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79242发布日期:2020-06-26 23:29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8年12月18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8-0164344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整体引用并入本文。

本公开涉及一种显示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在显示器中具有相机孔的显示器中开孔(holeindisplay)类型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诸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的移动装置的发展,对显示器的需求逐渐增加。近年来,其正朝着全屏显示器的方向发展,全屏显示器增加了沉浸感并覆盖了前表面以便从移动装置的尺寸和设计中受益。

例如,如果在显示器的前表面上仅保留相机孔而其余部件全部被隐藏,则显示器的前表面可以是简单的形状。当显示器的前表面的形状变得简单时,非屏幕区域减小,使得在观看图像等时沉浸感增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能够防止难以以均匀的尺寸钻孔、工艺成本增加、结构刚性降低、应考虑由于激光而引起的热变形等的难题。

此外,该显示装置能够防止当应用在显示器中具有相机孔的显示器中开孔类型时,由于孔的形成而导致的诸如弯曲变形和光路畸变的缺陷,从而提高质量。

本公开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背光单元;液晶面板,包括位于所述背光单元的上表面的下偏振器、位于所述下偏振器的上表面的上偏振器以及位于所述下偏振器与所述下偏振器之间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盖板,位于所述液晶面板的上表面,其中,相机孔穿过所述背光单元至所述下偏振器,防干扰孔位于所述上偏振器中与所述相机孔对应的位置处,所述相机孔未形成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中。

优选地,该显示装置还包括防止所述液晶面板的变形或在所述防干扰孔中产生气泡的防变形结构。

本公开的显示装置使得偏振器不覆盖相机镜头,从而增加相机的分辨率。

此外,本公开的显示装置防止由于孔的形成和真空接合而导致的诸如气泡的产生、弯曲变形和光路畸变的缺陷,增加了可见光透射率并且增加了相机分辨率并且提高了显示装置的外观质量。

附图说明

从结合附图的如下详细描述中,将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以上和其它目的、特征和其它优点,其中: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前视图;

图2是示出图1的部分a-a的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a至图3c是示出图2的制造过程的图;

图4是示出图1的部分a-a的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a至图5c是示出图4的制造过程的图;

图6是示出图1的部分a-a的又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7a至图7c是示出图6的制造过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

在描述位置关系时,例如,当位置关系被描述为“在…上”、“在…上方”,“在…上面”,“在…下”和“在…旁边”时,除非使用“正好”或“直接”,否则一个或多个部分可以布置在两个其它部分之间。

如同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充分理解的,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的特征可以部分或整体地彼此结合或组合,并且可以彼此不同地互操作并且在技术上进行驱动。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彼此独立地执行,或者可以以相互依赖的关系一起执行。

如图1所示,本公开的显示装置1为在显示单元3中具有相机孔5的显示器中开孔类型。当在显示单元3中设置相机孔5时,与围绕显示单元3的边缘相对应的边框7可以变小,从而实现简单的设计并在观看图像时增强沉浸感等。

相机孔5可以设置在显示单元3的上部的中心或上部的一侧。在此,已基于附图描述了上部的中心或上部的一侧。然后,由于基于附图描述了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方向和位置指示,因此根据附图中所示的方向,“上部”可以被描述为“上表面”或“前表面”,“下部”也可以被描述为“下表面”或“背表面”或“后表面”等。

如图2所示,显示装置1包括背光单元10、安装在背光单元10的上部的液晶面板20以及附接到液晶面板20的上部的盖板30。

背光单元10将光均匀地供应到液晶面板20,使得可以从显示单元3在视觉上识别图像,并且液晶面板20通过从背光单元10接收的光输出图像。

液晶面板20包括下偏振器pol21、第一基板23、第二基板cf25和上偏振器pol27。下偏振器21位于背光单元10的上部,第一基板23、液晶层(未示出)和第二基板25位于下偏振器21和上偏振器27之间。第一基板23和第二基板25的上下位置可以相互改变。其中,第一基板23优选为tft基板,第二基板优选为滤色器基板,而不限于此。

下偏振器21和上偏振器27控制从背光单元10发射的光的偏振,以控制透射光的量。第一基板23作为开关元件来接通和关断电压。液晶层通过由第一基板23的薄膜晶体管tft控制的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的电场控制从背光单元10发射的透射光的量。将对显示单元3完全共用的公共电压施加到公共电极,并且通过每个像素电极所需的数据线将电压单独地施加到像素电极。另外,显示单元3包括多个子像素。多个子像素可包括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和白色子像素。另外,每个子像素包括用于对透射通过相应的子像素区域的光进行颜色控制的第二基板25。第二基板25可包括红色(r)滤色器、绿色(g)滤色器、蓝色(b)滤色器和白色(w)滤色器。此时,白色(w)滤色器可以由白色滤色器形成,但也可以通过不包括单独的滤色器的方法实现。

从背光单元10发出的光穿过下偏振器21,第一基板23适当地控制电压使得液晶层控制透射光的量,光在经由液晶层穿过第二基板25时获得图像的颜色,并且通过经由上偏振器27穿过盖板30来实现图像(视频)。

为了实现显示器中开孔类型,相机孔5通过穿过背光单元10和下偏振器21而形成。相机9插入通过穿过背光单元10和下偏振器21而形成的相机孔5中。

上偏振器27在与相机孔5相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防干扰孔28。

相机孔5也可以通过穿过背光单元10和液晶面板20而形成,但是在本实施例中,相机孔5可以通过穿过背光单元10和液晶面板20中的下偏振器21而形成。

当通过穿过背光单元10和液晶面板20形成相机孔5时,仅盖板30位于相机9的摄像头的前表面上,从而增加可见光的透射率并增加相机的分辨率。然而,由于通过在构成液晶面板20的下偏振器21、第一基板23、第二基板25和上偏振器27中分别由激光钻孔而形成相机孔5,存在难以以均匀尺寸钻孔、加工成本增加、结构刚度降低、应考虑激光引起的热变形等的困难。因此,相机孔5穿过背光单元10并形成为直至液晶面板20中的下偏振器21。

防干扰孔28用于防止上偏振器27位于摄像头的前表面上。第一基板23和第二基板25不影响相机9的图像,但是偏振器21、27通过偏振功能调节光的强度,从而当其位于摄像头的前表面上时影响相机9的图像。

因此,下偏振器21形成相机孔5以与背光单元10的相机孔5连通,使得相机9可以插入下偏振器21的相机孔5中,并且上偏振器27在与相机孔5相对应的位置处形成防干扰孔28,使得偏振器21、27不位于相机9的前表面上。

盖板30通过真空接合附接到液晶面板20。盖板30通过粘合膜40附接到液晶面板20的上偏振器27。真空接合用于防止在叠层界面之间产生气泡。

当在将盖板30附接到液晶面板20时未应用真空接合时,在叠层界面之间产生气泡束。然而,通过真空接合形成的像防干扰孔28那样的封闭孔的结构可能由于真空释放后的气压差而发生液晶面板的弯曲,并且可能由于弯曲导致黄化、污渍和外观变形等。通过应用防变形结构(将在后面描述)解决了由真空接合引起的液晶面板的弯曲等的产生。其中,如下的防变形结构仅为示例,而不限于此。

优选地,粘合膜40与上偏振器27的尺寸相比应用相对小的尺寸,以便在盖板30和液晶面板20真空接合时不会被容纳在防干扰孔28中。在具有良好性能的真空接合设备的情况下,粘合膜40的尺寸也可以应用为使得上偏振器27和粘合膜40以1:1的比例彼此对应,但是当上偏振器27和粘合膜40以1:1的比例彼此对应时,在真空接合时粘合膜40可能偏移到任一侧或被容纳在防干扰孔28中,导致未对准。粘合膜40使用光学透明粘合膜(oca)。

第一基板23和第二基板25中形成穿过第一基板23和第二基板25的微孔50。微孔50用作防变形结构,用于防止由于相机孔5和防干扰孔28而在相机孔5和防干扰孔28中产生气泡或发生弯曲。具体地,微孔50用作真空接合时的空气路径,用于通过连通相机孔5和防干扰孔28而将盖板30附接到液晶面板20。

当在不形成用于连通相机孔5和防干扰孔28的微孔50的情况下执行用于将盖板30附接到液晶面板20的真空接合时,真空被施加到防干扰孔28,使得发生上偏振器27和下偏振器21的端部在防干扰孔28和相机孔5的部分中向上弯曲以及第一基板23和第二基板25向上弯曲的弯曲现象。当在相机孔5中发生液晶面板20的弯曲现象时,不仅相机孔5的外观质量降低,相机9的显示失真现象也由于弯曲而发生。

也就是说,在真空接合时,防干扰孔28的气压变为0atm并且大气压力为1atm,使得液晶面板20由于两个气压的差异而在相机孔5中弯曲,从而当相机9安装在相机孔5中时发生相机的图像失真现象。因此,在第一基板23和第二基板25中形成用于连通防干扰孔28和相机孔5的微孔50,从而防止在真空接合时液晶面板20在相机孔5的部分中弯曲变形。

在第一基板23和第二基板25中与相机孔5的边缘对应的位置处,微孔50可以形成为至少一个。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基板23和第二基板25中与相机孔5的边缘对应的位置处形成一对微孔50。

在真空接合之后,通过涂覆胶55覆盖微孔50,以防止异物流入并防止漏光。微孔50形成在与相机孔5的边缘对应的不与相机9干涉的位置处,使得用于覆盖微孔50的胶55不会影响相机9的图像质量。具体地,微孔50存在于相机的视角外并且形成为不影响液晶面板20的特性。

微孔50的直径为20μm至50μm。微孔50的直径可以被加工并形成有最小直径,使得在真空接合时,通过连通防干扰孔28和相机孔5,防干扰孔28与外部之间的气压彼此平衡,而不影响相机9的图像质量。当防干扰孔28与外部之间的气压彼此平衡时,液晶面板20在相机孔5中的部分中不弯曲。

另外,微孔50用于通过在真空接合时去除作用在液晶面板20上的应力来最小化液晶面板20中的叠层界面之间的气泡的产生。

将描述上述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如图3a所示,制备液晶面板20,在液晶面板20中,相机孔5形成在下偏振器21中,防干扰孔28形成在上偏振器27中。液晶面板20在位于下偏振器21和上偏振器27之间的第一基板23和第二基板25中形成微孔50,使得防干扰孔28和相机孔5通过微孔50彼此连通。

通过在盖板30的背表面上与上偏振器27对应的位置处设置粘合膜40来制备盖板30。粘合膜40具有oca膜,并且与上偏振器27的尺寸相比具有相对更小的尺寸,以便在真空接合时不被容纳在防干扰孔28中。在一个实施例中,粘合膜40被制备成与上偏振器27在防干扰孔28的部分的长度相比具有相对更短的长度。

接下来,将盖板30放置在真空室(vc)中制备的液晶面板20的上部,使得上偏振器27和粘合膜40彼此对应并且盖板30和液晶面板20通过真空压制接合。

如图3b所示,将盖板30放置在液晶面板20的上部,并且在真空压制时,粘合膜40熔化并且盖板30通过真空压制经由粘合膜40接合到液晶面板20的上偏振器27。

在真空接合时,微孔50(部分b和c)通过连通防干扰孔28和相机孔5而用作用于使空气通过的空气路径。因此,即使在真空接合之后释放了真空时,防干扰孔28(部分a)与外部之间的气压也彼此平衡,从而不会发生液晶面板20在相机孔5的部分中的弯曲。真空接合时的气压为0atm,并且当释放真空时,气压变为1atm。

由于液晶面板20不弯曲,所以可以确保平坦的液晶面板20,并且可以防止诸如黄化和光路畸变的显示缺陷。

如图3c所示,在真空接合之后,将背光单元10附接到液晶面板20的下部。具体地,将形成有与下偏振器21的相机孔5连通的相机孔5的背光单元10附接到下偏振器21的下部。

可以通过涂覆胶55覆盖微孔50,从而防止异物的流入并防止穿过背光单元10的相机孔5漏光。

在一个实施例中,相机孔5形成在液晶面板20的下偏振器21中,防干扰孔28形成在液晶面板20的上偏振器27中,使得偏振器21、27不覆盖摄像头,从而增加相机的分辨率,并且当盖板30附接到液晶面板20时应用真空接合,从而防止在叠层界面之间产生气泡,并且微孔50作为防变形结构应用于液晶面板20,从而防止由于真空接合而在相机孔5和防干扰孔28中发生弯曲。

另外,用于将下偏振器21附接到液晶面板20的粘合膜40与上偏振器27的尺寸相比具有更小的尺寸,使得在真空接合时粘合膜40不被收纳在防干扰孔28中,从而防止粘合膜40影响相机的图像质量。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显示装置1a包括背光单元10、位于背光单元10的上部的液晶面板20、附接到液晶面板20的上部的盖板30以及形成为从盖板30的背表面突出并在真空接合时插入防干扰孔28中的固定突起35。

为了实现显示器中开孔类型,相机孔5通过穿过背光单元10和下偏振器21而形成。将相机9插入通过穿过背光单元10和下偏振器21而形成的相机孔5中。上偏振器27在与相机孔5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防干扰孔28。

相机孔5形成在液晶面板20的下偏振器21中,防干扰孔28形成在液晶面板20的上偏振器27中,使得偏振器21、27不覆盖摄像头,从而增加相机的分辨率。

固定突起35用作防变形结构,用于防止由于形成在上偏振器27中的防干扰孔28而在防干扰孔28中产生气泡或发生弯曲。

当在上偏振器27中形成防干扰孔28时,在盖板30附接到液晶面板20时产生台阶,并且在台阶部分中产生气泡,从而导致黄化缺陷。另外,当盖板30附接到液晶面板20时执行真空接合以防止气泡的产生,并且在真空接合时由上偏振器27接收的应力由于作为空的空间的防干扰孔28而增加,从而发生上偏振器27的弯曲并降低刚性。因此,盖板30的固定突起35插入防干扰孔28中以填充其体积并补偿台阶,从而防止由上偏振器27接收的应力在真空接合时增加。

固定突起35由与盖板30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制成。固定突起35在外径处形成为对应于防干扰孔28。固定突起35抛光盖板30的背表面的边缘,使得在与防干扰孔28对应的位置处形成具有与防干扰孔28的外径的尺寸对应的尺寸的外径的突起。

固定突起35由与盖板30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制成,从而即使在通过填充防干扰孔28来补偿体积时也不会影响相机9的图像质量。也就是说,防干扰孔28填充有与盖板30的材料相同的材料,从而不会降低相机9的透射率并且还防止相机的显示失真现象。

另外,固定突起35填充防干扰孔28,从而不会产生气泡,不会发生黄化,并且不会在真空接合时由于真空而降低机械刚性。也就是说,固定突起35填充防干扰孔28,使得在真空接合时在防干扰孔28中不产生真空,从而防止气泡、黄化以及机械刚性的降低。

在真空接合时,通过粘合膜40将盖板30附接到上偏振器27。粘合膜40设置在盖板30的背表面上,并在真空接合时将盖板30附接到上偏振器27。粘合膜40是oca膜,并设置在盖板30中的除固定突起35之外的部分上,使得当盖板30附接到液晶面板20时,盖板30接合到上偏振器27。

将描述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如图5a所示,制备液晶面板20,在液晶面板20中,相机孔5形成在下偏振器21中,并且与相机孔5连通的防干扰孔28形成在上偏振器27中。液晶面板20包括位于下偏振器21和上偏振器27之间的第一基板23和第二基板25。

通过抛光盖板30的背表面来制备盖板30,使得材料与盖板30的材料相同的固定突起35形成在与上偏振器27的防干扰孔28相对应的位置处。固定突起35的外径的尺寸与防干扰孔28的外径的尺寸相对应。另外,固定突起35制备为形成能够填充防干扰孔28的长度。另外,盖板30在除固定突起35之外的部分处具有对应于上偏振器27的粘合膜40。

接下来,将盖板30放置在制备的液晶面板20上,使得防干扰孔28和固定突起35彼此对应,上偏振器27和粘合膜40彼此对应,并且盖板30和液晶面板20通过真空压制接合。

如图5b所示,盖板30被放置成使得固定突起35插入液晶面板20的防干扰孔28中,并且在真空压制时,粘合膜40熔化并且液晶面板20的上偏振器27与盖板30接合。

在真空接合时,固定突起35填充防干扰孔28的体积(部分a)以补偿台阶,从而防止液晶面板20的变形,并且不产生气泡。防止液晶面板20的变形并且不产生气泡,从而防止诸如黄化以及由于变形导致的机械刚性的降低和光路的畸变的显示缺陷。

如图5c所示,在真空接合之后,将背光单元10附接到液晶面板20的下部。具体地,形成有与下偏振器21的相机孔5连通的相机孔5的背光单元10被附接到下偏振器21的下部。

在另一实施例中,相机孔5形成在液晶面板20的下偏振器21中,防干扰孔28形成在液晶面板20的上偏振器27中,使得偏振器21、27不覆盖摄像头,从而增加相机的分辨率,当盖板30附接到液晶面板20时应用真空接合,从而防止在叠层界面之间产生气泡,并且固定突起35作为防变形结构应用于盖板30,用于填充防干扰孔28的体积,从而防止由于真空接合而在防干扰孔28中发生黄化、气泡和弯曲变形。

另外,设置在盖板30中并用于填充防干扰孔28的固定突起35由与盖板30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制成,并且不会影响相机的图像质量。这是因为,可以通过抛光盖板30而不必提供用于补偿由于形成防干扰孔28而导致的台阶的另外的材料来形成固定突起35,从而简化了工艺并由于无需额外成本而降低了成本。

另外,第一基板23和第二基板25被固定突起35覆盖,从而防止穿过相机孔5发生漏光。

在又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显示装置1b包括背光单元10、位于背光单元10的上部的液晶面板20以及设置在盖板30上并用于在将盖板30附接到上偏振器27的真空接合时补偿防干扰孔28的体积的透明油墨层70。

为了实现显示器中开孔类型,通过穿过背光单元10和下偏振器21来形成相机孔5。将相机9插入通过穿过背光单元10和下偏振器21而形成的相机孔5中。上偏振器27在与相机孔5对应的位置处形成有防干扰孔28。

相机孔5形成在液晶面板20的下偏振器21中,并且防干扰孔28形成在液晶面板20的上偏振器27中,使得偏振器21、27不覆盖摄像头,从而增加相机的分辨率。

透明油墨层70用作防变形结构,用于防止由于形成在上偏振器27中的防干扰孔28而在防干扰孔28中产生气泡或发生弯曲。

当防干扰孔28形成在上偏振器27中并且盖板30通过粘合膜40附接到液晶面板20的上偏振器27时,位于防干扰孔28中的粘合膜40与上偏振器27或盖板30不充分紧密接触,从而产生气泡。

这是因为防干扰孔28是空的空间,使得其体积大于其它区域的体积,并且由于粘合膜40的特性,难以相对于其厚度填充大的体积,从而即使通过真空接合也不可避免地产生气泡。作为参考,当没有防干扰孔的平坦表面彼此接合时,即使在使用粘合膜并执行真空接合时,也不会产生气泡。

尽管当通过粘合膜40将盖板30附接到具有防干扰孔28的液晶面板20时还可以延长消泡处理时间以消除气泡,但是可能产生诸如可靠性和液晶面板显示异常的问题。或者,尽管可以增加粘合膜40的厚度以增加气泡防止量,但是盖板30部分的总厚度增加,从而降低了适销性。

因此,本公开的又一实施例包括盖板30中的透明油墨层70,使得透明油墨层70在通过使用粘合膜40将盖板30附接到上偏振器27的真空接合时补偿防干扰孔28的体积。

透明油墨层70填充为在与防干扰孔28对应的区域中与粘合膜40下陷到防干扰孔28中的部分紧密接触,从而补偿防干扰孔28的体积。使用透明油墨层70对防干扰孔28的体积补偿防止气泡的产生,并且还防止盖板30部分的总厚度的增加。

透明油墨层70对应于防干扰孔28设置在盖板30的背表面上。透明油墨层70的体积对应于防干扰孔28的体积,以补偿防干扰孔28的体积。透明油墨层70设计成具有补偿防干扰孔28的体积(高度、面积)的体积。

透明油墨层70可以由具有小反射率的透明油墨制成,以不影响相机的图像质量。另外,透明油墨层70具有粘度,并且以如下方式补偿防干扰孔28的体积:在真空接合时填充粘合膜40下陷到与防干扰孔28对应的部分的部分的空间。由于透明油墨层70使用树脂形式的透明油墨,因此其相比膜形式具有更大的流动性,因此易于补偿防干扰孔的体积并且在真空接合时有效防止气泡的产生。

尽管未示出,但在另一实例中,粘合膜40可以不设置在与防干扰孔28对应的部分中。在这种情况下,透明油墨层70的体积被设计成体积能够补偿防干扰孔28的体积和粘合膜40的在与防干扰孔28对应的位置处为空的体积。在这种情况下,透明油墨层70填充对应于相机孔5的防干扰孔28的体积,并且粘合膜不位于防干扰孔28中,从而提高了相机9的图像质量。

黑色油墨层60对应于相机孔5的边缘包括在盖板30的背表面上。黑色油墨层60包括在盖板30的背表面上,用于补偿防干扰孔28的台阶并防止漏光。黑色油墨层60包括在盖板30中与相机孔5的边缘相对应的位置处,以防止相机孔的漏光,而不会干扰相机。

具体地,盖板30具有涂覆或印刷在其背表面上的黑色油墨层60,并且透明油墨层70涂覆或印刷在黑色油墨层60上以覆盖至少一部分黑色油墨层60。可以通过在盖板30的背表面上涂覆或印刷两层或更多层黑色油墨来形成黑色油墨层60,以补偿台阶。

将描述根据又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如图7a所示,制备液晶面板20,在液晶面板20中,相机孔5形成在下偏振器21中,并且与相机孔5连通的防干扰孔28形成在上偏振器27中。液晶面板20包括位于下偏振器21和上偏振器27之间的第一基板23和第二基板25。

通过在与上偏振器27的防干扰孔28的边缘对应的位置处涂覆或印刷黑色油墨来形成黑色油墨层60,并且在与防干扰孔28对应的位置处涂覆或印刷透明油墨70a以覆盖黑色油墨层60的至少一部分,来制备盖板30。另外,盖板30具有用于与液晶面板20附接的粘合膜40。粘合膜40可以是oca膜或ocr膜。oca膜是透明粘合膜,ocr膜是透明粘合液体。

作为参考,图7a以夸大的方式示出了透明油墨70a的尺寸。此外,透明油墨70a与用于在真空接合时补偿防干扰孔28的体积的透明油墨层70相同,并且为了便于理解而单独示出。

接下来,将盖板30放置在制备的液晶面板20的上部,使得防干扰孔28和透明油墨70a的部分彼此对应,并且盖板30和液晶面板20通过真空压制而接合。

如图7b所示,当盖板30放置为透明油墨70a部分对应于要被真空接合的液晶面板20的防干扰孔28时,透明油墨层70以如下方式补偿防干扰孔28的体积:在将粘合膜40紧密接触到防干扰孔28(部分b)的同时填充其上部空间,并且,通过粘合膜40粘合液晶面板20的上偏振器27和盖板30。

在真空接合时,透明油墨层70补偿防干扰孔28的体积以补偿台阶,从而防止液晶面板20的变形并且在防干扰孔28中不产生气泡。防止液晶面板20的变形并且不产生气泡,从而防止诸如黄化以及由于变形导致的机械刚性的降低和光路的畸变的显示缺陷。

如图7c所示,在真空接合之后,将背光单元10附接到液晶面板20的下部。具体地,形成有与下偏振器21的相机孔5连通的相机孔5的背光单元10被附接到下偏振器21的下部。

在又一实施例中,相机孔5形成在液晶面板20的下偏振器21中,防干扰孔28形成在液晶面板20的上偏振器27中,使得偏振器21、27不覆盖摄像头,从而增加相机的分辨率。另外,当盖板30附接到液晶面板20时,应用真空接合,从而防止在叠层界面之间产生气泡。另外,透明油墨层70作为防变形结构应用于盖板30,用于补偿防干扰孔28的体积,从而防止由于真空接合而在防干扰孔28中发生黄化、气泡和弯曲变形。

另外,设置在盖板30上并用于补偿防干扰孔28的体积的透明油墨层70是具有小反射率的透明材料,从而不会影响相机的图像质量。

另外,通过在盖板30上涂覆或印刷透明油墨而形成透明油墨层70,并且透明油墨层70具有粘度以在真空接合时补偿防干扰孔28的体积并且补偿台阶,从而简化了工艺并由于无需额外成本而降低了成本。

另外,黑色油墨层60可以包括在盖板30上,从而防止漏光并补偿台阶。

在下文中,将描述本公开的操作。

本公开在液晶面板20的下偏振器21中形成相机孔5并在液晶面板20的上偏振器27中形成防干扰孔28,使得偏振器21、27不覆盖摄像头,从而增加相机的分辨率,并且当盖板30附接到液晶面板20时应用真空接合,从而防止在叠层界面之间产生气泡。

另外,本公开将微孔50应用于液晶面板20,从而防止由于真空接合而在相机孔5和防干扰孔28中产生气泡、发生弯曲等。

微孔50在真空接合时用作空气路径,用于通过连通相机孔5和防干扰孔28而将盖板30附接到液晶面板20,使得防干扰孔28和外部之间的气压彼此平衡,从而防止在相机孔5和防干扰孔28中产生气泡和发生液晶面板20的弯曲。

另外,用于将下偏振器21附接到液晶面板20的粘合膜40与上偏振器27的尺寸相比具有更小的尺寸,使得在真空接合时粘合膜40不被容纳在防干扰孔28中,从而防止粘合膜40影响相机的图像质量。

或者,本公开应用固定突起35,以将防干扰孔28的体积填充到盖板30,从而防止由于真空接合而在防干扰孔28中发生黄化、气泡和弯曲变形。

通过抛光盖板30的背表面,固定突起35由与盖板30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制成,从而即使在填充防干扰孔28的体积时也不会影响相机9的图像质量。

或者,本公开应用透明油墨层70,以将防干扰孔28的体积补偿到盖板30,从而防止由于真空接合而在防干扰孔28中发生黄化、产生气泡和由于在防干扰孔28中的粘合膜的拉伸而发生弯曲变形等。

透明油墨层70被设计为体积能够补偿防干扰孔28的体积,并且以在盖板30上涂覆或印刷透明油墨的方法形成,从而确保批量生产率并确保外观质量。另外,透明油墨层70由透明材料制成,并且由具有小反射率的透明油墨形成,从而不影响相机的图像质量。

上述本公开可以结合一个实施例、另一实施例和又一实施例中的一些或全部而应用。

另外,本公开的显示装置不仅可应用于移动显示器,还可应用于lcdtv、导航系统、dmb、监视器等。

本公开在液晶面板中的下偏振器中形成相机孔并在液晶面板中的上偏振器中形成防干扰孔,使得偏振器不会覆盖摄像头,从而增加相机的分辨率,并且当将盖板附接到液晶面板时应用真空接合,从而防止在叠层界面之间产生气泡。

另外,本公开应用微孔来连通液晶面板中的防干扰孔和相机孔,从而防止由于真空接合而在防干扰孔和相机孔中产生气泡、发生弯曲等;应用材料与盖板的材料相同的固定突起,以将防干扰孔的体积填充到盖板,从而防止由于真空接合而在防干扰孔中发生黄化、气泡和弯曲变形;或者应用透明油墨层,以将防干扰孔的体积补偿到盖板,从而防止由于真空接合而在防干扰孔中发生黄化、气泡和弯曲变形。

因此,本公开在偏振器中形成孔,从而防止由于孔的形成和真空接合引起的诸如气泡的产生、弯曲变形和光路的畸变的缺陷,同时提高可见光透射率,提高相机的分辨率,并提高显示装置的外观质量。

本公开已在附图和说明书中公开了最佳实施方式。尽管本文中使用了特定术语,但是它们仅用于描述本公开的目的,并不用于限制含义或限制权利要求中所描述的本公开的范围。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以对本公开进行各种修改,并且可以根据本公开提出与其等效的其它实施例。因此,本公开的真正技术范围应该由所附权利要求的技术精神确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