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节装置及可穿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93595发布日期:2018-10-19 18:40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实施例属于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调节装置及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vr(virtualreality,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和产品的流行,市面上出现了许多vr头戴设备。通常一款虚拟现实头戴设备由主机部分和头戴部分构成,主机部分主要集成光学显示模组,头戴部分主要方便用户佩戴和调节。

目前,vr头戴设备中常用的头戴部分虽然种类繁多,但是,也存在许多缺陷,例如,有的头戴部分的结构简单,但是支撑性差,调节性差。有的头戴部分是依靠齿轮、齿条调节松紧度,虽然调节方便,但是结构较复杂,所占的空间也比较大。还有一些头戴部分的调节方式简单,且所占空间要求小,但是结构比较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调节装置及可穿戴设备,同时提供两种调节模式,且调节机构简单,所占空间小。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节装置,包括:用于连接第一绑带的连接件及用于连接第二绑带的调节带;其中,

所述调节带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二段具有弹性;

所述第一段与所述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调节所述第一段与所述连接件的连接位置,以改变所述第一绑带与所述第二绑带之间的距离;

拉伸所述第二段以通过弹性形变改变所述第一绑带与所述第二绑带之间的距离。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具有两端开口的容置腔;

所述调节带容置在所述容置腔内,其中,

所述第一段远离所述第二段的一端从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开口伸出并与所述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段远离所述第一段的一端从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开口伸出。

可选地,所述第二段包括弹性体及调节滑臂;

所述弹性体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段及所述调节滑臂的一端连接,所述调节滑臂的另一端从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开口伸出。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滑槽,所述调节滑臂与所述滑槽的对应位置设置有滑块,所述调节滑臂通过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

可选地,还包括导向部件;

所述导向部件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并与所述调节滑臂滑动连接;

所述导向部件远离所述调节滑臂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段及所述弹性体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导向部件包括连接头及导轨;

所述连接头分别与所述第一段及所述弹性体固定连接;

所述导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头连接,另一端沿着所述弹性体的拉伸方向延伸,所述导轨与所述调节滑臂滑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调节滑臂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调节滑臂通过所述导向槽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导向槽的长度短于所述导轨长度;

所述导轨远离所述连接头的一端设置有限制所述导向槽滑动最大距离的限位部。

可选地,所述调节滑臂包第一滑臂及第二滑臂,所述第一滑臂与所述第二滑臂扣合连接并形成空腔;

所述导向槽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导向槽的槽壁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臂上;或者

所述导向槽的槽壁设置在所述第二滑臂上;或者

所述导向槽的槽壁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滑臂及所述第二滑臂上,所述第一滑臂及所述第二滑臂扣合时形成所述导向槽。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

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并围合成所述容置腔;

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设置有作为所述第二端开口的环形结构,所述第一端开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

所述第一壳体背向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段连接的连接部。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主机及与所述主机连接的穿戴部,所述穿戴部包括如上述中所述的调节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改变调节带的第一段与连接件的连接位置可提供第一种调节模式,通过拉伸第二段可提供第二种调节模式,接合调节带的第一段和第二段可同时提供两种状态的调节模式,以方便调节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之间的距离,提高了佩戴时的舒适度,操作过程简单方便,能够让使用者极其方便地、快速地完成佩戴,同时,调节装置的结构简单,可调节性强,所占空间小,方便用户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实施例的一部分,本发明实施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调节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调节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连接件;11:第一端开口;12:第二端开口;13:滑槽;14:第一壳体;15:第二壳体;

20:调节带;21:第一段;22:第二段;23:弹性体;24:调节滑臂;25:滑块;26:导向槽;27:第一滑臂;28:第二滑臂;

30:导向部件;31:连接头;32:导轨;33:限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目前,头戴设备中常用的头戴部分存在许多缺陷,有的头戴部分的结构简单,但是支撑性差,调节性差。有的头戴部分是依靠齿轮、齿条调节松紧度,虽然调节方便,但是结构较复杂,所占的空间也比较大。还有一些头戴部分的调节方式简单,且所占空间要求小,但是结构比较复杂、成本较高。

因此,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调节装置及可穿戴设备,同时提供两种调节模式,且调节机构简单,所占空间小。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发明实施例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做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调节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节装置,包括:用于连接第一绑带的连接件10及用于连接第二绑带的调节带20。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未在图中示出。

其中,调节带20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段21和第二段22,第二段22具有弹性;第一段21与连接件10可拆卸连接;调节第一段21与连接件10的连接位置,以改变第一绑带与第二绑带之间的距离;拉伸第二段22以通过弹性形变改变第一绑带与第二绑带之间的距离。

在需要进行调节时,首先将调节带20的第一段21与连接件10分开,此时,调节带20与连接件10之间可进行相对位移,可调节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之间的距离,调节完成后,将第一段21与连接件10固定连接,此时第一段21与连接件10的连接位置较初始位置已经改变,通过第一段21可将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之间的距离固定在当前位置。用户在进行佩戴时,可拉伸第二段22,以使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之间的距离变大,以使佩戴时更加方便。佩戴完成后,撤去拉伸力,第二段22在回复力的作用下,收紧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使得佩戴更加紧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调节第一段21与连接件10的连接位置可提供第一种调节模式。通过拉伸第二段22可提供第二种调节模式,接合调节带20的第一段21和第二段22可同时提供两种状态的调节模式,以方便调节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之间的距离,提高了佩戴时的舒适度,操作过程简单方便,能够让使用者极其方便地、快速地完成佩戴,同时,调节装置的结构简单,可调节性强,所占空间小,方便用户使用。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节装置做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参见图2,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连接件10具有两端开口的容置腔;调节带20容置在容置腔内。其中,第一段21远离第二段22的一端从连接件10的第一端开口11伸出并与连接件10可拆卸连接;第二段22远离第一段21的一端从连接件10的第二端开口12伸出。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段21与连接件10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以下两种:

可实现方式一:所述调节带20的第一段21包括但不限于由涤纶、尼龙,棉布等材料制成,柔性较大,第一段21远离第二段22的一端从连接件10的第一端开口11伸出后可回折回来与连接件10连接。在连接件10的外侧设置有与第一段21连接的连接部。举例来说,第一段21为涤纶材料制成,第一段21上设置有魔术贴的魔术勾部分,连接件10的外侧设置有魔术贴的魔术毛部分,第一段21从连接件10的第一端开口11伸出后通过魔术贴与连接件10贴合,且通过魔术贴可改变不同的连接位置。

进一步地,连接件10包括:第一壳体14及第二壳体15;第一壳体14与第二壳体15连接并围合成容置腔;第一壳体14的一端设置有作为第二端开口12的环形结构,第一端开口11设置在第一壳体14上;第一壳体14背向第二壳体15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段21连接的连接部。第一壳体14与第二壳体15两者可以通过螺丝、卡扣、胶水、超声等工艺固定在一起,第一端开口11可设置在第一壳体14的侧壁上,魔术贴可通过胶粘剂固定在第一壳体14上。

可实现方式二:所述调节带20的第一段21的刚性较大,第一段21远离第二段22的一端设置有卡孔等结构,从连接件10的第一端开口11伸出后与连接件10卡合连接。例如,连接件10的第一端开口11处设置有卡扣,第一段21上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多个卡孔,第一段21远离第二段22的一端从连接件10的第一端开口11伸出后通过不同位置的卡孔与卡扣连接,以实现调节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之间的距离的目的。

继续参见图2,进一步地,第二段22包括弹性体23及调节滑臂24。弹性性体设置在容置腔内,两端分别与第一段21及调节滑臂24的一端连接,调节滑臂24的另一端从连接件10的第二端开口12伸出。弹性体23包括但不限于拉伸弹簧。拉伸弹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弯钩,拉伸弹簧通过弯钩与第一段21和调节滑臂24连接。调节滑臂24用于与第二绑带连接,调节滑臂24的刚性较大,调节滑臂24与连接件10一起为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通过支撑。在进行调节时,调节滑臂24相对于连接件10滑动,可从第二端开口12伸出并拉伸弹性体23,弹性体23发生形变。撤去外力时,在弹性体23回复力的作用下,弹性体23回缩并带动调节滑臂24回缩。

为保证调节滑臂24在相对于连接件10滑动时更加顺畅及稳定,进一步地,连接件10上设置有滑槽13,调节滑臂24与滑槽13的对应位置设置有滑块25,调节滑臂24通过滑块25与滑槽13滑动连接。调节滑臂24在相对于连接件10滑动时,滑块25沿着滑槽13移动,调节滑臂24不会发生上下方向的移动,调节滑臂24的滑动方向保持在滑槽13的延伸方向上,可有效减少滑动卡壳的情况发生,保证了保证调节滑臂24在相对于连接件10滑动时的顺畅及稳定。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调节装置还包括导向部件30。导向部件30设置在容置腔内,并与调节滑臂24滑动连接;导向部件30远离调节滑臂24的一端分别与第一段21及弹性体23固定连接。导向部件30的一个作用是,与滑槽13共同保证调节滑臂24在相对于连接件10滑动时,调节滑臂24不会发生上下方向的移动,减少滑动卡壳的情况发生。举例来说,在第一段21与连接件10分开时,调节滑臂24的滑动方向是通过滑槽13进行导向的,此时,调节滑臂24带动导向部件30一起相对连接件10沿着滑槽13的延伸发向滑动。在第一段21与连接件10固定连接时,调节滑臂24的滑动方向是通过滑槽13和导向部件30共同导向的,此时,导向部件30与连接件10的相对位置固定,调节滑臂24相对于连接件10滑动时,同时也相对于导向部件30滑动,滑槽13和导向部件30共同起到导向作用。导向部件30的另一个作用是,为弹性体23与第一段21之间提供转接件,弹性体23通过导向部件30与第一段21间接连接,防止弹性体23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对第一段21拉伸频繁,容易导致第一段21与弹性体23连接的位置发生损坏,影响第一段21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实施例中,导向部件30的一种可实现的方式是,导向部件30包括连接头31及导轨32;连接头31分别与第一段21及弹性体23固定连接;导轨32的一端与连接头31连接,另一端沿着弹性体23的拉伸方向延伸,导轨32与调节滑臂24滑动连接。第一段21与连接头31可通过螺丝、螺栓等紧固件连接。弹性体23为带有弯钩的拉伸弹簧,连接头31上设置有与弯钩配合使用的挂钩或者挂孔,弹性体23通过弯钩固定连接在挂钩或挂孔上。导轨32与导槽的延伸方向相同,在第一段21与连接件10固定连接时,调节滑臂24沿着滑槽13滑动时,同时沿着导轨32进行滑动,滑槽13和滑轨共同保证了调节滑臂24滑动时的顺畅及稳定。为进一步保证调节滑臂24滑动时不会发生上下方向的移动,调节滑臂24上设置有导向槽26,调节滑臂24通过导向槽26与导轨32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导向槽26的长度短于导轨32长度;导轨32远离连接头31的一端设置有限制导向槽26滑动最大距离的限位部33。在调节滑臂24沿着滑轨滑动时,限位部33限制了调节滑臂24的滑动最大距离,同时防止调节滑臂24从滑轨上脱离。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调节滑臂24包第一滑臂27及第二滑臂28,第一滑臂27与第二滑臂28扣合连接并形成空腔。第一滑臂27及第二滑臂28两者可以通过螺丝、卡扣、胶水、超声等工艺固定在一起。导向槽26的设置方式包括多种,例如,导向槽26位于空腔内,导向槽26的槽壁设置在第一滑臂27上;或者导向槽26的槽壁设置在第二滑臂28上;或者导向槽26的槽壁分别设置在第一滑臂27及第二滑臂28上,第一滑臂27及第二滑臂28扣合时形成导向槽26。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调节装置如何使用做一下介绍,参见图3。

调节装置在进行调节时主要有以下三种状态:

状态a为初始状态,此时调节装置处于为调节状态,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处于最小距离。当第一段21与连接件10断开后,调节滑臂24可相对连接件10进行滑动,调节滑轨沿着滑槽13(图中未示出)进行滑动并带动导向部件30、弹性体23及第一段21联动,以拉长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之间的距离;

第一段21与连接件10固定连接后,导向部件30、弹性体23及第一段21相对于连接件10的位置随之被固定,如图中状态b所示,调节滑臂24已经伸出了连接件10的第二端开口12一段距离。此时,再向外拉动调节滑臂24,调节滑臂24开始沿着导向部件30的滑轨滑动,可直至滑动至限位部33的位置,状态可参考状态c。此时弹性体23被拉长,会产生反方向回复力,在撤去调节滑臂24上的拉伸力时,弹性体23能够进行自复位,带动调节滑臂24恢复到状态b的样子。

调节装置的调节过程中,由第一种调节模式(状态a至状态b)和第二种调节模式(由状态b至状态c再到状态b)组成。第一种调节模式主要用来调节适应不同人的头围,第二中调节模式主要用来提供头戴设备佩戴时的收紧力,改善佩戴舒适性。

实施例2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主机及与所述主机连接的穿戴部,所述穿戴部包括如实施例1中所述的调节装置。

其中,可穿戴设备的主机包括但不限于头戴式vr(virtualreality,虚拟现实)设备。

实施例2中可穿戴设备的调节装置的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参考实施例1中的相关内容,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的特征相互对应,可以相互参照,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改变调节带的第一段与连接件的连接位置可提供第一种调节模式,通过拉伸第二段可提供第二种调节模式,接合调节带的第一段和第二段可同时提供两种状态的调节模式,以方便调节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之间的距离;

2、操作过程简单方便,两种调节方式,能够让使用者极其方便地、快速地完成佩戴,提高了佩戴时的舒适度;

3、结构简单,部件数量少,占用空间小。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的示例旨在简明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特点,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直观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特点,并不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不当限定。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申请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