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08122发布日期:2019-03-27 10:34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液晶显示器件发展的逐步成熟,市场对于液晶显示器件的窄边框化要求越来越高。窄边框能够有效的提升液晶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面积,实现超宽视屏,提高显示效果。窄边框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边框尺寸,通常要缩小封框区域的尺寸,需要将封框胶涂覆在彩膜基板上的黑矩阵区域以及阵列基板上的电路布线区域。

由于封框胶为环氧树脂,需要通过固化处理后才能实现密封的作用。紫外光可以通过彩膜基板一侧,或者阵列基板一侧对封框胶进行照射固化。紫外光从阵列基板一侧进行照射时,阵列基板上布设有电路结构,由于电路结构中包含有大小不一的金属层,对紫外光的遮挡会使得紫外光对封框胶的固化不充分。因此,为了不影响阵列基板上的电路结构,只能使紫外光从彩膜基板一侧进行照射。但是,彩膜基板上为了防止漏光影响显示效果,在彩膜基板上设置黑胶阵,黑矩阵为完全不透光的材料,使紫外光无法透过,由黑矩阵以外的其他部分照射的光线较少,无法使封框胶完全固化。未能完全固化的封框胶会由于重力或分子间运动的作用向周边流动,向靠近显示区域一侧的未固化封框胶处流动并渗入液晶中,对液晶显示装置中的液晶造成污染,进而导致液晶显示装置出现显示不良的问题,影响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能够对封框胶进行有效固化,避免封框胶渗入液晶显示装置中的液晶对其造成污染,进而提高了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上基板、下基板以及填设在所述上基板和所述下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上基板朝向所述下基板一侧的边缘设置上下重叠的多层金属层,所述下基板朝向所述上基板一侧设置黑矩阵,所述黑矩阵与所述金属层对应位置设置有窗口结构,所述上基板和所述下基板之间且位于所述金属层和所述窗口结构的位置处通过封框胶进行封装。

该液晶显示装置通过在将多层金属层上下重叠设置,使得当紫外光从上基板侧照射时,增加了透光率;同时通过在黑矩阵的与金属层相对应位置设置窗口结构,通过在下基板进行紫外光照,能够实现封框胶的完全预固化,避免封框胶渗入液晶显示装置中的液晶对其造成污染,进而提高了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优选地,所述黑矩阵包括显示区域以及围绕在所述显示区域的周边区域,所述窗口结构周向设置在所述周边区域上,所述窗口结构不穿透所述周边区域的外边缘。

优选地,所述窗口结构的宽度由所述显示区域向所述周边区域的方向逐渐减小。周边区域的主要作用是为了避免下基板一侧发生漏光的现象,影响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窗口结构的宽度由显示区域向周边区域的方向逐渐减小,能够避免漏光的现象发生。

优选地,每边所述周边区域上的所述窗口结构均包括并列设置多个窗口。

优选地,多个所述窗口的形状和大小均相同。

优选地,所述窗口的截面形状为梯形、三角形、U型或阶梯形的任意一种。

优选地,所述窗口结构的宽度小于所述封框胶的宽度。将窗口结构的宽度小于封框胶的宽度设置,防止出现漏光的现象。

优选地,所述封框胶为黑胶。

优选地,所述金属层设置两层,两层所述金属层上下重叠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液晶显示装置,通过在将多层金属层上下重叠设置,使得当紫外光从上基板侧照射时,增加了透光率;同时,通过在黑矩阵的与金属层相对应位置设置窗口结构,通过在下基板进行紫外线光照,能够实现封框胶的完全预固化,避免封框胶渗入液晶显示装置中的液晶对其造成污染,进而提高了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

图2是图1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由上基板侧光照的结构示意;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由下基板侧光照的结构示意;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黑矩阵的截面剖视图。

图中:

1、上基板;2、下基板;3、金属层;4、黑矩阵;5、窗口结构;6、封框胶;7、掩膜板;

41、显示区域;42、周边区域;51、窗口;71、开口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如图1所示,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上基板1、下基板2以及填设在上基板1和下基板2之间的液晶层(图中未示出)。上基板1朝向下基板2一侧的边缘设置上下重叠的多层金属层3,下基板2朝向上基板1一侧设置黑矩阵4,黑矩阵4与金属层3对应位置设置有窗口结构5,上基板1和下基板2之间且位于金属层3和窗口结构5的位置处通过封框胶6进行封装。本实施例中,上基板1为阵列基板,下基板2为彩膜基板。该液晶显示装置通过将多层金属层3上下重叠设置,使得当紫外光从上基板1侧照射时,上下叠置的金属层3减少了对光线的遮挡,增加了透光率,使得封框胶6的固化效率更好。同时通过在黑矩阵4的与金属层3相对应位置设置窗口结构5,通过在下基板2进行紫外光照,能够实现封框胶6的完全预固化,避免封框胶6渗入液晶显示装置中的液晶对其造成污染,进而提高了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本实施例中,封框胶6为黑胶,使得封框胶6能够设置在黑矩阵4的边缘,有利于窄边框的设计。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窗口结构5的宽度小于封框胶6的宽度,能够防止出现漏光的现象。由于封框胶6可以选为环氧树脂,封框胶6涂覆后需要进行固化处理,才能实现密封的作用。优选地,封框胶6选为黑胶,使得封框胶6能够设置在黑矩阵4的边缘,有利于窄边框的设计。

如图1所示,金属层3设置两层,两层金属层3上下重叠设置,即上下两层金属层3的宽度相等,当在上基板1侧进行紫外光照射时,由于金属层3上下重叠设置,能够尽量避免金属层3对紫外光的遮挡,提高紫外光对封框胶6光照实现的固化。

进一步地,图2是图1中沿A-A线的剖视图,如图2所示,黑矩阵4包括显示区域41以及围绕在显示区域41的周边区域42,窗口结构5周向设置在周边区域42上。周边区域42的主要作用是为了避免下基板2一侧发生漏光的现象,影响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当紫外光由下基板2侧照射封框胶6时,紫外光能够由黑矩阵4的周边区域42上的窗口结构5对封框胶6进行固化。黑矩阵4上的窗口结构5不穿透黑矩阵4的周边区域42的外边缘,能够避免下基板2发生漏光的现象。优选地,窗口结构5的宽度由显示区域41向周边区域42的方向逐渐减小,能够进一步避免下基板2发生漏光,影响液晶显示装置显示效果的现象发生。

对于液晶显示装置的封框胶6的固化处理包括:先通过紫外光照射对封框胶6进行预固化,然后再通过加热的方式使封框胶6固化完全。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由上基板侧光照的结构示意,如图3所示,制作液晶显示装置时,通过在上基板1侧设置掩膜板7,掩膜板7的开口结构71对准封框胶6所在的位置,通过由上基板1向下基板2方向照射光照,对封框胶6进行一次紫外光照,封框胶6进行预固化。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由下基板侧光照的结构示意,如图4所示,在下基板2侧设置掩膜板7,掩膜板7的开口结构71对准黑矩阵4的周边区域42上的窗口结构5,通过由下基板2向上基板1方向照射光照,光照穿过掩膜板7的开口结构71和黑矩阵4的周边区域42上的窗口结构5对封框胶6进行第二次紫外光照,使得封框胶6进行完全预固化。然后通过加热处理实现封框胶6的完全固化。通过封框胶6两侧进行紫外线光照,能够充分对封框胶6进行预固化。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窗口51的结构不同。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黑矩阵的截面剖视图,如图5所示,每边周边区域42上的窗口结构5均包括并列设置多个窗口51。多个窗口51的形状和大小均相同。本实施例中。窗口51的截面形状为梯形。窗口51的截面形状还可以为三角形、U型或阶梯形的任意一种。窗口51的截面形状并不限于上述几种情况,只要窗口51的宽度由显示区域41向周边区域42的方向逐渐减小即可,能够避免漏光的现象发生。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