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光通信传输技术领域,更进一步涉及一种导光管卡装电磁屏蔽装置。
背景技术:
四通道SFP接口(QSFP)是为了满足更高密度的高速可插拔解决方案的需求而诞生的,QSFP为Quad SMU1830804all ForMU1830804-factor Pluggable 的缩写;QSFP四通道接口的传输速率达到了40Gbps,在光通信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随着光模块传输速率不断提高,10Gbps以上的高传输速率的光收发模块特别容易产生超标的电磁干扰(EMU1830804I),解决电磁干扰的有效方法是电磁屏蔽,利用屏蔽体使电磁波衰减,减少电磁波造成的干扰或损害;电磁屏蔽体通常采用高导电率材料和高导磁率材料。
QSFP四通道接口具有四根导光管,导光管与电磁屏蔽体固定为一体,但传统的固定方式都需要借助额外的固定扣件,增加了部件数量,造成稳定性差;并且拆卸安装过程需要安装或取下扣件,增加了装配的难度。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如何使导光管与电磁屏蔽体快速连接,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光管卡装电磁屏蔽装置,利用电磁屏蔽壳自身的结构卡装导光管组,无需借助其他额外的部件固定,使导光管与电磁屏蔽体快速连接,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导光管卡装电磁屏蔽装置,包括内部中空的电磁屏蔽壳,所述电磁屏蔽壳的一侧表面上向外凸出设置夹装卡,所述夹装卡至少设置三个;
所述夹装卡开设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用于卡接限位由多根导光管固定形成的导光管组;所述夹装卡与所述导光管的连接点能够唯一确定一个平面。
可选地,所述卡接槽开设于所述夹装卡远离所述电磁屏蔽壳的一侧;所述卡接槽的开口宽度小于槽底宽度。
可选地,所述夹装卡关于所述电磁屏蔽壳长度方向的中线对称设置。
可选地,所述夹装卡由所述电磁屏蔽壳的顶壁翻折形成,且所述夹装卡的板面垂直于所述电磁屏蔽壳的顶壁。
可选地,所述夹装卡包括小卡和大卡,所述小卡的板面平行于导光管,所述大卡的板面垂直于导光管。
可选地,所述导光管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所述导光管和用于固定所述导光管的连接横杆;所述小卡卡装所述连接横杆,所述大卡卡接所述导光管。
可选地,所述连接横杆上设置小卡缝和/或大卡缝,所述小卡插装于所述小卡缝中,所述大卡插装于所述大卡缝。
可选地,所述电磁屏蔽壳外表面贴合设置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上开设用于避让所述小卡和所述大卡的开孔。
可选地,所述散热片通过固定夹与所述电磁屏蔽壳固定,所述固定夹包括压接板和钩挂板,所述压接板与所述散热片表面接触,所述钩挂板垂直设置于所述压接板的边缘,用于挂在所述电磁屏蔽壳的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光管卡装电磁屏蔽装置,设有内部中空的电磁屏蔽壳,电磁屏蔽壳的一侧表面上向外凸出设置至少三个夹装卡,夹装卡与导光管的连接点能够唯一确定一个平面,确保支撑稳定;夹装卡开设卡接槽,卡接槽用于卡接限位导光管组,导光管组由多根导光管固定形成,夹装卡与电磁屏蔽壳固定为一体,利用电磁屏蔽壳自身的结构卡装导光管组,将导光管组固定在电磁屏蔽壳之外,无需借助其他额外的部件固定,方便导光管拆卸组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为电磁屏蔽壳的轴测图;
图1B为电磁屏蔽壳的俯视图;
图1C为导光管组的俯视图;
图2A为电磁屏蔽壳与导光管组相互装配的俯视图;
图2B为图2A中A-A方向的剖面图;
图2C为图2A中B-B方向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光管卡装电磁屏蔽装置与各部件装配的爆炸结构图;
图4A为电磁屏蔽壳、导光管组、散热片和固定夹相互装配的第一种轴测图;
图4B为电磁屏蔽壳、导光管组、散热片和固定夹相互装配的第二种轴测图;
图4C为电磁屏蔽壳、导光管组、散热片和固定夹相互装配的第三种轴测图。
图中包括:
电磁屏蔽壳1、夹装卡2、卡接槽21、大卡201、小卡202、导光管组3、导光管31、连接横杆32、小卡缝321、大卡缝322、散热片4、固定夹 5、压接板51、钩挂板52。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导光管卡装电磁屏蔽装置,利用电磁屏蔽壳自身的结构卡装导光管组,无需借助其他额外的部件固定,使导光管与电磁屏蔽体快速连接。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导光管卡装电磁屏蔽装置进行详细的介绍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光管卡装电磁屏蔽装置,该装置包括内部中空的电磁屏蔽壳1,如图1A和图1B所示,分别为电磁屏蔽壳1的轴测图和俯视图,电磁屏蔽壳1的一侧表面上向外凸出设置夹装卡2,图中所示方向在电磁屏蔽壳1的上表面设置夹装卡2,夹装卡2向上凸出于电磁屏蔽壳1,夹装卡2至少设置三个,多个夹装卡2与导光管31的连接点能够唯一确定一个平面,也即多个夹装卡2中至少有三个夹装卡2不在同一直线上,对导光管组 3形成面支撑,导光管组3无法晃动,夹装卡2对导光管31的支撑更加稳定。
如图1C所示,为导光管组3的结构图;导光管组3由多根导光管31固定形成,各导光管31并列设置;夹装卡2开设卡接槽21,卡接槽21用于卡接限位导光管组3,卡接槽21与导光管组3上的结构相互匹配,使导光管组 3的整体与电磁屏蔽壳1相对固定,由于采用卡接配合,可以快速地将导光管组3卡入或拔出卡接槽21。
夹装卡2与电磁屏蔽壳1固定为一体,利用电磁屏蔽壳1自身的结构卡装导光管组3,将导光管组3固定在电磁屏蔽壳1之外,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无需借助其他额外的部件固定,方便导光管拆卸组装,提高装配拆卸效率。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中卡接槽21开设的夹装卡2远离电磁屏蔽壳1的一侧,如图1A所示,卡接槽21开设在夹装卡2的顶壁上,开口朝上,安装导光管组3时,从上向下对准卡接槽21,使导光管组3上的相应结构卡入卡接槽21内,拆卸分离时向上拔出导光管组3即可;卡接槽21的开口宽度小于槽底宽度,并且卡接槽21的宽度应略小于导光管组3上对应结构的宽度,导光管组3卡入时被挤压变形,经过卡接槽21的开口后进入卡接槽21的底部,底部的宽度较大,可恰好容纳导光管组3上对应的结构,通过卡接槽21较小的开口宽度,保证导光管组3无法从卡接槽21中松脱。
以上卡接槽21开设在夹装卡2的上部、开口朝上的结构仅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开口也可设置在夹装卡2的左侧或右侧等处,相应地,装配时需要从不同的方向卡入卡接槽21,这些具体的设置形式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中的夹装卡2关于电磁屏蔽壳1长度方向的中线对称设置,电磁屏蔽壳1长度方向的中线也即图1B中横向的中线,从路线两侧分别提供支撑,使导光管组3的两侧受到均匀一致的支撑力,支撑更为稳定。
为了方便加工,夹装卡2由电磁屏蔽壳1的顶壁翻折形成,在顶壁的中部开孔通孔,方便电磁屏蔽壳1内部的器件散热,同时冲压孔边缘处的板状结构向上翻折,优选地翻折90度,使夹装卡2的板面垂直于电磁屏蔽壳1的顶壁,夹装卡2竖直朝上。此结构中夹装卡2为电磁屏蔽壳1的顶壁所形成的薄板结构,除了此种设置形式之外,也可单独设置夹装卡2,并将其与电磁屏蔽壳1相互焊接固定,这些具体的设置方案均应受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及其相互组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中的夹装卡2 包括小卡201和大卡202,图1A所示为一种具体实例,小卡201设置两个,大卡202设置一个,小卡201的板面平行于导光管,小卡201的板面与电磁屏蔽壳1长度方向的中线相互平行,小卡201可伸入到两根导光管31之间的夹缝中;大卡202的板面垂直于导光管,大卡202的板面与电磁屏蔽壳1长度方向的中线相互垂直。
导光管组31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导光管31和用于固定导光管31的连接横杆32,连接横杆32垂直于导光管31;小卡201上的卡接槽21垂直于导光管31,大卡202上的卡接槽21平行于导光管31,因此小卡201卡装连接横杆32,大卡202卡接导光管31。
如图2A所示,为电磁屏蔽壳1与导光管组3相互装配的俯视图,其中共设置四根导光管31和两根连接横杆32;图2B为图2A中A-A方向的剖面图,图2C为图2A中B-B方向的剖面图;如图2B所示,当连接横杆32卡入小卡201的卡接槽21后,可限定导光管组3沿导光管31长度方向的位移,也即图2B中左右方向的移动;如图2C所示,当导光管31卡入大卡 202的卡接槽21后,可限定导光管组3垂直导光管31长度方向的位移,也即图2C中左右方向的移动;通过设置小卡201和大卡202限定不同方向的位移,导光管组3无法在水平面中移动,防止导光管组3发生窜动。
更进一步,在连接横杆32上设置小卡缝321和/或大卡缝322,也即一根连接横杆32上可同时设置小卡缝321和大卡缝322,也可仅设置小卡缝 321或大卡缝322中的一个。小卡缝321的宽度与小卡201的厚度基本相等,小卡201插装于小卡缝321中,可限定导光管组3在图2B中垂直于纸面方向的位移;大卡缝322的宽度与大卡202的厚度基本相等,大卡202插装于大卡缝322中,可限定导光管组3在图2C中垂直于纸面方向的位移。通过小卡201和小卡缝321、大卡202和大卡缝322的相互配合,实现更好地限位作用。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导光管卡装电磁屏蔽装置与各部件装配的爆炸结构图;在电磁屏蔽壳1的外表面贴合设置散热片4,通过散热片4实现导热,将电磁屏蔽壳1内部装配的发热部件产生的热量向外散发;散热片4 上相应的位置开设用于避让小卡201和大卡202的开孔,小卡201和大卡 202从底部向上伸出散热片4,与导光片组3装配卡接。
散热片4通过固定夹5与电磁屏蔽壳1固定,如图4A至图4C所示,分别为电磁屏蔽壳1、导光管组3、散热片4和固定夹5相互装配的轴测图,图 4A设置四根导光管,图4B设置两根导光管,图4C设置一根导光管;固定夹5包括压接板51和钩挂板52,压接板51与散热片4的上表面接触,钩挂板52垂直设置于压接板51的边缘,压接板51和钩挂板52形成U型结构,通过钩挂板52挂在电磁屏蔽壳1的侧壁上;安装时,先将散热片4放置于电磁屏蔽壳1的顶壁上,小卡201和大卡202分别穿过散热片4上的开孔,将固定夹5放置于散热片4上,压接板51接触散热片4的上表面,两侧的钩挂板52向下延伸,挂在电磁屏蔽壳1的两侧,钩挂板52上设置挂孔,与电磁屏蔽壳1侧壁的凸块相互钩挂;最后将导光管组卡入卡接槽21中,与电磁屏蔽壳1相对固定,完成装配。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