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因互联网络与智能型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人们多利用智能型电子设备(例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等)发送及接收信息。然而,于公共场合中,发送或接收重要信息时,智能型电子设备的显示装置上的重要信息可能会被身旁他人窥视而泄漏。有鉴于此,人们通常会使用防窥元件,以防止他人窥视。
现行的一种防窥元件是利用遮光光栅达成防窥效果;然而,遮光光栅会导致显示装置的亮度下降,且造成视觉上的不美观。现行的另一种防窥元件是用显示装置内的液晶层及额外的电极达成防窥效果;然而,当显示装置切换为防窥模式时,暗态严重漏光,影响防窥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具有防窥功能且能提供高质量的显示画面。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能制造出具有防窥功能且能显示高质量的显示画面的显示装置。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设置于第一基板的对向的第二基板、设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显示介质、遮光图案、透光基材、电致遮光材料及多个电极。第二基板具有面向显示介质的内表面及背向显示介质的外表面。遮光图案设置于第二基板的内表面上且具有多个开口,该遮光图案的多个该开口定义多个像素区。透光基材设置于第二基板的外表面上,且具有图案化的容置空间。图案化的容置空间与遮光图案重叠。电致遮光材料设置于该透光基材的图案化的容置空间内。多个电极分别设置于第二基板的外表面及电致遮光材料上。
于一实施例中,该图案化的容置空间为该透光基材的一凹槽,多个该电极的一个设置于该凹槽的一开口旁,而多个该电极的另一个设置于该凹槽的一底部。
于一实施例中,多个该电极的一个设置于该第二基板的该外表面且整面性覆盖该第二基板的该外表面,而该透光基材及该电致遮光材料设置于多个该电极的该个上。
于一实施例中,多个该电极的一个设置于该第二基板的该外表面且具有多个开口,多个该电极的该个的多个该开口分别与该遮光图案的多个该开口重叠。
于一实施例中,多个该电极的一个设置于该透光基材的该图案化的容置空间,多个该电极的该个具有多个开口,多个该电极的该个的多个该开口分别与该遮光图案的多个该开口重叠。
于一实施例中,该图案化的容置空间为该透光基材的一镂空部,而多个该电极分别设置于该镂空部的相对两侧。
于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更包括:
一第三基板,其中多个该电极的一个设置于该第三基板上且位于该第三基板与该电致遮光材料之间。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提供透光基材,具有凹槽。于透光基材的凹槽内形成电极。于透光基材的凹槽内及电极上形成电致遮光材料。提供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显示介质以及遮光图案,显示介质设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遮光图案设置于第二基板与显示介质之间且具有多个开口,遮光图案的多个开口定义多个像素区。形成另一电极在显示面板上。组立透光基材及显示面板,以使透光基材的凹槽与显示面板的遮光图案重叠,且电致遮光材料设置于电极与另一电极之间。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提供透光基材,具有凹槽。于透光基材的凹槽内形成电极。于透光基材的凹槽内及电极上形成电致遮光材料。形成另一电极于电致遮光材料上,其中透光基材、电极、电致遮光材料以及另一电极形成防窥元件。提供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显示介质以及遮光图案,显示介质设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遮光图案设置于第二基板与显示介质之间且具有多个开口,遮光图案的多个开口定义多个像素区。组立防窥元件与显示面板,以使透光基材的凹槽与显示面板的遮光图案重叠。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提供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显示介质以及遮光图案,显示介质设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遮光图案设置于第二基板与显示介质之间且具有多个开口,遮光图案的多个开口定义显示面板的多个像素区。形成电极在显示面板上。于电极上形成透光基材,其中透光基材具有镂空部,镂空部与遮光图案重叠。于透光基材的镂空部内及电极上形成电致遮光材料。提供封装部,包括第三基板以及设置在第三基板上的另一电极。组立封装部与显示面板,以使电致遮光材料设置于电极与另一电极之间。
基于上述,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中,防窥元件之可切换为遮光状态的电致遮光材料设置于显示面板的遮光图案上。因此,显示装置切换至防窥模式时,防窥元件的遮光部分并不会过度遮蔽显示面板的像素区,显示面板所提供的显示画面的亮度并不会因防窥元件的设置过度地减少。此外,处于遮光状态的电致遮光材料不像现有防窥元件的液晶层具有特定倾角,因此,防窥元件的设置并不会造成显示装置在大视角下的漏光。也就是说,显示装置能在具有防窥功能的前提下,提供用户高质量的显示画面。
附图说明
图1a至图1e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流程的剖面示意图。
图2a至图2f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流程的剖面示意图。
图3a至图3d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流程的剖面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100a、100b:显示装置
110、110b:透光基材
112、112b:图案化的容置空间
112a、122、148a、152:开口
112b:底部
120、120b、150、150a:电极
124:第三基板
130:电致遮光材料
140:显示面板
140a:像素区
142:第一基板
144:第二基板
144a:内表面
144b:外表面
146:显示介质
148:遮光图案
149:彩色滤光图案
b:封装部
p:防窥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详细地参考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示范性实施例的实例说明于所附图式中。只要有可能,相同元件符号在图式和描述中用来表示相同或相似部分。
图1a至图1e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流程的剖面示意图。
请参照图1a,首先,提供透光基材110,具有图案化的容置空间112。在本实施例中,图案化的容置空间112可以是透光基材110的凹槽,而图案化的容置空间112未贯穿透光基材110。在本实施例中,透光基材110的材质可以是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玻璃或其它适当材料。举例而言,若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为材料,可利用复制成型方法(replica-moldingmethod)形成具有图案化容置空间112的透光基材110;若以玻璃为材料,可利用激光诱导深蚀刻(laserinduceddeepetching)方法形成具有图案化容置空间112的透光基材110。
请参照图1b,接着,于透光基材110的图案化的容置空间112内形成电极120。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电极120可以是遮光电极,例如但不限于:金属。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根据其它实施例,电极120也可以是透光电极,例如但不限于:氧化铟锡(indiumtinoxide,ito)。
请参照图1c,接着,于透光基材110的图案化的容置空间112(例如:凹槽)内及电极120上形成电致遮光材料130。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电致遮光材料130可以是胶态(geltype)的材料。在本实施例中,电致遮光材料130例如是电致变色材料(electrochromicmaterial,ec)。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根据其它实施例,电致遮光材料130可以是高分子分散型液晶(polymerdispersedliquidcrystal,pdlc)或其它适当材料。
请参照图1d,接着,提供显示面板140。显示面板140包括第一基板142、第二基板144、显示介质146及遮光图案148。显示介质146设置于第一基板142与第二基板144之间。遮光图案148设置于第二基板144与显示介质146之间。第二基板144具有面向显示介质146的内表面144a及背向显示介质146的外表面144b。遮光图案148设置于第二基板144的内表面144a。遮光图案148具有多个开口148a。遮光图案148的多个开口148a定义显示面板140的多个像素区140a。也就是说,遮光图案148的多个开口148a分别与显示面板140的多个像素电极(未绘示)重叠。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遮光图案148可以是网状图案,而多个开口148a可以是网状图案的多个网目。在本实施例中,遮光图案148即俗称的黑色矩阵(blackmatrix),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介质146例如是液晶,而显示面板140还可选择性地包括多个彩色滤光图案149,分别设置于遮光图案148的多个开口148a,以使显示面板140能提供彩色画面。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若显示介质146,例如: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能发出色光,或显示面板140不需提供彩色画面,则可省略彩色滤光图案149的设置。
请参照图1d,接着,在显示面板140上形成电极150。电极150设置于第二基板144的外表面144b上。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电极150可以是透光电极,且可整面性地覆盖第二基板144,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请参照图1e,接着,组立透光基材110及显示面板140,以使透光基材110的凹槽112与显示面板140的遮光图案148重叠,且电致遮光材料130设置于电极150与电极120之间。于此,便完成了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
电极150、电致遮光材料130、电极120及透光基材110形成显示装置100的防窥元件p。图案化的容置空间112及电致遮光材料130与显示面板140的遮光图案148重叠。在本实施例中,电极120、图案化的容置空间112、电致遮光材料130及遮光图案148实质上可切齐,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电致遮光材料130与电极150重叠。电致遮光材料130设置于电极150与电极12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电极150设置于图案化的容置空间112(例如:凹槽)的开口112a旁,而电极120设置于图案化的容置空间112(例如:凹槽)的底部112b。在本实施例中,电极150可选择性地整面性覆盖第二基板144的外表面144b,而透光基材110及电致遮光材料130设置于电极150上。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于图案化的容置空间112(例如:凹槽)的电极120具有多个开口122,电极120的多个开口122分别与遮光图案148的多个开口148a重叠。举例而言,防窥元件p的电极120的多个开口122可分别与遮光图案148的多个开口148a切齐,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电致遮光材料130遮光时,显示装置100切换至防窥模式。电致遮光材料130透光时,显示装置100切换至正常模式。以下以电致遮光材料130为电致变色材料为例说明。
举例而言,电极150与电极120之间具有足够的电压差时,电致变色材料呈消光(diming)状态;受到电致变色材料的消光作用,以大视角观看显示装置100的旁人无法观看到正常的显示画面,而达到防窥效果。电极150与电极120之间实质上不具电压差时,电致变色材料呈透光状态。此时,防窥元件p不具防窥功能,以各视角均能观看到正常的显示画面。
值得注意的是,显示装置100切换至防窥模式时,处于遮光状态的电致遮光材料130设置于显示面板140的遮光图案148上方;亦即,防窥元件p的遮光部分并不会过度遮蔽显示面板140的像素区140a。因此,显示面板140提供的显示画面的亮度并不会因防窥元件p的设置过度地减少。此外,处于遮光状态的电致遮光材料130不像现有防窥元件的液晶层具有特定倾角,因此,防窥元件p的设置并不会造成显示装置100在大视角下的漏光。也就是说,显示装置100能在具有防窥功能的前提下,提供用户高质量的显示画面。
图2a至图2f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流程的剖面示意图。
请参照图2a,首先,提供透光基材110,具有图案化的容置空间112。请参照图2b,接着,于透光基材110的图案化的容置空间112内形成电极120。请参照图2c,接着,于透光基材110的图案化的容置空间112(例如:凹槽)内及电极120上形成电致遮光材料130。
请参照图2d,与前述的显示装置100的制造方法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电极150a是形成于电致遮光材料130上。透光基材110、电极120、电致遮光材料130及电极150形成防窥元件p。
请参照图2e,接着,提供显示面板140。请参照图2f,然后,组立防窥元件p及显示面板140,以使透光基材110的图案化的容置空间112(例如:凹槽)与显示面板140的遮光图案148重叠。于此,便完成了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a。
图2f的显示装置100a与图1e的显示装置100类似,两者的差异在于:显示装置100a的电极150a与显示装置100的电极150不同。详细而言,电极150a具有多个开口152,分别与遮光图案148的多个开口148a重叠。举例而言,电极150a的多个开口152可分别与遮光图案148的多个开口148a切齐,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简言之,在本实施例中,电极150a具有特定的图案,而非整面性地覆盖第二基板144的外表面144b。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a具有与前述显示装置100类似的优点及功效,于此便不再重述。
图3a至图3d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流程的剖面示意图。
请参照图3a,首先,提供显示面板140。然后,于显示面板140的第二基板144的外表面144b上形成电极150。在本实施例中,电极150可整面性覆盖第二基板144的外表面144b,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请参照图3b,接着,于电极150上形成透光基材110b,其中透光基材110b具有图案化的容置空间112b,图案化的容置空间112b为透光基材110b的镂空部。图案化的容置空间112b贯穿透光基材110b。图案化的容置空间112b与遮光图案148重叠。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图案化的容置空间112b与遮光图案148可切齐,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请参照图3c,接着,于透光基材110b的图案化的容置空间112b内及电极150上形成电致遮光材料130。
请参照图3d,接着,提供封装部b,包括第三基板124以及设置在第三基板124上的电极120b。在本实施例中,电极120b可整面性地覆盖第三基板124,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然后,组立封装部b与显示面板140,以使电致遮光材料130设置于电极150与电极120b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电极150及电极120b分别设置于透光基材110b的图案化的容置空间112b的相对两侧。电极120b设置于第三基板124上且位于第三基板124与电致遮光材料130之间。于此,便完成了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b。显示装置100b具有与前述显示装置100类似的优点及功效,于此便不再重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中,防窥元件之可切换为遮光状态的电致遮光材料是设置于显示面板的遮光图案上。因此,显示装置切换至防窥模式时,防窥元件的遮光部分并不会过度遮蔽显示面板的像素区,显示面板所提供的显示画面的亮度并不会因防窥元件的设置过度地减少。此外,处于遮光状态的电致遮光材料不像现有防窥元件的液晶层具有特定倾角,因此,防窥元件的设置并不会造成显示装置在大视角下的漏光。也就是说,显示装置能在具有防窥功能的前提下,提供用户高质量的显示画面。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