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带剥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46308发布日期:2019-07-13 08:06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纤带剥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光纤带剥离装置。



背景技术:

光纤带在生产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异常问题,例如:某根光纤的衰减指标不合格,可能是由于排列问题导致,需要对光纤带进行重新绕盘(以下简称:复绕);某根光纤的衰减指标不合格,可能是由于某根光纤本身缺陷造成,也可能光纤带平整度不合标准,这盘光纤带报废或转为库存。现在没有光纤带剥离设备,对于某根光纤指标不合格的光纤带或光纤带平整度不合标准,只能转为库存或报废。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光纤线芯剥离出来不方便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带剥离装置,该光纤带剥离装置可以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光纤线芯剥离出来不方便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纤带剥离装置,沿着光纤带移动方向依次布置有:

放线装置,用于将光纤带卷上的光纤带放出;

分离装置,用于切割所述光纤带的两个光纤线芯之间连接体部分,以将各根所述光纤线芯分离;

剥离装置,用于将分离出来的所述光纤线芯表面连接体残留去除;

光纤收线架组,具有多个光纤收线架以分别卷收各根剥离掉表面残留连接体的光纤线芯。

根据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知道,其中放线装置、分离装置、剥离装置和光纤收线架组沿光纤带移动方向依次布置,以使光纤带首先从放线装置放出,然后通过分离装置逐渐分离呈单根光纤线芯,各根单根光纤线芯从剥离装置经过,由剥离装置,逐渐将各根光纤线芯表面的残留连接体逐渐剥离,剥离后的光纤线芯被光纤收线架组中的各个光纤收线架收线,上述各个装置连续工作,直到放线装置上的光纤带完全放出。在该光纤带剥离装置中,通过在放线装置和收线装置中设置分离装置和剥离装置,以通过分离装置进行分离,然后方便剥离装置将光纤线芯剥离出来,即有效地将表面残留连接体完全剥离,以可以重新通过连接体重新连接成带状。整个过程操作简单,且先分离后剥离能够有效地避免伤损光纤线芯,以使光纤线芯更好地分离出来。综上所述光纤带剥离装置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光纤线芯剥离出来不方便的问题。

优选地,所述分离装置包括多个竖直放置的切刃和用于限制所述光纤带横向位置的定位槽,各个所述切刃依次相对位置关系,与所述光纤带上各个光纤线芯之间连接体的相对位置关系相对应。

优选地,所述剥离装置包括多个依次分布的剥离口,在分离后的所述光纤线芯穿设所述剥离口移动时,所述剥离口口沿能够刮离所述光纤线芯表面的残留连接体。

优选地,所述剥离装置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剥离口上半圆部设置在所述上模,所述剥离口下半圆部设置在所述下模。

优选地,所述剥离口的直径至少比所述光纤线芯的直径大5微米。

优选地,所述剥离口为平口。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剥离装置的剥离口处剥离下来的连接体残留吹离所述剥离口的吹扫装置。

优选地,还包括抽吸装置,以用于将所述吹扫装置吹扫下来的连接体残留吸入至收纳腔内。

优选地,还包括箱体,所述分离装置以及所述剥离装置均设置在所述箱体内,且所述剥离口朝向所述箱体内部。

优选地,还包括变路径导向轮和收线装置,所述路径导向轮用于将所述放线装置放出的光纤带避开所述分离装置以直接导入所述收线装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纤带剥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剥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箱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

放线装置1、分离装置2、剥离装置3、光纤收线架组4、箱体5、吹扫装置6、抽吸装置7、收线装置8、变路径导向轮9、上模31、下模32、剥离口上半圆部33、剥离口下半圆部34。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光纤带剥离装置,以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光纤线芯剥离出来不方便的问题。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纤带剥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剥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箱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纤带剥离装置,具体的该光纤带剥离装置包括放线装置1、分离装置2、剥离装置3和光纤收线架组4。其中光纤带,在分离前,多个光纤线芯依次排成一排,从横截面来看,各个光纤线芯连接成一条直线,并且通过树脂作为一种连接体进行连接固定,以呈带状,其中连接体的连接形式一般为两种,一种是仅仅设置在各个相邻的两个光纤线芯中间,以将各个光纤线芯依次连接固定,一种是将整体浇筑在外侧,以包裹各个光纤线芯以从外侧仅能观察到连接体,此时连接体横截面呈长圆型。

其中放线装置1用于将光纤带卷上的光纤带逐渐放出,一般是通过外力拉动光纤带,光纤带带动卷线盘转动,以逐渐放出卷线盘上的光纤。其中放线装置1的结构可以参考现有技术线缆制造工艺中的放线架等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分离装置2,用于切割光纤带的两个光纤线芯之间连接体部分,以将各根光纤线芯分离。即将连接一体的各根光纤线芯,分离成一根根光纤线芯,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此处分离仅仅指的是,将彼此的连接切断。具体的切断方式具有多种,一种较为常见的分离方式,可以是使分离装置2包括多个竖直放置的切刃,各个切刃依次相对位置关系,与光纤带上各根光纤线芯之间连接体的相对位置关系相对应,以在光纤带经过在分离装置2时,各个切刃正对各组相邻两个光纤线芯之间的连接体,以对相邻两个光纤线芯之间的连接体切断,进而使两个光纤线芯分离。为了避免切割偏移,此处优选分离装置2还包括用于限制光纤带横向位置的定位槽。其中分离方式也可以采用其它方式,如切刃可以选用剪刃。

其中剥离装置3,用于将分离出来的光纤线芯表面连接体残留去除,以将整个光纤线芯完全剥离出来,以完全去除表面残留的连接体。其中剥离装置3的剥离方式可以是采用刮除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切除的方式。具体的,如何将线件表面不需要部分去除,可以参考现有技术。

其中光纤收线架组4,具有多个光纤收线架,以将剥离装置3剥离出来的光纤线芯,进行卷收成卷。各个光纤收线架卷收各根剥离掉表面残留连接体的光纤线芯,因此具体的光纤收线架的数量应当和光纤带上光纤线芯数量相对应,数量可以略多,以保证使用。其中光纤收线架,主要包括收线架和舞蹈轮组。通过收线控制系统控制收线架转动,以拉动各个光纤线芯移动,进而带动光纤带移动,以使光纤带从放线装置1的放线架上放出。

其中放线装置1、分离装置2、剥离装置3和光纤收线架组4沿光纤带移动方向依次布置,以使光纤带首先从放线装置1放出,然后通过分离装置2逐渐呈单根光纤线芯,各根单根光纤线芯从剥离装置3经过,由剥离装置3,逐渐将各根光纤线芯表面的残留连接体逐渐剥离,剥离后的光纤线芯被光纤收线架组4中的各个光纤收线架收线,上述各个装置连续工作,直到放线装置1上的光纤带完全放出。

在该光纤带剥离装置中,通过在放线装置1和收线装置8中设置分离装置2和剥离装置3,以通过分离装置2进行分离,然后方便剥离装置3将光纤线芯剥离出来,即有效地将表面残留连接体完全剥离,以可以重新通过连接体重新连接成带状。整个过程操作简单,且先分离后剥离能够有效地避免伤损光纤线芯,以使光纤线芯更好地分离出来。综上所述光纤带剥离装置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光纤线芯剥离出来不方便的问题。

如上所述的,其中剥离装置3的结构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也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对应设计。具体的,可以使剥离装置3包括多个依次分布的剥离口,在分离后的光纤线芯穿设剥离口时,所述剥离口口沿能够刮离光纤线芯表面的残留连接体,以使得表面不再残留有连接体的光纤线芯进入到剥离口内,其中剥离口处刮刃应当对应于线缆残留连接体位置。

为了方便成型剥离口,以及方便光纤线芯穿过剥离口,此处优选剥离装置3包括上模31和下模32,其中剥离口上半圆部33设置在上模31上,其中剥离口下半圆部34设置在下模32,以在上模31和下模32扣合时,剥离口上半圆部33和剥离口下半圆部34上下对应设置,以组合形成一个圆形剥离口。具体的,可以在上模31上设置朝下的半圆型槽以作为剥离口上半圆部33,对应的在下模32上设置朝上的半圆型槽以作为剥离口下半圆部34。为了避免剥离口上半圆部33与剥离口下半圆部34之间错位,此处优选设置有竖直方向延伸的定位柱,以对上模31与下模32水平方向上的相对位置进行定位。通过上模31和下模32设置,以将上模31和下模32打开以使剥离口上半部和剥离口下半部暴露出来以方便清理内部残渣。

对于其中的剥离口,一般呈圆形,以与光纤带中光纤线芯直径相对应,以更好刮离表面残留的连接体,考虑到误刮的问题,剥离口的直径至少比光纤线芯的直径大于5微米,但也不宜过大,以避免造成无法剥离表面残留的连接体。其中剥离口优选采用平口,平口的口沿位于同一平面内且与轴线垂直,以利于废料脱落。

进一步的,考虑连接体一般采用树脂,在刮离下来形成碎屑时,碎屑具有一定的粘力,容易粘附在剥离装置3上,以干涉光纤线芯的后期移动,基于此,此处优选还包括用于将剥离装置3的剥离口处剥离下来的连接体残留吹离剥离口的吹扫装置6。具体的吹扫装置6可以是吹出一种高压的惰性气体,以通过气体流动形成风体,以带离连接体碎屑。其中吹扫装置6,实际是一种高压气体提供装置,具体的高压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气体或者氮气气体。

考虑到环保需求,以避免碎屑随意弥散在空气中,此处优选还包括抽吸装置7,以用于将吹扫装置6吹扫下来的连接体残留吸入至收纳腔内。其中抽吸装置7一般为一种负压发生装置。

为了保证吹扫以及抽吸效果,此处优选还包括箱体5,其中剥离装置3设置在箱体5,且剥离口朝向箱体5内部,以使从剥离口剥离出来的废屑会落在箱体5内。同样的,考虑到分离装置2也可能产生碎屑,基于此,此处优选分离装置2同样设置在箱体5内部。此时其中吹扫装置6的吹扫口位于箱体5内应当朝向剥离口设置,而抽吸装置7的抽吸口可以设置在箱体5底部,以与箱体5内部连通,对箱体5内部产生吸力。其中可以在分离装置2和剥离装置3之间设置定位件,定位件设置有多个定位槽以分别定位各个光纤线芯。进一步的,此处优选该光纤剥离装置3还包括变路径导向轮9和收线装置8,而且变路径导向轮9用于将放线装置1放出的光纤带避开分离装置2以直接导入收线装置8。以使得,光纤带通过放线装置1从光纤卷中放出后,不再经过分离装置2分离,而是直接通过变路径导向轮9导入至收线装置8中,进行收线,以形成另一路线径,在该路线径中,通过上述走线流程,可以实现光纤带的复绕。需要说明的是,其中收线装置8的作用在于收线,为了更好的更紧密的收线,此处优选其中收线装置8包括舞蹈轮,以使光纤带经过变路径导向轮9之后,经过舞蹈轮再卷入收线装置8中。其中为了导向更好,一般会在对应位置设置对应的导向轮,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