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三焦点、双焦点眼镜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42925发布日期:2018-09-04 22:2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环形三焦点、双焦点眼镜片,为框架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眼镜片面形设置远距视区、中距视区、近距视区三个独立主视区及两个混合区,或者设置远距视区、近距视区两个主视区和一个混合区,或者设置远距视区、中距视区、近距视区,或者设置远距视区、近距视区,远距视区位于眼镜片中央部分为正圆形,环形分区从内到外依次顺序连接,环绕远距视区搭建一个内环弧向心式分布同心圆,具有共同一个几何光学中心,远距视区半径及各个环形分区环间距设置互不相同距离、互不相同屈光度数,眼镜片直径为60mm至80mm,光学视场设置半径20mm至30mm,眼镜片主视区无有像散、无有盲区,眼镜片设置如下类型:

设置环形三焦点眼镜片,远距视区位于眼镜片中央部分,环形分区从内到外依次的远中混合区、中距视区、中近混合区、近距视区顺序连接,远距视区半径3mm至8mm、远中混合区环间距0.5mm至3mm、中距视区环间距2mm至5mm、中近混合区环间距0.5mm至3mm,近距视区环间距8mm至13mm,或者起自中近混合区外环弧、止于眼镜片边缘,至少近距视区环间距大于7mm,中距视区内环弧距光学中心4mm至9mm、近距视区内环弧距光学中心7mm至12mm;

设置环形双焦点眼镜片,远距视区位于眼镜片中央部分,环形分区从内到外依次的远近混合区、近距视区顺序连接,远距视区半径4mm至9mm,远近混合区环间距1mm至3mm、近距视区环间距9mm至14mm,或者起自远近混合区外环弧、止于眼镜片边缘,至少近距视区环间距大于8mm,近距视区内环弧距光学中心7mm至11mm;

设置半环形三焦点眼镜片,远距视区位于眼镜片中央部分并向上半环形延伸,下半环形设置远中混合区、中距视区、中近混合区和近距视区,设置半环形双焦点眼镜片,远距视区位于眼镜片中央部分并向上半环形延伸,下半环形设置远近混合区和近距视区,半环形眼镜片的上半环形与下半环形之间设置轴位分界线,下半环形占据眼镜片圆周方位角90°至270°,至少下半环形占据圆周方位角90°,轴位分界线将下半环形与上半环形分隔开,轴位分界线设置0.5mm至3mm光滑面混合区,使相邻连接处凸凹界面变成光滑界面,或者设置屈光度数渐变区域、将两侧屈光度数缓缓地融为一致;

设置半环形主视区三焦点眼镜片,远距视区位于眼镜片中央部分并向上半环形延伸,中距视区和近距视区位于下半环形区域,中距视区垂直经线长度6mm至10mm、近距视区水平经线长度26mm至35mm,设置半环形主视区双焦点眼镜片,远距视区位于眼镜片中央部分并向上半环形延伸,近距视区在光学中心之下4mm至8mm占据整个下半环形区域、止于眼镜片边缘,半环形主视区眼镜片,两个独立主视区之间存有凸凹交界面;

个体化屈光度数设置,远距视区屈光度数按照81cm至5m距离远视力表主观验光度数设置,中距视区屈光度数按照41cm至80cm距离、近距视区屈光度数按照33mm至40mm距离近视力表主观验光度数设置,或者中距视区按照近距视区验光屈光度数40%至60%设置,或者近距视区按照正加值+1.00D至+4.00D、中距视区按照正加值+0.50D至+2.00D设置,远中混合区和中近混合区将相邻两个主视区屈光度数渐变过渡融合一致;

依据配镜者远距离、中距离及近距离的用眼距离需要,设置成远中近全程型、远中程型、远近程型或者中近程型眼镜片,将相对应独立主视区环间距加宽1mm至3mm,其余主视区环间距缩短1mm至3mm,远距视区半径+远中混合区环间距+中距视区环间距+中近混合区环间距+近距视区环间距=20mm至30mm,远距视区半径+远近混合区环间距+近距视区环间距=20mm至30mm,近距视区环间距>远距视区半径>中距视区环间距,中距视区环间距≥远中混合区环间距+中近混合区环间距,中距视区环间距>单个混合区环间距1mm至3mm。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环形三焦点、双焦点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环间距是指环形区内环弧与外环弧之间距离,相邻两个环形分区,外侧环形区的内环弧与内侧环形区的外环弧相吻合一致,半径是指环形区外环弧到光学中心之间距离,远中距混合区或者中近混合区设置环间距1mm至2mm,每个混合区至少设置二个以上环带,同一条环带环间距相等、屈光度数相同,每个环带屈光度数从内到外递加+0.50D,将相邻两侧主视区屈光度数融为一致。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环形三焦点、双焦点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远距视区和围绕其周边部分的环形分区,设置为横椭圆形,长轴设置在水平经线、短轴设置在垂直经线之上,或者远距视区和围绕其周边部分的环形分区,设置为竖椭圆形,长轴设置在垂直经线、短轴设置在水平经线之上,或者远距视区设置正圆形、围绕远距视区的混合区设置横椭圆形,周边部分环形分区设置正圆形。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环形三焦点、双焦点眼镜片,其特征在于:眼镜片周边部分按照NSTL时针设置相同360°轴位,起自鼻侧为0°轴位,其中:N为Nasal鼻侧、S为Super上侧、T为Temporal颞侧、L为Lower下侧,所述轴位分界线设置在225°和315°轴位之上,下半环形占据圆周方位角90°,所述轴位分界线设置在0°和180°轴位之上,下半环形占据圆周方位角180°,所述轴位分界线设置在45°和135°轴位之上,下半环形占据圆周方位角270°。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环形三焦点、双焦点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个体化屈光度数设置,远距视区屈光度数按照5m距离远视力表主观验光度数设置,中距视区屈光度数按照80cm距离近视力表主观验光度数设置,或者按照60cm和80cm距离近视力表主观验光平均度数设置,或者按照近距视区主观验光屈光度数50%设置,近距视区屈光度数按照33cm距离近视力表主观验光度数设置,或者按照配镜者近距离用眼需求距离主观验光度数设置。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环形三焦点、双焦点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三焦点眼镜片,远距视区设置半径4mm至5mm、远中混合区环间距1mm至2mm、中距视区环间距3mm至4mm、中近混合区环间距1mm至2mm、近距视区环间距9mm至12mm,或者起自中近混合区外环弧、止于眼镜片边缘,中距视区内环弧距光学中心5mm至6mm、近距视区内环弧距光学中心8mm至9mm,所述环形双焦点眼镜片,远距视区设置半径5mm至6mm、远近混合区环间距1mm至2mm、近距视区环间距10mm至13mm,或者起自远近混合区外环弧、止于眼镜片边缘,近距视区内环弧距光学中心9mm至10mm。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环形三焦点、双焦点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环形主视区三焦点眼镜片,远距视区位于眼镜片中央部分并向上半环形延伸,中距视区垂直经线分别设置长度6mm、7mm、8mm、10mm不等,近距视区水平经线分别设置长度28mm、35mm不等,或者止于眼镜片边缘,所述半环形主视区双焦点眼镜片,远距视区位于眼镜片中央部分并向上半环形延伸,近距视区在光学中心之下5mm至6mm,占据整个下半环形,所述的半环形主视区眼镜片设置成为平顶形或者圆顶形。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环形三焦点、双焦点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三焦点眼镜片,远距视区半径+远中混合区环间距+中距视区环间距+中近混合区环间距+近距视区环间距=20mm至25mm,远距视区半径4mm、远中混合区环间距1.5mm、中距视区环间距2.5mm、中近混合区环间距1.5mm、近距视区环间距11mm,或者起自中近混合区外环弧、止于眼镜片边缘,所述环形双焦点眼镜片,远距视区半径+远近混合区环间距+近距视区环间距=20mm至25mm,远距视区半径5mm、远中混合区环间距4mm、近距视区环间距12mm,或者起自远中混合区外环弧、止于眼镜片边缘。

9.按权利要求1所述环形三焦点、双焦点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远中程型眼镜片,将远中混合区环间距缩窄1mm至2mm、近距视区环间距缩窄2mm至3mm,将远距视区半径和中距视区环间距各自增加1mm至3mm,远近程型眼镜片,将远近混合区环间距缩窄1mm至2mm、远距视区半径和近距视区环间距各自增加1mm至3mm,中近程型眼镜片,将远距视区半径缩窄1mm至2mm、中距视区和近距视区环间距各自增加1mm至3mm。

10.按权利要求1所述环形三焦点、双焦点眼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眼镜片采用数控车床磨削、或者采用模具浇铸或者注塑成形,光学面形设置在眼镜片后表面、前表面或者前后表面之上,或者将这种光学面形设置在防蓝光眼镜片、太阳眼镜片、偏光眼镜片、防雾眼镜片镜面之上,选择瞳高22mm至30mm眼镜架,眼镜片安装在单层眼镜架之上,或者安装在旋转式、折叠式眼镜架之上,或者安装在配镜者自由切换镜片、鼻托、镜腿的模块组合式眼镜框之上。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