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生物识别模块的VR头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77774发布日期:2020-01-24 12:03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生物识别模块的VR头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vr设备,具体为一种带有生物识别模块的vr头戴设备。



背景技术:

vr头戴设备是一种虚拟现实头戴显示器设备,它能够让使用者走进电子设备虚拟的世界,是实现人机交互的重要设备。

目前,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vr头戴设备也在不断升级完善,但现有的vr头戴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缺点,比如,现有的vr头戴设备缺乏识别功能,这就导致非该头戴设备的拥有者也能随意使用该设备,从而降低了vr头戴设备的安全性,另外现有的vr头戴设备缺乏提醒装置,使用者沉溺在vr世界中时会降低对周围现实世界的感知,若使用者单独使用设备很容易碰撞到障碍物,从而降低了vr头戴设备的安全性。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带有生物识别模块的vr头戴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生物识别模块的vr头戴设备,包括壳体和两条束带,壳体内置有光学镜片和显示屏,两条所述束带分别固定安装在壳体表面的两侧,两条所述束带的端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用于锁合的卡扣和卡头,且其中一条所述束带的上设置有用于调节长度的调节扣,所述壳体内部还安装有一块控制电路板、生物识别单元和警报提示单元和锂离子电池,所述生物识别单元和警报提示单元和锂离子电池均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电路板上集成有生物识别模块、信息储存模块、计算处理模块和启动模块,所述警报提示单元包括红外线传感器模块和扬声器报警模块,所述红外线传感器模块与计算处理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扬声器报警模块与启动模块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生物识别单元为指纹识别或语音识别中的其中一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生物识别单元为指纹识别,生物识别单元包括指纹采集窗口,所述指纹采集窗口设置在壳体的表面,且所述指纹采集窗口与控制电路板中的生物识别模块10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生物识别单元为语音识别,生物识别单元包括麦克风接口和解码器,所述麦克风接口开设于壳体的表面,所述解码器安装在麦克风接口内侧的壳体中,且所述麦克风接口通过解码器与控制电路板中的生物识别模块10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表面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安装扣,安装扣与束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背面粘接有一圈海绵垫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束带由聚酯纤维材质制成,所述卡扣和卡头均由聚碳酸酯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带有生物识别模块的vr头戴设备,通过设置的生物识别单元采集用户的生物识别信息,并将其控制电路板中,在使用时能够通过对比输入的生物识别信息,鉴别是否为设备的拥有者,从而他人避免未经允许使用vr设备,其次设置的警报提示单元,能够给予在使用者触碰障碍物前警报,降低由于过度的沉浸式体验带来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生物识别模块的vr头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生物识别模块的vr头戴设备的本体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生物识别模块的vr头戴设备的系统流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束带;3、卡扣;4、卡头;5、调节扣;6、控制电路板;7、生物识别单元;8、警报提示单元;9、锂离子电池;10、生物识别模块;11、信息储存模块;12、计算处理模块;13、启动模块;14、红外线传感器模块;15、扬声器报警模块;16、指纹采集窗口;17、麦克风接口;18、解码器;19、麦克风接口;21、安装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生物识别模块的vr头戴设备,包括壳体1和两条束带2,壳体1内置有光学镜片和显示屏,两条束带2分别固定安装在壳体1表面的两侧,两条束带2的端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用于锁合的卡扣3和卡头4,且其中一条束带2的上设置有用于调节长度的调节扣5,壳体1内部还安装有一块控制电路板6、生物识别单元7和警报提示单元8和锂离子电池9,生物识别单元7和警报提示单元8和锂离子电池9均与控制电路板6电性连接。

其中,控制电路板6上集成有生物识别模块10、信息储存模块11、计算处理模块12和启动模块13,警报提示单元8包括红外线传感器模块14和扬声器报警模块15,红外线传感器模块14与计算处理模块12电性连接,扬声器报警模块15与启动模块13电性连接。

其中,生物识别单元7为指纹识别或语音识别中的其中一种。

其中,生物识别单元7为指纹识别,生物识别单元7包括指纹采集窗口16,指纹采集窗口16设置在壳体1的表面,且指纹采集窗口16与控制电路板6中的生物识别模块10电性连接。

其中,生物识别单元7为语音识别,生物识别单元7包括麦克风接口17和解码器18,麦克风接口17开设于壳体1的表面,解码器18安装在麦克风接口17内侧的壳体中,且麦克风接口17通过解码器18与控制电路板6中的生物识别模块10电性连接。

其中,壳体1表面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安装扣21,安装扣21与束带2的一端固定连接,壳体1的背面粘接有一圈海绵垫圈。

其中,束带2由聚酯纤维材质制成,卡扣3和卡头4均由聚碳酸酯制成。

工作原理:佩戴时,使用者将vr眼镜置于眼前并通过束带2绑缚在头部,束带2通过卡扣的方式进行连接,操作简单便捷,同时束带2的材质采用聚酯纤维制成,具有较好的柔软度和舒适度,同时也具备一定的吸汗能力,提高使用体验,佩戴好眼镜后,使用者可以通过生物识别单元7进行解锁,生物识别单元7采用指纹识别和语音识别中的其中一种,使用者预先录入自己的生物信息,如指纹和声音信息,录入的生物信息将存储在信息储存模块11中,解锁过程中,控制电路板6中的计算处理模块12将对接收到的生物识别信息进行比对,配对成功将启动设备,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为降低用户由于过度的沉浸式体验造成安全隐患,在壳体1上设置警报提示单元8,通过红外线传感器模块14对障碍物进行判断,在使用者触碰障碍物前给予警报,通过扬声器报警模块15发出警报音降低安全隐患。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