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92812发布日期:2019-05-17 21:12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显示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在基板上形成有支撑结构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显示装置被广泛应用在许多电子产品上,如手机、平板电脑、手表等。为了提高显示质量,大尺寸、高解析度、高亮度的显示装置应运而生。

一般而言,显示面板具有显示区、位于显示区之外的周边区。显示区内具有阵列配置的多个像素结构,周边区内往往形成有覆晶薄膜焊垫(cofpad)、多工器(mux)、测试焊垫(ctpad)、测试电路、静电放电保护电路(esd)以及其他可能存在的驱动电路及相关走线。

图1a是现有显示装置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1b是图1a沿a-a’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a、图1b所示,显示装置100显示区aa以及周边区ba,显示区aa中形成有阵列布置的像素单元(图中未示出),控制电路ic形成在周边区ba中,像素单元等元件的电极通过多条金属导线tl电性连接至控制电路ic。显示装置100包括第一基板101、第二基板102,导线tl形成在第一基板101上,第二基板102上形成有多个间隔物103。由于部分间隔物103与导线tl相对应,部分间隔物103下方并未有对应的导线tl,因此,无对应导线tl的间隔物103与第一基板101之间形成间距,在外力作用下,容易导致第二基板102的不平整甚至发生断裂。

因此,如何避免显示装置基板断裂的问题产生以确保产品良率,实为目前显示装置在制作上亟待克服的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可以有效避免基板不平整进而导致断裂的问题,进而提高产品良率。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包括一第一基板,包含相邻的一显示区与一周边区;多个像素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的所述显示区;一导线组,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由多条导线组成且位于所述周边区;一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对向设置;一第一间隔物,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所述第一间隔物具有背对所述第二基板的一第一顶表面,且所述第一顶表面与所述导线组的至少一条导线相对并形成一第一顶面重叠区域;一第二间隔物,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所述第二间隔物具有背对所述第二基板的一第二顶表面;一第一辅助支撑块,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所述第一辅助支撑块与所述第二间隔物对应设置,且与所述第二间隔物的所述第二顶表面相对并形成一第二顶面重叠区域。

上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还包括一第二辅助支撑块,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所述第二辅助支撑块设置于所述导线组的其中至少一条所述导线的至少一侧,且与所述第一间隔物相对并形成一第三顶面重叠区域。

上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其中所述第一顶面重叠区域的面积为s1,且所述第一顶表面的面积为t1,s1/t1≤30%。

上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其中所述第一顶面重叠区域的面积为s1,且所述第一顶表面的面积为t1,所述第三顶面重叠区域的面积为s3,其中,(s1+s3)/t1≥60%。

上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导线组与所述第一辅助支撑块的厚度相同。

上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导线组与所述第二辅助支撑块的厚度相同。

上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辅助支撑块与所述第二辅助支撑块采用同一材料层,且与所述导线组采用不同材料层。

上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每一所述第一辅助支撑块具有一第三顶表面,所述第二顶表面的面积为t2,所述第三顶表面的面积为t3,其中,t3≥t2。

上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辅助支撑块由多个第一子辅助支撑块组成。

上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辅助支撑块由多个第二子辅助支撑块组成。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a是现有显示装置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1b是图1a沿a-a’的剖面示意图。

图2a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显示装置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2b是图2a沿a-a’的剖面示意图。

图2c是图2b的局部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a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b是图4a所示实施例的变形例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a是本发明第一辅助支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b是本发明第二辅助支撑块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显示装置101:第一基板

102:第二基板103:间隔物

aa:显示区ba:周边区

ic:控制电路tl:导线

200:显示装置201:第一基板

202:第二基板203a;第一间隔物

203b:第二间隔物204、204’:第一辅助支撑块

205、205’:第二辅助支撑块ol1、ol2、ol3:重叠区域

ts1、ts2、ts3:顶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图2a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显示装置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2b是图2a沿a-a’的剖面示意图,图2c是图2b的局部俯视示意图。如图2a、图2b以及图2c所示,显示装置200包括第一基板201,第一基板201例如为tft基板,包括相邻设置的显示区aa以及周边区ba,显示区aa中设置有多个像素单元(图中未示出);周边区ba中设置可驱动像素单元的控制电路ic,显示区aa内的像素单元通过多条导线tl与周边区ba中的控制电路ic电性连接,实现显示功能。第二基板202例如为滤光片cf,与第一基板201相对设置,第二基板202上设置有第一间隔物203a以及第二间隔物203b,用于支撑并保持第一基板201以及第二基板202之间的间隙。于本实施例中,显示设备200的第一基板201还可以内嵌触控功能,而于第一基板201的显示区aa内设置触控单元(图中未示出),并且显示区aa内的触控单元通过多条导线tl与周边区ba中还可驱动触控单元的控制电路ic电性连接,实现触控功能。

如图2b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间隔物203a下方具有导线tl,而第二间隔物203b下方不具有导线tl,而是设置有与第二间隔物203b相对应的第一辅助支撑块204。

请同时参见图2b与图2c,其中,第一间隔物203a具有一顶表面ts1,顶表面ts1背对(远离)第二基板202,顶表面ts1的面积为t1,且顶表面ts1与导线tl相接触并形成一第一重叠区域ol1,如图中斜线区域所示;第二间隔物203b具有一顶表面ts2,顶表面ts2背对(远离)第二基板202,顶表面ts2的面积为t2,且顶表面ts2与第一辅助支撑块204相接触并形成一第二重叠区域ol2,如图中网格区域所示。本实施例中,位于第一间隔物203a下方的导线tl的数量以3条为例,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位于第一间隔物203a下方的导线tl的数量根据间隔物的大小及导线tl线宽与线距的不同而不同。本实施例中,第一辅助支撑块204具有一顶表面ts3,且顶表面ts3的面积为t3,其中,顶表面ts3的面积t3大于等于顶表面ts2的面积t2,即t3≥t2,藉由顶表面ts3的面积t3大于等于顶表面ts2的面积t2,可确保第二间隔物203b受到第一辅助支撑块204的支撑,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2c及图3所示,当第一间隔物203a所对应的导线较少,例如为1条时,此时第一间隔物203a与其所对应导线tl之间形成的第一重叠区域ol1较小,当第一重叠区域ol1的面积s1与第一间隔物203a顶面积t1之间的比值小于等于30%时,即s1/t1≤30%时,需要在导线tl的一侧设置一第二辅助支撑块205,第二辅助支撑块205与第一间隔物203a之间形成一第三重叠区域ol3,如图中网格区域所示,第三重叠区域ol3的面积为s3。此时,第二辅助支撑块205与导线tl共同支撑第一间隔物203a。本实施例中,藉由第三重叠区域ol3的面积s3与第一重叠区域ol1的面积s1之和超过第一间隔物203a顶面积t1的60%,即(s1+s3)/t1≥60%,第二辅助支撑块205与导线tl能够更好地起到支撑作用,防止间隔物203发生倾斜。

图4a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图3所示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在图4a所示的实施例中,与第一间隔物203a相比导线tl的线距较宽,并且与第一间隔物203a对应的导线tl大致位于第一间隔物203a的中间位置。因此,本实施例的第二辅助支撑块205包含两个第二子辅助支撑块205’,分别设置在导线tl的两侧。两个第二子辅助支撑块205’与第一间隔物203a之间共同形成第三重叠区域ol3,如图中网格区域所示,且第三重叠区域ol3的面积为s3。此时,两个第二子辅助支撑块205’与导线tl共同支撑第一间隔物203a。本实施例中,藉由第三重叠区域ol3的面积s3与第一重叠区域ol1的面积s1之和超过第一间隔物203a顶面积t1的60%,即(s1+s3)/t1≥60%,第二辅助支撑块205与导线tl能够更好地起到支撑作用,防止间隔物203发生倾斜。

图4b是图4a所示实施例的变形例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图4b所示的变形例中,因相邻的两条导线tl间距较窄,相较于设置于导线tl右侧的第二子辅助支撑块205’,设置于导线tl左侧的第二子辅助支撑块205’外形较为缩减,以避开右侧的导线tl。

图5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第一间隔物203a所对应的导线较少,且第一间隔物203a与其所对应的两条导线tl之间形成的第一重叠区域ol1也较小,例如第一重叠区域ol1的面积s1与第一间隔物203a顶面积t1之间的比值小于等于30%,即s1/t1≤30%时,可在两条导线tl的外侧及两条导线tl的中间设置包含三个第二子辅助支撑块205’的第二辅助支撑块205。三个第二子辅助支撑块205’共同与第一间隔物203a之间形成一第三重叠区域ol3,且第三重叠区域ol3的面积为s3。此时,三个第二子辅助支撑块205’与导线tl共同支撑第一间隔物203a。本实施例中,藉由第三重叠区域ol3的面积s3与第一重叠区域ol1的面积s1之和超过第一间隔物203a顶面积t1的60%,即(s1+s3)/t1≥60%,第二辅助支撑块205与导线tl则能够更好地起到支撑作用,防止间隔物203发生倾斜。

图6a是本发明第一辅助支撑块的结构示意图,图6b是本发明第二辅助支撑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a、图6b所示,第一辅助支撑块204以及第二辅助支撑块205分别可以由多个第一子辅助支撑块204’以及第二子辅助支撑块205’组成,每一第一子辅助支撑块204’以及第二子辅助支撑块205’可以呈矩形、圆形、椭圆形、弧形或其他不规则形状,而第一子辅助支撑块204’以及第二子辅助支撑块205’共同组成的第一辅助支撑块204以及第二辅助支撑块205的外轮廓可以呈现出矩形、椭圆形、圆形或不规则形状。本发明仅以图6a、图6b所示的形状为例,但并不以此为限。

上述的实施例中,为了更好地支撑间隔物203,第一辅助支撑块204以及第二辅助支撑块205的厚度可以设置成与导线tl的厚度相同。另外,所有的第一辅助支撑块204以及第二辅助支撑块205可以采用相同的材料层制成,并与与导线tl采用不同的材料层所制成。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