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屏及具有该液晶显示屏的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86970发布日期:2019-02-01 19:27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液晶显示屏及具有该液晶显示屏的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屏及具有该液晶显示屏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如图1和图2所示,移动终端所使用的液晶显示屏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的上偏光片1、彩色滤光片2(CF)、液晶层3、薄膜晶体管层4(TFT)、下偏光片5、背光板6等,其中,显示区7(AA区)形成在上偏光片1上。在装配加工该液晶显示屏的过程中,为了对AA区进行静电防护,则CF与地线8的银胶点81'之间通过点银胶82'电性连接到一起,从而形成接地导通,该地线8设置于薄膜晶体管层4的边缘位置,该边缘位置通常形成了液晶显示屏的下边框位置。但是,在现有技术中,由于点胶工艺的加工工艺要求的具体限制,必须在地线8上的对应位置预留足够大的银胶点81',如此才能保证点胶工艺加工的银胶82'将CF与地线8连接好,这就造成了液晶显示屏的下边框会比较宽,不利于液晶显示屏的窄边框设计,并且,在目前人们越来越钟爱使用无边框全屏的趋势下,这也是不利于产品再市场中的有效竞争力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屏及具有该液晶显示屏的移动终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屏中为了进行静电防护而采取的点银胶加工方式造成液晶显示屏的下边框较宽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液晶显示屏,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的上偏光片、彩色滤光片、液晶层、薄膜晶体管层、下偏光片以及背光板,薄膜晶体管层的一侧边缘处设有地线,且地线上设有电连接点,上偏光片的对应侧边设有延伸突出部,延伸突出部延伸出彩色滤光片的对应侧边后与电连接点相对,且延伸突出部、电连接点与彩色滤光片三者之间通过导电胶连接。

进一步地,上偏光片与延伸突出部形成L形曲拐位置,L形曲拐位置包覆住彩色滤光片的对应侧边,且延伸突出部贴合在电连接点上,电连接点、延伸突出部及彩色滤光片三者之间填充有导电胶。

进一步地,电连接点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电连接点间隔分布。

进一步地,延伸突出部设置为与电连接点一一对应的块状结构。

进一步地,延伸突出部设置为沿上偏光片的侧边对接的条状结构。

进一步地,电连接点设置为相对于液晶显示屏的中轴线对称设置的两个。

进一步地,延伸突出部设置为与电连接点一一对应的块状结构。

进一步地,延伸突出部设置为沿上偏光片的侧边对接的条状结构。

进一步地,导电胶的电阻的阻值范围是108~109Ω。

根据本技术方案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壳体、电子组件和显示屏幕,显示屏幕嵌装于壳体的安装口中,且壳体与显示屏幕形成安装腔,电子组件装配在安装腔内,且显示屏幕与电子组件电连接,显示屏幕为前述的液晶显示屏。

本技术方案的液晶显示屏中不再采用点胶工艺在电连接点上进行点银胶的方式将彩色滤光片与地线之间进行导通,而是通过拓展上偏光片的设计结构,并辅助以导电胶将彩色滤光片与地线之间的导电连接而导通,这样的结构形式能够将电连接点相对于现有技术的银胶点缩小设计尺寸,并且无需再预留出承载所点的银胶的承载区域范围,从而缩小液晶显示屏的边框设计。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液晶显示屏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屏的第一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B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屏的第二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屏的第三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的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屏包括上偏光片10、彩色滤光片20、液晶层30、薄膜晶体管层40、下偏光片50、背光板60,其中,上偏光片10、彩色滤光片20、液晶层30、薄膜晶体管层40、下偏光片50、背光板60由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在上偏光片10上形成了显示图案的显示区域70。薄膜晶体管层40的一侧边缘处设有地线80,且地线80上设有电连接点81,上偏光片10的对应侧边设有延伸突出部11,延伸突出部11延伸出彩色滤光片20的对应侧边后与电连接点81相对,且延伸突出部11、电连接点81与彩色滤光片20三者之间通过导电胶90填充连接。

在移动终端上应用该液晶显示屏进行显示,移动终端的中央处理芯片控制背光板60点亮而进行背光照射,背光板60照射的光线依次照射经过下偏光片50、薄膜晶体管层40、液晶层30、彩色滤光片20和上偏光片10,从而将图案显示在显示区域70上。在第一实施例中,通过在上偏光片10上设置延伸突出部11,并将延伸突出部11对应的与地线80的电连接点81之间实现电性连接,从而实现了上偏光片10与地线80之间的导通以对上偏光片10进行静电防护,并且通过填充导电胶90,使得延伸突出部11、电连接点81与彩色滤光片20三者之间相互电性连接,因而也形成了彩色滤光片20的静电防护。应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屏,借助上偏光片10上设置的延伸突出部11与填充的导电胶90,实现了电连接点81与彩色滤光片20之间的导通而实现对彩色滤光片20的静电防护,对比于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方案的液晶显示屏中不再采用点胶工艺在电连接点81进行点银胶的方式将彩色滤光片20与地线80之间进行导通,而是通过拓展上偏光片10的设计结构,并辅助以导电胶90来实现对彩色滤光片20与地线80之间的导通,这样的结构形式能够将电连接点81相对于现有技术的银胶点81'缩小设计尺寸,从而缩小液晶显示屏的边框设计(通常,地线80设置于移动终端的液晶显示屏的下边框位置,也就是,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屏的设计结构进一步缩小了液晶显示屏的下边框的设计尺寸,从而更加有利于液晶显示屏的下窄边框设计,从而趋向于全面屏显示的移动终端)。

如图4所示,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屏的上偏光片10与延伸突出部11形成L形曲拐位置,L形曲拐位置包覆住彩色滤光片20的对应侧边,这样能够通过上偏光片10的延伸突出部11对彩色滤光片20实现辅助正位,提高装配效率与装配精度。并且,延伸突出部11贴合在电连接点81上,并通过填充导电胶90从而实现彩色滤光片20与电连接点81之间形成静电传导通路(延伸突出部11与彩色滤光片20之间填充导电胶90)。此时,所形成的L形曲拐位置在导电胶90填充过程中对导电胶90形成限制而不会溢流扩散,因而在薄膜晶体管层40上无需预留太多的用于承载导电胶90的承载位置,并且电连接点81的设计尺寸也可以相应缩小,从而有利于下边框尺寸的窄边设计。彩色滤光片20则通过导电胶90、延伸突出部11实现彩色滤光片20与电连接点81之间的静电传导通路,实现对彩色滤光片20的静电防护。

为了让彩色滤光片20与地线80之间的静电导通传递能够更加有效,因而,本实施例中的电连接点8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电连接点81间隔分布。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电连接点81设置为相对于液晶显示屏的中轴线对称设置的两个。相应地,参见图3所示,本实施的上偏光片10上的延伸突出部11设置为与电连接点81一一对应的块状结构。

具体地,导电胶90的电阻为R,其中R的阻值范围是108~109Ω,通过调整导电胶90的组成成分的配比,从而达到调整导电胶90的电阻值取值的目的。

如图5所示,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与第一实施例相比较而言,第二实施例具有以下不同之处。在第二实施例中,上偏光片10上的延伸突出部11的延伸形式并未如第一实施例的进行L形曲拐,而是延伸突出部11沿着上偏光片10的板面的平面延展方向进行延伸。此时,通过在彩色滤光片20与电连接点81之间填充导电胶90来进行导通,而在填充导电胶90的过程中,延伸出来的与电连接点81相对应的延伸突出部11能够实现对所填充的导电胶90的填充宽度的限制,此时的导电胶90固化后而贴靠彩色滤光片20,此时固化后的导电胶90对彩色滤光片20的下侧边形成围边保护,从而使得下窄边框上也无需设计过多的预留区域来承载导电胶90,以有利于液晶显示屏的下窄边框的设计。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比较,除上述结构不同之外,其余结构均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6所示,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与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相比较而言,第三实施例具有以下不同之处。在第三实施例中,延伸突出部11设置为沿上偏光片10的侧边对接的条状结构。通过整个条状结构的延伸突出部11与地线80上的各个电连接点81进行覆盖对应,无需再分别针对各个电连接点81进行设计延伸突出部11,从而简化了在上偏光片10上设计加工延伸突出部11的施工难度,有利于提高产品加工效率。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相比较而言,除上述结构不同之外,其余结构均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技术方案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其中,该移动终端可以是手机终端,也可以是平板电脑终端等等,本实用新型以手机终端进行举例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仅仅限于手机终端的实施。如图7所示,在本技术方案所提供的手机终端中,其包括壳体100、电子组件和显示屏幕200,显示屏幕200嵌装于壳体100的安装口中,且壳体100与显示屏幕200形成安装腔,电子组件装配在安装腔内,且显示屏幕200与电子组件电连接,其中,显示屏幕200为前述的液晶显示屏。通过应用本技术方案提供的液晶显示屏实现液晶显示屏的下窄边框的设计,从而最终实现手机终端的下窄边框的设计,使得手机终端的显示屏幕趋向于全面屏显示,符合市场发展的趋势,提高产品竞争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