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质勘测用棱镜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08763发布日期:2019-03-27 10:37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质勘测用棱镜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地质勘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质勘测用棱镜架。



背景技术:

地质勘测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无论是资源的开发、楼房的建设、自然灾害的预防等都会应用到地质勘测,针对不同的勘测目的就需要不同的勘测仪器,常见的勘测仪器有全站仪、水平仪、磁力仪、重力仪等等。

全站仪的使用有时需要配合棱镜才能完成,而现有条件下的棱镜都是依靠人举起来测量,这在测量时会存在很大的弊端:

弊端一:用手举起棱镜不能保证棱镜杆垂直状态,测量误差很大;

弊端二:棱镜需要进行左右移动时,又需要重新将棱镜举起调平,即棱镜一旦放置好位置后便不能移动,这在使用过程中很不方便;

弊端三:棱镜片有时不能对准全站仪,需要对棱镜片进行水平转动或垂直转动,而现有条件下需要对棱镜进行转动时都是手动操作,这需要多次尝试才能找到合适位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质勘测用棱镜架,可以解决棱镜不能保持水平、测量误差大、棱镜位置一旦放置好后不能移动、棱镜转动需要手动操作、需要尝试多次才能找到合适位置等问题,可以实现棱镜的自由调节,具有测量误差小、棱镜移动和转动方便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地质勘测用棱镜架,包括支撑板、支撑架、微调机构和转动机构,所述支撑板的下端面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板上端面中部安装有微调机构,微调机构的上端面安装有转动机构。

所述的支撑架包括螺纹杆,支撑板的下端面通过轴承均匀设有螺纹杆,螺纹杆侧壁的上端安装有调节盘,螺纹杆侧壁的下端与支撑柱螺纹连接,支撑柱的下端安装有固定柱,固定柱为圆锥结构,固定柱的直径从上往下逐渐减小,支撑板上端面的左侧安装有水平盘,工作时,将固定柱放置好后,转动调节盘,根据水平盘的倾斜方向将支持板调整水平,从而可以提高测量的准确度。

所述的微调机构包括微调盒,支撑板上端面的中部安装有微调盒,微调盒为无盖中空结构,微调盒前后内侧面之间安装有左右调节支链,微调盒左右内侧面之间安装有前后调节支链,前后调节支链在左右调节支链的上方,前后调节支链与左右调节支链的结构相同。

作为本发明的一项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左右调节支链包括左右调节转轴,微调盒前后内侧面之间通过轴承从左至右均匀安装有左右调节转轴,左右调节转轴的侧壁上从前往后均匀安装有滚动珠,滚动珠侧壁的中部为粗糙表面,左右调节转轴侧壁的前端穿过微调盒,且前端面安装有从动齿盘,从动齿盘通过调节链条与主动齿盘相连接,主动齿盘的前端面与左右调节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左右调节电机通过电机座安装在支撑板的上端面,左右调节转轴上的滚动珠与前后调节支链上的滚动珠在微调盒内交叉分布,且左右调节转轴上的滚动珠与前后调节支链上的滚动珠高度相同,工作时,左右调节电机通过链条带动左右调节转轴上的滚动珠转动,可以将转动机构左右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同样的方法可以将转动机构前后移动到合适的位置,从而棱镜在放置后可以随需要进行移动,避免了棱镜重新举起调平。

所述的转动机构包括电机箱,左右调节支链的上端连接有电机箱,电机箱的下端面为粗糙表面,电机箱的上端面设有转动槽,电机箱的四个侧壁上均安装有固定电动推杆,电机箱内安装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转动轴的下端面相连接,转动轴通过轴承穿过电机箱的上端面,转动轴的上端面安装有转动支链,转动槽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有支撑筒,支撑筒内部的下端安装有圆板,圆板与转动轴通过轴承连接,圆板与转动轴的连接处设置有转换支链,圆板的下端面与电机箱之间设置有滚珠,工作时,当需要棱镜片水平转动时,调节转换支链,转换电动推杆伸缩运动,使得转换外齿轮与固定内齿轮相啮合,转换内齿轮与固定外齿轮相啮合,转动电机通过转换支链可以带动支撑筒转动,从而可以对棱镜片水平转动到合适的位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项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转动支链包括主动斜齿轮,转动轴的上端面安装有主动斜齿轮,主动斜齿轮的左右端左右对称啮合有从动斜齿轮,从动斜齿轮的左端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左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支撑筒的内侧壁上,支撑杆侧壁的中部安装有主动盘,主动盘通过转动链条与从动盘相连接,从动盘安装在第一转动杆的侧壁上,第一转动杆通过轴承安装在支撑筒的内侧壁上,第一转动杆侧壁的中部安装有主动调节齿盘,主动调节齿盘的上端啮合有从动调节齿盘,从动调节齿盘安装在第二转动杆侧壁的中部,第二转动杆通过轴承安装在支撑筒的内侧壁,支撑筒上端面安装有盖子,盖子的中部设有条形槽,从动调节齿盘的上端安装有棱镜座,工作时,当需要棱镜片垂直转动时,调节转换支链,转换电动推杆伸缩运动,使得转换外齿轮与固定内齿轮相分离,转换内齿轮与固定外齿轮相分离,转动电机通过主动斜齿轮带动从动斜齿轮转动,从动斜齿轮转动带动主动盘转动,主动盘通过链条带动从动盘转动,从动盘转动带动第一转动杆转动,第一转动杆转动通过主动调节齿盘带动棱镜座转动,从而实现了对棱镜片的垂直转动。

作为本发明的一项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转换支链包括固定外齿轮,转动轴与圆板的连接处侧壁上设有固定外齿轮,圆板与转动轴连接处的侧壁设有固定内齿轮,圆板侧壁的下端设有转换槽,转换槽内安装有转换电动推杆,转换电动推杆的顶端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右端安装有转换筒,转换筒的内部为中空结构,转换筒的内侧壁安装有转换内齿轮,转换筒的外侧壁安装有转换外齿轮,转换外齿轮与固定内齿轮相啮合,转换内齿轮与固定外齿轮相啮合,工作时,根据使用的需要转换电动推杆伸缩运动,调节转换外齿轮与固定内齿轮是啮合还是分离状态,以及转换内齿轮与固定外齿轮是啮合还是分离状态。

作为本发明的一项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棱镜座包括连接杆,从动调节齿盘的上端安装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上端面设有圆孔,圆孔内安装有调节电动推杆,调节电动推杆的顶端安装有棱镜盒,棱镜盒的中部设有棱镜槽,棱镜槽内安装有棱镜片,工作时,根据使用的需要,调节电动推杆伸缩运动来调节棱镜片的高低,从而实现了棱镜片的自由调节。

工作前的准备:将固定柱放置好后,转动调节盘,根据水平盘的倾斜方向将支持板调整水平;

工作时微调机构工作:左右调节电机通过链条带动左右调节转轴上的滚动珠转动,可以将转动机构左右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同样的方法可以将转动机构前后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实现了棱镜片的前后左右移动;

工作时棱镜片需要水平转动:当需要棱镜片水平转动时,调节转换支链,转换电动推杆伸缩运动,使得转换外齿轮与固定内齿轮相啮合,转换内齿轮与固定外齿轮相啮合,转动电机通过转换支链可以带动支撑筒转动,从而可以对棱镜片水平转动到合适的位置;

工作时棱镜片需要垂直转动:当需要棱镜片垂直转动时,调节转换支链,转换电动推杆伸缩运动,使得转换外齿轮与固定内齿轮相分离,转换内齿轮与固定外齿轮相分离,转动电机通过主动斜齿轮带动从动斜齿轮转动,从动斜齿轮转动带动主动盘转动,主动盘通过链条带动从动盘转动,从动盘转动带动第一转动杆转动,第一转动杆转动通过主动调节齿盘带动棱镜座转动,从而实现了对棱镜片的垂直转动;

工作时需要调节棱镜片的高低时:根据使用的需要,调节电动推杆伸缩运动来调节棱镜片的高低,从而实现了棱镜片的自由调节。

综上所述的工作流程可以解决棱镜不能保持水平、测量误差大、棱镜位置一旦放置好后不能移动、棱镜转动需要手动操作、需要尝试多次才能找到合适位置等问题,可以实现棱镜的自由调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一、本发明可以解决棱镜不能保持水平、测量误差大、棱镜位置一旦放置好后不能移动、棱镜转动需要手动操作、需要尝试多次才能找到合适位置等问题,可以实现棱镜的自由调节,具有测量误差小、棱镜移动和转动方便的优点。

二、本发明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能够将支撑板调整为水平状态,保障了棱镜片的垂直状态;

三、本发明设置有微调机构,微调机构能够对棱镜片进行前后左右的移动,从而解决了棱镜放置好后不能移动,移动需要对棱镜进行重新调节的问题;

四、本发明设置有转动机构,转动机构能够根据使用的需要将棱镜片水平转动或垂直转动或上下调节高度,从而实现了棱镜片的自由转动又不需对其进行重新调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支撑板、水平盘、微调机构与转动机构之间的立体结构示意(除从动齿盘、调节链条、主动齿盘和左右调节电机外);

图3是本发明的电机箱、支撑筒、圆板、滚珠、转动轴、主动斜齿轮与转换支链之间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地质勘测用棱镜架,包括支撑板1、支撑架2、微调机构3和转动机构4,所述支撑板1的下端面安装有支撑架2,支撑板1上端面中部安装有微调机构3,微调机构3的上端面安装有转动机构4。

所述的支撑架2包括螺纹杆21,支撑板1的下端面通过轴承均匀设有螺纹杆21,螺纹杆21侧壁的上端安装有调节盘22,螺纹杆21侧壁的下端与支撑柱23螺纹连接,支撑柱23的下端安装有固定柱24,固定柱24为圆锥结构,固定柱24的直径从上往下逐渐减小,支撑板1上端面的左侧安装有水平盘25,工作时,将固定柱24放置好后,转动调节盘22,根据水平盘25的倾斜方向将支持板调整水平,从而可以提高测量的准确度。

所述的微调机构3包括微调盒31,支撑板1上端面的中部安装有微调盒31,微调盒31为无盖中空结构,微调盒31前后内侧面之间安装有左右调节支链32,微调盒31左右内侧面之间安装有前后调节支链33,前后调节支链33在左右调节支链32的上方,前后调节支链33与左右调节支链32的结构相同。

所述的左右调节支链32包括左右调节转轴321,微调盒31前后内侧面之间通过轴承从左至右均匀安装有左右调节转轴321,左右调节转轴321的侧壁上从前往后均匀安装有滚动珠322,滚动珠322侧壁的中部为粗糙表面,左右调节转轴321侧壁的前端穿过微调盒31,且前端面安装有从动齿盘323,从动齿盘323通过调节链条324与主动齿盘325相连接,主动齿盘325的前端面与左右调节电机326的输出轴相连接,左右调节电机326通过电机座安装在支撑板1的上端面,左右调节转轴321上的滚动珠322与前后调节支链33上的滚动珠322在微调盒31内交叉分布,且左右调节转轴321上的滚动珠322与前后调节支链33上的滚动珠322高度相同,工作时,左右调节电机326通过链条带动左右调节转轴321上的滚动珠322转动,可以将转动机构4左右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同样的方法可以将转动机构4前后移动到合适的位置,从而棱镜在放置后可以随需要进行移动,避免了棱镜重新举起调平。

所述的转动机构4包括电机箱41,左右调节支链32的上端连接有电机箱41,电机箱41的下端面为粗糙表面,电机箱41的上端面设有转动槽,电机箱41的四个侧壁上均安装有固定电动推杆42,电机箱41内安装有转动电机43,转动电机43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转动轴44的下端面相连接,转动轴44通过轴承穿过电机箱41的上端面,转动轴44的上端面安装有转动支链45,转动槽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连接有支撑筒46,支撑筒46内部的下端安装有圆板47,圆板47与转动轴44通过轴承连接,圆板47与转动轴44的连接处设置有转换支链48,圆板47的下端面与电机箱41之间设置有滚珠49,工作时,当需要棱镜片54水平转动时,调节转换支链48,转换电动推杆483伸缩运动,使得转换外齿轮487与固定内齿轮482相啮合,转换内齿轮486与固定外齿轮481相啮合,转动电机43通过转换支链48可以带动支撑筒46转动,从而可以对棱镜片54水平转动到合适的位置。

所述的转动支链45包括主动斜齿轮451,转动轴44的上端面安装有主动斜齿轮451,主动斜齿轮451的左右端左右对称啮合有从动斜齿轮452,从动斜齿轮452的左端安装有支撑杆453,支撑杆453的左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支撑筒46的内侧壁上,支撑杆453侧壁的中部安装有主动盘454,主动盘454通过转动链条455与从动盘456相连接,从动盘456安装在第一转动杆457的侧壁上,第一转动杆457通过轴承安装在支撑筒46的内侧壁上,第一转动杆457侧壁的中部安装有主动调节齿盘458,主动调节齿盘458的上端啮合有从动调节齿盘459,从动调节齿盘459安装在第二转动杆4510侧壁的中部,第二转动杆4510通过轴承安装在支撑筒46的内侧壁,支撑筒46上端面安装有盖子4511,盖子4511的中部设有条形槽,从动调节齿盘459的上端安装有棱镜座5,工作时,当需要棱镜片54垂直转动时,调节转换支链48,转换电动推杆483伸缩运动,使得转换外齿轮487与固定内齿轮482相分离,转换内齿轮486与固定外齿轮481相分离,转动电机43通过主动斜齿轮451带动从动斜齿轮452转动,从动斜齿轮452转动带动主动盘454转动,主动盘454通过链条带动从动盘456转动,从动盘456转动带动第一转动杆457转动,第一转动杆457转动通过主动调节齿盘458带动棱镜座5转动,从而实现了对棱镜片54的垂直转动。

所述的转换支链48包括固定外齿轮481,转动轴44与圆板47的连接处侧壁上设有固定外齿轮481,圆板47与转动轴44连接处的侧壁设有固定内齿轮482,圆板47侧壁的下端设有转换槽,转换槽内安装有转换电动推杆483,转换电动推杆483的顶端安装有连接板484,连接板484的右端安装有转换筒485,转换筒485的内部为中空结构,转换筒485的内侧壁安装有转换内齿轮486,转换筒485的外侧壁安装有转换外齿轮487,转换外齿轮487与固定内齿轮482相啮合,转换内齿轮486与固定外齿轮481相啮合,工作时,根据使用的需要转换电动推杆483伸缩运动,调节转换外齿轮487与固定内齿轮482是啮合还是分离状态,以及转换内齿轮486与固定外齿轮481是啮合还是分离状态。

所述的棱镜座5包括连接杆51,从动调节齿盘459的上端安装有连接杆51,连接杆51的上端面设有圆孔,圆孔内安装有调节电动推杆52,调节电动推杆52的顶端安装有棱镜盒53,棱镜盒53的中部设有棱镜槽,棱镜槽内安装有棱镜片54,工作时,根据使用的需要,调节电动推杆52伸缩运动来调节棱镜片54的高低,从而实现了棱镜片54的自由调节。

工作前的准备:将固定柱24放置好后,转动调节盘22,根据水平盘25的倾斜方向将支持板调整水平;

工作时微调机构3工作:左右调节电机326通过链条带动左右调节转轴321上的滚动珠322转动,可以将转动机构4左右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同样的方法可以将转动机构4前后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实现了棱镜片54的前后左右移动;

工作时棱镜片54需要水平转动:当需要棱镜片54水平转动时,调节转换支链48,转换电动推杆483伸缩运动,使得转换外齿轮487与固定内齿轮482相啮合,转换内齿轮486与固定外齿轮481相啮合,转动电机43通过转换支链48可以带动支撑筒46转动,从而可以对棱镜片54水平转动到合适的位置;

工作时棱镜片54需要垂直转动:当需要棱镜片54垂直转动时,调节转换支链48,转换电动推杆483伸缩运动,使得转换外齿轮487与固定内齿轮482相分离,转换内齿轮486与固定外齿轮481相分离,转动电机43通过主动斜齿轮451带动从动斜齿轮452转动,从动斜齿轮452转动带动主动盘454转动,主动盘454通过链条带动从动盘456转动,从动盘456转动带动第一转动杆457转动,第一转动杆457转动通过主动调节齿盘458带动棱镜座5转动,从而实现了对棱镜片54的垂直转动;

工作时需要调节棱镜片54的高低时:根据使用的需要,调节电动推杆52伸缩运动来调节棱镜片54的高低,从而实现了棱镜片54的自由调节。

综上所述的工作流程解决了棱镜不能保持水平、测量误差大、棱镜位置一旦放置好后不能移动、棱镜转动需要手动操作、需要尝试多次才能找到合适位置等问题,达到了目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