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11696发布日期:2018-08-31 22:00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显示面板,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关于显示面板的转角的配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装置的快速发展,人们开始频繁的使用各式各样的显示装置,并且开始重视显示装置的频占比和显示荧幕的美感,且特别是对于显示装置薄边框(slimborder)的设计以及角落的流线型设计有进一步的追求。

现今为了实现slimborder的面板设计,通常使用将栅极驱动电路整合于阵列基板上(gateonarray,goa)的技术,以达到薄边框的显示面板设计。然而,在显示面板两侧仅使用goa的技术会造成面板转角处呈现直角状,以及边框依旧太厚的情形。

因此,如何让显示装置进一步的缩减边框,具有更高的屏占比以及具有流线型的转角成为如今的一大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之一实施方式是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含像素阵列和多个栅极驱动单元。像素阵列设置于显示区,并包含多个像素单元。多个栅极驱动单元沿第一方向耦接至多个像素单元,并设置于显示区外的非显示区,其中非显示区包含位于显示面板的侧边区以及位于显示面板的转角区,多个栅极驱动单元中包含至少一第一栅极驱动单元设置于转角区,和多个第二栅极驱动单元设置于侧边区。其中至少一第一栅极驱动单元与邻近转角区的第二栅极驱动单元藉由多条走线通过两者间的第一走线区彼此耦接,并且彼此间隔的间距为像素阵列中的一列像素单元于第二方向上的长度的n倍,n至少为1。

经由上述设置方式,本发明可以进一步缩小显示面板的边框,并且在转角处具有流线型的设计。

本发明旨在提供本发明的简化摘要,以使阅读者对本发明具备基本的理解,并非在指出本发明实施例的重要元件或界定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2a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边缘处的示意图;

图2b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中栅极驱动单元相对于像素单元配置的电路方块示意图;

图2c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中栅极驱动单元的电路示意图;

图3a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边缘处的示意图;

图3b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中栅极驱动单元相对于像素单元配置的电路方块示意图;

图3c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中栅极驱动单元的电路示意图;

图4a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边缘处的示意图;

图4b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中栅极驱动单元相对于像素单元配置的电路方块示意图;

图4c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中栅极驱动单元的电路示意图;

图5a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边缘处的示意图;

图5b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中栅极驱动单元相对于像素单元配置的电路方块示意图;

图5c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中栅极驱动单元的电路示意图;以及

图5d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中栅极驱动单元的电路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显示面板

110:显示区

120:非显示区

121:侧边区

122:转角区

230、330、331、340、341、430、530、531、540、541:栅极驱动单元

s:栅极驱动信号

250:无电路区

251:传输线

350:走线区

351:走线

160:像素阵列

161:像素单元

x、y:方向

h1、h2、h31、h32、h4、h51、h52:于y方向的长度

w1、w2:于x方向的长度

u2d、sr[n-1]、sr[n]、sr[n+1]、sr[n+2]、d2u、vgh、goff、ck、xdonb、rst、xck、ck1、ck3、ck4:电压

sr[n]、sr[n-1]、sr[n+1]:栅极驱动信号

m1、m2、m3、m4、m5、m7、m8、m9、m10、m13、m14、m15、m10a、m10c、m13a、m13b、m14a、m14b、m15a、m15b:晶体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下文实施例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但所提供的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揭露所涵盖的范围,而结构运作的描述非用以限制其执行的顺序,任何由元件重新组合的结构,所产生具有均等功效的装置,皆为本揭露所涵盖的范围。另外,图式仅以说明为目的,并未依照原尺寸作图。为使便于理解,下述说明中相同元件或相似元件将以相同的符号标示来说明。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第一』、『第二』、…等,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元件或操作而已。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耦接』或『连接』,均可指二或多个元件相互直接作实体或电性接触,或是相互间接作实体或电性接触,而『耦接』或『连接』还可指二或多个元件相互操作或动作。

于本发明中,显示面板于转角区的多个像素单元呈圆弧状排列,但不限于此。依据不同需求,显示面板于转角区的多个像素单元具有不同形状的排列方式。

于本发明中,其中第一方向为x方向,第二方向为y方向,但不限于此。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100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100包含显示区110和非显示区120,其中非显示区120可围绕或环绕显示区110设置,或位于显示区110之上下和左右四个侧边上。

于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区110包含多个像素单元161,其中多个像素以行列方式排列于显示区110中,即像素阵列160,其中像素单元161于y方向上的长度为h1。

于一些实施例中,非显示区120用来设置驱动多个像素单元161的一或多个驱动电路(例如包含栅极驱动阵列(gateonarray,goa)、源极/栅极驱动器(source/gatedriver)和/或时序控制器(timingcontroller)以及用来设置连接多个像素单元161与上述驱动电路的多条信号传输线(未示出)。

举例而言,于一些实施例中,非显示区120上设置有栅极驱动电路,其可设置于显示区110的一侧或相对的左右两侧。非显示区120亦可设置有源极驱动电路与或整合式的集成电路(ic),其可设置于显示区110的上侧。于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显示面板100的驱动方式为双边交错单驱(如后图2b、图3b、图4b、图5b所示的驱动方式),是为了缩减边框的大小,做出薄边框(slimborder)的效果,但不限于此,任何其他驱动方式,例如双边双驱,皆在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内。

如图1所示,非显示区120包含侧边区121和转角区122,其中侧边区121位于显示面板100的左右两侧或相对于显示区110的左右两侧,转角区122位于显示面板100的角落处或相对于显示区110的左上处、左下处、右上处和右下处。

图2a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100的边缘处的示意图。为更详细说明上述显示区110与非显示区120中的元件设置方式,图2a仅示出显示面板100的边缘区域的放大示意图。为易于理解,图1与图2a的类似元件将指定为相同标号。

如图2a所示,非显示区120除了包含如图1所示的侧边区121、转角区122外,更包含无电路区250,其中无电路区250位于显示区110和侧边区121之间。

于一些实施例中,侧边区121包含多个栅极驱动单元230,无电路区250包含多条传输线251,其中多个栅极驱动单元230经由无电路区250上的多条传输线251耦接至对应的至少一列像素单元161。

于一些实施例中,栅极驱动单元230用以输出栅极驱动信号s,以驱动像素阵列160中的至少一列像素单元161。于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栅极驱动单元230可以由goa来实现,但不限于此,任何可以用以驱动像素阵列160的电路皆在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内。

于一些实施例中,多条传输线251用以将来自栅极驱动单元230的多个栅极驱动信号s传送至像素阵列160中对应的至少一列像素单元161,以控制显示面板100的显示画面。于一些实施例中,传输线251可以由信号传输线所实现,但不限于此,任何可以用以传输栅极驱动信号s的线路皆在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内。

于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a所示,每一个栅极驱动单元230用以输出一个栅极驱动信号s,以驱动一列像素单元161,并且每一个栅极驱动单元230于y方向的长度h2小于两列像素单元161于y方向的总长度2h1。

图2b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100中栅极驱动单元230相对于像素单元161配置的电路方块示意图。如图2b所示,此种栅极驱动单元230的配置系用以进行双边单驱的驱动方式,具体来说,位于像素阵列160左侧的多个栅极驱动单元230和位于像素阵列160右侧的多个栅极驱动单元230依据一时序信号轮流传送栅极驱动信号s至对应的一列像素单元161,以驱动对应的一列像素单元161。

图2c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100中栅极驱动单元230的电路示意图。于一些实施例中,栅极驱动单元230中的电路配置及元件具体连接关系如图2c所示,其中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230系用以产生对应的栅极驱动信号sr[n],即图2a和图2b所示的栅极驱动信号s,以驱动对应的一列像素单元161。

图3a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100的边缘处的示意图。为更详细说明上述显示区110与非显示区120中的元件设置方式,图3a仅示出显示面板100的边缘区域的放大示意图。为易于理解,图3a中类似元件将与图1及图2a指定为相同标号。

于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a所示,侧边区121包含多个栅极驱动单元340,转角区122包含多个栅极驱动单元330及多个走线区350,其中多个栅极驱动单元340、含多个栅极驱动单元330及走线区350皆包含多条走线351。

于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a所示,多个栅极驱动单元330及多个栅极驱动单元340分别沿x方向耦接至像素阵列160,多个栅极驱动单元330中邻近侧边区121的栅极驱动单元331和多个栅极驱动单元340中邻近转角区122的栅极驱动单元341经由两者之间的走线区350中的多条走线351彼此耦接,多个栅极驱动单元330中邻近两者经由两者之间的走线区350中的多条走线351彼此耦接。

于一些实施例中,走线区350用以让多条走线351可以沿着像素阵列160中位于边缘处的像素单元161之布局转线,以让多个栅极驱动单元330设置更加贴近像素阵列160。于一些实施例中,多条走线351用以连接多个栅极驱动单元340、多个栅极驱动单元330以及多个走线区350。

于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a所示,每一个栅极驱动单元330用以输出一个栅极驱动信号s,以驱动像素阵列160中相对应的一列像素单元161,且每一个栅极驱动单元340用以输出一个栅极驱动信号s,以驱动像素阵列160中相对应的一列像素单元161。于一些实施例中,栅极驱动单元330于y方向的长度h31为一列像素单元161于y方向的长度h1,栅极驱动单元340于y方向的长度h32为两列像素单元161于y方向的总长度2h1,走线区350于y方向的长度h33为一列像素单元161于y方向的长度h1,但不限于此,走线区350于y方向的长度h33为一列像素单元161于y方向的长度h1的整数倍皆在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内。

于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a所示,栅极驱动单元330于x方向的长度w1较栅极驱动单元340于x方向的长度w2长,其原因在于,由于栅极驱动单元330的布局面积和栅极驱动单元340的布局面积相同,因此要将原本为两列像素单元161于y方向的总长度2h1压缩至一列像素单元161于y方向的长度h1,会造成栅极驱动单元330于x方向的长度w2大于长度w1。

图3b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100中栅极驱动单元330、340相对于像素单元161配置的电路方块示意图。如图3b所示,此种栅极驱动单元330、340的配置系用以进行双边单驱的驱动方式,具体来说,位于像素阵列160左侧的多个栅极驱动单元330和位于像素阵列160右侧的多个栅极驱动单元330依据一时序信号轮流传送栅极驱动信号s至对应的一列像素单元161,并且在所有栅极驱动单元330传送栅极驱动信号s之后,位于像素阵列160左侧的多个栅极驱动单元340和位于像素阵列160右侧的多个栅极驱动单元340接续轮流传送栅极驱动信号s至对应的一列像素单元161。

图3c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100中栅极驱动单元330和栅极驱动单元340的电路示意图。于一些实施例中,栅极驱动单元330和栅极驱动单元340中的电路配置及元件具体连接关系如图3c所示,其中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330或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340系用以产生对应的栅极驱动信号sr[n],即图3a和图3b所示栅极驱动信号s,以驱动对应的一列像素单元161。

图4a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100的边缘处的示意图。为更详细说明上述显示区110与非显示区120中的元件设置方式,图4a仅示出显示面板100的边缘区域的放大示意图。为易于理解,图4a中类似元件将与图1、图2a及图3a指定为相同标号。

于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a所示,侧边区121及转角区122皆包含多个栅极驱动单元430及多个走线区350,其中多个栅极驱动单元430及走线区350皆包含多条走线351。

于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a所示,多个栅极驱动单元430分别沿x方向耦接至像素阵列160,且多个栅极驱动单元430中邻近两者经由两者之间的走线区350中的多条走线351彼此耦接。

于一些实施例中,于图4a所示的栅极驱动单元430为共用(co-used)电路,但不限于此,任何其他可以缩减单级电路高度的电路皆在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内。

于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a所示,多条走线351用以连接多个栅极驱动单元430和多个走线区350。

于一些实施例中,每一个栅极驱动单元430用以输出两个栅极驱动信号s,以驱动像素阵列160中相对应的两列像素单元161。于一些实施例中,栅极驱动单元430于y方向的长度h4为三列像素单元161于y方向的总长度3h1。

图4b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100中栅极驱动单元430相对于像素单元161配置的电路方块示意图。如图4b所示,此种栅极驱动单元430的配置系用以进行双边单驱的驱动方式,具体来说,位于像素阵列160左侧的多个栅极驱动单元430和位于像素阵列160右侧的多个栅极驱动单元430依据一时序信号轮流传送栅极驱动信号s至对应的两列像素单元161。

图4c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100中栅极驱动单元430的电路示意图。于一些实施例中,栅极驱动单元430中的电路配置及元件具体连接关系如图4c所示,其中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430系用以产生对应的栅极驱动信号sr[n]及栅极驱动信号sr[n+2],即图4a和图4b所示的两个栅极驱动信号s,以驱动对应的两列像素单元161。

图5a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100的边缘处的示意图。为更详细说明上述显示区110与非显示区120中的元件设置方式,图5a仅示出显示面板100的边缘区域的放大示意图。为易于理解,图5a中类似元件将与图1、图2a及图3a指定为相同标号。

于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a所示,侧边区121包含多个栅极驱动单元540,转角区122包含多个栅极驱动单元530及多个走线区350,其中多个栅极驱动单元540、多个栅极驱动单元530及多个走线区350皆包含多条走线351。

于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a所示,多个栅极驱动单元530及多个栅极驱动单元540沿x方向耦接至像素阵列160,多个栅极驱动单元530中邻近侧边区121的栅极驱动单元531和多个栅极驱动单元540中邻近转角区122的栅极驱动单元541经由两者之间的走线区350中的多条走线351彼此耦接,多个栅极驱动单元530中邻近两者经由两者之间的走线区350中的多条走线351彼此耦接。

于一些实施例中,于图5a所示栅极驱动单元530为共用(co-used)电路,但不限于此,任何其他可以缩减单级电路高度的电路皆在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内。

于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a所示,多条走线351用以连接多个栅极驱动单元540、多个栅极驱动单元530和多个走线区350。

于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a所示,每一个栅极驱动单元330用以输出两个栅极驱动信号s,以驱动像素阵列160中相对应的两列像素单元161,且每一个栅极驱动单元540用以输出一个栅极驱动信号s,以驱动像素阵列160中相对应的两列像素单元161。于一些实施例中,栅极驱动单元530于y方向的长度h51为三列像素单元161于y方向的总长度3h1,栅极驱动单元540于y方向的长度h52为两列像素单元161于y方向的总长度2h1。

图5b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100中栅极驱动单元530、540相对于像素单元161配置的电路方块示意图。如图5b所示,此种栅极驱动单元530、540的配置系用以进行双边单驱的驱动方式,具体来说,位于像素阵列160左侧的多个栅极驱动单元530和位于像素阵列160右侧的多个栅极驱动单元530依据一时序信号轮流传送栅极驱动信号s至对应的两列像素单元161,并且在所有栅极驱动单元530传送栅极驱动信号s之后,位于像素阵列160左侧的多个栅极驱动单元540和位于像素阵列160右侧的多个栅极驱动单元540接续轮流传送栅极驱动信号s至对应的一列像素单元161。

图5c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100中栅极驱动单元530的电路示意图。于一些实施例中,栅极驱动单元530中的电路配置及元件具体连接关系如图5c所示,其中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530系用以产生对应的栅极驱动信号sr[n]及栅极驱动信号sr[n+2],即图5a和图5b所示的两个栅极驱动信号s,以驱动对应的两列像素单元161。

图5d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100中栅极驱动单元540的电路示意图。于一些实施例中,栅极驱动单元540中的电路配置及元件具体连接关系如图5d所示,其中第n级栅极驱动单元540系用以产生对应的栅极驱动信号sr[n],即图5a和图5b所示的栅极驱动信号s,以驱动对应的一列像素单元161。

综上所述,本发明经由缩减每个栅极驱动单元230、330、340、430、530、540分别于y方向的长度h2、h31、h32、h4、h51、h52,并经由多条走线351连接相邻两者,以进一步提升显示面板100的屏占比,并且在转角区122具有流线型的弯曲设计。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