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影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41430发布日期:2019-07-24 09:02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显影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从色粉盒供给色粉的显影盒。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显影盒和能够安装于显影盒的色粉盒。在色粉盒安装于显影盒的状态下,经由供给口而从色粉盒向显影盒供给色粉。供给的色粉在显影盒内由搅拌器搅拌。

但是,在前述的显影盒中,在搅拌器对色粉进行搅拌时,由于搅拌器而会在供给口附近堆积色粉。



技术实现要素:

解决上述课题的显影盒能够安装色粉盒,具备:显影辊;壳体,该壳体具有从色粉盒供给色粉的供给口,能够收容色粉;搅拌器,该搅拌器具有轴和可挠性片材,该轴沿轴向延伸,该可挠性片材能够与所述轴一起旋转且能够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滑动接触,该搅拌器能够对所述壳体内的色粉进行搅拌;以及第一肋,该第一肋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突出,沿所述可挠性片材的旋转方向延伸,在所述轴向上与所述供给口并排,并且与所述可挠性片材接触而对所述可挠性片材进行引导。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安装有色粉盒的显影盒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I-I剖视图。

图3是表示第一肋、第二肋及第三肋的立体图。

图4A是表示搅拌器开始与第二肋接触时的图,图4B是表示色粉由第一肋刮掉的样子的图,图4C是表示搅拌器由第一肋引导的样子的图。

图5A~图5D是表示第一肋及第二肋的其他方式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适当的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显影盒1在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中被使用。图1表示色粉盒2安装于显影盒1的状态。

如图1所示,色粉盒2具备壳体21、螺旋输送器22及第二搅拌器23。

在壳体21的内部能够收容色粉。在壳体21内配置有螺旋输送器22和第二搅拌器23。壳体21具有排出口200。壳体21在与螺旋输送器22的一端侧相对的位置具有排出口200。在色粉盒2安装于显影盒1的状态下,壳体21内的色粉经由排出口200而被向显影盒1供给。

螺旋输送器22具备轴22A和板22B。板22B具有螺旋形状。板22B设置于轴22A(参照图2)。螺旋输送器22通过绕轴22A旋转而能够将壳体21内部的色粉朝向排出口200搬运。

第二搅拌器23具备轴部23A和搅拌翼23B。搅拌翼23B设置于轴部23A。搅拌翼23B与轴部23A一起旋转而对壳体21内的色粉进行搅拌。

显影盒1具备壳体11、显影辊12、供给辊13、层厚限制片14及搅拌器15。

在壳体11的内部能够收容色粉。壳体11在与色粉盒2的排出口200相对的位置具有供给口100。经由供给口100而将色粉盒2的色粉向显影盒1供给。壳体11将显影辊12、供给辊13及搅拌器15支承为能够旋转。

显影辊12与未图示的感光鼓接触。显影辊12向感光鼓供给色粉。

供给辊13配置成供给辊13的表面与显影辊12的表面接触。供给辊13是用于向显影辊12供给色粉的辊。

层厚限制片14支承于壳体11。层厚限制片14的顶端与显影辊12的表面接触。层厚限制片14对显影辊12上的色粉的厚度进行限制。

搅拌器15具有沿与显影辊12的旋转轴平行的轴向延伸的轴151和可挠性片材152。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轴151的轴向单纯地称为“轴向”。

可挠性片材152安装于轴151。因此,可挠性片材152能够与轴151一起旋转而能够对壳体11内的色粉进行搅拌。可挠性片材152能够与壳体11的内表面滑动接触。可挠性片材152例如由PET薄膜构成。

如图2所示,壳体11具有与轴向交叉的侧壁11A、11B。此外,壳体11具有能够透过光的透光部11C。在侧壁11A及侧壁11B分别设置有透光部11C。

侧壁11A设置于壳体11的轴向上的一端。侧壁11B设置于壳体11的轴向上的另一端。

透光部11C是图像形成装置所具备的光传感器190发出的光能够通过的部分。透光部11C分别设置于两端的侧壁11A、11B。光传感器190具有发光部190A和受光部190B。发光部190A与一方的透光部11C相对地设置。受光部190B与另一方的透光部11C相对地设置,以接收从发光部190A发出的通过了透光部11C和壳体11内的光。

轴151具有擦拭器154和擦拭器安装部155。擦拭器154能够将透光部11C表面的色粉刮除。擦拭器安装部155是安装擦拭器154的部件。擦拭器154例如由PET薄膜构成。

可挠性片材152沿轴向延伸。可挠性片材152具有沿与轴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切缝S。切缝S从可挠性片材152的自由端朝向轴151延伸。切缝S的个数不被特别地限定,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可挠性片材152具有四个切缝S,在轴向上,可挠性片材152被分割成五部分。在此,将四个切缝S中的最靠近供给口100的切缝S称为第一切缝S1,将其他切缝S称为第二切缝S2。另外,被分割成五部分的可挠性片材152中的最靠近供给口100的部分是与后述的第一肋110接触的接触部152A,其他部分是不与第一肋110接触的非接触部152B。接触部152A的轴向上的位置与供给口100重叠。非接触部152B的轴向上的位置与供给口100不同。

如图3所示,供给口100呈矩形。供给口100位于轴向上的一端侧,具体而言,位于接近侧壁11A的位置,该侧壁11A位于轴向上的一端(参照图2)。供给口100是孔。供给口100具有上游端100A、下游端100B、外端100C及内端100D。上游端100A是可挠性片材152的旋转方向(以下,单纯地称为“旋转方向”)上的上游侧的端缘。下游端100B是旋转方向上的下游侧的端缘。外端100C是靠近位于轴向上的一端的侧壁11A的端缘。内端100D是离位于轴向上的一端的侧壁11A远的端缘。

如图3所示,在壳体11设置有第一肋110、第二肋120及第三肋130。第一肋110、第二肋120及第三肋130在供给口100的周围从壳体11的内表面突出。

第一肋110是与可挠性片材152接触而对可挠性片材152进行引导的肋。第一肋110沿可挠性片材152的旋转方向延伸。第一肋110在轴向上位于供给口100与第一切缝S1之间(参照图2)。第一肋110在轴向上与供给口100并排。第一肋110从供给口100的内端100D突出。即,第一肋110的一侧面与供给口100的内表面位于同一面上。

第一肋110具有旋转方向上的上游端110A和下游端110B。在旋转方向上,第一肋110的上游端110A与供给口100的上游端100A相比位于上游位置。在旋转方向上,第一肋110的下游端110B与供给口100的下游端100B相比位于下游位置。即,第一肋110的上游端110A与下游端110B之间的距离比供给口100的上游端100A与下游端100B之间的距离长,并且,供给口100在旋转方向上位于设置有第一肋110的范围内。

第一肋110以随着接近旋转方向上的下游侧而远离供给口100的方式延伸。具体而言,第一肋110具有第一部分111和第二部分112。第一部分111从上游端110A起与壳体11的内表面大致平行地延伸。第二部分相对于第一部分111倾斜地延伸。第二部分112以随着接近旋转方向上的下游侧而逐渐远离供给口100的方式延伸。

第二肋120是与可挠性片材152接触而对可挠性片材152进行引导的肋。第二肋120沿轴向延伸。第二肋120在旋转方向上与供给口100并排。第二肋120从供给口100隔开规定距离。

第二肋120具有轴向上的一端120A和另一端120B。

在轴向上,第二肋120的一端120A处于与供给口100对应的位置(外端100C与内端100D之间),第二肋120的另一端120B处于与供给口100不对应的位置。第二肋120的另一端120B在轴向上位于比第一肋110更远离侧壁11A的位置。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轴向上,第二肋120的一部分设置于与供给口100对应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轴向上,第二肋120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与供给口100对应的位置即可。例如,第二肋120在轴向上也可以全部设置于与供给口100对应的位置的范围内。另外,优选在轴向上,在整个与供给口100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肋120。

第二肋120与第一肋110相连。在与第一肋110相连的部分T1处,第二肋120从壳体11的内表面突出的突出量与第一肋110的突出量相同。

第二肋120在轴向上位于与擦拭器安装部155不同的位置(参照图2)。并且,从轴向观察,第二肋120与擦拭器安装部155的旋转轨迹P重叠(参照图1)。

第三肋130是用于将色粉阻挡为不在供给口100附近堆积的肋。第三肋130沿轴向延伸。第三肋130比第二肋120更靠近供给口100。第三肋130从供给口100的上游端100A突出。即,第三肋130的一侧面与供给口100的内表面位于同一面上。第二肋120的从壳体11的内表面突出的突出量大于第三肋130的突出量。

第三肋130与第一肋110相连。在与第一肋110相连的部分T2处,第三肋130从壳体11的内表面突出的突出量小于第一肋110的突出量。

第三肋130在轴向上从供给口100的外端100C延伸至内端100D。即,在轴向上,第三肋130的全部部分设置于与供给口100对应的位置(与供给口100相同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轴向上,第三肋130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与供给口100对应的位置即可。例如,第三肋130也可以在轴向上一部分设置于与供给口100对应的位置。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显影盒1及色粉盒2的动作的一例进行说明。

当使色粉盒2的螺旋输送器22旋转时,螺旋输送器22将色粉朝向轴向上的一端侧运送。色粉经由排出口200及供给口100而被供给到壳体11内。

在显影盒1中,搅拌器15旋转而对供给到壳体11内的色粉进行搅拌。此时,一部分色粉附着于搅拌器15的可挠性片材152。

然后,当搅拌器15旋转时,如图4A所示,可挠性片材152的接触部152A与第二肋120接触。此时,可挠性片材152的非接触部152B不与第二肋120接触。

然后,当搅拌器15从图4A的位置旋转至图4B的位置时,接触部152A由第二肋120引导而挠曲。此时,附着于接触部152A的色粉由第二肋120刮掉。另外,接触部152A通过第二肋120而挠曲,从而与不挠曲的情况相比,不接近供给口100。

然后,如图4C所示,当搅拌器15进一步旋转时,接触部152A由第一肋110引导。因此,接触部152A维持从供给口100隔开第一肋110的高度(从壳体21的内表面到第一肋110的顶端的距离)的状态。

接触部152A的表面的色粉大部分由第二肋120刮掉,但即使在一部分色粉越过第二肋120的情况下,由于第三肋130阻挡该越过的色粉,因此色粉也难以堆积于供给口100附近。

根据以上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得到如下的效果。

第一肋110在轴向上与供给口100并排,从显影盒1的壳体11的内表面突出并沿旋转方向延伸,因此第一肋110能够将可挠性片材152引导为与供给口100隔开。因此,在搅拌器15对色粉进行搅拌时,能够抑制因搅拌器15而在显影盒1的供给口100附近堆积色粉。

另外,在旋转方向上,第一肋110位于比从供给口100的上游端100A到下游端100B更宽的范围,因此能够抑制可挠性片材152接近供给口100。

另外,第一肋110的一侧面与供给口100的内表面位于同一面上,因此能够将第一肋110配置于供给口100的附近。因此,能够抑制可挠性片材152接近供给口100。

另外,显影盒1具备第二肋120,从而能够刮掉附着于可挠性片材152的色粉。因此,能够抑制在供给口100附近堆积色粉。

另外,第一肋110与第二肋120相连,从而色粉不从第一肋110与第二肋120之间向供给口100侧流动,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在供给口100附近堆积色粉。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与第一肋110相连的部分处,第二肋120从壳体11的内表面突出的突出量与第一肋110的突出量相同,因此在可挠性片材152的接触部152A从第二肋120分离而开始由第一肋110引导时,接触部152A被无抖动地顺畅引导。因此,接触部152A上的色粉难以向供给口100飞溅。

另外,第二肋120从供给口100隔开规定距离,因此附着于可挠性片材152的色粉即使越过第二肋120也难以进入供给口100。

另外,在比第二肋120更靠近供给口100的位置配置有第三肋130,因此未由第二肋120刮掉的色粉被第三肋130阻挡,能够抑制在供给口100附近堆积色粉。

另外,第二肋120的从壳体11的内表面突出的突出量大于第三肋130的从内表面突出的突出量,因此能够使第二肋120高效地刮掉附着于可挠性片材152的色粉。

第二肋120在轴向上位于与擦拭器安装部155不同的位置,因此第二肋120与擦拭器安装部155不干涉。因此,第二肋120不阻碍擦拭器安装部155的旋转。

可挠性片材152具有从自由端沿与轴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切缝S,因此可挠性片材152的接触部152A和非接触部152B能够分别独立地挠曲。并且,接触部152A由第一肋引导,非接触部152B不由第一肋110引导。因此,接触部152A和非接触部152B各自的行动稳定。

此外,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述实施方式,能够按如下例示的各种方式进行利用。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呈与所述实施方式大致相同的构造的部件,附加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是第二肋120与位于壳体11的一端的侧壁11A隔开的结构,但例如图5A所示方式的第二肋320那样,也可以设为延伸至位于壳体11的一端的侧壁11A并与位于一端的侧壁11A相连的结构。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设为第一肋110的一侧面与供给口100的内表面位于同一面上的结构,但例如图5B所示方式的第一肋410那样,也可以设为从供给口100隔开规定距离的结构。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设为第一肋110具有第一部分111和第二部分112的结构,但例如图5C所示方式的第一肋510那样,也可以设为无第二部分的结构。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设为第一肋110仅设置于轴向上的供给口100的单侧的结构,但例如图5D所示方式那样,也可以设为在轴向上将第一肋610设置于供给口100的两侧的结构。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在壳体11设置有第一肋110、第二肋120及第三肋130,但也可以省略第二肋120。另外,也可以省略第三肋130。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显影盒1的供给口100及色粉盒2的排出口200位于轴向上的一端侧,但供给口100及排出口200不限于轴向上的一端侧,也可以位于轴向上的中央等。另外,供给口及排出口也可以不分别为一个,可以设置多个。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供给口100为矩形,但供给口也可以为圆形、多边形等,不限于矩形。

另外,也能够将在所述的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中说明的各要素任意地组合而实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