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结构及具有导光结构的发光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78728发布日期:2020-06-26 23:27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导光结构及具有导光结构的发光垫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与导光结构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具有走线通道的导光结构及具有导光结构的发光垫。



背景技术:

关于导光条的额外配线,原因之一在于必须在原有发光源以外再增设一额外用电器,原因之二则在于导光距离变长。

当增设了额外用电器后,将必须在额外用电器与电源之间额外连接一外接传输线。

当发光垫的导光距离变长,原有的单一发光源所射出的光线将无法通过整条导光条,使导光条存在产生导光不及的暗区,影响发光效果。

因此发明人思及增设另一发光源,以将另一发光源所射出的光线通过原本导光不及的部分,借以消除暗区。

然而,如此一来却衍生出另一问题:若要将电性连接于原有发光源的电源也供电给另一发光源,将只能额外连接一外接传输线。

无论是上述两种原因中的那一种,一旦额外连接了外接传输线以后,外接传输线将裸露于导光条之外,如此除了不美观,也可能会遮挡到导光条而影响出光,甚至还可能因为外接传输线的存在而影响到发光垫的平整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光结构及具有导光结构的发光垫,导光结构能将外接传输线收容于导光管的走线通道内。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导光结构,连接于传输器且包括:一导光管,开设有一走线通道且该导光管具有彼此远离的一第一位置和至少一第二位置,该走线通道沿该导光管开设;一光源模块,设置于该第一位置且电性连接于所述传输器;至少一用电物件,设置于该至少一第二位置;以及一传输线组,穿设于该走线通道内且电性连接于所述传输器与该至少一用电物件之间。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导光结构的发光垫,连接于传输器且包括:一基座以及一导光结构。导光结构设置于该基座且包含:一导光管,开设有一走线通道且该导光管具有彼此远离的一第一位置和至少一第二位置,该走线通道沿该导光管开设;一光源模块,设置于该第一位置且电性连接于所述传输器;至少一用电物件,设置于该至少一第二位置;和一传输线组,穿设于该走线通道内且电性连接于所述传输器与该至少一用电物件之间。

相较于先前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功效:传输线组不会外露而具有美观性,传输线组不会遮挡到导光管而具有不遮光的效果,以及传输线组不需外露于发光垫的底面、也不需夹置于发光垫的两相邻结构层之间而能保证发光垫的平整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发光垫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发光垫于剖视时的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发光垫于剖视时的组合图。

图4为本发明中的导光管的立体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中的导光管的管体的第一实施例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中的导光管的管体的第二实施例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中的导光管的管体的第三实施例剖视图。

附图中的符号说明:

100导光结构;1导光管;1a第一位置;1b第二位置;11、11a、11b管体;111隔板;112中空内管;12走线通道;13导光部;131导光通道;132导光体;2光源模块;21电路板;22发光组件;3用电物件;31电路板;32发光组件;4传输线组;600基座;6a第一固定件;61第一容置部;6b第二固定件;62第二容置部;6c嵌槽;700第一垫体;800第二垫体;p传输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和技术内容,配合图式说明如下,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如图2至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导光结构及具有导光结构的发光垫。本发明导光结构100用以连接于传输器(可传输电或/及信号)p,使传输器p将电或/及信号传输给导光结构100。导光结构100包括:一导光管1、一光源模块2、一用电物件3以及一传输线组4。传输器p可为电源,也可为控制器,本发明对此并不限定。

导光管1主要开设有一走线通道12且该导光管1具有彼此远离的一第一位置1a和一第二位置1b。走线通道12沿导光管1开设。第一位置1a较佳而言是接近于传输器p,第二位置1b较佳而言则远离于传输器p。此外,导光管1可以是直线形,也可以是例如矩形、多边形、梯形、椭圆形或圆形等各种形状的弯折或环绕,本发明对此并未限定;导光管1可以是光纤缆线。

较佳而言,如图4所示,导光管1包含一管体11、一走线通道12和一导光部13。导光部13沿管体11配设,走线通道12则沿管体11开设且开设于管体11内。导光部13用以导光,走线通道12则供收容所配设的外接传输线而达成管内走线目的,换言之,本发明导光管1兼具导光和走线两种功能。此外,必须说明的是,管体11定义有一轴线(图中未示),走线通道12则沿轴线配设于管体11内。

其中,导光部13包含一导光通道131和一导光体132。导光通道131沿管体11开设且开设于管体11内,导光体132则设置于导光通道131内。具体而言,导光通道131也是沿上述轴线配设于管体11内,且导光通道131与走线通道12彼此相隔。

光源模块2设置于第一位置1a,用电物件3设置于第二位置1b,使光源模块2和用电物件3彼此远离,如图1所示则是彼此远距离相对。具体而言,光源模块2包含一电路板21和电性配设于电路板21的一发光组件22;用电物件3可为任何需要用电的物件,较佳而言,用电物件3可以是另一光源模块而也包含一电路板31和电性配设于电路板31的一发光组件32。光源模块2电性连接于传输器p,使传输器p能将电或/及信号传输给邻近的光源模块2。

传输线组4包含数根外接传输线(未标示组件符号)。传输线组4穿设于走线通道12内,使传输线组4电性连接于传输器p与用电物件3之间(例如以跨接方式电性连接于传输器p与用电物件3之间),使传输器p能经由传输线组4将电或/及信号传输给远方的用电物件3。

如图3并搭配图1、图2所示,借由光源模块2的发光组件22以及用电物件3的发光组件32分别在导光管1的第一位置1a和第二位置1b对应于导光部13(见图3所示),较佳而言即是分别在导光管1的两个半部的中心位置导光,使个别的导光距离变成原来的一半而不再有导光不及的部分,导光管1将不再有导光不及的暗区。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发光垫则包括一基座600以及前述的导光结构100。

导光结构100设置于基座600的任意可行位置,例如埋设于透明或透光的基座600内,于本实施例中则以嵌设于透明、透光或不透光的基座600的外表面为例进行说明。而基座600的外表面可为基座600的顶面、底面或连接于顶面与底面之间的周围(包含整个周围或周围的任意至少一边),导光结构100则设置于顶面、底面、周围或其组合,于本实施例中则以嵌设于周围为例进行说明。

基座600具有一第一固定件6a和一第二固定件6b,较佳还具有一嵌槽6c。其中,第一固定件6a对应于前述第一位置1a,第二固定件6b对应于前述第二位置1b。因此,前述光源模块2设置于第一固定件6a,而用电物件3则设置于第二固定件6b。导光管设置于嵌槽6c内。

第一固定件6a还具有连通于嵌槽6c的一第一容置部61,第二固定件6b还具有连通于嵌槽6c的一第二容置部62,使光源模块2能容置于第一容置部61,用电物件3则能容置于第二容置部62。

本发明发光垫较佳还包括一第一垫体700和一第二垫体800,第一垫体700叠接于基座600的顶面,第二垫体800则叠接于基座600的底面,以共同组合成一个三层式结构体。

如图5、图6和图7所示,分别为前述导光管1中第一实施例的管体11、第二实施例的管体11a、第三实施例的管体11b的示意图。

在如图5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导光管1是以一隔板111在管体11内分隔出前述走线通道12和导光通道131。

在如图6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导光管1是以一中空内管112在管体11a内分隔出前述走线通道12和导光通道131。

在如图7所示的第三实施例中,导光管1是以一隔板111和一中空内管112在管体11b内分隔出前述走线通道12和两个导光通道131。

在图式未绘示的其它实施例中,前述第二位置1b、用电物件3以及第二固定件6b皆可设置为至少一个(即:一个以上),传输线组4则电性串接至少一用电物件3。至于导光管1的导光部13则还可设置为两个,此时,光源模块2的发光组件22和用电物件3的发光组件32皆须为两个。

综上所述,本发明相较于先前技术主要具有以下功效:借由在导光管1内沿管体11、11a、11b开设有走线通道12,以能将传输线组4(包含数根外接传输线)收容于走线通道12内并电性连接于传输器p与用电物件3之间,从而使传输线组4具有:一、不会外露(因为隐藏于导光管1内)而具有美观性,二、不会遮挡到导光管1(因为被收容并限位于导光部13所在位置的相对侧)而具有不遮光的效果,三、不需外露于发光垫的底面、也不需夹置于发光垫的两相邻结构层之间而能保证发光垫的平整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即局限本发明的专利范围,举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变化,均理同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内,合予陈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