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装的镜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0195发布日期:2019-04-02 23:45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拆装的镜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镜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便于拆装的镜片。



背景技术:

镜片是指一块玻璃或其它使用的一个或多个曲面透明材料,通过它观察事物时,使事物出现清晰、大或更小;现有技术中的某些镜片根据不同需要可应用于特殊的用途,比如老花镜、渐进多焦点镜片或三焦点镜片等。

但是现有技术中,具有特殊用途的镜面一体成型于镜片的外侧,当这种镜片发生磨损,影响正常的使用时,整个镜片就会被丢弃,从而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还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拆装的镜片,通过使发生磨损的具有特殊用途的镜片可被维修或替换,从而避免镜片磨损即被丢弃的问题,降低资源的浪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拆装的镜片,包括外镜片与内镜片,所述外镜片位于所述内镜片的外侧,所述外镜片通过安装结构与所述内镜片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位于内镜片外侧的外镜片通过安装结构实现与内镜片的可拆卸连接,从而使具有特殊用途的外镜片可被取下进行维修或替换,从而即使外镜片受到磨损也不必丢弃整个镜片,避免资源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结构包括定位板、容置腔与支撑板,所述外镜片的边缘处朝向所述内镜片延伸并弯折形成定位板,所述内镜片与所述定位板对应的边缘处形成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转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定位板插接于所述容置腔中并由所述支撑板定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镜片的边缘处朝向内镜片的一侧延伸形成的定位板可插接于内镜片边缘处对应的容置腔中,实现外镜片与内镜片的初步固定;且插接后的定位板可进一步由支撑板定位,使定位板的插接更牢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靠近所述容置腔的腔底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容置腔内与所述卡块的对应处形成有供所述卡块活动的活动槽,所述卡块与所述活动槽的槽底间固定有弹簧;所述卡块抵接于所述定位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的一端的卡块可在容置腔内的活动槽中活动,卡块可在弹簧的恢复力作用下更稳定地抵接于定位板底部,使固定结构更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卡块相对的一端的底部固定有推杆,所述推杆穿设于所述内镜片的对应处,且可在所述内镜片的对应处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与卡块相对的一端的底部安装的推杆可推动支撑板转动,从而通过推动推杆可挤压弹簧,从而使定位板的取出操作更便于实现;推杆穿设于内镜片的对应处,且可在内镜片的对应处内活动,从而使推杆的推动操作可实现,结构更合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块的顶部形成有半球形的凸起,所述定位板的底部与所述凸起对应处形成有与所述凸起卡接的圆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块顶部的半球形的凸起可卡接于定位板底部的圆槽中,从而实现定位板的进一步卡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容置腔内的前后两侧壁上固定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穿设于支撑板的侧壁中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容置腔内的前后两侧壁固定的转动轴穿设于支撑板的侧壁中部,从而使支撑板可以转动轴为轴心线方向转动,实现推杆与弹簧的相对升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镜片位于所述内镜片的外侧的上部,所述外镜片的外侧面从上到下形成有不同的且均匀设置的折射切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形成有不同的折射面的外镜片位于内镜片的上部,通过外镜片折射出不同的光线,制造不同的视觉效果;折射切面从上到下且均匀设置,使外镜片的结构更合理美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镜片的下方的中部与人眼对应处形成有弧形凹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镜片的下方的中部形成的弧形凹陷与人眼对应,从而使佩戴者可透过弧形凹陷观察时不受折射光线的影响,感受不同的视觉效果的同时能清晰地看见周围的事物,提高佩戴者的舒适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位于内镜片外侧的外镜片通过安装结构实现与内镜片的可拆卸连接,由定位板和容置腔的配合以及容置腔内的支撑板实现定位板的固定以及便捷的拆卸,从而使具有特殊用途的外镜片可被取下进行维修或替换,从而即使外镜片受到磨损也不必丢弃整个镜片,避免资源的浪费;

2.支撑板靠近容置腔的腔底的一端固定的卡块顶部的半球形的凸起可卡接于定位板底部的圆槽中,从而实现定位板的进一步卡接固定,以达到将外镜片与内镜片稳固固定的目的;

3.形成有不同的折射面的外镜片位于内镜片的上部,通过外镜片折射出不同的光线,制造不同的视觉效果,且外镜片的下方的中部形成的弧形凹陷与人眼对应,使佩戴者可透过弧形凹陷观察时不受折射光线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外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定位板与支撑板配合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1、外镜片;11、折射切面;12、弧形凹陷;2、内镜片;3、安装结构;4、定位板;41、圆槽;5、容置腔;51、转动轴;52、活动槽;53、推杆;54、穿透孔;6、支撑板;61、卡块;62、弹簧;63、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便于拆装的镜片,如图1所示,包括外镜片1与内镜片2,外镜片1位于内镜片2的外侧的上部。

如图1、2所示,外镜片1的外侧面从上到下形成有不同的且均匀设置的折射切面11,光线在通过外镜片1时,由不同的折射切面11使透射和折射的角度和次数增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如图2所示,外镜片1的下方的中部与人眼对应处形成有弧形凹陷12,由此当佩戴者透过弧形凹陷12观察时可不受折射光线的影响,感受不同的视觉效果的同时能清晰地看见周围的事物,提高佩戴者的舒适度。

如图1、3所示,外镜片1通过安装结构3与内镜片2固定,安装结构3包括定位板4与容置腔5,外镜片1的边缘处朝向内镜片2延伸并弯折形成定位板4,内镜片2与定位板4对应的边缘处形成容置腔5,定位板4可插接于容置腔5中,将外镜片1与内镜片2初步固定。

如图3所示,安装结构3还包括支撑板6,容置腔5内转动连接有支撑板6;容置腔5内的前后两侧壁上固定有转动轴51,转动轴51穿设于支撑板6的侧壁中部,使支撑板6可以转动轴51作为轴心线方向转动。

如图3所示,定位板4由支撑板6定位。支撑板6靠近容置腔5的腔底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61,容置腔5内形成有活动槽52,活动槽52与卡块61对应,且卡块61可在活动槽52中活动,卡块61的底部与活动槽52的槽底间固定有弹簧62,卡块61可在弹簧62的弹力作用下上下运动;卡块61抵接于定位板4的底部,将定位板4固定于容置腔5中。

如图3所示,卡块61的顶部形成有半球形的凸起63,定位板4的底部与凸起63对应处形成有圆槽41,凸起63卡接于圆槽41中,实现定位板4的进一步固定,从而使外镜片1与内镜片2的连接更牢固。

如图3所示,支撑板6与卡块61相对的一端的底部固定有推杆53,内镜片2远离外镜片1的侧壁的一侧且与推杆53对应处形成有穿透孔54,推杆53穿设于穿透孔54且可在穿透孔54中活动,且可在内镜片2的对应处活动,当朝向靠近外镜片1的一侧推动推杆53,可使支撑板6转动,从而使弹簧62受到挤压,此时定位板4可从容置腔5中脱出,从而当镜片发生磨损,可通过外镜片1与内镜片2的拆卸进行替换或维修。

本实施例的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将外镜片1安装于内镜片2上时,首先将外镜片1的定位板4插接于内镜片2的容置腔5中,此时支撑板6靠近容置腔5的腔底的一端被挤压,绕转动轴51转动,弹簧62被压缩,直到定位板4插接至凸起63卡接于圆槽41,而同时弹簧62的恢复力可辅助凸起63的稳定卡接。

当需要将外镜片1拆卸下来,向靠近外镜片1的一侧推动推杆53,此时支撑板5与推杆53连接的一端向上运动,使支撑板5以转动轴51为轴心线方向转动,从而使卡块61挤压弹簧62并容置于活动槽52中,此时可将定位板4从容置腔5中取出,将外镜片1与内镜片2分离,便于进行更换或维修,避免当镜片发生磨损影响正常的使用时,整个镜片就会被丢弃而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