与该第一接合端部相配合对接的第二接合端部,及多个形成于该第二接合端部且间隔分布的安装孔,多个所述安装孔分别容置多个所述定位珠且位置与该第一接合端部的环槽相配合,该活动环具有一与该固定环相隔的环体及一由该环体内侧凸出的环凸部,该环凸部与该环体的端缘间隔一段距离而与该环体共同界定一环沟部,且该环凸部具有相邻该环沟部的一阶面。在该第一接合端部与该第二接合端部未对接时,该活动套受该第一弹簧偏压恒位于该固定环内侧覆盖多个所述安装孔处并压抵多个所述定位珠使多个所述定位珠凸出于该固定环的外表面,该活动环的环凸部的阶面抵于多个所述定位珠且该环沟部供多个所述定位珠凸伸其中。在该第一接合端部与该第二接合端部对接时,该活动套受该第一接合端部推抵而移离多个所述安装孔以使多个所述定位珠卡置于该环槽,且该活动环受该第二弹簧偏压使该环凸部移动至覆盖多个所述安装孔的位置以压抵于多个所述定位珠。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第一多芯光纤组件包括一第一对接端部,且该第一对接端部具有一第一定位键,该第一接头单元的接头本体的内侧形成一配合容置该第一定位键的第一键槽,以使该第一多芯光纤组件与该第一接头单元相对定位,该第二多芯光纤组件包括一第二对接端部,且该第二对接端部具有一第二定位键,该第二接头单元的内环的内侧形成一配合容置该第二定位键的第二键槽,以使该第二多芯光纤组件与该第二接头单元相对定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第一多芯光纤组件包括一第一对接端部,该第二多芯光纤组件包括用以与该第一对接端部对接的一第二对接端部,及一套设于该第二对接端部的内密封环,且该内密封环抵接于该内环的内侧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第一多芯光纤组件包括一第一对接端部、一与该第一对接端部连接的第一光纤线缆,及一套设于该第一光纤线缆的第一光纤绝缘层,该第一套管单元包括一第一连接管、一第一密封环及一第一保护套,该第一连接管连接该接头本体且具有一第一管体,该第一管体与该第一保护套连接的一端形成一第一齿状端部,且该第一密封环套设于该第一光纤绝缘层并塞置于该第一齿状端部内,而该第一保护套即套接于该第一齿状端部,该第二多芯光纤组件包括用以与该第一对接端部对接的一第二对接端部、一与该第二对接端部连接的第二光纤线缆,及一套设于该第二光纤线缆的第二光纤绝缘层,该第二套管单元包括一第二连接管、一第二密封环及一第二保护套,该第二连接管连接该外环且具有一第二管体,该第二管体与该第二保护套连接的一端形成一第二齿状端部,且该第二密封环套设于该第二光纤绝缘层并塞置于该第二齿状端部内,而该第二保护套即套接于该第二齿状端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接头本体设有内螺纹,且该第一管体设有相配合的外螺纹,以使该接头本体与该第一连接管锁接固定,该外环设有内螺纹,且该第二管体设有相配合的外螺纹,以使该外环与该第二连接管锁接固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接头本体设有内螺纹,该第一套管单元包括一第一连接管,该第一连接管连接该接头本体并具有一第一管体,且该第一管体设有相配合的外螺纹,以使该接头本体与该第一连接管锁接固定,该外环设有内螺纹,该第二套管单元包括一第二连接管,该第二连接管连接该外环并具有一第二管体且该第二管体设有相配合的外螺纹,以使该外环与该第二连接管锁接固定。

本新型具有以下功效:在将该第一多芯光纤连接器与该第二多芯光纤连接器由对接状态分离时,只要拉动该活动环即可通过活动套抵推该第一接合端部,而使该第一接合端部退出该第二接合端部,从而将该第一多芯光纤连接器与该第二多芯光纤连接器分离,而能具有单手操作使该第一多芯光纤连接器与该第二多芯光纤连接器快速连接及分离的功效。

附图说明

本新型的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附图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图1是本新型多芯光纤连接装置的一实施例的一立体图;

图2是说明该实施例的第一多芯光纤连接器与第二多芯光纤连接器在未对接状态的一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2的另一角度视图;

图4是该实施例的第一多芯光纤连接器的一立体分解图;

图5是图4的进一步立体分解图;

图6是说明该实施例的第一多芯光纤组件与第一接头单元的立体分解图;

图7是说明该实施例的第一多芯光纤组件与第一套管单元的连接关系的立体图;

图8是说明该实施例的第二多芯光纤连接器的一立体分解图;

图9是图8的进一步立体分解图;

图10是说明该实施例的第二多芯光纤组件与第二接头单元的立体分解图;

图11是说明该实施例的第一多芯光纤连接器与第二多芯光纤连接器在未对接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12是说明该实施例的第一多芯光纤连接器与第二多芯光纤连接器在对接过程的局部剖视图及

图13是说明该实施例的第一多芯光纤连接器与第二多芯光纤连接器在对接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 第一多芯光纤连接器

200 第二多芯光纤连接器

1 第一多芯光纤组件

11 第一对接端部

111 第一定位键

12 第一光纤线缆

13 第一光纤绝缘层

2 第一接头单元

21 接头本体

211 连接端部

212 第一接合端部

213 环槽

214 第一键槽

215 内螺纹

22 固定片

3 第一套管单元

31 第一连接管

311 第一管体

312 第一凸出部

313 第一齿状端部

314 外螺纹

32 第一垫片

33 第一密封环

34 第一保护套

4 第二多芯光纤组件

41 第二对接端部

411 第二定位键

42 内密封环

43 第二光纤线缆

44 第二光纤绝缘层

5 第二接头单元

51 外环

511 内螺纹

52 内环

521 第二键槽

53 活动套

54 固定环

541 第二接合端部

542 安装孔

55 活动环

551 环体

552 环凸部

552a 阶面

553 环沟部

56 第一弹簧

57 第二弹簧

58 定位珠

6 第二套管单元

61 第二连接管

611 第二管体

612 第二凸出部

613 外螺纹

614 第二齿状端部

62 第二垫片

63 第二密封环

64 第二保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3,本新型多芯光纤连接装置的一实施例,包含可互相对接的一第一多芯光纤连接器100及一第二多芯光纤连接器200。

参阅图3至图6,第一多芯光纤连接器100包括一第一多芯光纤组件1、一第一接头单元2及一第一套管单元3。该第一接头单元2与该第一套管单元3相接合以共同容置该第一多芯光纤组件1。该第一接头单元2包括一接头本体21及一固定片22,且该接头本体21具有一与该第一套管单元3连接的连接端部211,及一相反于该连接端部211的第一接合端部212,并于该第一接合端部212的外表面形成一环槽213。该第一多芯光纤组件1包括一第一对接端部11、一与该第一对接端部11连接的第一光纤线缆12,及一套设于该第一光纤线缆12的第一光纤绝缘层13,且该第一对接端部11具有一第一定位键111,该第一接头单元2的接头本体21的内侧形成一配合容置该第一定位键111的第一键槽214,以使该第一多芯光纤组件1与该第一接头单元2相对定位,也就是说,使该第一多芯光纤组件1与该第一接头单元2 不会相对旋转。该第一套管单元3包括连接该接头本体21的一第一连接管 31、一第一垫片32、一第一密封环33及一第一保护套34。该第一连接管31 具有一第一管体311及一环绕该第一管体311凸出的第一凸出部312,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凸出部312的外周呈六边形,以方便使用例如板手的工具施力。该第一垫片32套设于该第一管体311且夹置于该第一凸出部312与该接头本体21之间。在本实施例中,该接头本体21设有内螺纹215(见图11),且该第一管体311设有相配合的外螺纹314(见图11),以使该接头本体21与该第一连接管31锁接固定。参阅图5与图7,该第一管体311与该第一保护套34连接的一端形成一第一齿状端部313,且该第一密封环33套设于该第一光纤绝缘层13并塞置于该第一齿状端部313内,而该第一保护套34即套接于该第一齿状端部313。该第一多芯光纤组件1的一部分穿设于该第一套管单元3。通过该第一密封环33封闭该第一光纤绝缘层13与该第一套管单元3之间的间隙,以防止液体渗入该接头本体21内,由此避免液体损害该第一多芯光纤组件1。

参阅图8至图11,该第二多芯光纤连接器200包括一第二多芯光纤组件 4、一第二接头单元5及一第二套管单元6,该第二接头单元5与该第二套管单元6相接合以共同容置该第二多芯光纤组件4。该第二接头单元5包括一与该第二套管单元6连接的外环51、一与该外环51抵接的内环52、一可活动地套设于该内环52外侧的活动套53、一套设于该内环52及该活动套53 外侧的固定环54、一可活动地套设于该固定环54外侧的活动环55、一套设于该内环52以对该活动套53提供弹性偏压的第一弹簧56、一套设于该固定环54以对该活动环55提供弹性偏压的第二弹簧57,及多个定位珠58。该固定环54具有一与该第一接合端部212相配合对接的第二接合端部541,及多个形成于该第二接合端部541且间隔分布的安装孔542。多个安装孔542 分别容置多个定位珠58且位置与该第一接合端部212的环槽213相配合。该活动环55具有一与该固定环54相隔的环体551及一由该环体551内侧凸出的环凸部552,该环凸部552与该环体551的端缘间隔一段距离而与该环体551共同界定一环沟部553,且该环凸部552具有相邻该环沟部553的一阶面552a。该第二多芯光纤组件4包括用以与该第一对接端部11对接的一第二对接端部41、一与该第二对接端部41连接的第二光纤线缆43,及一套设于该第二光纤线缆43的第二光纤绝缘层44,且该第二对接端部41具有一第二定位键411,该第二接头单元5的内环52的内侧形成一配合容置该第二定位键411的第二键槽521,以使该第二多芯光纤组件4与该第二接头单元 5相对定位。该第二套管单元6包括连接该外环51的一第二连接管61、一第二垫片62、一第二密封环63及一第二保护套64。该第二连接管61具有一第二管体611及一环绕该第二管体611凸出的第二凸出部612。该外环51 设有内螺纹511,且该第二管体611设有相配合的外螺纹613,以使该外环 51与该第二连接管61锁接固定。该第二管体611与该第二保护套64连接的一端形成一第二齿状端部614,且该第二密封环63套设于该第二光纤绝缘层 44并塞置于该第二齿状端部614内,而该第二保护套64即套接于该第二齿状端部614。该第二多芯光纤组件4的一部分穿设于该第二套管单元6。通过该第二密封环63封闭该第二光纤绝缘层44与该第二套管单元6之间的间隙,以防止液体渗入该第二接头单元5内,由此避免液体损害该第二多芯光纤组件4。该第二多芯光纤组件4还包括一套设于该第二对接端部41的端缘处的内密封环42,且该内密封环42抵接于该内环52的端缘内侧处,并用以在该第一多芯光纤连接器100与该第二多芯光纤连接器200对接时与该第一接合端部212抵接(见图13)以防止液体渗入该第一多芯光纤组件1与该第二多芯光纤组件4的对接处。

参阅图11至图13,在该第一多芯光纤连接器100与该第二多芯光纤连接器200未对接时,也就是说,在该第一接合端部212与该第二接合端部541 未对接时,该活动套53受该第一弹簧56偏压恒位于该固定环54内侧覆盖多个安装孔542处并压抵多个定位珠58使多个定位珠58凸出于该固定环54 的外表面,该活动环55的环凸部552的阶面552a抵于多个定位珠58且该环沟部553供多个定位珠58凸伸其中。在该第一接合端部212与该第二接合端部541对接时,该活动套53受该第一接合端部212推抵而移离多个安装孔542以使多个定位珠58卡置于该环槽213,且该活动环55受该第二弹簧57偏压使该环凸部552移动至覆盖多个安装孔542的位置以压抵于多个定位珠58,通过多个所述定位珠58卡置于该环槽213而使该第一多芯光纤连接器100与该第二多芯光纤连接器200相对固定而保持稳定连接。欲将该第一多芯光纤连接器100与该第二多芯光纤连接器200分离时,只需单手操作拉动该活动环55,使该环凸部552移离多个定位珠58以解除对多个定位珠58的压抵,而使多个定位珠58可以往该环沟部553移动,在此同时,该活动套53受该第一弹簧56作用回复原位且在移动过程中一并抵推该第一接合端部212,而使该第一接合端部212退出该第二接合端部541,如此即可将该第一多芯光纤连接器100与该第二多芯光纤连接器200分离。而在该活动套53抵推该第一接合端部212时亦将多个定位珠58往该环沟部553推移,最后该活动套53由该固定环54内侧压抵于多个定位珠58,而使多个定位珠 58凸出于该固定环54的外表面而供该环凸部552靠抵,以使该环凸部552 能压缩该第二弹簧57,以在该第一多芯光纤连接器100与该第二多芯光纤连接器200对接时,能够通过该第二弹簧57的弹性使该环凸部552回到压抵多个定位珠58的位置。

综上所述,在将该第一多芯光纤连接器100与该第二多芯光纤连接器 200由对接状态分离时,只要拉动该活动环55即可通过活动套53抵推该第一接合端部212,而使该第一接合端部212退出该第二接合端部541,从而将该第一多芯光纤连接器100与该第二多芯光纤连接器200分离,而能具有单手操作使该第一多芯光纤连接器100与该第二多芯光纤连接器200快速连接及分离的功效。

然而以上所述,仅为本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新型实施的范围,凡是依本新型权利要求书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新型权利要求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