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模组、相机模组及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24940发布日期:2019-04-29 12:43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镜头模组、相机模组及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镜头相关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镜头模组、相机模组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镜头模组中,镜筒与镜座之间通常通过螺纹进行紧密配合和锁附,然而当镜筒的螺纹与镜座的螺纹之间的配合过松或者存在装配间隙时,容易导致镜头模组的光轴发生偏移。当镜头模组的光轴发生偏移时,相机模组的感光元件会因镜头模组的光轴与感光元件的中心法线不重合而导致成像存在偏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镜头模组、相机模组及电子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镜头模组包括镜筒、镜座及第一弹性件。所述镜筒的外侧面形成有第一结合部。所述镜座形成有收容腔,所述镜座包括位于所述收容腔内的内壁,所述内壁形成有用于与所述第一结合部结合的第二结合部。所述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之间。在所述镜筒伸入所述收容腔内时,所述第一结合部与所述第二结合部结合,所述第一弹性件分别与所述第一结合部及所述第二结合部相抵触。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镜头模组中,由于设置有第一弹性件,在镜筒伸入收容腔内时,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结合,第一弹性件分别与第一结合部及第二结合部相抵触,限制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沿镜头模组的径向和轴向相对移动,从而保证镜筒与镜座之间的配合紧密,使得镜头模组的光轴不容易发生偏移,以避免因镜头模组的光轴与感光元件的中心法线不重合而导致成像存在偏差的问题。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与所述第一结合部对应的所述外侧面还形成有限位槽,所述第一弹性件收容在所述限位槽内。

当第一弹性件套设在限位槽内时,限位槽能够防止在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结合的过程中,第一弹性件从第一结合部上脱离。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与所述第二结合部对应的所述内壁还形成有收容槽,所述第一弹性件收容在所述收容槽内。

第一弹性件卡持在第一结合部上,在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结合时,第一弹性件与第一结合部一起伸入收容腔内,直至第一弹性件收容在收容槽内,则表示第一弹性件安装到位,如此,收容槽可以用于确认第一弹性件是否安装到位。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与所述第一结合部对应的所述外侧面还形成有限位槽,且在与所述第二结合部对应的所述内壁还形成有收容槽,所述第一弹性件同时收容在所述限位槽和所述收容槽内。

同时在镜筒上设置限位槽以及在镜座上设置收容槽,第一弹性件同时收容在限位槽内,一方面,限位槽可以限制第一弹性件在第一结合部的位置,防止在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结合的过程中,第一弹性件从第一结合部上脱离;另一方面,收容槽可以用于确认第一弹性件是否安装到位。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与所述第一结合部对应的所述外侧面还形成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弹性件的数量对应,所述第一弹性件收容在所述限位槽内;其中,所述限位槽为一个并位于所述第一结合部的第一前端与所述第一结合部的第一后端之间;其中,所述第一结合部的第一前端为靠近像侧的一端,所述第一结合部的第一后端为靠近物侧的一端。

一个第一弹性件套设在位于第一前端和第一后端之间的限位槽内,能够限制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沿镜头模组的径向和轴向相对移动,从而保证镜筒与镜座之间的配合紧密,使得镜头模组的光轴不容易发生偏移。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与所述第一结合部对应的所述外侧面还形成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弹性件的数量对应,所述第一弹性件收容在所述限位槽内;其中,所述限位槽包括两个,两个所述限位槽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结合部的第一前端与所述第一结合部的第一后端,所述第一弹性件包括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弹性件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限位槽中;其中,所述第一结合部的第一前端为靠近像侧的一端,所述第一结合部的第一后端为靠近物侧的一端。

两个第一弹性件分别套设在位于第一前端的限位槽及位于第一后端的限位槽内,进一步限制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沿镜头模组的径向和轴向相对移动,从而保证镜筒与镜座之间的配合紧密。此外,在两个限位槽的尺寸相同,两个第一弹性件的尺寸相同时,相较于一个限位槽的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使得第一前端与第一前端之间的间隙与第一后端与第二后端之间的间隙一致,从而使得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之间的间隙均匀,镜头模组的同轴度较高,同时在两个第一弹性件的限制下,进一步使得镜头模组的光轴不容易发生偏移。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与所述第一结合部对应的所述外侧面还形成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弹性件的数量对应,所述第一弹性件收容在所述限位槽内;其中,所述限位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限位槽相互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结合部上,多个所述第一弹性件分别设置在多个所述限位槽中。

多个第一弹性件相互间隔设置在第一结合部上,进一步限制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沿镜头模组的径向和轴向相对移动,从而保证镜筒与镜座之间的配合紧密。此外,在多个限位槽的尺寸相同,多个第一弹性件的尺寸相同时,相较于两个限位槽的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还进一步确保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之间的间隙均匀,使得镜头模组的同轴度较高,同时在多个第一弹性件的限制下,进一步使得镜头模组的光轴不容易发生偏移。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与所述第二结合部对应的所述内壁还形成有收容槽,所述第一弹性件收容在所述收容槽内;其中,所述收容槽为一个并位于所述第二结合部的第二前端与所述第二结合部的第二后端之间;其中,所述第二结合部的第二前端为靠近像侧的一端,所述第二结合部的第二后端为靠近物侧的一端。

一个第一弹性件套设在第一结合部上并收容在第二结合部的第二前端和第二后端之间的收容槽内,能够限制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沿镜头模组的径向和轴向相对移动,从而保证镜筒与镜座之间的配合紧密,使得镜头模组的光轴不容易发生偏移。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与所述第二结合部对应的所述内壁还形成有收容槽,所述第一弹性件收容在所述收容槽内;其中,所述收容槽包括两个,两个所述收容槽分别位于所述第二结合部的第二前端与所述第二结合部的第二后端,所述第一弹性件包括两个,两个所述第一弹性件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收容槽中;其中,所述第二结合部的第二前端为靠近像侧的一端,所述第二结合部的第二后端为靠近物侧的一端。

两个第一弹性件套设在第一结合部上并分别收容在位于第二前端的收容槽及位于第二后端的收容槽内,进一步限制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沿镜头模组的径向和轴向相对移动,从而保证镜筒与镜座之间的配合紧密。此外,在两个收容槽的尺寸相同,两个第一弹性件的尺寸相同时,相较于前一实施方式,即一个第一弹性件套设在第一结合部上并收容在第二结合部的第二前端和第二后端之间的收容槽内的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即两个第一弹性件套设在第一结合部上并分别收容在位于第二前端的收容槽及位于第二后端的收容槽内,还使得第一前端与第二前端之间的间隙与第一后端与第二后端之间的间隙一致,从而使得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之间的间隙均匀,镜头模组的同轴度较高,同时在两个第一弹性件的限制下,进一步使得镜头模组的光轴不容易发生偏移。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与所述第二结合部对应的所述内壁还形成有收容槽,所述第一弹性件收容在所述收容槽内;其中,所述收容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收容槽相互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结合部上,多个所述第一弹性件分别设置在多个所述收容槽中。

多个第一弹性件相互间隔套设在第一结合部上并收容在第二结合部的多个相互间隔的收容槽内,进一步限制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沿镜头模组的径向和轴向相对移动,从而保证镜筒与镜座之间的配合紧密。此外,在两个收容槽的尺寸相同,两个第一弹性件的尺寸相同时,相较于前一实施方式,即两个第一弹性件套设在第一结合部上并分别收容在位于第二前端的收容槽及位于第二后端的收容槽内的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即多个第一弹性件相互间隔套设在第一结合部上并收容在第二结合部的多个相互间隔的收容槽内,还进一步确保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之间的间隙均匀,使得镜头模组的同轴度较高,同时在多个第一弹性件的限制下,进一步使得镜头模组的光轴不容易发生偏移。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弹性件围绕所述镜筒形成的平面与所述镜头模组的光轴垂直。

第一弹性件围绕所述镜筒形成的平面与镜头模组的光轴垂直,使得第一弹性件施加的弹力以最大化的形式作用在第一结合部和第二结合部上,从而限制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沿镜头模组的径向相对移动,使得镜头模组的光轴不容易发生偏移。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镜座包括主体部及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一端的第一限位部,所述镜筒包括本体部及设置在所述本体部的一端的第一限制部,在所述第一结合部与所述第二结合部结合时,所述本体部及所述第一限制部伸入所述收容腔内,所述第一限制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卡合。

在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结合时,镜筒的本体部及第一限制部伸入收容腔内,第一限制部与第一限位部卡合,进一步限制第一结合部和第二结合部沿镜头模组的径向相对移动,使得镜头模组的光轴不容易发生偏移。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镜座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另一端的第二限位部,所述镜筒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本体部的另一端的第二限制部,在所述第一结合部与所述第二结合部结合时,所述第二限制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卡合。

在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结合时,镜筒的本体部伸入收容腔内,第二限制部与第二限位部卡合,进一步限制第一结合部和第二结合部沿镜头模组的径向相对移动,使得镜头模组的光轴不容易发生偏移。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主体部相接处形成第一阶梯面,所述第一限制部与所述本体部相接处形成第二阶梯面,所述镜头模组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套设在所述第一限制部处并位于所述第一阶梯面与所述第二阶梯面之间。

第二弹性件位于第一阶梯面与第二阶梯面之间,并对第一阶梯面和第二阶梯面施加沿镜头模组轴向的力,从而限制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沿镜头模组的轴向相对移动,从而使镜头模组的光轴不容易发生偏移。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相机模组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镜头模组及感光元件。所述感光元件设置在所述镜头模组的像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相机模组中,由于设置有第一弹性件,在镜筒伸入收容腔内时,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结合,第一弹性件分别与第一结合部及第二结合部相抵触,限制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沿镜头模组的径向和轴向相对移动,从而保证镜筒与镜座之间的配合紧密,使得镜头模组的光轴不容易发生偏移,也确保了镜头模组的光轴与感光元件的中心法线重合,从而减小成像偏差,以避免因镜头模组的光轴与感光元件的中心法线不重合而导致成像存在偏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包括壳体及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相机模组。所述相机模组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中,由于设置有第一弹性件,在镜筒伸入收容腔内时,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结合,第一弹性件分别与第一结合部及第二结合部相抵触,限制第一结合部与第二结合部沿镜头模组的径向和轴向相对移动,从而保证镜筒与镜座之间的配合紧密,使得镜头模组的光轴不容易发生偏移,也确保了镜头模组的光轴与感光元件的中心法线重合,从而减小成像偏差,以避免因镜头模组的光轴与感光元件的中心法线不重合而导致成像存在偏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镜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至图6为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方式的镜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相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及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自始至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另外,下面结合附图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镜头模组10包括镜筒11、镜座12及第一弹性件13。镜筒11的外侧面111形成有第一结合部112。镜座12形成有收容腔121,镜座12包括位于收容腔121内的内壁122,内壁122形成有用于与第一结合部112结合的第二结合部123。第一弹性件13设置于第一结合部112与第二结合部113之间。在镜筒11伸入收容腔121内时,第一结合部112与第二结合部123结合,第一弹性件13分别与第一结合部112及第二结合部123相抵触。

具体地,镜筒11与镜座12通过第一结合部112和第二结合部123的结合,以实现镜筒11与镜座12的结合。由于第一弹性件13套设在第一结合部112上,当第一结合部112与第二结合部123结合时,第一弹性件13设置在第一结合部112和第二结合部123之间,并分别抵触第一结合部112和第二结合部123。更具体地,第一弹性件13主要对第一结合部112和第二结合部123施加沿镜头模组10径向的力,从而限制第一结合部112与第二结合部123沿镜头模组10的径向相对移动。同时,第一弹性件13还对第一结合部112和第二结合部123施加沿镜头模组10轴向的力,从而限制第一结合部112与第二结合部123沿镜头模组10的轴向相对移动。在沿镜头模组10轴向和径向的力的作用下,镜筒11与镜座12之间的配合紧密,使得镜头模组10的光轴不容易发生偏移。在一个例子中,第一结合部112包括设置在镜筒11的外侧面111的第一螺纹,第二结合部123包括设置在镜座12的内壁122的第二螺纹,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螺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镜头模组10中,由于设置有第一弹性件13,在镜筒11伸入收容腔121内时,第一结合部112与第二结合部123结合,第一弹性件13分别与第一结合部112及第二结合部123相抵触,限制第一结合部112与第二结合部123沿镜头模组10的径向和轴向相对移动,从而保证镜筒11与镜座12之间的配合紧密,使得镜头模组10的光轴不容易发生偏移,以避免因镜头模组10的光轴与图7所示的相机模组100中的感光元件20的中心法线不重合而导致成像存在偏差的问题。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件13包括橡胶圈、硅胶圈的一种或多种。例如,第一弹性件13为一个,一个第一弹性件13可以为橡胶圈,或者为硅胶圈。再例如,第一弹性件13为多个,多个第一弹性件13均为橡胶圈;或者,多个第一弹性件13均为硅胶圈;或者,多个第一弹性件13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弹性件13为橡胶圈,并且至少一个为第一弹性件13为硅胶圈。由于第一弹性件13是由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在第一结合部112和第二结合部123结合时,第一弹性件13能够发生形变以抵持第一结合部112和第二结合部123,同时不会阻碍第一结合部112和第二结合部123继续结合至安装位置。例如,橡胶圈套设在第一螺纹的前端,橡胶圈跟随第一螺纹螺旋进第二螺纹的前端,直至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螺合紧密,此时橡胶圈对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施加沿镜头模组10径向的力。此外,由于橡胶圈、硅胶圈为疏水的材料,当第一弹性件13分别与第一结合部112和第二结合部123抵触时,第一弹性件13还能防止镜头模组10外界的水分从第一结合部和第二结合部的间隙进入镜头模组10的内部,即第一弹性件13还能提供防水功能。

请继续参阅图1,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与第一结合部112对应的外侧面111还形成有限位槽113,第一弹性件13收容在限位槽113内;其中,限位槽113可为第一结合部112的一部分。具体地,限位槽113可以形成在第一结合部112对应镜筒11的外侧面111上。限位槽113可以为连续的环状结构(如图1),也可以包括多个,多个限位槽113以镜筒11为中心,间隔分布在外侧面111的同一圆周上。当第一弹性件13收容在限位槽113内时,限位槽113能够防止在第一结合部112与第二结合部123结合的过程中,第一弹性件13从第一结合部112上脱离。

请参阅图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与第二结合部123对应的内壁122还形成有收容槽124,第一弹性件13收容在收容槽124内;其中,收容槽124可为第二结合部123的一部分。具体地,收容槽124可以为连续的环状结构(如图2),也可以包括多个,多个收容槽124以收容腔121为中心,间隔分布在内壁122的同一圆周上。第一弹性件13卡持在第一结合部112上,在第一结合部112与第二结合部123结合时,第一弹性件13与第一结合部112一起伸入收容腔121内,直至第一弹性件13收容在收容槽124内,则表示第一弹性件13安装到位,如此,收容槽124可以用于确认第一弹性件13是否安装到位。如图2实施例,第一结合部112为第一螺纹时,第二结合部123为第二螺纹,第一弹性件13卡持在第一螺纹上并与第一螺纹一起螺旋进第二螺纹,直至第一弹性件13伸入收容槽124内时,表示第一弹性件13安装到位。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在与第一结合部112对应的外侧面111还形成有限位槽113,且在与第二结合部123对应的内壁122还形成有收容槽124,第一弹性件13同时收容在限位槽113和收容槽124内。具体地,第一弹性件13的一部分收容限位槽113内,并与第一结合部112一起伸入收容腔121内,直至第一弹性件13的一部分也收容在收容槽124内时,则表示第一弹性件13安装到位。因此,同时在镜筒11上设置限位槽113以及在镜座12上设置收容槽124,第一弹性件13同时收容在限位槽113和收容槽124内,一方面,限位槽113可以限制第一弹性件13在第一结合部112的位置,防止在第一结合部112与第二结合部123结合的过程中,第一弹性件13从第一结合部112上脱离;另一方面,收容槽124可以用于确认第一弹性件13是否安装到位。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与第一结合部112对应的外侧面111还形成有限位槽113,限位槽113的数量与第一弹性件13的数量对应,第一弹性件13收容在限位槽113内。其中,限位槽113为一个并位于第一结合部112的第一前端1121与第一结合部112的第一后端1122之间;或,限位槽113包括两个,两个限位槽113分别位于第一结合部112的第一前端1121与第一结合部112的第二后端1122,第一弹性件13包括两个,两个第一弹性件13分别设置在两个限位槽113中;或,限位槽11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限位槽113相互间隔设置在第一结合部112上,多个第一弹性件13分别设置在多个限位槽113中。

具体地,第一结合部112的第一前端1121为靠近像侧的一端,第一结合部112的第一后端1122为靠近物侧的一端。第二结合部123的第二前端1231为靠近像侧的一端,第二结合部123的第二后端1232为靠近物侧的一端。请结合图1,当限位槽113为一个并位于第一结合部112的第一前端1121与第一后端1122之间时,一个第一弹性件13套设在位于第一前端1121和第一后端1122之间的限位槽113内,能够限制第一结合部112与第二结合部123沿镜头模组10的径向和轴向相对移动,从而保证镜筒11与镜座12之间的配合紧密,使得镜头模组10的光轴不容易发生偏移。

请结合图3,当限位槽113为两个时,两个限位槽113分别位于第一结合部112的第一前端1121与第一后端1122处。两个第一弹性件13分别套设在位于第一前端1121的限位槽113及位于第一后端1122的限位槽113内,进一步限制第一结合部112与第二结合部123沿镜头模组10的径向和轴向相对移动,从而保证镜筒11与镜座12之间的配合紧密。此外,在两个限位槽113的尺寸相同,两个第一弹性件13的尺寸相同时,相较于前一实施方式,即一个第一弹性件13套设在位于第一结合部112的第一前端1121和第一后端1122之间的限位槽113内的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即两个第一弹性件13分别套设在位于第一前端1121的限位槽113及位于第一后端1122的限位槽113内,还使得第一前端1121与第一前端1231之间的间隙与第一后端1122与第二后端1232之间的间隙一致,从而使得第一结合部112与第二结合部123之间的间隙均匀,镜头模组10的同轴度较高,同时在两个第一弹性件13的限制下,进一步使得镜头模组10的光轴不容易发生偏移。

当限位槽113为多个时,多个限位槽113相互间隔设置在第一结合部112上,多个第一弹性件13相互间隔设置在第一结合部112上,进一步限制第一结合部112与第二结合部123沿镜头模组10的径向和轴向相对移动,从而保证镜筒11与镜座12之间的配合紧密。此外,在多个限位槽113的尺寸相同,多个第一弹性件13的尺寸相同时,相较于前一实施方式,即两个第一弹性件13分别套设在位于第一前端1121的限位槽113及位于第一后端1122的限位槽113内的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即多个第一弹性件13相互间隔设置在第一结合部112上,还进一步确保第一结合部112与第二结合部123之间的间隙均匀,使得镜头模组10的同轴度较高,同时在多个第一弹性件13的限制下,进一步使得镜头模组10的光轴不容易发生偏移。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与第二结合部123对应的内壁122还形成有收容槽124,第一弹性件13收容在收容槽124内。其中,收容槽124为一个并位于第二结合部123的第二前端1231与第二结合部123的第二后端1232之间;或,收容槽124包括两个,两个收容槽124分别位于第二结合部123的第二前端1231与第二结合部123的第二后端1232,第一弹性件13包括两个,两个第一弹性件13分别设置在两个收容槽124中;;或,收容槽12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收容槽124相互间隔设置在第二结合部123上,多个第一弹性件13分别设置在多个收容槽124中。

具体地,请结合图2,第二结合部123的第二前端1231为靠近像侧的一端,第二结合部113的第二后端1232为靠近物侧的一端。当收容槽124为一个并位于第二结合部123的第二前端1231与第二后端1232之间时,一个第一弹性件13套设在第一结合部112上并收容在第二结合部123的第二前端1231和第二后端1232之间的收容槽124内,能够限制第一结合部112与第二结合部123沿镜头模组10的径向和轴向相对移动,从而保证镜筒11与镜座12之间的配合紧密,使得镜头模组10的光轴不容易发生偏移。

请结合图4,当收容槽124为两个时,两个收容槽124分别位于第二结合部123的第二前端1231与第二后端1232。两个第一弹性件13套设在第一结合部112上并分别收容在位于第二前端1231的收容槽124及位于第二后端1232的收容槽124内,进一步限制第一结合部112与第二结合部123沿镜头模组10的径向和轴向相对移动,从而保证镜筒11与镜座12之间的配合紧密。此外,在两个收容槽124的尺寸相同,两个第一弹性件13的尺寸相同时,相较于前一实施方式,即一个第一弹性件13套设在第一结合部112上并收容在第二结合部123的第二前端1231和第二后端1232之间的收容槽124内的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即两个第一弹性件13套设在第一结合部112上并分别收容在位于第二前端1231的收容槽124及位于第二后端1232的收容槽124内,还使得第一前端1121与第二前端1231之间的间隙与第一后端1122与第二后端1232之间的间隙一致,从而使得第一结合部112与第二结合部123之间的间隙均匀,镜头模组10的同轴度较高,同时在两个第一弹性件13的限制下,进一步使得镜头模组10的光轴不容易发生偏移。

当收容槽124为多个时,多个收容槽124相互间隔设置在第二结合部123上,多个第一弹性件13相互间隔套设在第一结合部112上并收容在第二结合部123的多个相互间隔的收容槽124内,进一步限制第一结合部112与第二结合部123沿镜头模组10的径向和轴向相对移动,从而保证镜筒11与镜座12之间的配合紧密。此外,在两个收容槽124的尺寸相同,两个第一弹性件13的尺寸相同时,相较于前一实施方式,即两个第一弹性件13套设在第一结合部112上并分别收容在位于第二前端1231的收容槽124及位于第二后端1232的收容槽124内的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即多个第一弹性件13相互间隔套设在第一结合部112上并收容在第二结合部123的多个相互间隔的收容槽124内,还进一步确保第一结合部112与第二结合部123之间的间隙均匀,使得镜头模组10的同轴度较高,同时在多个第一弹性件13的限制下,进一步使得镜头模组10的光轴不容易发生偏移。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件13围绕镜筒11形成的平面与镜头模组10的光轴垂直。具体地,第一弹性件13围绕镜筒11形成的平面与镜头模组10的光轴垂直,使得第一弹性件13施加的弹力以最大化的形式作用在第一结合部112和第二结合部123上,从而限制第一结合部112与第二结合部123沿镜头模组10的径向相对移动,使得镜头模组10的光轴不容易发生偏移。

请参阅图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镜座12包括主体部125及设置在主体部125的一端的第一限位部126,镜筒11包括本体部114及设置在本体部114的一端的第一限制部115。在第一结合部112与第二结合部123结合时,本体部114及第一限制部115伸入收容腔121内,第一限制部115与第一限位部126卡合。

具体地,镜座12包括主体部125,第二结合部123设置在主体部125上。主体部125靠近像侧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部126,镜筒11包括本体部114,第一结合部112设置在本体部114上。本体部114靠近像侧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限制部115。在第一结合部112与第二结合部123结合时,镜筒11的本体部114及第一限制部115伸入收容腔121内,第一限制部115与第一限位部126卡合,进一步限制第一结合部112和第二结合部123沿镜头模组10的径向相对移动,使得镜头模组10的光轴不容易发生偏移。在一个例子中,第一限位部126包括自镜座12的内壁122向收容腔121的中心凸出的第一凸块1261,第一限制部115包括自镜筒11的外侧面111向镜筒11的中心凹陷的第一凹槽1151,在第一结合部112与第二结合部123结合时,第一凸块1261与第一凹槽1151卡合。

请继续参阅图5,在某些实施方式中,镜座12还包括设置在主体部125的另一端的第二限位部127,镜筒11还包括设置在本体部114的另一端的第二限制部116。在第一结合部112与第二结合部123结合时,第二限制部116与第二限位部127卡合。

具体地,镜座12的主体部125靠近物侧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限位部127,镜筒11的本体部114靠近物侧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限制部116。在第一结合部112与第二结合部123结合时,镜筒11的本体部114伸入收容腔121内,第二限制部116与第二限位部127卡合,进一步限制第一结合部112和第二结合部123沿镜头模组10的径向相对移动,使得镜头模组10的光轴不容易发生偏移。在一个例子中,第二限制部116包括自镜筒11的外侧面111向镜筒11的中心凸出的第二凸块1161,在第一结合部112与第二结合部123结合时,第二凸块1161与镜筒11的内壁122卡合。

在本实施例中,镜座12可以仅包括第一限位部126,镜筒11仅包括第一限制部115,以辅助第一弹性件13对第一结合部112和第二结合部123的限制;或者,镜座12可以仅包括第二限位部127,镜筒11仅包括第二限制部116,以辅助第一弹性件13对第一结合部112和第二结合部123的限制;或者,如图5,镜座12可以同时包括第一限位部126和第二限位部127,镜筒11同时包括第一限制部115和第二限制部116,以辅助第一弹性件13对第一结合部112和第二结合部123的限制。

请参阅图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限位部126与主体部125相接处形成第一阶梯面128,第一限制部115与本体部114相接处形成第二阶梯面117。镜头模组10还包括第二弹性件14,第二弹性件14套设在第一限制部115处并位于第一阶梯面128与第二阶梯面117之间。

具体地,第一限位部126包括自镜座12的内壁122向收容腔121的中心凸出的第一凸块1261,第一限制部115包括自镜筒11的外侧面111向镜筒11的中心凹陷的第一凹槽1151。第一凸块1261与主体部125的相接处形成第一阶梯面128,第一凹槽1151与本体部114的相接处形成第二阶梯面117。第二弹性件14套设在第一限制部115处并跟随第一限制部115伸入收容腔121内。第二弹性件14位于第一阶梯面128与第二阶梯面117之间,并对第一阶梯面128和第二阶梯面117施加沿镜头模组10轴向的力,从而限制第一结合部112与第二结合部123沿镜头模组10的轴向相对移动,从而使镜头模组10的光轴不容易发生偏移。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14包括橡胶圈、硅胶圈、弹簧、弹片等。

请参阅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相机模组100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中的镜头模组10及感光元件20。感光元件20设置在镜头模组10的像侧。

具体地,相机模组100还包括基板30。基板30与镜头模组10的镜座12靠近像侧的一端结合,结合的方式包括螺合、胶合、卡合。镜座12与基板30共同形成收容空间31。其中,基板30可以是柔性电路板、硬质电路板或软硬结合电路板。

感光元件20设置在基板30上并收容在收容空间31内。感光元件20与基板30为电连接。在组装相机模组100时,镜座12和感光元件20依次设置在基板上,镜头模组的镜片(图未示)设置在镜筒11内,镜筒11与镜座12结合,并将镜头模组10的光轴调整至与感光元件20的中心法线重合。由于第一弹性件13分别与第一结合部112及第二结合部123相抵触,限制第一结合部112与第二结合部123沿镜头模组10的径向和轴向相对移动,从而保证镜筒11与镜座12之间的配合紧密,使得镜头模组10的光轴不容易发生偏移,也确保了镜头模组10的光轴与感光元件20的中心法线重合。其中,感光元件20可以采用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图像传感器或者电荷耦合元件(Charge-coupled Device,CCD)图像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相机模组100中,由于设置有第一弹性件13,在镜筒11伸入收容腔121内时,第一结合部112与第二结合部123结合,第一弹性件13分别与第一结合部112及第二结合部123相抵触,限制第一结合部112与第二结合部123沿镜头模组10的径向和轴向相对移动,从而保证镜筒11与镜座12之间的配合紧密,使得镜头模组10的光轴不容易发生偏移,也确保了镜头模组10的光轴与感光元件20的中心法线重合,从而减小成像偏差,以避免因镜头模组10的光轴与感光元件20的中心法线不重合而导致成像存在偏差的问题。

请参阅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1000包括壳体200及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相机模组100。相机模组100设置在壳体200上。

具体地,电子装置1000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手提电脑、电子手表、游戏机、头显设备、门禁系统、柜员机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电子装置1000是手机为例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电子装置1000的具体形式可以是其他,在此不作限制。相机模组100设置在壳体200内并从壳体200暴露以获取图像,壳体200可以给相机模组100提供防尘、防水、防摔等保护。壳体200上开设有与相机模组100对应的孔,以使光线从孔中穿出或穿入壳体200。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1000中,由于设置有第一弹性件13,在镜筒11伸入收容腔121内时,第一结合部112与第二结合部123结合,第一弹性件13分别与第一结合部112及第二结合部123相抵触,限制第一结合部112与第二结合部123沿镜头模组10的径向和轴向相对移动,从而保证镜筒11与镜座12之间的配合紧密,使得镜头模组10的光轴不容易发生偏移,也确保了镜头模组10的光轴与感光元件20的中心法线重合,从而减小成像偏差,以避免因镜头模组10的光轴与感光元件20的中心法线不重合而导致成像存在偏差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某些实施方式”、“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