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量子点玻璃导光板组件及其制造方法、背光模组、显示器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55856发布日期:2018-08-24 20:36阅读:167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tv背光模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量子点玻璃导光板组件及其制造方法、背光模组、显示器。



背景技术:

传统上,液晶电视使用的是亚克力导光板,厚度一般为3-5mm,这使得设计者很难再减少电视机厚度。现有技术中最新的结构是采用玻璃导光板,用紫外固化压敏胶把玻璃导光板和反射片粘接在一起,就构成导光板组件。这种组件的光学性能和机械性能,整体要优于传统的亚克力导光板组件。由于玻璃本身的高机械性能,可以取消铝背板的使用,使液晶电视变得更薄,最薄可以小于5mm,减少电视机70%的厚度和30%的重量。

在现有液晶显示器上,随着色彩鲜明度要求越来越高,一般会采用量子膜的架构方式来改善色彩质量和提高能效。目前的量子膜为上下两张pet膜,中间均匀涂覆的量子点压合而成。

如图1所示,现有量子点模组包括反射片3、带有光学网点4的导光板(lgp)5、由两张pet膜6和量子点7制成的量子膜9、下扩散片8和其它光学膜材,且各组件单独放置。

现有量子点模组的缺点主要有以下:1,分散件较多,与传统的整机装配一样,需要大量的人力;2,由于传统铝背板的存在,模组厚度无法达成薄型化的设计;3,传统量子膜存在边缘失效区,在画面上呈现边缘蓝边现象,消除此现象需增加额外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量子点玻璃导光板组件,用以替代量子膜,达到显示色域值饱和的效果。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量子点玻璃导光板组件制造方法、背光组件、显示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量子点玻璃导光板组件,包括上下两片玻璃,上下两片玻璃紧密贴合在一起;两片玻璃之间采用真空蒸镀的方式使量子点均匀涂覆在上玻璃的下表面,下玻璃具有光学导光板特性,具备将线光源转化成面光源的功能,上玻璃具有保护量子点的功能。

可选地,两片玻璃之间采用真空蒸镀的方式使量子点均匀涂覆在上玻璃的下表面上,瞬间加热温度小于等于200摄氏度,恒温状态小于等于120摄氏度。

rgb三色量子点的比例为0.8-1.2:1.8-2.2:2.8-3.5,真空度1*10-1-1*10-6pa,蒸镀温度在55℃至120℃之间。

可选地,在下玻璃的下表面进行光学网点设计,靠近led的地方密度较小,越远离led的地方密度越大,并以此印刷油墨。

可选地,所述上玻璃的上表面涂覆有扩散剂层,具备将光线扩散雾化的功能。

可选地,下玻璃厚度0.5mm-2mm,上玻璃厚度0.3mm-1mm。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量子点玻璃导光板组件制造方法,包括上下两片玻璃,采用真空蒸镀的方式使量子点均匀涂覆在上玻璃的下表面上;在下玻璃的下表面进行光学网点设计,使其具有光学导光板特性,具备将线光源转化成面光源的功能;将上下两片玻璃紧密贴合在一起。

可选地,在上玻璃的上表面涂覆扩散剂,使其具备将光线扩散雾化的功能。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量子点玻璃导光板组件。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显示器,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背光模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复合效应增加单体的光学效果,减少了分散件的使用;

(2)采用玻璃作为载体,其强度可替代传统的铝背板,降低模组的厚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的量子点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量子点导光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量子点导光板组件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量子点玻璃导光板组件,包括上下两片玻璃,上下两片玻璃紧密贴合在一起;两片玻璃之间采用真空蒸镀的方式使量子点均匀涂覆在上玻璃的下表面,下玻璃具有光学导光板特性,具备将线光源转化成面光源的功能,上玻璃具有保护量子点的功能。

图2示出了本发明量子点玻璃导光板组件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包括上下两片玻璃;下玻璃20厚度0.5mm-2mm,其下表面设计光学网点21将线光源转化为面光源,因此下玻璃具有光学导光板特性。上玻璃10厚度0.3mm-1mm,其下表面涂覆有量子点层30,上玻璃10主要起到保护量子点层的作用。相应地可对上玻璃的上表面进行一定的表面处理,使其具备扩散光线的效果,例如,在上玻璃的上表面涂覆扩散剂层,将光线扩散雾化,优化光学画面,使之更均匀柔和,例如选用扩散剂的主要成分为丙烯酸树脂,采用辊涂的方式均匀涂覆在玻璃表面上。上下两片玻璃紧密贴合在一起,贴合位置边缘由玻璃胶40进行粘合,隔绝空气和水,玻璃胶的面积只要覆盖贴合位置边缘即可,例如在边缘3-4mm范围内由玻璃胶进行粘合,玻璃胶的主要成分为硅酸钠和有机硅酮。

上玻璃的下表面涂覆量子点层的过程采用真空蒸镀的方式,瞬间加热温度小于等于200℃,恒温状态小于等于120℃。rgb三色量子点的比例为0.8-1.2:1.8-2.2:2.8-3.5,以稀释剂进行调和。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真空蒸镀的过程中,真空度为1*10-1-1*10-6pa,蒸镀温度在55℃至120℃之间。稀释剂一般可采用醚类溶剂或环氧树脂活性溶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在下玻璃的下表面进行光学网点设计,靠近led的地方密度较小,越远离led的地方密度越大,边缘网点密度稍大于中间网点密度,并以此印刷油墨。

贴合后的玻璃具有高机械强度,高应力值,高耐用性和防刮伤性,可代替量子膜,应用于蓝光led侧光式背光模组中。图3示出了将本发明的量子点玻璃导光板组件应用在背光组件中的一个具体实施例,该背光模组100包括:液晶玻璃70、扩散片80、增光片90、量子点玻璃导光板组件1、反射片50、辅助支架65以及蓝色led60,量子点玻璃导光板组件下玻璃的下表面设计有网点21。

本发明的量子点玻璃导光板组件广泛应用于蓝光led灯的侧光式背光模组中,替代传统的pmma或ms材质导光板,代替量子膜,取消铝背板,使tv模组向超薄化,超高清化发展。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量子点玻璃导光板组件制造方法,采用真空蒸镀的方式使量子点均匀涂覆在上玻璃的下表面上;在下玻璃的下表面进行光学网点设计,使其具有光学导光板特性,具备将线光源转化成面光源的功能;将上下两片玻璃紧密贴合在一起。

上玻璃的下表面涂覆量子点层的过程采用真空蒸镀的方式,瞬间加热温度小于等于200℃,恒温状态小于等于120℃。rgb三色量子点的比例为0.8-1.2:1.8-2.2:2.8-3.5,以稀释剂进行调和。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真空蒸镀的过程中,真空度为1*10-1-1*10-6pa,蒸镀温度在55℃至120℃之间。稀释剂一般可采用醚类溶剂或环氧树脂活性溶剂。

对下玻璃表面处理,在下玻璃的下表面进行光学网点设计,靠近led的地方密度较小,越远离led的地方密度越大,并以此印刷油墨。

对上玻璃的上表面进行一定的表面处理,使其具备扩散光线的效果,例如,在上玻璃的上表面涂覆扩散剂层,将光线扩散雾化,优化光学画面,使之更均匀柔和,例如选用扩散剂的主要成分为丙烯酸树脂,采用辊涂的方式均匀涂覆在玻璃表面上。

上下两片玻璃紧密贴合在一起,贴合位置边缘由玻璃胶40进行粘合,隔绝空气和水,玻璃胶的面积只要覆盖贴合位置边缘即可,例如在边缘3-4mm范围内由玻璃胶进行粘合,玻璃胶的主要成分为硅酸钠和有机硅酮。

图4示出了本发明制造方法的一个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中,先采用真空蒸镀的方式使量子点均匀涂覆在上玻璃的下表面上,然后将上下两片玻璃进行防氧化压合,再进行玻璃表面的处理。当然,也可以先进行玻璃表面的处理,再进行两片玻璃防氧化压合。

本发明的量子点玻璃导光组件,可广泛应用于蓝光led灯的侧光式背光模组中,替代了传统pet组成的量子膜,同时保留了导光板的性质,可以进行光学网点设计,优化画面的均匀性,使tv模组向超薄化,超高色域发展。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上文所述的量子点玻璃导光组件。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显示器,包括上文所述的背光模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