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85588发布日期:2018-11-27 22:23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关于一种投影机,尤指一种可避免镜头产生偏移的投影机。



背景技术:

近来,投影机的应用愈来愈广泛。投影机除了用在一般办公室的会议报告外,由于具备视听播放功能,亦经常于各种专题讨论或学术课程中使用。一般而言,投影机包含镜头、光源、光机模组等光学元件,其中光源用以发射光束,光束经光机模组处理后,再经由镜头投影成像。因此,镜头为投影机中极为重要的光学元件。目前,有些投影机的镜头(例如,超短焦镜头)的一端系连接于壳体,且另一端朝远离壳体的方向延伸出。投影机在长时间使用下,镜头会因其自身重量或投影机的强度不足而产生偏移,使得投影画面也随之产生偏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避免镜头产生偏移的投影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投影机,包含:壳体;镜头,连接于该壳体;支架,连接于该壳体,该支架具有开孔;支撑件,插设于该开孔中且抵接于该镜头;第一垫片,套设于该支撑件上,该第一垫片具有第一弧面,该第一弧面朝向该开孔;以及第一固定件,套设于该支撑件上且朝该支架的方向推抵该第一垫片,使得该第一弧面接触该开孔的周边。

较佳的,该第一弧面为扇形弧面或半球形弧面。

较佳的,该支架具有第一突出部,该第一突出部自该开孔的周边朝该第一垫片的方向突出。

较佳的,该第一突出部为铆接于该开孔的无螺纹螺帽或自该开孔弯折成型。

较佳的,该投影机还包含:第二垫片,套设于该支撑件上,该第一垫片与该第二垫片位于该支架的相对两侧,该第二垫片具有第二弧面,该第二弧面朝向该开孔;以及第二固定件,套设于该支撑件上且朝该支架的方向推抵该第二垫片,使得该第二弧面接触该开孔的周边。

较佳的,该第一固定件、该第二固定件与该支撑件之间借由螺纹咬合固定。

较佳的,该第二弧面为扇形弧面或半球形弧面。

较佳的,该支架具有第二突出部,该第二突出部自该开孔的周边朝该第二垫片的方向突出。

较佳的,该第二突出部为铆接于该开孔的无螺纹螺帽或自该开孔弯折成型。

较佳的,该支撑件具有固定部,该固定部固定于该镜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支撑件插设于支架的开孔中,且使支撑件抵接于镜头,以利用支撑件来支撑镜头的重量。此外,本发明将具有弧面的垫片套设于支撑件上,以利用垫片的弧面与支架的开孔相互配合来吸收元件公差及组装公差。借此,就可以在不施加外力的状况下,利用支撑件协助支撑镜头,避免镜头因其自身重量或投影机的强度不足而产生偏移。

关于本发明之优点与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发明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投影机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的投影机的爆炸图。

图3为图1中的投影机于另一视角的爆炸图。

图4为图1中的投影机的侧视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投影机的侧视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投影机的侧视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投影机的侧视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第一垫片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至图4,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投影机1的立体图,图2为图1中的投影机1的爆炸图,图3为图1中的投影机1于另一视角的爆炸图,图4为图1中的投影机1的侧视图。

如图1至图4所示,投影机1包含壳体10、镜头12、支架14、支撑件16、第一垫片18、第一固定件20、第二垫片22以及第二固定件24。一般而言,投影机1的壳体10中还会设有运作时必要的软硬体元件,如控制器、电路板、记忆体、光源、光机模组、电源供应器、应用程式、通讯模组等,视实际应用而定。

镜头12连接于壳体10。于此实施例中,镜头12可为超短焦镜头(ultra short throw lens),但不以此为限。支架14连接于壳体10,且支架14具有开孔140。支撑件16插设于支架14的开孔140中且抵接于镜头12。于此实施例中,支撑件16具有固定部160,且固定部160固定于镜头12。于此实施例中,可利用螺丝将支撑件16的固定部160固定于镜头12的固定柱120,但不以此为限。于另一实施例中,支撑件16的固定部160亦可借由卡合、粘贴、焊接等方式固定于镜头12,视实际应用而定。

第一垫片18与第二垫片22皆套设于支撑件16上,其中第一垫片18与第二垫片22分别位于支架14的相对两侧。第一垫片18具有第一弧面180。当第一垫片18套设于支撑件16上时,第一弧面180朝向支架14的开孔140。第一固定件20套设于支撑件16上且朝支架14的方向推抵第一垫片18,使得第一垫片18的第一弧面180接触支架14的开孔140的周边。第二垫片22具有第二弧面220。当第二垫片22套设于支撑件16上时,第二弧面220朝向支架14的开孔140。第二固定件24套设于支撑件16上且朝支架14的方向推抵第二垫片22,使得第二垫片22的第二弧面220接触支架14的开孔140的周边。于此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20与第二固定件24可为具有内螺纹的螺帽,且支撑件16可具有对应的外螺纹,使得第一固定件20、第二固定件24与支撑件16之间可藉由螺纹咬合固定。

于组装上述元件时,使用者可先将支撑件16的固定部160固定于镜头12。接着,使用者可将第二固定件24与第二垫片22套设于支撑件16上。接着,使用者可将支架14的一端连接于壳体10,且将支撑件16插设于支架14的开孔140中。接着,使用者可将第一垫片18与第一固定件20套设于支撑件16上。接着,使用者可使第一固定件20朝支架14的方向推抵第一垫片18,且使第二固定件24朝支架14的方向推抵第二垫片22,使得第一垫片18的第一弧面180与第二垫片22的第二弧面220分别接触支架14的开孔140的相对两侧周边。

当投影机1悬吊于天花板或是放置于平面上时,本发明可利用支撑件16来支撑镜头12的重量,且利用第一垫片18的第一弧面180、第二垫片22的第二弧面220与支架14的开孔140相互配合来吸收组装公差。藉此,即可避免镜头12因其自身重量而产生偏移。于此实施例中,第一弧面180与第二弧面220可为半球形弧面,但不以此为限。于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弧面180与第二弧面220亦可为扇形弧面或其它形状弧面。

于此实施例中,支架14可具有第一突出部142,其中第一突出部142自开孔140的周边朝第一垫片18的方向突出。因此,当第一固定件20朝支架14的方向推抵第一垫片18时,第一垫片18的第一弧面180接触开孔140的周边的第一突出部142。如图4所示,第一突出部142可将第一垫片18与第二垫片22隔开,以防止第一垫片18与第二垫片22相互接触而失去作用。第一突出部142可为铆接于开孔140的无螺纹螺帽或自开孔140弯折成型,视实际应用而定。

请参阅图5,图5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投影机2的侧视图。投影机2与上述的投影机1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投影机2的支架14另具有第二突出部144,其中第二突出部144自开孔140的周边朝第二垫片22的方向突出,如图5所示。因此,当第二固定件24朝支架14的方向推抵第二垫片22时,第二垫片22的第二弧面220接触开孔140的周边的第二突出部144。如图5所示,第一突出部142与第二突出部144可将第一垫片18与第二垫片22隔开,以防止第一垫片18与第二垫片22相互接触而失去作用。如同上述的第一突出部142,第二突出部144亦可为铆接于开孔140的无螺纹螺帽或自开孔140弯折成型,视实际应用而定。

请参阅图6,图6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投影机3的侧视图。如图6所示,当投影机3悬吊于天花板5时,投影机3可省略上述的第二垫片22与第二固定件24,且使第一垫片18与第一固定件20位于支架14靠近天花板5的一侧,以利用第一垫片18与支架14相互配合来吸收组装公差。需说明的是,由于投影机3无设置上述的第二垫片22,因此,支架14可省略上述的第一突出部142。

请参阅图7,图7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投影机4的侧视图。如图7所示,当投影机4放置于平面6上时,投影机4可省略上述的第二垫片22与第二固定件24,且使第一垫片18与第一固定件20位于支架14靠近镜头12的一侧,以利用第一垫片18与支架14相互配合来吸收组装公差。需说明的是,由于投影机4无设置上述的第二垫片22,因此,支架14可省略上述的第一突出部142。此外,当支撑件16抵接于镜头12时,支撑件16即可支撑镜头12的重量。因此,当投影机4放置于平面6上时,支撑件16可以不用固定于镜头12。

请参阅图8,图8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第一垫片18'的立体图。第一垫片18'与上述的第一垫片18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垫片18'的第一弧面180'为一扇形弧面,如图8所示。此外,上述的第二垫片22的第二弧面220亦可设计为图8所示的扇形弧面。

综上所述,本发明将支撑件插设于支架的开孔中,且使支撑件抵接于镜头,以利用支撑件来支撑镜头的重量。此外,本发明将具有弧面的垫片套设于支撑件上,以利用垫片的弧面与支架的开孔相互配合来吸收元件公差及组装公差。藉此,就可以在不施加外力状况下,利用支撑件协助支撑镜头,避免镜头因其自身重量或投影机的强度不足而产生偏移。

本发明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发明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