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用于医学检验的载玻片。
背景技术:
载玻片是一种常用的长方形透光玻璃薄片,在生物实验、医学化验、化学分析中被广泛使用。制作实验样本时,把观察物做成切片轻放在载玻片上,或将提取物涂抹于载玻片表面覆上盖玻片后,置于显微镜下观察样本的形态、形状以及数量。为提高实验工作效率及平行实验的需要,往往一次需要连续观察多组样本,因载玻片无标识,所载物的观察物相类似,难以区分识别而造成混淆,使用于程中,检验人员往往会给每片载玻片贴上标签纸或用记号笔作上标记。现有技术中的载玻片一端喷砂、磨砂而易于直接写字作标识,这种方法提高了载玻片的加工成本,同时存在玻璃砂上字迹模糊易损、油墨易脱落等弊端。同时载玻片若直接放置在载物台上时,当取下的时候,由于玻璃之间的空隙很小,形成很强的吸附力,难以取下,同时难以晾干。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医学检验的载玻片,具备识别度高、便于分类管理、能同时观测与对比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用于医学检验的载玻片,包括载玻片本体,载玻片本体上端中部设有橡胶材质的标识线,标识线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观察槽与第二观察槽,第一观察槽一侧设有第一标记区,第二观察槽一侧设有第二标记区。通过在载玻片本体上端中部设置橡胶材质的标识线,便于医务人员快速识别区分载玻片类别,同时,第一观察槽与第二观察之间设置的橡胶材质的标识线,呈向上凸起状,具有缓冲与防止载玻片本体表面被磨损的作用,防止载玻片被压片压坏,设置第一观察槽与第二观察槽,便于医务人员能够同时观测与对比,使提高了观察与检测的工作效率,第一观察槽一侧设有第一标记区,第二观察槽一侧设有第二标记区,便于医务人员区分管理载玻片,同时第一标记区采用磨毛处理,使标记更加清晰耐磨,大大提高了载玻片的识别度。
作为优选,载玻片本体的四角所在的侧面设有倒角,倒角还可以为圆角或内凹角的一种。在载玻片本体的四角所在的侧面设有倒角,可防止人在拿放时被载玻片边缘划伤,设置倒角还可以为圆角或内凹角的一种,达到同样效果的同时,还提高了产品的可加工性的同时。
作为优选,载玻片本体下表面设分布有吸盘,吸盘嵌入载玻片本体内部设置,吸盘采用硅胶材质。载玻片本体下表面设分布有吸盘,使载玻片本体通过吸盘能够牢牢的吸附于检测平台表面,防止载玻片本体在检测过程中来回滑动,同时也方便将载玻片取下,设置吸盘采用硅胶类高活性吸附材料,化学性质稳定、无毒且耐高温,便于载玻片本体在特殊环境中工作,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作为优选,第二标记区上方设有l状的划片连接于载玻片本体上边缘。在第二标记区上方设有l状的划片连接于载玻片本体上边缘,用于对标记膜进行割断,割断的标记膜黏贴标记于载玻片a上的标记区,用于标记,既简单又方便实用,减少了工作流程。
作为优选,第二标记区上方还设有滚筒形式的标记膜垂直连接于载玻片本体侧边缘。设置第二标记区上方还设有滚筒形式的标记膜垂直连接于载玻片本体侧边缘,使标记膜能似滚筒状抽滚出,用来粘贴于载玻片a上进行标记。
作为优选,载玻片本体内设有中空状的放置区,放置区位于标识线一侧,并位于第二观察槽下方,放置区内可以放置多个载玻片a。载玻片本体内设有中空状的放置区,放置区位于标识线一侧,并位于第二观察槽下方,使放置区内可以不断叠加放置多个载玻片a,增加了载玻片a的存放空间,同时,也便于载玻片本体所检测的对应物体其它方面进行的载玻片a检测的统一归类存放,提高了检测人员对载玻片的分类管理效率。
作为优选,放置区内底面两侧固定安装有多个压缩弹簧,压缩弹簧上端面安装有垫片。放置区内底面两侧固定安装有多个压缩弹簧,压缩弹簧上端面安装有垫片,当载玻片a放置在放置区内的垫片上时,在压缩弹簧作用下,垫片最上方放置的载玻片始终能够贴合第二观察槽,便于医务人员观察检测。
作为优选,载玻片本体侧表面还设有磨砂颗粒。通过在载玻片本体侧表面设置的磨砂颗粒,增加了载玻片本体侧表面的摩擦力,使人在取放载玻片时更加平稳,放置取拿过程中造成载玻片掉落而损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载玻片本体内设有中空状的放置区,可以不断叠加放置多个载玻片a,增加了载玻片a的存放空间,同时,也便于载玻片本体所检测的对应物体其它方面进行的载玻片a检测的统一归类存放,提高了检测人员对载玻片的分类管理效率;在第二标记区上方设有l状的划片,用于对标记膜进行割断,割断的标记膜黏贴标记于载玻片a上的标记区,用于标记,既简单又方便实用,减少了工作流程;载玻片本体的四角所在的侧面设有倒角,可防止人在拿放时被载玻片边缘划伤,设置倒角还可以为圆角或内凹角的一种,达到同样效果的同时,还提高了产品的可加工性的同时;通过在载玻片本体上端中部设置橡胶材质的标识线,便于医务人员快速识别区分载玻片类别,同时,橡胶材质的标识线,呈向上凸起状,具有缓冲与防止载玻片本体表面被磨损的作用,防止载玻片被压片压坏,设置第一观察槽与第二观察槽,便于医务人员能够同时观测与对比,使提高了观察与检测的工作效率,第一标记区采用磨毛处理,使标记更加清晰耐磨,大大提高了载玻片的识别度,使载玻片具备识别度高、便于分类管理、能同时观测与对比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载玻片本体的尺寸图;
图2为载玻片a的尺寸图;
图3为载玻片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载玻片本体的后视图;
图5为载玻片本体的侧视图;
图6为载玻片本体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载玻片本体;2第一观察槽;3第二观察槽;4标识线;5第一标记区;6第二标记区;7划片;8标记膜;9倒角;10吸盘;11放置区;12压缩弹簧;13垫片;14载玻片a。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参见图1-6所示,用于医学检验的载玻片,包括载玻片本体1,载玻片本体1上端中部设有橡胶材质的标识线4,标识线4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观察槽2与第二观察槽3,第一观察槽2一侧设有第一标记区5,第二观察槽3一侧设有第二标记区6。通过在载玻片本体上端中部设置橡胶材质的标识线,便于医务人员快速识别区分载玻片类别,同时,第一观察槽与第二观察之间设置的橡胶材质的标识线,呈向上凸起状,具有缓冲与防止载玻片本体表面被磨损的作用,防止载玻片被压片压坏,设置第一观察槽与第二观察槽,便于医务人员能够同时观测与对比,使提高了观察与检测的工作效率,第一观察槽一侧设有第一标记区,第二观察槽一侧设有第二标记区,便于医务人员区分管理载玻片,同时第一标记区采用磨毛处理,使标记更加清晰耐磨,大大提高了载玻片的识别度。
载玻片本体1的四角所在的侧面设有倒角9,倒角9还可以为圆角或内凹角的一种。在载玻片本体的四角所在的侧面设有倒角,可防止人在拿放时被载玻片边缘划伤,设置倒角还可以为圆角或内凹角的一种,达到同样效果的同时,还提高了产品的可加工性的同时。
载玻片本体1下表面设分布有吸盘10,吸盘10嵌入载玻片本体1内部设置,吸盘10采用硅胶材质。载玻片本体下表面设分布有吸盘,使载玻片本体通过吸盘能够牢牢的吸附于检测平台表面,防止载玻片本体在检测过程中来回滑动,同时也方便将载玻片取下,设置吸盘采用硅胶类高活性吸附材料,化学性质稳定、无毒且耐高温,便于载玻片本体在特殊环境中工作,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第二标记区6上方设有l状的划片7连接于载玻片本体1上边缘。在第二标记区上方设有l状的划片连接于载玻片本体上边缘,用于对标记膜进行割断,割断的标记膜黏贴标记于载玻片a上的标记区,用于标记,既简单又方便实用,减少了工作流程。
第二标记区6上方还设有滚筒形式的标记膜8垂直连接于载玻片本体1侧边缘。设置第二标记区上方还设有滚筒形式的标记膜垂直连接于载玻片本体侧边缘,使标记膜能似滚筒状抽滚出,用来粘贴于载玻片a上进行标记。
载玻片本体1内设有中空状的放置区11,放置区11位于标识线4一侧,并位于第二观察槽3下方,放置区11内可以放置多个载玻片a14。载玻片本体内设有中空状的放置区,放置区位于标识线一侧,并位于第二观察槽下方,使放置区内可以不断叠加放置多个载玻片a,增加了载玻片a的存放空间,同时,也便于载玻片本体所检测的对应物体其它方面进行的载玻片a检测的统一归类存放,提高了检测人员对载玻片的分类管理效率。
放置区11内底面两侧固定安装有多个压缩弹簧12,压缩弹簧12上端面安装有垫片13。放置区内底面两侧固定安装有多个压缩弹簧,压缩弹簧上端面安装有垫片,当载玻片a放置在放置区内的垫片上时,在压缩弹簧作用下,垫片最上方放置的载玻片始终能够贴合第二观察槽,便于医务人员观察检测。
载玻片本体1侧表面还设有磨砂颗粒。通过在载玻片本体侧表面设置的磨砂颗粒,增加了载玻片本体侧表面的摩擦力,使人在取放载玻片时更加平稳,放置取拿过程中造成载玻片掉落而损坏。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用于医学检验的载玻片的工作原理为:将载玻片本体1放置在待检测区,并通过底部吸盘10牢牢吸附,防止载玻片本体1来回滑动,将待检测液滴入第一观察槽2,并通过压片压实,进行观测,将观测结果记录标识在第一标记区5上,同时,还能将不同尺寸的载玻片a14放入放置区11内,通过第二观察槽3进行观测,与第一观察槽2的观测形成对比,划片7用于对标记膜8进行割断,用于将对比数据通过标记膜8,标识在位于第二标记区6内的载玻片a14上,既简单又方便实用,减少了工作流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