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量子点的制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47536发布日期:2020-01-10 15:02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复合型量子点的制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型量子点的制作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液晶显示器(lcd)已经成为了当今最普遍的显示技术。因为lcd具有绿色环保,耗能低,低辐射,画面柔和等优点,所以lcd将会是未来几十年内主流的显示技术。lcd为非发光性的显示装置,须要借助背光源才能达到显示的功能。背光源性能的好坏除了会直接影响lcd显像质量外,背光源的成本占lcd模块的3-5%,所消耗的电力更占模块的75%,是lcd模块中相当重要的零组件。高精细、大尺寸的lcd,必须有高性能的背光技术与之配合,因此当lcd产业努力开拓新应用领域的同时,背光技术的高性能化亦扮演着幕后功臣的角色。

背光源体系的主要构件包括:光源、导光板、各类光学膜片。目前光源主要有el、ccfl以及led三种类型,依照光源分布位置不同可分为侧光式和直下式两种。随着lcd模组不断向更亮、更轻、更薄方向发展,侧光式ccfl式背光源成为目前背光源发展的主流。

背光源体系中光学膜片主要包括反射膜、扩散膜和增亮膜三种。扩散膜的主要作用是将从导光板透出的光,透过扩散粒子来达到雾化光源的效果。当光线在经过扩散层时,会于折射率相异的介质中穿过,此不同折射率以及入射角度不同就会使得光发生许多折射、反射和散射现象,可修正光线成均匀面光源达到光学扩散的效果。

应用在背光模组中的白光led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led自身发出的蓝光,激发黄色荧光粉,两色混合成白光;另一种是led单元通过三原色led光源混合成白光。然而,目前依靠目前这两种白光源制成的显示器其色域比较窄,最高只能达到75%ntsc,色彩的表面力存在明显不足;

因此,目前产生了第三种背光源技术:采用蓝色led,通过激发红色和绿色两种量子点荧光粉,三种光混合成白光,使用这种方法,可以使显示器的色域从75%ntsc提高到100%ntsc。

然而,由于量子点对水的敏感性,需要采取一定的技术手段把量子点与水汽进行隔绝,如专利申请号:201310473832.0所述,其采用在扩散层的表面涂布一层水气阻隔层的方式来阻绝水汽,但该种方法只能阻断从表面进入到内部的水汽,由于薄膜端面上没有阻隔层,因而其无法阻止由端面传入内部的水汽,该种显示器在长久使用后,会存在量子点失效,显示器边缘色彩异常的问题。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性能稳定的量子点扩散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性能更稳定的复合型量子点及其一种能够方便快捷,高效的制作复合型量子点的制作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型量子点,它包括底板以及顺序叠加设置的底板上的阻隔膜、量子胶层;所述的底板为扩散板。

在扩散板上涂布量子点层,在量子点层覆盖一侧阻隔膜,通过阻隔膜把氧、水气等与量子点彻底地隔离开来,从而保证其使用寿命,保证其性能稳定。

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和细化,所述的量子胶层由量子点胶均匀涂布在底板上固化形成。

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和细化,所述的扩散板为pc扩散板、ps扩散板、pmma扩散板、ms扩散板中的一种。

一种复合型量子点的制作装置,它包括扩散板挤出机、第一压辊、第二压辊、量子点涂布装置、紫外灯以及牵引辊;所述的第一压辊设置在扩散板挤出机出口侧,包括平行设置的上压辊、下压辊,上压辊与下压辊之间留有间隙,上压辊、下压辊沿着扩散板输出方向相向旋转,下压辊位冷压辊;所述的第二压辊设置在第一压辊出口侧,包括水平平行设置的两个压辊,两个压辊之间留有间隙,两个压辊沿着扩散板输出方向相向旋转;所述的量子点涂布装置包括涂布头、泵以及胶桶,胶桶通过泵连接涂布头,涂布头设置在第二压辊上方,涂布头出口正对第二压辊的两个压辊之间间隙;所述的紫外灯、牵引辊依次设置在第二压辊出口侧。

扩散板原材料进过扩散板挤出机挤出,并通过第一压辊冷压成扩散板,成型的扩散板在通过第二压辊,且在通过第二压辊同时,量子点涂布装置在扩散板上涂布一层量子点胶,并引入阻隔膜覆盖在量子点胶上一起通过第二压辊压合,在经过紫外灯照射量子点胶固化成量子点层,实现复合型量子点的一次性制作成型,在通过牵引辊导出。

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和细化,所述的涂布头为狭缝式挤出涂布头,涂布效果佳。

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和细化,在第二压辊侧还设置有阻隔膜架,方便牵引阻隔膜。

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和细化,在牵引辊侧还设置有扩散板卷取装置,用于收取复合量子点扩散板。

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和细化,所述的第二压辊靠近第一压辊侧的一个压辊的直径为1-1.2m。

对上述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改进和细化,所述的上压辊与下压辊之间的间隙为0.5-2.0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复合型量子点,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性能稳定;复合型量子点的制作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够一次性实现复合型量子点的加工制作,方便快捷,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复合型量子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复合型量子点制作流程图。

图中底板1阻隔膜2量子胶层3扩散板挤出机4第一压辊5第二压辊6量子点涂布装置7紫外灯8牵引辊9。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复合型量子点,它包括底板1以及顺序叠加设置的底板上的阻隔膜2、量子胶层3;所述的底板1为扩散板;所述的量子胶层3由量子点胶均匀涂布在底板上固化形成;所述的扩散板为pc扩散板、ps扩散板、pmma扩散板、ms扩散板中的一种。

如图2所示,一种复合型量子点的制作装置,它包括扩散板挤出机4、第一压辊5、第二压辊6、量子点涂布装置7、紫外灯8以及牵引辊9;所述的第一压辊5设置在扩散板挤出机4出口侧,包括平行设置的上压辊、下压辊,上压辊与下压辊之间留有间隙,上压辊、下压辊沿着扩散板输出方向相向旋转,下压辊位冷压辊;所述的第二压辊6设置在第一压辊4出口侧,包括水平平行设置的两个压辊,两个压辊之间留有间隙,两个压辊沿着扩散板输出方向相向旋转;所述的量子点涂布装置7包括涂布头、泵以及胶桶,胶桶通过泵连接涂布头,涂布头设置在第二压辊6上方,涂布头出口正对第二压辊6的两个压辊之间间隙;所述的紫外灯8、牵引辊9依次设置在第二压辊出口侧;所述的涂布头为狭缝式挤出涂布头,涂布效果佳;在第二压辊侧还设置有阻隔膜架,方便牵引阻隔膜;在牵引辊9侧还设置有扩散板卷取装置,用于收取复合量子点扩散板;所述的第二压辊6靠近第一压辊5侧的一个压辊的直径为1-1.2m;所述的上压辊与下压辊之间的间隙为0.5-2.0mm。

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