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控制近视度数增长的镜片和眼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11903发布日期:2019-05-31 22:45阅读:1515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控制近视度数增长的镜片和眼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眼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控制近视度数增长的镜片和眼镜。



背景技术:

镜片是指采用玻璃或树脂等光学材料制作而成的具有一个或多个曲面的透明材料,打磨后常与眼镜框装配成眼镜,用于纠正使用者的视力,获得清晰视野。眼睛折射光线的作用叫屈光,用光焦度来表示屈光的能力,叫做屈光度。眼睛不使用调节时的屈光状态,称为静态屈光。人眼在使用调节时的屈光状态,称为动态屈光,其光焦度强于静态屈光的光焦度。由于眼睛屈光度不正确,造成不能准确在视网膜成像,就是视力缺陷,一般情况需要佩带眼镜,通过镜片补充和矫正眼睛本身的屈光度,达到视网膜正确成像的目的。

近视眼的发生、发展与调节有关。当近距离工作的时候,睫状肌就会收缩,产生调节,使晶状体屈光度增加,因而能看清近距离目标。长时间看近处物体,睫状肌不断收缩,持续产生调节.激发眼球的结构代偿,使眼球的后节发生病理性变化,即眼球后极向后拉长,玻璃体腔延长,眼轴变长。于是,看近处物体时不用调节就看清楚了,但看远处却看不清楚。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能控制近视度数增长的镜片和眼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眼镜不佳而导致的控制近视度数增长过快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第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能控制近视度数增长的镜片,所述镜片包括上镜片和下镜片,所述上镜片的屈光度高于下镜片的屈光度,所述上镜片和下镜片之间通过各自的连接面相接,所述上镜片和下镜片相邻接两侧面分别连接为光滑的曲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镜片的屈光度比下镜片的屈光度高0.1~5D。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上镜片的屈光度为-9.9~10D。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镜片的屈光度为-10~9.9D。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镜片和下镜片通过胶水相粘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第二方面中,提供了一种能控制近视度数增长的眼镜,所述眼镜包括眼镜框架、与眼镜框架相连的镜腿、设置于所述眼镜框架中的镜片部件,所述镜片部件包括上镜片和下镜片和设置于所述上镜片和下镜片外周的镜片外框,所述上镜片的屈光度高于下镜片的屈光度,所述上镜片和下镜片之间通过各自的连接面相接,所述上镜片和下镜片相邻接两侧面分别连接为光滑的曲面,所述镜片外框包括用于固定上镜片的上框和用于固定下镜片的下框,所述上框和下框相接处通过铰轴铰接以使上框和下框之间能相互翻折,所述眼镜框架周部穿过有多条可活动的插轴,所述镜片外框的外周设置有用于插入所述插轴的插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轴从上至下沿眼镜框架设置为四条,所述插孔设置有四个,且其中两个位于上框上,另两个位于所述下框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镜片根据看远看近的不同光度而设计,上镜片的近视屈光度较高,用来看远处,下镜片近视屈光度较低,用来看近处。近视眼的发生、发展与调节有关。当近距离工作的时候,睫状肌就会收缩,产生调节,使晶状体屈光度增加,因而能看清近距离目标。长时间看近处物体,睫状肌不断收缩,持续产生调节.激发眼球的结构代偿,使眼球的后节发生病理性变化,即眼球后极向后拉长,玻璃体腔延长,眼轴变长。于是,看近处物体时不用调节就看清楚了,但看远处却看不清楚。本镜片以减少看近时的调节,从而减轻了眼球由于长时间看近处而产生的结构代偿,起到预防近视和防止近视发展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的眼镜设置有上述镜片,一方面可以起到固定镜片的作用,另外还可以根据需要拆卸更换镜片或将上下镜片单独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镜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眼镜的结构四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眼镜的结构四示意图。

图中:

1 上镜片 2 下镜片 3 连接面

4 眼镜框架 5 镜腿 6 镜片部件

41 插轴 42 插孔 61 镜片外框

611 上框 612 下框 613 铰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能控制近视度数增长的镜片,如图1-3所示,所述镜片包括上镜片1和下镜片2,所述上镜片1的屈光度高于下镜片2的屈光度,所述上镜片1和下镜片2之间通过各自的连接面3相接,所述上镜片1和下镜片2相邻接两侧面分别连接为光滑的曲面。

本实用新型镜片根据看远看近的不同光度而设计,上镜片的近视屈光度较高,用来看远处,下镜片近视屈光度较低,用来看近处。近视眼的发生、发展与调节有关。当近距离工作的时候,睫状肌就会收缩,产生调节,使晶状体屈光度增加,因而能看清近距离目标。长时间看近处物体,睫状肌不断收缩,持续产生调节.激发眼球的结构代偿,使眼球的后节发生病理性变化,即眼球后极向后拉长,玻璃体腔延长,眼轴变长。于是,看近处物体时不用调节就看清楚了,但看远处却看不清楚。本镜片以减少看近时的调节,从而减轻了眼球由于长时间看近处而产生的结构代偿,起到预防近视和防止近视发展的作用。另外,还可以使睫状肌调节放松,同时解决调节与集合的矛盾。把看近用眼对视力的破坏转变成望远放松,从而起到提升裸眼视力降低近视度数的作用,让近视患者恢复自然视力。

本镜片配备时限检查远近度数,然后配备上镜片和下镜片,所述上镜片1的屈光度可以比下镜片2的屈光度高0.1~5D,例如所述上镜片1的屈光度为-9.9~10D,所述下镜片2的屈光度为-10~9.9D。接着可以通过胶水将上下镜片相粘接,粘接后的上下表面应保持基本光滑的曲面。

本镜片与其它近视治疗仪或眼镜比较,其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将"看近"虚拟成看远方风景,将看书、作业、看电脑等变成控制近视的动力。使学生看书越多,近视越不容易发展。因此是目前中小学生控制近视发展最理想的方法之一。可同时缓解看近时的调节与集合,将看书、写作业、虚拟成看远方的放松状态,从而消除近视发展的主要因素。可引起负集合,带动负调节,使晶状体变扁,眼球趋向变圆,减缓眼轴拉长,从而使眼的屈光重新整合向正视或远视方向发展,使部分近视的度数降低。可放大视角、增加光敏感性,从而消除眼疲劳引起的近视发展。可防止有害射线引起的近视发展。适用范围:1、青少年各种近视;2、潜在性近视(如青少年混合性散光、近视性散光以及50度以下远视而父母有近视者等);3、假性近视(包括远视力在1.0以下的远视、散光等);4、视疲劳或长期接触电脑者。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能控制近视度数增长的眼镜,如图4-5所示,所述眼镜包括眼镜框架4、与眼镜框架4相连的镜腿5、设置于所述眼镜框架4中的镜片部件6,所述镜片部件6包括上镜片1和下镜片2和设置于所述上镜片1和下镜片2外周的镜片外框61,所述上镜片1的屈光度高于下镜片2的屈光度,所述上镜片1和下镜片2之间通过各自的连接面3相接,所述上镜片1和下镜片2相邻接两侧面分别连接为光滑的曲面,所述镜片外框61包括用于固定上镜片1的上框611和用于固定下镜片2的下框612,所述上框611和下框612相接处通过铰轴613铰接以使上框611和下框612之间能相互翻折,所述眼镜框架4周部穿过有多条可活动的插轴41,所述镜片外框61的外周设置有用于插入所述插轴41的插孔42。

本实施例眼镜使用方式如下:当要更换镜片时,将插轴从插孔中拔出即可,然后将眼镜卸下,当仅使用上镜片时,拔下插入下镜片插孔中的插轴,然后翻折上下框沿铰轴转动即可。当仅使用上镜片时,拔下插入上镜片插孔中的插销,然后翻折上下框沿铰轴转动即可。优选地,所述插轴41从上至下沿眼镜框架4设置为四条,所述插孔42设置有四个,且其中两个位于上框611上,另两个位于所述下框612上。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