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色散氛围光效果光学膜及制造该光学膜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97292发布日期:2019-04-23 21:41阅读:510来源:国知局
消色散氛围光效果光学膜及制造该光学膜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光学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营造氛围灯光效果的装饰性光学膜,更具体讲,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使手机、笔记本电子产品、家电、汽车、建筑材料的外轮廓产生一种具有消色散氛围光效的光学膜及制造该光学膜的模具。



背景技术:

氛围灯,顾名思义就是营造气氛的一种装饰灯光效。如柔性高亮度散光光导纤维led氛围灯,通常接触到的地方例如主题公园、酒店、家居、展会、汽车气氛灯等等,不同的颜色明暗变化,在各异造型外围勾勒出光效轮廓,让人有温暖、放松、舒适的感觉,为人们日常生活创造需求的装饰环境。

近年来随着消费电子领域的发展,一般大众已将许多电子类产品视为日常生活所需的装置。除了实体功能上的要求,外观装饰也是购买者考虑的重要因数。

塑料、金属、玻璃等工件表面装饰一般使用通用类光学膜通过热压贴合的方式进行加饰,以增加产品的表面装饰效果。一般光学膜主要包括基材本体及在本体上设置的微结构,所述微结构为cd纹,直纹光柱,s状及曲线光柱。通过微结构的光学效果实现产品表面的光学装饰效果。

目前光学膜的微结构多采用全息等工艺制造。其效果通常是一种色散的彩虹光变,在某些设计应用中无法满足设计师对色彩的控制要求,为满足市场个性化需要,本发明创造了一种消除彩虹色散的光学结构设计,实现了消色散氛围光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消色散氛围光效果光学膜及制造该光学膜的模具,本发明设置的微结构产生光的散射、反射等现象,造成产品边缘轮廓光线或颜色增强,适合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家电、汽车内饰以及电子产品外观装饰和包装领域,在外部照明光条件下,可以在被装饰产品周边形成类似于氛围灯光的明暗变化的装饰效果;另外,上述光学膜在变换观看角度时后会产生环绕且具有动感光变的视觉效果,这种光影动态变色效果突出,有别于印刷、喷涂以及pvd等其它装饰工艺,从而满足日趋丰富的外观装饰市场需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消色散氛围光效果光学膜,包括薄膜本体层、形成于所述薄膜本体层任一面的uv胶粘层、形成于所述uv胶粘层的另一面的反射层和形成于所述反射层另一面的着色层,所述uv胶粘层和所述反射层之间具有微结构。

进一步地说,所述微结构为下列结构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种:微结构由若干微结构单元构成,每一个微结构单元由若干条直线条纹组成;所述微结构单元内的条纹周期在5~10μm,所述微结构单元内的条纹深度在0.1~0.3μm;

第二种:微结构为按规律排布的线条状凹凸沟槽组成,所述线条状凹凸沟槽的线条宽度在60~200μm;所述线条状凹凸沟槽的条纹深度在2~9μm。

进一步地说,所述微结构单元的形状为圆形或矩形,所述微结构单元的对角线为20~200μm,所述微结构单元为沿产品形状面变化,变化范围为0到90度。

进一步地说,所述线条状凹凸沟槽的方向为随产品形状面逐步发生曲率变化,曲率变化范围为0到90度。

进一步地说,若干所述微结构呈等间距排列或沿产品形状面由内向外渐缩变化分布排列。

进一步地说,所述薄膜本体为聚氯乙烯薄膜、氯乙烯树脂薄膜、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和聚对苯二甲配二醇脂薄膜中的一种或多种材料组合。

进一步地说,所述微结构通过模压或uv胶固化成型。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

一种制作所述的消色散氛围光效果光学膜的制作方法,首先将薄膜本体层涂布uv胶粘层,通过模压或uv胶固化法成型得到一面具有消色散氛围光效的微结构的薄膜本体层,随后在薄膜本体层的氛围光效的微结构上依次溅镀反射层和涂覆着色层,得到具有消色散单色氛围光效果的光学膜。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是:

一种制作所述的消色散氛围光效果光学膜的模具,包括支撑体和设置在支撑体上方的压印体,所述压印体的结构与光学膜的微结构呈镜像设置。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是:

一种制作所述的消色散氛围光效果光学膜的模具的制作方法,采用激光直写、掩膜光刻、超精密数控加工、电化学、刻蚀等微细加工技术的一种或组合,在模具的压印体上形成数码编制设置的微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光学膜的微结构沿所要设计的产品形状轮廓分布,并结合设置的不同周期和深度的微结构,设置的不同条纹形状和排列规律的微结构,使光学膜产生光的散射、反射等光学效果,产生消色散动态光影。营造出被装饰产品轮廓形状的氛围效果,从而满足日趋丰富的市场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光学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微结构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微结构的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制作光学膜的模具结构图;

附图中各部分标记如下:

光学膜100、薄膜本体层1、uv胶粘层2、微结构3、反光层4、着色层5、支撑体6和压印体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一种消色散氛围光效果光学膜100,如图1所示,包括薄膜本体层1、形成于所述薄膜本体层任一面的uv胶粘层2、形成于所述uv胶粘层的另一面的反射层4和形成于所述反射层的另一面的着色层5,所述胶粘层和所述反射层之间具有微结构3。

所述微结构为下列结构中的至少一种:

第一种:微结构由若干微结构单元构成,每一个微结构单元由若干条疏密长短变化的多空频混合直线条纹组成;所述微结构单元内的条纹周期在5~10μm,所述微结构单元内的条纹深度在0.1~0.3μm;

第二种:微结构为按规律排布的线条状凹凸沟槽组成,所述线条状凹凸沟槽的线条宽度在60~200μm;所述线条状凹凸沟槽的条纹深度在2~9μm。所述线条状凹凸沟槽的截面为矩形或梯形。

所述微结构单元的形状为圆形或矩形,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其它几何或字符形状,所述微结构单元的对角线为20~200μm,所述微结构单元为沿产品形状面变化,变化范围为0到90度。

所述线条状凹凸沟槽的方向为随产品形状面逐步发生曲率变化,曲率变化范围为0到90度。

若干所述微结构单元呈等间距排列或沿产品形状面由内向外渐缩变化分布排列。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线条状凹凸沟槽的曲度由0度变化至40度。凹凸沟槽曲线为均匀的等距排列,由上向下填充在产品外表面形状中。

所述线条状凹凸沟槽的条纹周期为120μm,条纹深度为7μm。该设置的微结构周期和深度可产生光的散射现象,因条纹的周期较大,深度较深,衍射的色散显现降低,产生消色散衍射效果。

所述薄膜本体层1为聚氯乙烯薄膜、氯乙烯树脂薄膜、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以及聚对苯二甲配二醇脂薄膜中的一种或多种材料的组合。较佳的是,所述薄膜本体层为聚氯乙烯薄膜。

所述薄膜本体层1的厚度为70μm。该厚度可更好的与具有一定曲度的所需装饰电子产品表面贴合,也可以在平面产品的非表面上使用。并且该厚度的薄膜本体的透光率≤5%,反射率≥95%,在其表面的微结构上进行后续镀膜和印刷保护墨后,可使光学膜达到最佳的消色散氛围光的效果。

所述微结构通过模压或uv胶固化成型。优选的是,所述微结构通过uv胶固化成型。更优选的是,所述uv固化方式为使用具有消色散氛围光效的模具通过印刷uv胶水在光学膜本体上与模具结合再固化的方式在薄膜本体的相对两面的一面上成型,生成各异方向组合及密度的且具有一定深度的凹凸沟槽,uv固化的沟槽深度为7m。

一种制作所述的消色散氛围光效果光学膜的制作方法,首先将薄膜本体层涂布uv胶粘层,通过模压或uv胶固化法成型得到一面具有消色散氛围光效的微结构的薄膜本体层,随后在薄膜本体层的消色散氛围光效的微结构上依次溅镀反射层和涂覆着色层,得到具有消色散氛围光效的光学膜。

反射层为金属氧化层,着色层为银色油墨层,在微结构上设置反射层和着色层,能提高光学膜的光学效果。

如图4所示,一种制作所述的消色散氛围光效果光学膜的模具,包括支撑体6和设置在支撑体上方的压印体7,所述压印体的结构与光学膜的微结构呈镜像设置。模具通过模压或uv固化方式一次形成光学膜的微结构。

一种制作所述的消色散氛围光效果光学膜的模具的制作方法,采用掩膜光刻方法形成数码编制设置的微结构母模。

构成微结构凹凸沟槽通过掩膜光刻在感光玻璃材料上形成。具体是,通过数码编程绘制曲线或直线设置线条的宽度,按一定密度排列条纹,加工掩膜铬版,然后通过uv光刻曝光将掩膜板上的线条通过曝光转写在预涂好感光材料的玻璃版上,形成潜影条纹。再通过显影方式将记录在感光材料层上潜影条纹区域刻蚀形成凹槽,未曝光区域维持原状,最终在玻璃表面形成排布好的线条状凹凸沟槽。

通过电铸方式或uv转印方式形成金属模具或塑料薄膜模具。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通过uv转印方式实现塑料薄膜模具,具体方法为在薄膜表面印刷uv与玻璃表面微结构结合固化剥离形成塑料薄膜模具,工艺简单,效果好。塑料薄膜模具可多反复次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