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层叠体及图像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26435发布日期:2019-05-22 02:32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光学层叠体及图像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层叠体及使用了该光学层叠体的图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薄型显示器的普及,提出了搭载有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ce,电致发光)面板的显示器(有机el显示装置)。有机el面板由于具有反射性高的金属层,所以容易产生外界光反射或背景的映入等问题。因此,已知有通过将圆偏振片设置于目视确认侧来防止这些问题。另一方面,在显示单元(例如有机el单元)与偏振片之间组装入有触摸传感器的所谓的内嵌式触摸面板型输入显示装置的需求高涨。这样的构成的输入显示装置由于图像显示单元与触摸传感器的距离较近,所以能够对使用者赋予自然的输入操作感。在内嵌式触摸面板型输入显示装置用的偏振片(或圆偏振片)中,从薄型化、防止品质的不均、提高制造效率等观点出发,对偏振片(或圆偏振片)与触摸传感器用导电性膜的一体化进行了研究。但是,与触摸传感器用导电性膜一体化的偏振片存在如下问题:在高温高湿下,导电性膜的导电层容易产生裂纹。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31123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372622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3325560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3-036143号公报技术实现要素: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以往的问题而进行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温高湿下的导电层的裂纹得到抑制的光学层叠体。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依次具有:包含起偏器和位于该起偏器的至少一侧的保护层的偏振片、第1相位差层、第2相位差层、导电层和密合层叠于该导电层上的基材。在该光学层叠体中,该基材的透湿度为5mg/m2·24小时~10mg/m2·24小时,尺寸变化率为0.3%以下,并且线膨胀系数为5(×10-6/℃)~10(×10-6/℃)。在一实施方式中,上述起偏器的吸收轴与上述第1相位差层的慢轴所成的角度为10°~20°,该吸收轴与上述第2相位差层的慢轴所成的角度为65°~85°。在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第1相位差层及上述第2相位差层由环状烯烃系树脂膜构成。在该情况下,上述第2相位差层的尺寸变化率例如为1%以下。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上述第1相位差层及上述第2相位差层为液晶化合物的取向固化层。在该情况下,上述偏振片、上述第1相位差层和上述第2相位差层的层叠体的尺寸变化率例如为1%以下。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图像显示装置。该图像显示装置具备上述光学层叠体。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在具有偏振片、2个相位差层和触摸传感器用导电层的光学层叠体中,通过将密合层叠于导电层上的基材的透湿度、尺寸变化率及线膨胀系数优化,能够显著地抑制高温高湿下的导电层产生裂纹。其结果是,可实现具有非常优异的耐久性的光学层叠体。附图说明图1是基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光学层叠体的概略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用语及符号的定义)本说明书中的用语及符号的定义如下所述。(1)折射率(nx、ny、nz)“nx”是面内的折射率成为最大的方向(即慢轴方向)的折射率,“ny”为在面内与慢轴正交的方向(即快轴方向)的折射率,“nz”为厚度方向的折射率。(2)面内相位差(re)“re(λ)”为23℃下的由波长为λnm的光测定得到的面内相位差。例如“re(550)”为23℃下的由波长为550nm的光测定得到的面内相位差。在将层(膜)的厚度设为d(nm)时,re(λ)通过式:re(λ)=(nx-ny)×d而求出。(3)厚度方向的相位差(rth)“rth(λ)”为23℃下的由波长为λnm的光测定得到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例如“rth(550)”为23℃下的由波长为550nm的光测定得到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在将层(膜)的厚度设为d(nm)时,rth(λ)通过式:rth(λ)=(nx-nz)×d而求出。(4)nz系数nz系数通过nz=rth/re而求出。a.光学层叠体的整体构成图1是基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光学层叠体的概略截面图。本实施方式的光学层叠体100依次具有偏振片10、第1相位差层20、第2相位差层30、导电层41和基材42。偏振片10包含起偏器11、配置于起偏器11的一侧的第1保护层12及配置于起偏器11的另一侧的第2保护层13。也可根据目的而省略第1保护层12及第2保护层13中的一者。例如在第1相位差层20也可作为起偏器11的保护层而发挥功能的情况下,也可省略第2保护层13。基材42密合层叠于导电层41上。在本说明书中所谓的“密合层叠”是指两个层不介存粘接层(例如粘接剂层、粘合剂层)而直接且固着地层叠。导电层41及基材42可分别作为单一层设为光学层叠体100的构成要素,也可作为基材42与导电层41的层叠体导入至光学层叠体100中。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观察,附图中的各层的厚度的比率与实际不同。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基材42的透湿度为5mg/m2·24小时~10mg/m2·24小时,优选为6mg/m2·24小时~9mg/m2·24小时,更优选为7mg/m2·24小时~8mg/m2·24小时。基材42的尺寸变化率为0.3%以下,优选为0.1%以下,更优选为0.05%以下。进而,基材42的线膨胀系数为5(×10-6/℃)~10(×10-6/℃),优选为6(×10-6/℃)~9(×10-6/℃),更优选为7(×10-6/℃)~8(×10-6/℃)。通过设置密合层叠于导电层上的基材,进而使该基材的上述特性组合地优化,可显著地抑制高温高湿下的导电层产生裂纹。需要说明的是,透湿度可依据jisz0208的透湿度试验(杯式法)而确定。尺寸变化率是指在温度85℃及相对湿度85%的环境下放置240小时之时的尺寸变化率。线膨胀系数可通过依据jisk7197的tma(thermomechanicalanalysis,热机械分析)测定而确定。在一实施方式中,第1相位差层20及第2相位差层30分别由树脂膜构成。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1相位差层20及第2相位差层30可分别为液晶化合物的取向固化层。需要说明的是,分别在c-2项及d-2项中对树脂膜进行详细说明,在c-3项及d-3项中对液晶化合物的取向固化层进行详细说明。除了导电层41与基材42的密合层叠以外,构成光学层叠体的各层可介由任意适当的粘接层(粘接剂层或粘合剂层:未图示)而层叠,也可与导电层41及基材42的情况同样地密合层叠。光学层叠体的尺寸变化率优选为1%以下,更优选为0.95%以下。光学层叠体的尺寸变化率越小越好。光学层叠体的尺寸变化率的下限例如为0.01%。若光学层叠体的尺寸变化率为这样的范围,则可显著地抑制高温高湿下的导电层产生裂纹。光学层叠体的总厚度优选为220μm以下,更优选为80μm~190μm。在第1相位差层20及第2相位差层30为液晶化合物的取向固化层的情况下,光学层叠体的总厚度优选为175μm以下,更优选为80μm~140μm。光学层叠体可为长条状(例如卷状),也可为单片状。以下,对构成光学层叠体的各层、光学膜及粘合剂更详细地进行说明。b.偏振片b-1.起偏器作为起偏器11,可采用任意适当的起偏器。例如形成起偏器的树脂膜可为单层的树脂膜,也可为两层以上的层叠体。作为由单层的树脂膜构成的起偏器的具体例子,可列举出对聚乙烯醇(pva)系膜、部分缩甲醛化pva系膜、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系部分皂化膜等亲水性高分子膜实施利用碘或二色性染料等二色性物质进行的染色处理及拉伸处理而得到的起偏器;pva的脱水处理物或聚氯乙烯的脱盐酸处理物等多烯系取向膜等。从光学特性优异的方面出发,优选使用利用碘对pva系膜进行染色并进行单轴拉伸而获得的起偏器。上述利用碘进行的染色例如是通过将pva系膜浸渍在碘水溶液中而进行。上述单轴拉伸的拉伸倍率优选为3~7倍。拉伸可在染色处理后进行,也可一边染色一边进行。另外,也可在拉伸后进行染色。根据需要对pva系膜实施溶胀处理、交联处理、洗涤处理、干燥处理等。例如通过在染色之前将pva系膜浸渍在水中并进行水洗,不仅可将pva系膜表面的污渍或抗粘连剂洗涤掉,而且也可使pva系膜溶胀而防止染色不均等。作为使用层叠体而获得的起偏器的具体例子,可列举出使用树脂基材与层叠于该树脂基材上的pva系树脂层(pva系树脂膜)的层叠体、或树脂基材与涂布形成于该树脂基材上的pva系树脂层的层叠体而获得的起偏器。使用树脂基材与涂布形成于该树脂基材上的pva系树脂层的层叠体而获得的起偏器例如可通过如下方式制作:将pva系树脂溶液涂布于树脂基材上并使其干燥而在树脂基材上形成pva系树脂层,获得树脂基材与pva系树脂层的层叠体;对该层叠体进行拉伸及染色而将pva系树脂层制成起偏器。在本实施方式中,代表性而言,拉伸包括使层叠体浸渍在硼酸水溶液中并进行拉伸。进而,拉伸根据需要可进一步包括在硼酸水溶液中的拉伸之前将层叠体在高温(例如95℃以上)下进行空中拉伸。所获得的树脂基材/起偏器的层叠体可直接使用(即可将树脂基材作为起偏器的保护层),也可将树脂基材从树脂基材/起偏器的层叠体剥离,并在该剥离面上层叠与目的相应的任意适当的保护层而使用。这样的起偏器的制造方法的详细内容例如记载在日本特开2012-73580号公报中。该公报的整体的记载作为参考援引于本说明书中。起偏器的厚度优选为18μm以下,更优选为1μm~12μm,进一步优选为3μm~12μm,特别优选为5μm~12μm。起偏器的硼酸含量优选为18重量%以上,更优选为18重量%~25重量%。若起偏器的硼酸含量为这样的范围,则可通过与下述碘含量的协同效应而良好地维持贴合时的卷曲调整的容易性,且良好地抑制加热时的卷曲,并且改善加热时的外观耐久性。硼酸含量例如可由中和法使用下述式作为每单位重量的起偏器中所包含的硼酸量而算出。起偏器的碘含量优选为2.1重量%以上,更优选为2.1重量%~3.5重量%。若起偏器的碘含量为这样的范围,则可通过与上述硼酸含量的协同效应而良好地维持贴合时的卷曲调整的容易性,且良好地抑制加热时的卷曲,并且改善加热时的外观耐久性。在本说明书中,所谓的“碘含量”是指起偏器(pva系树脂膜)中所包含的全部碘的量。更具体而言,在起偏器中,碘以碘离子(i-)、碘分子(i2)、多碘离子(i3-、i5-)等形态存在,本说明书中的碘含量是指包含这些全部形态的碘的量。碘含量例如可通过荧光x射线分析的标准曲线法而算出。需要说明的是,多碘离子在起偏器中以形成pva-碘络合物的状态存在。通过形成这样的络合物,可在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内表现出吸收二色性。具体而言,pva与三碘化物离子的络合物(pva-i3-)在470nm附近具有吸光峰,pva与五碘化物离子的络合物(pva-i5-)在600nm附近具有吸光峰。结果是,多碘离子可根据其形态在可见光的较广范围内吸收光。另一方面,碘离子(i-)在230nm附近具有吸光峰,实质上不参与可见光的吸收。因此,以与pva的络合物的状态存在的多碘离子可主要参与起偏器的吸收性能。起偏器优选在波长380nm~780nm的任一波长下显示出吸收二色性。起偏器的单体透射率如上所述为43.0%~46.0%,优选为44.5%~46.0%。起偏器的偏光度优选为97.0%以上,更优选为99.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9.9%以上。b-2.第1保护层第1保护层12由可用作起偏器的保护层的任意适当的膜形成。作为成为该膜的主要成分的材料的具体例子,可列举出三乙酰纤维素(tac)等纤维素系树脂、或聚酯系、聚乙烯醇系、聚碳酸酯系、聚酰胺系、聚酰亚胺系、聚醚砜系、聚砜系、聚苯乙烯系、聚降冰片烯系、聚烯烃系、(甲基)丙烯酸系、乙酸酯系等透明树脂等。另外,也可列举出(甲基)丙烯酸系、氨基甲酸酯系、(甲基)丙烯酸氨基甲酸酯系、环氧系、硅系等热硬化型树脂或紫外线硬化型树脂等。此外,例如也可列举出硅氧烷系聚合物等玻璃质系聚合物。另外,也可使用日本特开2001-343529号公报(wo01/37007)中所记载的聚合物膜。作为该膜的材料,例如可使用含有在侧链中具有取代或未取代的酰亚胺基的热塑性树脂、及在侧链中具有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及腈基的热塑性树脂的树脂组合物,例如可列举出具有由异丁烯与n-甲基马来酰亚胺形成的交替共聚物、及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的树脂组合物。该聚合物膜例如可为上述树脂组合物的挤出成型物。如下所述,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代表性而言配置于图像显示装置的目视确认侧,第1保护层12代表性而言配置于该目视确认侧。因此,根据需要也可对第1保护层12实施硬涂处理、抗反射处理、抗粘处理、防眩处理等表面处理。进而/或者,根据需要也可对第1保护层12实施改善隔着偏光太阳镜进行目视确认的情况下的目视确认性的处理(代表性而言,赋予(椭)圆偏光功能,赋予超高相位差)。通过实施这样的处理,即使在隔着偏光太阳镜等偏光透镜目视确认显示画面的情况下,也可实现优异的目视确认性。因此,光学层叠体也可优选地应用于可在屋外使用的图像显示装置。只要可获得上述所期望的偏振片的厚度及与第2保护层的厚度之差,则第1保护层的厚度可采用任意适当的厚度。第1保护层的厚度例如为10μm~50μm,优选为15μm~40μm。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了表面处理的情况下,第1保护层的厚度为包含表面处理层的厚度在内的厚度。b-3.第2保护层第2保护层13也由可用作起偏器的保护层的任意适当的膜形成。成为该膜的主要成分的材料如关于第1保护层在上述b-2项中说明的那样。第2保护层13优选为在光学上各向同性。在本说明书中,所谓的“在光学上各向同性”是指面内相位差re(550)为0nm~10nm且厚度方向的相位差rth(550)为-10nm~+10nm。第2保护层的厚度例如为15μm~35μm,优选为20μm~30μm。第1保护层的厚度与第2保护层的厚度的差优选为15μm以下,更优选为10μm以下。若厚度的差为这样的范围,则可良好地抑制贴合时的卷曲。第1保护层的厚度与第2保护层的厚度可相同,也可使第1保护层较厚,也可使第2保护层较厚。代表性而言,第1保护层比第2保护层厚。c.第1相位差层c-1.第1相位差层的特性第1相位差层20可根据目的而具有任意适当的光学特性和/或机械特性。第1相位差层20代表性而言具有慢轴。在一实施方式中,第1相位差层20的慢轴与起偏器11的吸收轴所成的角度优选为10°~20°,更优选为13°~17°,进一步优选为约15°。若第1相位差层20的慢轴与起偏器11的吸收轴所成的角度为这样的范围,则通过如下所述将第1相位差层及第2相位差层的面内相位差分别设定为规定的范围,并相对于起偏器的吸收轴以规定的角度配置第2相位差层的慢轴,可获得在宽带域中具有非常优异的圆偏光特性(结果为非常优异的抗反射特性)的光学层叠体。第1相位差层优选折射率特性显示出nx>ny≥nz的关系。第1相位差层的面内相位差re(550)优选为180nm~320nm,更优选为200nm~290nm,进一步优选为230nm~280nm。需要说明的是,这里,“ny=nz”不仅包含ny与nz完全相等的情况,也包含实质上相等的情况。因此,可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有时成为ny<nz。第1相位差层的nz系数优选为0.9~3,更优选为0.9~2.5,进一步优选为0.9~1.5,特别优选为0.9~1.3。通过满足这样的关系,在将所获得的光学层叠体用于图像显示装置的情况下,可达成非常优异的反射色相。第1相位差层可显示出相位差值与测定光的波长相应地变大的逆分散波长特性,也可显示出相位差值与测定光的波长相应地变小的正波长分散特性,也可显示出相位差值几乎不因测定光的波长而变化的平坦的波长分散特性。在一实施方式中,第1相位差层显示出相位差值几乎不因测定光的波长而变化的平坦的波长分散特性。在该情况下,相位差层的re(450)/re(550)优选为0.99~1.03,re(650)/re(550)优选为0.98~1.02。通过将显示平坦的波长分散特性且具有规定的面内相位差的第1相位差层与显示平坦的波长分散特性且具有规定的面内相位差的第2相位差层以规定的慢轴角度组合使用,可在宽带域中实现非常优异的抗反射特性。第1相位差层包含光弹性模量的绝对值优选为2×10-11m2/n以下、更优选为2.0×10-13m2/n~1.5×10-11m2/n、进一步优选为1.0×10-12m2/n~1.2×10-11m2/n的树脂。若光弹性模量的绝对值为这样的范围,则在产生加热时的收缩应力的情况下不易发生相位差变化。其结果是,可良好地防止所获得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热不均。c-2.由树脂膜构成的第1相位差层在第1相位差层由树脂膜构成的情况下,其厚度优选为60μm以下,优选为30μm~50μm。若第1相位差层的厚度为这样的范围,则可获得所期望的面内相位差。第1相位差层20可由可满足上述c-1项中记载的特性的任意适当的树脂膜构成。作为这样的树脂的代表例,可列举出环状烯烃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纤维素系树脂、聚酯系树脂、聚乙烯醇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聚酰亚胺系树脂、聚醚系树脂、聚苯乙烯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在第1相位差层由显示平坦的波长特性的树脂膜构成的情况下,可适当地使用环状烯烃系树脂。环状烯烃系树脂是以环状烯烃作为聚合单元进行聚合而成的树脂的总称,例如可列举出日本特开平1-240517号公报、日本特开平3-14882号公报、日本特开平3-122137号公报等中所记载的树脂。作为具体例子,可列举出环状烯烃的开环(共)聚合物、环状烯烃的加成聚合物、环状烯烃与乙烯、丙烯等α-烯烃的共聚物(代表性而言为无规共聚物)、及利用不饱和羧酸或其衍生物将它们改性而成的接枝改性物以及它们的氢化物。作为环状烯烃的具体例子,可列举出降冰片烯系单体。作为降冰片烯系单体,例如可列举出降冰片烯及其烷基和/或亚烷基取代物、例如5-甲基-2-降冰片烯、5-二甲基-2-降冰片烯、5-乙基-2-降冰片烯、5-丁基-2-降冰片烯、5-亚乙基-2-降冰片烯等、它们的卤素等极性基取代物;二环戊二烯、2,3-二氢二环戊二烯等;二甲桥八氢萘、其烷基和/或亚烷基取代物、及卤素等极性基取代物、例如6-甲基-1,4:5,8-二甲桥-1,4,4a,5,6,7,8,8a-八氢萘、6-乙基-1,4:5,8-二甲桥-1,4,4a,5,6,7,8,8a-八氢萘、6-亚乙基-1,4:5,8-二甲桥-1,4,4a,5,6,7,8,8a-八氢萘、6-氯-1,4:5,8-二甲桥-1,4,4a,5,6,7,8,8a-八氢萘、6-氰基-1,4:5,8-二甲桥-1,4,4a,5,6,7,8,8a-八氢萘、6-吡啶基-1,4:5,8-二甲桥-1,4,4a,5,6,7,8,8a-八氢萘、6-甲氧基羰基-1,4:5,8-二甲桥-1,4,4a,5,6,7,8,8a-八氢萘等;环戊二烯的三聚物~四聚物、例如4,9:5,8-二甲桥-3a,4,4a,5,8,8a,9,9a-八氢-1h-苯并茚、4,11:5,10:6,9-三甲桥-3a,4,4a,5,5a,6,9,9a,10,10a,11,11a-十二氢-1h-环戊并蒽等。在本发明中,可在不损害本发明的目的范围内并用可开环聚合的其他环烯烃类。作为这样的环烯烃的具体例子,例如可列举出环戊烯、环辛烯、5,6-二氢二环戊二烯等具有1个反应性双键的化合物。上述环状烯烃系树脂通过利用甲苯溶剂而进行的凝胶渗透色谱(gpc)法所测定得到的数均分子量(mn)优选为25000~200000,进一步优选为30000~100000,最优选为40000~80000。若数均分子量为上述范围,则可形成机械强度优异且溶解性、成型性、流延的操作性良好的膜。在上述环状烯烃系树脂为使降冰片烯系单体的开环聚合物氢化而获得的树脂的情况下,氢化率优选为9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5%以上,最优选为99%以上。若为这样的范围,则耐热劣化性及耐光劣化性等优异。作为上述环状烯烃系树脂膜,也可使用市售的膜。作为具体例子,可列举出zeoncorporation制造的商品名“zeonex”、“zeonor”、jsr公司制造的商品名“arton”、ticona公司制造的商品名“topas”、三井化学公司制造的商品名“apel”。第1相位差层20例如可通过将由上述环状烯烃系树脂形成的膜进行拉伸而获得。作为由环状烯烃系树脂形成膜的方法,可采用任意适当的成型加工法。作为具体例子,可列举出压缩成型法、传递模塑法、注射成型法、挤出成型法、吹塑成型法、粉末成型法、frp(fiberreinforcedplastic,纤维强化塑料)成型法、流延涂装法(例如流延法)、压延成型法、热压法等。优选为挤出成型法或流延涂装法。这是由于可提高所获得的膜的平滑性,获得良好的光学均匀性。成型条件可根据所使用的树脂的组成或种类、相位差层所期望的特性等而适当设定。需要说明的是,如上所述,环状烯烃系树脂由于市售有大量的膜制品,所以也可将该市售膜直接供于拉伸处理。树脂膜(未拉伸膜)的厚度可根据第1相位差层的所期望的厚度、所期望的光学特性、下述拉伸条件等而设定为任意适当的值。优选为50μm~300μm。上述拉伸可采用任意适当的拉伸方法、拉伸条件(例如拉伸温度、拉伸倍率、拉伸方向)。具体而言,可将自由端拉伸、固定端拉伸、自由端收缩、固定端收缩等各种拉伸方法单独使用,也可同时或逐步使用。关于拉伸方向,也可在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厚度方向、倾斜方向等各种方向或维度上进行。拉伸的温度相对于树脂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优选为tg-30℃~tg+60℃,更优选为tg-10℃~tg+50℃。通过适当选择上述拉伸方法、拉伸条件,可获得具有上述所期望的光学特性(例如折射率特性、面内相位差、nz系数)的相位差膜。在一实施方式中,相位差膜通过将树脂膜进行单轴拉伸或固定端单轴拉伸而制作。作为固定端单轴拉伸的具体例子,可列举出一边使树脂膜在长度方向上移动,一边在宽度方向(横向)上将其进行拉伸的方法。拉伸倍率优选为1.1倍~3.5倍。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相位差膜可通过将长条状的树脂膜相对于长度方向沿规定角度的方向连续地倾斜拉伸而制作。通过采用倾斜拉伸,可获得相对于膜的长度方向具有规定角度的取向角(在该角度的方向上具有慢轴)的长条状的拉伸膜,例如与起偏器层叠时可实现卷对卷,从而可简化制造工序。需要说明的是,该角度可为光学层叠体中起偏器的吸收轴与第1相位差层的慢轴所成的角度。如上所述,该角度优选为10°~20°,更优选为13°~17°,进一步优选为约15°。作为倾斜拉伸中所使用的拉伸机,例如可列举出可在横向和/或纵向上赋予左右不同速度的进给力或拉伸力或拉拽力的拉幅式拉伸机。拉幅式拉伸机中存在横向单轴拉伸机、同时双轴拉伸机等,只要可将长条状的树脂膜连续地倾斜拉伸,则可使用任意适当的拉伸机。通过在上述拉伸机中分别适当地控制左右的速度,可获得具有上述所期望的面内相位差且在上述所期望的方向上具有慢轴的第1相位差层(实质上为长条状的相位差膜)。上述膜的拉伸温度可根据第1相位差层所期望的面内相位差值及厚度、所使用的树脂的种类、所使用的膜的厚度、拉伸倍率等而变化。具体而言,拉伸温度优选为tg-30℃~tg+30℃,进一步优选为tg-15℃~tg+15℃,最优选为tg-10℃~tg+10℃。通过在这样的温度下进行拉伸,在本发明中可获得具有适当特性的第1相位差层。需要说明的是,tg是膜的构成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c-3.由液晶化合物的取向固化层构成的第1相位差层第1相位差层20也可为液晶化合物的取向固化层。通过使用液晶化合物,与非液晶材料相比,可显著增大所获得的相位差层的nx与ny的差,所以可显著减小用于获得所期望的面内相位差的第1相位差层的厚度。其结果是,可实现光学层叠体的进一步的薄型化。在第1相位差层20由液晶化合物的取向固化层构成的情况下,其厚度优选为1μm~7μm,更优选为1.5μm~2.5μm。通过使用液晶化合物,能够以与树脂膜相比显著薄的厚度实现与树脂膜同等的面内相位差。在本说明书中,所谓的“取向固化层”是指液晶化合物在层内沿规定的方向取向且其取向状态被固定的层。需要说明的是,“取向固化层”是包含如下所述使液晶单体硬化而获得的取向硬化层的概念。在本实施方式中,代表性而言,棒状的液晶化合物以沿第1相位差层的慢轴方向排列的状态取向(沿面取向)。作为液晶化合物,例如可列举出液晶相为向列相的液晶化合物(向列型液晶)。作为这样的液晶化合物,例如可使用液晶聚合物或液晶单体。液晶化合物的液晶性的表现机理可为溶致性和热致性中的任一种。液晶聚合物及液晶单体可分别单独使用,也可组合。在液晶化合物为液晶单体的情况下,该液晶单体优选为聚合性单体及交联性单体。这是由于通过使液晶单体聚合或交联(即硬化),可将液晶单体的取向状态固定。在使液晶单体取向后,例如若使液晶单体彼此聚合或交联,则由此可将上述取向状态固定。这里,通过聚合而形成聚合物,通过交联而形成三维网眼结构,但它们为非液晶性。因此,所形成的第1相位差层不会发生例如液晶性化合物所特有的因温度变化而引起的向液晶相、玻璃相、结晶相的转变。其结果是,第1相位差层成为不受温度变化影响的稳定性极其优异的相位差层。液晶单体显示液晶性的温度范围根据其种类而不同。具体而言,该温度范围优选为40℃~120℃,进一步优选为50℃~100℃,最优选为60℃~90℃。作为上述液晶单体,可采用任意适当的液晶单体。例如可使用日本特表2002-533742(wo00/37585)、ep358208(us5211877)、ep66137(us4388453)、wo93/22397、ep0261712、de19504224、de4408171及gb2280445等中所记载的聚合性介晶基元化合物等。作为这样的聚合性介晶基元化合物的具体例子,例如可列举出basf公司的商品名lc242、merck公司的商品名e7、wacker-chem公司的商品名lc-sillicon-cc3767。作为液晶单体,例如优选为向列性液晶单体。液晶化合物的取向固化层可通过如下方式形成:对规定的基材的表面实施取向处理,在该表面涂装包含液晶化合物的涂装液并使该液晶化合物沿与上述取向处理相对应的方向取向,将该取向状态固定。通过使用这样的取向处理,可使液晶化合物相对于长条状基材的长条方向沿规定的方向取向,结果是,可在所形成的相位差层的规定方向上体现出慢轴。例如可在长条状的基材上形成相对于长条方向在15°的方向上具有慢轴的相位差层。这样的相位差层即使在期望在倾斜方向上具有慢轴的情况下,也可使用卷对卷进行层叠,所以光学层叠体的生产率可显著提高。在一实施方式中,基材为任意适当的树脂膜,形成于该基材上的取向固化层可转印至偏振片10的表面。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基材可为第2保护层13。在该情况下,可省略转印工序,在形成取向固化层(第1相位差层)后连续地通过卷对卷进行层叠,所以生产率进一步提高。作为上述取向处理,可采用任意适当的取向处理。具体而言,可列举出机械性取向处理、物理性取向处理、化学性取向处理。作为机械性取向处理的具体例子,可列举出摩擦处理、拉伸处理。作为物理性取向处理的具体例子,可列举出磁场取向处理、电场取向处理。作为化学性取向处理的具体例子,可列举出斜向蒸镀法、光取向处理。各种取向处理的处理条件可根据目的而采用任意适当的条件。液晶化合物的取向通过根据液晶化合物的种类在显示液晶相的温度下进行处理而进行。通过进行这样的温度处理,液晶化合物采取液晶状态,该液晶化合物根据基材表面的取向处理方向而进行取向。在一实施方式中,取向状态的固定通过对如上述那样经取向的液晶化合物进行冷却而进行。在液晶化合物为聚合性单体或交联性单体的情况下,取向状态的固定通过对如上述那样经取向的液晶化合物实施聚合处理或交联处理而进行。液晶化合物的具体例子及取向固化层的形成方法的详细内容记载于日本特开2006-163343号公报中。该公报的记载作为参考援引于本说明书中。d.第2相位差层d-1.第2相位差层的特性第2相位差层30可根据目的而具有任意适当的光学特性和/或机械特性。第2相位差层30代表性而言具有慢轴。在一实施方式中,第2相位差层30的慢轴与起偏器11的吸收轴所成的角度优选为65°~85°,更优选为72°~78°,进一步优选为约75°。第2相位差层30的慢轴与第1相位差层20的慢轴所成的角度优选为52°~68°,更优选为57°~63°,进一步优选为约60°。若第2相位差层30的慢轴与起偏器11的吸收轴所成的角度为这样的范围,则通过如上述那样将第1相位差层的面内相位差设定为规定的范围,并将第1相位差层的慢轴相对于起偏器的吸收轴以规定的角度进行配置,且如下所述将第2相位差层的面内相位差设定为规定的范围,可获得在宽带域中具有非常优异的圆偏光特性(结果为非常优异的抗反射特性)的光学层叠体。第2相位差层优选折射率特性显示出nx>ny≥nz的关系。第2相位差层的面内相位差re(550)优选为80nm~200nm,更优选为100nm~180nm,进一步优选为110nm~170nm。关于第2相位差层的其他特性,如关于第1相位差层在上述c-1项中说明的那样。d-2.由树脂膜构成的第2相位差层在第2相位差层由树脂膜构成的情况下,其厚度优选为40μm以下,优选为25μm~35μm。若第2相位差层的厚度为这样的范围,则可获得所期望的面内相位差。在第2相位差层由树脂膜构成的情况下,其材料、特性、制造方法等如关于第1相位差层在上述c-2项中说明的那样。d-3.由液晶化合物的取向固化层构成的第2相位差层第2相位差层30也可与第1相位差层同样地为液晶化合物的取向固化层。在第2相位差层30由液晶化合物的取向固化层构成的情况下,其厚度优选为0.5μm~2μm,更优选为1μm~1.5μm。在第2相位差层由液晶化合物的取向固化层构成的情况下,其材料、特性、制造方法等如关于第1相位差层在上述c-3项中说明的那样。d-4.第1相位差层与第2相位差层的组合第1相位差层及第2相位差层能够以任意适当的组合的形式使用。具体而言,可为第1相位差层由树脂膜构成,第2相位差层由液晶化合物的取向固化层构成;也可为第1相位差层由液晶化合物的取向固化层构成,第2相位差层由树脂膜构成;也可为第1相位差层及第2相位差层均由树脂膜构成;也可为第1相位差层及第2相位差层均由液晶化合物的取向固化层构成。优选为在第1相位差层由树脂膜构成的情况下,第2相位差层也由树脂膜构成;在第1相位差层由液晶化合物的取向固化层构成的情况下,第2相位差层也由液晶化合物的取向固化层构成。需要说明的是,在第1相位差层及第2相位差层均由树脂膜构成的情况下,第1相位差层及第2相位差层可相同,也可使详细的构成不同。第1相位差层及第2相位差层均由液晶化合物的取向固化层构成的情况下也同样。在第1相位差层及第2相位差层均由树脂膜构成的情况下,第2相位差层的尺寸变化率优选为1%以下,更优选为0.95%以下。第2相位差层的尺寸变化率越小越优选。第2相位差层的尺寸变化率的下限例如为0.01%。若第2相位差层的尺寸变化率为这样的范围,则可显著地抑制高温高湿下的导电层产生裂纹。在第1相位差层及第2相位差层均由液晶化合物的取向固化层构成的情况下,偏振片、第1相位差层及第2相位差层的层叠体的尺寸变化率优选为1%以下,更优选为0.95%以下。该层叠体的尺寸变化率越小越优选。该层叠体的尺寸变化率的下限例如为0.01%。若该层叠体的尺寸变化率为这样的范围,则可显著地抑制高温高湿下的导电层产生裂纹。e.导电层导电层可通过任意适当的成膜方法(例如真空蒸镀法、溅射法、cvd(chemicalvapordeposition,化学气相沉积)法、离子镀法、喷雾法等)在任意适当的基材上成膜出金属氧化物膜而形成。成膜后根据需要也可进行加热处理(例如100℃~200℃)。通过进行加热处理,非晶质膜可结晶化。作为金属氧化物,例如可列举出氧化铟、氧化锡、氧化锌、铟-锡复合氧化物、锡-锑复合氧化物、锌-铝复合氧化物、铟-锌复合氧化物。铟氧化物中也可掺杂有2价金属离子或4价金属离子。优选为铟系复合氧化物,更优选为铟-锡复合氧化物(ito)。铟系复合氧化物具有在可见光区域(380nm~780nm)中具有较高的透射率(例如80%以上)且每单位面积的表面电阻值较低的特征。在导电层包含金属氧化物的情况下,该导电层的厚度优选为50nm以下,更优选为35nm以下。导电层的厚度的下限优选为10nm。导电层的表面电阻值优选为300ω/sq以下,更优选为150ω/sq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0ω/sq以下。导电层根据需要可图案化。通过图案化,可形成导通部和绝缘部。作为图案化方法,可采用任意适当的方法。作为图案化方法的具体例子,可列举出湿式蚀刻法、网版印刷法。f.基材作为基材,只要可获得上述a项中记载的所期望的透湿度、尺寸变化率及线膨胀系数,则可使用任意适当的树脂膜。优选为除了上述所期望的特性以外还具有优异的透明性的树脂膜。作为构成材料的具体例子,可列举出环状烯烃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纤维素系树脂、聚酯系树脂、丙烯酸系树脂。优选上述基材在光学上为各向同性。作为构成在光学上各向同性的基材(各向同性基材)的材料,例如可列举出以降冰片烯系树脂或烯烃系树脂等不具有共轭系的树脂作为主骨架的材料、在丙烯酸系树脂的主链中具有内酯环或戊二酰亚胺环等环状结构的材料等。若使用这样的材料,则在形成各向同性基材时,可将伴随分子链的取向的相位差的表现抑制为较小。基材的厚度优选为10μm~200μm,更优选为20μm~60μm。根据需要也可在导电层41与基材42之间设置硬涂层(未图示)。作为硬涂层,可使用具有任意适当的构成的硬涂层。硬涂层的厚度例如为0.5μm~2μm。只要雾度为容许范围,则也可在硬涂层中添加用于减少牛顿环的微粒。进而,根据需要也可在导电层41与基材42(在存在的情况下为硬涂层)之间设置用于提高导电层的密合性的锚定涂层、和/或用于调整反射率的折射率调整层。作为锚定涂层及折射率调整层,可采用任意适当的构成。锚定涂层及折射率调整层可为数纳米~数十纳米的薄层。根据需要也可在基材42的与导电层相反的一侧(光学层叠体的最外侧)设置另一硬涂层。代表性而言,该硬涂层包含粘合剂树脂层及球状粒子,球状粒子从粘合剂树脂层突出而形成凸部。这样的硬涂层的详细内容记载于日本特开2013-145547号公报中,该公报的记载作为参考援引于本说明书中。g.其他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光学层叠体也可进一步包含其他相位差层。其他相位差层的光学特性(例如折射率特性、面内相位差、nz系数、光弹性模量)、厚度、配置位置等可根据目的而适当设定。就实用而言,在基材42的表面设置有用于贴合于显示单元上的粘合剂层(未图示)。优选在该粘合剂层的表面贴合有剥离膜直至将光学层叠体供于使用。h.图像显示装置上述a项~g项中记载的光学层叠体可应用于图像显示装置。因此,本发明包含使用了这样的光学层叠体的图像显示装置。作为图像显示装置的代表例,可列举出液晶显示装置、有机el显示装置。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在其目视确认侧具备上述a项~g项中记载的光学层叠体。光学层叠体是以导电层成为显示单元(例如液晶单元、有机el单元)侧的方式(起偏器成为目视确认侧的方式)进行层叠。即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可为在显示单元(例如液晶单元、有机el单元)与偏振片之间组装入有触摸传感器的所谓的内嵌式触摸面板型输入显示装置。在该情况下,触摸传感器可配置于导电层(或带基材的导电层)与显示单元之间。关于触摸传感器的构成,可采用本领域众所周知的构成,所以省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具体地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受这些实施例的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各特性的测定方法如下所述。(1)厚度对于涂布形成的相位差层(液晶化合物的取向固化层),使用大塚电子制造的mcpd2000通过干涉膜厚测定法进行测定。对于其他膜,使用数字式测微计(anritsu公司制造的kc-351c)进行测定。(2)相位差层的相位差值利用自动双折射测定装置(王子计测机器株式会社制造,自动双折射计kobra-wpr)测量实施例及比较例中所使用的相位差层的折射率nx、ny及nz。面内相位差re的测定波长为450nm及550nm,厚度方向相位差rth的测定波长为550nm,测定温度为23℃。(3)透湿度依据jisk7129b(mocon法)进行测定。在温度40℃、湿度92%rh的气氛中测定在24小时内通过面积为1m2的试样的水蒸汽量(mg)。(4)尺寸变化率将实施例及比较例中所使用的基材或相位差层、或者实施例及比较例中所获得的光学层叠体以100mm×100mm切出而作为测定试样。测定将该测定试样在温度85℃及相对湿度85%的烘箱中保管240小时后的尺寸,将与投入烘箱前的尺寸相比的变化率作为尺寸变化率。(5)线膨胀系数使用siinanotechnology制造的tma(ss7100),将实施例及比较例中所使用的基材以约6mm见方切削并设置于试样台上,依据jisk7197进行tma(压缩膨胀法)测定。测定载荷为19.6mn,探针直径为3.5mm,升温速度为5℃/分钟,在-150℃~20℃的范围内进行测定,根据所获得的尺寸变化的数据算出该范围的平均线膨胀系数。(6)光学层叠体的耐久性将实施例及比较例中所获得的光学层叠体以100mm×50mm切出并贴合于无碱玻璃上而作为测定试样。将该测定试样在温度85℃及相对湿度85%的烘箱中保管120小时。其后,将测定试样从烘箱中取出,利用激光显微镜观察导电层的状态,以如下基准进行评价。良好:未见到裂纹不良:显著见到裂纹[参考例1:偏振片的制作]对于厚度为30μm的聚乙烯醇(pva)系树脂膜(kuraray制造,制品名“pe3000”)的长条卷,一边利用辊拉伸机以在长条方向上成为5.9倍的方式在长条方向上进行单轴拉伸,一边同时实施溶胀、染色、交联、洗涤处理,最后实施干燥处理,由此制作厚度为12μm的起偏器1。具体而言,溶胀处理一边在20℃的纯水中进行处理一边拉伸至2.2倍。接着,染色处理一边在以所获得的起偏器的单体透射率成为45.0%的方式调整了碘浓度的碘与碘化钾的重量比为1:7的30℃的水溶液中进行处理一边拉伸至1.4倍。进而,交联处理采用2阶段的交联处理,第一阶段的交联处理一边在40℃的溶解有硼酸和碘化钾的水溶液中进行处理一边拉伸至1.2倍。第一阶段的交联处理的水溶液的硼酸含量为5.0重量%,碘化钾含量设定为3.0重量%。第二阶段的交联处理一边在65℃的溶解有硼酸和碘化钾的水溶液中进行处理一边拉伸至1.6倍。第二阶段的交联处理的水溶液的硼酸含量为4.3重量%,碘化钾含量设定为5.0重量%。另外,洗涤处理在20℃的碘化钾水溶液中进行处理。洗涤处理的水溶液的碘化钾含量设定为2.6重量%。最后,干燥处理是在70℃下干燥5分钟而获得起偏器1。在所获得的起偏器1的两面,介由聚乙烯醇系粘接剂分别贴合konicaminolta株式会社制造的tac膜(制品名:kc2ua,厚度:25μm,对应于第2保护层)及在该tac膜的单面具有通过硬涂处理而形成的硬涂(hc)层的hc-tac膜(厚度:32μm,对应于第1保护层),获得具有第1保护层/起偏器1/第2保护层的构成的偏振片1。[参考例2:构成第1相位差层的液晶取向固化层的制作]将显示向列型液晶相的聚合性液晶(basf公司制造:商品名“paliocolorlc242”,由下述式表示)10g与针对该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光聚合引发剂(basf公司制造:商品名“irgacure907”)3g溶解于甲苯40g中,制备液晶组合物(涂装液)。使用摩擦布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膜(厚度为38μm)表面进行摩擦而实施取向处理。关于取向处理的条件,摩擦次数(摩擦辊个数)为1,摩擦辊半径r为76.89mm,摩擦辊转速nr为1500rpm,膜搬送速度v为83mm/秒,关于摩擦强度rs及压入量m,在如表1所示的5种条件(a)~(e)下进行。[表1]摩擦强度rs(mm)压入量m(mm)条件(a)26180.3条件(b)34910.4条件(c)43630.5条件(d)17450.2条件(e)8730.1取向处理的方向是在贴合于偏振片时从目视确认侧观察而相对于起偏器的吸收轴的方向成为-75°方向。利用棒涂机将上述液晶涂装液涂装在该取向处理表面,并在90℃下加热干燥2分钟,由此使液晶化合物取向。在条件(a)~(c)下,液晶化合物的取向状态非常良好。在条件(d)及(e)下,液晶化合物的取向产生若干混乱,但为实用上没有问题的水平。使用金属卤化物灯对如此而形成的液晶层照射1mj/cm2的光,使该液晶层硬化,由此在pet膜上形成相位差层(液晶取向固化层)1。相位差层1的厚度为2μm,面内相位差re(550)为236nm。进而,相位差层1具有nx>ny=nz的折射率分布。[参考例3:构成第2相位差层的液晶取向固化层的制作]使用摩擦布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膜(厚度为38μm)表面进行摩擦而实施取向处理。取向处理的方向是在贴合于偏振片时从目视确认侧观察而相对于起偏器的吸收轴的方向成为-15°方向。将与参考例2相同的液晶涂装液涂装在该取向处理表面,以与参考例2相同的方式使液晶化合物取向及硬化,在pet膜上形成相位差层2。相位差层2的厚度为1.2μm,面内相位差re(550)为115nm。进而,相位差层2具有nx>ny=nz的折射率分布。[参考例4:构成第1相位差层及第2相位差层的层叠相位差膜的制作]将kaneka株式会社制造的环烯烃系的相位差膜a(制品名:kuz-film#270,厚度:33μm,re(550)=270nm)与kaneka株式会社制造的环烯烃系的相位差膜b(制品名:kuz-film#140,厚度:28μm,re(550)=140nm)以各自的慢轴所成的角度成为60°的方式介由厚度为5μm的丙烯酸系粘接层贴合,获得层叠相位差膜。将该层叠相位差膜作为相位差层3。[参考例5:构成相位差层的相位差膜的制作]7-1.聚碳酸酯树脂膜的制作将异山梨酯(isb)26.2质量份、9,9-[4-(2-羟基乙氧基)苯基]芴(bhepf)100.5质量份、1,4-环己烷二甲醇(1,4-chdm)10.7质量份、碳酸二苯酯(dpc)105.1质量份、及作为催化剂的碳酸铯(0.2质量%水溶液)0.591质量份分别投入至反应容器中,在氮气氛下,作为反应的第1阶段的工序,将反应容器的热介质温度设定为150℃,一边根据需要进行搅拌一边使原料溶解(约15分钟)。接着,使反应容器内的压力自常压调整为13.3kpa,一边使反应容器的热介质温度以1小时上升至190℃,一边将所产生的苯酚抽出至反应容器外。将反应容器内温度在190℃保持15分钟后,作为第2阶段的工序,将反应容器内的压力设定为6.67kpa,使反应容器的热介质温度以15分钟上升至230℃,将所产生的苯酚抽出至反应容器外。由于搅拌机的搅拌转矩上升,所以以8分钟升温至250℃,为了进一步将所产生的苯酚去除,将反应容器内的压力减压至0.200kpa以下。达到规定的搅拌转矩后,结束反应,将所生成的反应物挤出至水中后,进行颗粒化,获得bhepf/isb/1,4-chdm=47.4摩尔%/37.1摩尔%/15.5摩尔%的聚碳酸酯树脂。所获得的聚碳酸酯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36.6℃,比浓粘度为0.395dl/g。将所获得的聚碳酸酯树脂在80℃下真空干燥5小时后,使用具备单螺杆挤出机(isuzukakokico.,ltd.制造,螺杆直径为25mm,料缸设定温度:220℃)、t型模头(宽度为200mm,设定温度:220℃)、冷却辊(设定温度:120~130℃)及卷取机的膜制膜装置制作厚度为120μm的聚碳酸酯树脂膜。7-2.相位差膜的制作使用拉幅式拉伸机将所获得的聚碳酸酯树脂膜进行横向拉伸,获得厚度为50μm的相位差膜。此时,拉伸倍率为250%,将拉伸温度设定为137~139℃。所获得的相位差膜的re(550)为137~147nm,re(450)/re(550)为0.89,nz系数为1.21,取向角(慢轴的方向)相对于长条方向为90°。将该相位差膜用作相位差层4。[参考例6:导电性膜(带基材的导电层)的制作]作为基材,使用厚度为50μm的聚环烯烃膜(zeoncorporation制造,商品名“zeonor(注册商标)”)。在该基材的一个面涂布紫外线硬化性树脂组合物(dic公司制造的商品名“unidic(注册商标)rs29-120”),在80℃下干燥1分钟后,进行紫外线硬化,形成厚度为1.0μm的硬涂层。接着,在基材的另一个面涂布包含与上述相同的紫外线硬化性树脂组合物100重量份和众数粒径为1.9μm的丙烯酸系球状粒子(综研化学公司制造,商品名“mx-180ta”)0.002重量份的掺有球状粒子的硬化性树脂组合物,其后进行紫外线硬化,形成厚度为1.0μm的硬涂层。将上述所获得的聚环烯烃膜投入至溅射装置中,在不含粒子的硬涂层表面形成厚度为27nm的铟锡氧化物的非晶质层。接着,将形成有铟锡氧化物的非晶质层的聚烯烃膜在130℃的加热烘箱中进行90分钟加热处理,制作表面电阻值为100ω/sq的透明导电性膜。将该透明导电性膜作为带基材的导电层。基材的依照上述(3)的透湿度为7mg/m2·24小时,依照上述(4)的尺寸变化率为0.03%,依照上述(5)的线膨胀系数为7.3(×10-6/℃)。[参考例7:导电性膜(带基材的导电层)的制作]作为基材,使用厚度为50μm的pet膜(toray制造,商品名“lumirror#50”),除此以外,以与参考例6相同的方式制作表面电阻值为100ω/sq的透明导电性膜。将该透明导电性膜作为带基材的导电层。基材的依照上述(3)的透湿度为700mg/m2·24小时,依照上述(4)的尺寸变化率为0.50%,依照上述(5)的线膨胀系数为13.0(×10-6/℃)。[参考例8:粘合剂层的制作]将丙烯酸丁酯99份、丙烯酸4-羟基丁酯1.0份及2,2'-偶氮二异丁腈0.3份与乙酸乙酯一起添加至具备冷凝管、氮导入管、温度计及搅拌装置的反应容器中。使反应容器中的混合物在氮气气流下在60℃下反应4小时后,向该反应液中添加乙酸乙酯,获得含有重均分子量165万的丙烯酸系聚合物的溶液(固体成分浓度30%)。对每100份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溶液的固体成分配合0.15份的过氧化二苯甲酰(日本油脂制造(株式会社):nyperbo-y)、0.1份的三羟甲基丙烷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三井武田化学(株式会社):takenated110n)和0.2份的硅烷偶联剂(综研化学株式会社制造:a-100,含乙酰乙酰基的硅烷偶联剂)而获得粘合剂层形成用溶液。将上述粘合剂层形成用溶液涂装在由经有机硅系剥离剂进行了表面处理的聚酯膜形成的隔膜上,在155℃下加热处理3分钟而获得厚度为15μm的粘合剂层a。[参考例9:粘合剂层的制作]将丙烯酸丁酯94.9份、丙烯酸5份及丙烯酸2-羟基乙酯0.1份、以及相对于这些单体(固体成分)100份为0.3份的过氧化苯甲酰与乙酸乙酯一起添加至具备冷凝管、氮导入管、温度计及搅拌装置的反应容器中。使反应容器中的混合物在氮气气流下在60℃下反应7小时后,向该反应液中添加乙酸乙酯,获得含有重均分子量220万的丙烯酸系聚合物的溶液(固体成分浓度30重量%)。对每100份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溶液的固体成分配合0.6份的三羟甲基丙烷甲苯撑二异氰酸酯(nipponpolyurethane(株式会社)制造:coronatel)和0.075份的γ-环氧丙氧基丙基甲氧基硅烷(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kbm-403)而获得粘合剂层形成用溶液。将上述粘合剂层形成用溶液涂装在由经硅系剥离剂进行了表面处理的聚酯膜形成的隔膜上,在155℃下加热处理3分钟而获得厚度为15μm的粘合剂层b。[实施例1]将偏振片1的第2保护层面与相位差层1以起偏器的吸收轴与相位差层1的慢轴所成的角度成为15°的方式介由厚度为5μm的丙烯酸系粘接剂贴合。接着,将形成有相位差层1的pet膜剥离,在该剥离面以起偏器的吸收轴与相位差层2的慢轴所成的角度成为75°的方式介由厚度为5μm的丙烯酸系粘接剂贴合相位差层2。进而,将形成有相位差层2的pet膜剥离,获得具有偏振片/第1相位差层/第2相位差层的构成的圆偏振片1。将圆偏振片1的第2相位差层与参考例6中所获得的带基材的导电层的导电层介由粘合剂层a贴合,获得光学层叠体1。将所获得的光学层叠体1供于上述(6)的评价。将结果示于表2。[实施例2]使用相位差层3(层叠相位差膜)来代替相位差层1及2,将偏振片1的第2保护层面与相位差层膜a的面以起偏器的吸收轴与相位差膜a的慢轴所成的角度成为15°且起偏器的吸收轴与相位差膜b的慢轴所成的角度成为75°的方式介由厚度为12μm的丙烯酸系粘接剂贴合,获得具有偏振片/第1相位差层/第2相位差层的构成的圆偏振片2。将圆偏振片2的第2相位差层与参考例6中所获得的带基材的导电层的导电层介由粘合剂层a贴合,获得光学层叠体2。将所获得的光学层叠体2供于上述(6)的评价。将结果示于表2。[比较例1]使用参考例7中所获得的带基材的导电层,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获得光学层叠体3。将所获得的光学层叠体3供于上述(6)的评价。将结果示于表2。[比较例2]使用参考例7中所获得的带基材的导电层,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式获得光学层叠体4。将所获得的光学层叠体4供于上述(6)的评价。将结果示于表2。[表2]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可适当地用于液晶显示装置及有机el显示装置那样的图像显示装置,特别是可适当地用作有机el显示装置的抗反射膜。进而,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可适当地用于内嵌式触摸面板型输入显示装置。符号说明10偏振片11起偏器12第1保护层13第2保护层20第1相位差层30第2相位差层41导电层42基材100光学层叠体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