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眼镜架,特别涉及一种附属太阳眼镜架。
背景技术:
眼镜作为近视人群日常生活的必备品而具有广大的市场。其中眼镜还有包括能够防止太阳光强烈刺激造成对人眼伤害的太阳眼镜,但近视人群佩戴太阳眼镜需要经过特制,价格比较高昂。同时多幅用处不同的眼镜,不便于出门携带。
公开号为CN105629507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近视眼镜的侧翻分体式太阳镜,包括左太阳镜片、右太阳镜片、左翻转插件和右翻转插件,左太阳镜片的右侧边缘设有向右伸出的左侧板,右太阳镜片的左侧边缘设有向左伸出的右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的相对侧分别设有相对应的磁铁和铁片,左太阳镜片和右太阳镜片上分别设有左翻转臂和右翻转臂,左翻转臂上设有竖直的左翻转轴,右翻转臂上设有竖直的右翻转轴,左翻转插件包括左插口和左前伸板,右翻转插件包括右插口和右前伸板,左前伸板和右前伸板上分别设有左轴套和右轴套,左轴套和右轴套分别套设在左翻转轴和右翻转轴上。该太阳镜可拆卸安装在近视眼镜上,在不用时可随时拆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虽然上述两用眼镜将太阳眼镜和近视眼镜二合一而便于出门携带,但是防太阳紫外线镜与近视眼镜之间通过铰链连接,难以分离。因此室内佩戴时防太阳紫外线镜抬起后容易对眼镜的美感造成破坏,同时防太阳紫外线镜具有一定重量,长期佩戴容易对鼻子造成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附属太阳眼镜架,与近视眼镜之间可拆卸式连接,能够在无需遮阳时取下,减轻鼻子的负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附属太阳眼镜架,包括两个用于固定太阳镜片的太阳镜框,两个所述太阳镜框上端连接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两端或太阳镜框外侧固定连接有呈L状的卡块,所述卡块与固定条之间形成开口朝向太阳镜框下端的卡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普通近视或远视眼镜的镜框上梁卡入卡腔中,便能够使太阳镜框置于普通眼镜前方,再将太阳镜片装入太阳镜框后,该眼镜架便能起到太阳眼镜的作用。该固定方式使得太阳镜框随时与普通眼镜分离,从而便于无需遮阳时将其取下,减轻鼻子的负担并且保持普通眼镜的美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块固定连接于固定条两端,所述固定条与太阳镜框之间通过用于翻转太阳镜框的铰接部连接,所述铰接部包括与两个太阳镜框上端固定连接的连接条,所述连接条固定连接有两个呈n状的铰接套,所述固定条固定连接有铰接块,所述铰接套设置有供对应的铰接块卡入的铰接口,所述铰接套穿设有与铰接块转动连接的铰接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铰接块能够相对铰接钉轴心线转动,使得太阳镜框能够相对普通眼镜翻转,从而能够在暂时无需遮阳的情况下将太阳镜框翻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条两端朝太阳镜框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弧形条,所述弧形条远离固定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呈L状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弧形条之间形成开口朝向太阳镜框上端的固定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普通眼镜的镜框上梁卡入卡腔中后将普通眼镜的镜框下梁卡入固定腔中,使得太阳镜框与普通眼镜之间连接的紧密性增加,从而使得该眼镜架不容易掉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弧形条的弧线变化与太阳镜框一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该眼镜架时弧形条不会对人的视线造成影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铰接块具有弹性,所述铰接块的宽度大于铰接口两相对侧壁之间的距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铰接块与铰接套之间存在相互挤压而具有相互摩擦,因此铰接块难以在非人力作用在相对铰接套转动,使得运动状态中太阳镜框不容易相对普通眼镜位置发生偏转,从而避免遮阳效果受到影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铰接口的两相对侧壁之间的距离沿太阳镜框下端至上端逐渐减小,所述铰接块的宽度沿固定条朝向连接条的方向逐渐减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太阳镜框相对普通眼镜翻转的过程中,铰接块与铰接套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逐渐增大,使得太阳镜框翻转完成后想要转动铰接套而所需要克服的摩擦力达到最大,从而避免在暂时无需遮阳的情况下将太阳镜框翻转后太阳镜框容易受重力等作用影响而翻转回原位的麻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块固定连接于太阳镜框外侧,所述太阳镜框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呈L状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弧形条之间形成开口朝向太阳镜框上端的限位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普通眼镜的镜框下端卡入限位腔、上端卡入卡腔后,普通眼镜和太阳镜框之间连接的紧密性提高,太阳镜框不容易掉落,便于人们佩戴。同时该固定方式使得太阳镜框随时能够与普通眼镜分离,从而便于无需遮阳时将其取下,减轻鼻子的负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块和限位块上均套有塑胶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避免卡块和限位块对普通眼镜的镜框造成磨损,起到保护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卡腔和固定腔的设置,使得太阳镜框能够随时与普通眼镜连接或拆卸,从而能够在无需遮阳时取下,减轻鼻子的负担;
2.通过铰接套和铰接块的设置,使得太阳镜框能够相对普通眼镜向上翻转,而避免在暂时无需遮阳的情况下将该眼镜架取下的麻烦。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太阳镜框;2、鼻梁;3、固定条;4、铰接部;41、连接条;42、铰接套;421、铰接口;43、铰接块;44、铰接钉; 5、卡块;6、卡腔;7、弧形条;8、固定块;9、固定腔;10、限位块;11、限位腔;12、塑胶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附属太阳眼镜架,如图1所示,包括两个固定太阳镜片的太阳镜框1以及固定条3,固定条3通过铰接部4与两个太阳镜框1连接,两个太阳镜框1之间连接有鼻梁2,固定条3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呈L状的卡块5,卡块5与固定条3之间形成开口朝向太阳镜框1下端的卡腔6。
将普通近视或远视眼镜的镜框上梁卡入卡腔6中,便能够使太阳镜框1置于普通眼镜前方,再将太阳镜片装入太阳镜框1后,该眼镜架便能起到太阳眼镜的作用。该固定方式使得太阳镜框1随时与普通眼镜分离且拆卸十分方便,从而便于无需遮阳时将其取下,减轻鼻子的负担并且保持普通眼镜的美感。根据个人使用的眼镜尺寸定制相应的眼镜架,成本相对购买特制的太阳近视眼镜低。
如图1、图2所示,铰接部4包括与两个太阳镜框1上端固定连接的连接条41,连接条41固定连接有两个呈n状的铰接套42,固定条3固定连接有铰接块43,铰接套42设置有供对应的铰接块43卡入的铰接口421,铰接套42穿设有与铰接块43转动连接的铰接钉44。铰接块43能够相对铰接钉44轴心线转动,使得太阳镜框1能够相对普通眼镜翻转,从而能够在暂时无需遮阳的情况下将太阳镜框1翻起。
如图1、图2所示,固定条3两端朝太阳镜框1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弧形条7,弧形条7远离固定条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呈L状的固定块8,固定块8与弧形条7之间形成开口朝向太阳镜框1上端的固定腔9。将普通眼镜的镜框上梁卡入卡腔6中后将普通眼镜的镜框下梁卡入固定腔9中,使得太阳镜框1与普通眼镜之间连接的紧密性增加,从而使得该眼镜架不容易掉落。弧形条7的弧线变化与太阳镜框1一致,使得使用该眼镜架时弧形条7不会对人的视线造成影响。
如图1、图2所示,铰接块43具有弹性,铰接块43的宽度大于铰接口421两相对侧壁之间的距离。铰接块43与铰接套42之间存在相互挤压而具有相互摩擦,因此铰接块43难以在非人力作用在相对铰接套42转动,使得运动状态中太阳镜框1不容易相对普通眼镜位置发生偏转,从而避免遮阳效果受到影响。
如图1、图2所示,铰接口421的两相对侧壁之间的距离沿太阳镜框1下端至上端逐渐减小,铰接块43的宽度沿固定条3朝向连接条41的方向逐渐减小。太阳镜框1相对普通眼镜翻转的过程中,铰接块43与铰接套42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逐渐增大,使得太阳镜框1翻转完成后想要转动铰接套42而所需要克服的摩擦力达到最大,从而避免在暂时无需遮阳的情况下将太阳镜框1翻转后太阳镜框1容易受重力等作用影响而翻转回原位的麻烦。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卡块5固定连接于太阳镜框1外侧,卡块5与太阳镜框1之间形成卡腔6,太阳镜框1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呈L状的限位块10,限位块10与弧形条7之间形成开口朝向太阳镜框1上端的限位腔11。普通眼镜的镜框下端卡入限位腔11、上端卡入卡腔6后,普通眼镜和太阳镜框1之间连接的紧密性提高,太阳镜框1不容易掉落。
如图3所述,卡块5和限位块10上均套有塑胶套12,使得普通眼睛的镜框卡入卡腔6和限位腔11时不会受到刮擦,起到保护作用。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