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放射科诊断观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59248发布日期:2019-10-13 02:39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放射科诊断观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医用放射科诊断观察装置,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放射科是医院重要的辅助检查科室,在现代医院建设中,放射科是一个集检查、诊断、治疗于一体的科室,临床各科许多疾病都须通过放射科设备检查达到明确诊断和辅助诊断,医用放射科诊断时需要承担门诊、住院的常规X线、造影特殊检查及CT、MR检查,在检查工作时借助放射科诊断观察装置完成。

现有技术中,申请号:20162090442 9.8中描述的医用放射科诊断观察装置不便于高度调节,无法满足不同身高的使用人员的需求,使用范围差,同时不便于旋转,不便于使用人员观片诊断,所以现在急需一种医用放射科诊断观察装置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用放射科诊断观察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便于调节,稳定性强,使用范围广,可靠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医用放射科诊断观察装置,包括底座、调节机构、观察主体箱、玻璃板以及旋转机构,所述观察主体箱下端面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旋转机构设置在底座内部,所述底座设置在观察主体箱下侧,所述观察主体箱前端面设置有玻璃板,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中空管、轴承环、手轮、丝杆以及握杆,所述中空管安装在底座内部上侧,所述轴承环安装在中空管环形侧面,所述轴承环环形侧面安装有手轮,所述丝杆安装在中空管内部上侧,所述丝杆上端面连接有握杆,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密封轴承、蓄电池、加重块、微电机以及转盘,所述密封轴承安装在底座内部上侧,所述蓄电池安装在加重块上端面,所述加重块固定在底座内部,所述微电机装配在底座内部下侧,所述微电机上端面连接有转盘。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环与丝杆环形侧面通过滚珠螺母副相连接,所述轴承环内环形侧面通过轴承与中空管相连接,所述握杆下端面与丝杆通过轴承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手轮环形侧面设置有防滑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握杆环形侧面设置有防滑套。

进一步地,所述中空管环形侧面下侧贯穿密封轴承,所述中空管底部为实体状,所述中空管下端面通过转盘与微电机输出端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微电机输出端连接有联轴器,所述微电机通过联轴器和转轴与转盘下端面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右侧设置有便于开启的防护盖,所述蓄电池通过导线与微电机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医用放射科诊断观察装置,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中空管、轴承环、手轮、丝杆以及握杆,该设计能够便于医用放射科诊断观察装置的高度调节,解决了医用放射科诊断观察装置在使用时不便于高度调节的问题,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调节便捷性。

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密封轴承、蓄电池、加重块、微电机以及转盘,该设计便于医用放射科诊断观察装置的旋转,方便观片,解决了医用放射科诊断观察装置在使用时需要手动旋转的问题,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简便性。

因轴承环与丝杆环形侧面通过滚珠螺母副相连接,轴承环内环形侧面通过轴承与中空管相连接,握杆下端面与丝杆通过轴承相连接,该设计方便了丝杆稳定旋转,实现调节功能,因手轮环形侧面设置有防滑螺纹,该设计增加手轮的摩擦系数,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便于调节,稳定性强,使用范围广,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放射科诊断观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放射科诊断观察装置中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放射科诊断观察装置中旋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调节机构、3-观察主体箱、4-玻璃板、5-旋转机构、21-中空管、22-轴承环、23-手轮、24-丝杆、25-握杆、51-密封轴承、52-蓄电池、53-加重块、54-微电机、55-转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医用放射科诊断观察装置,包括底座1、调节机构2、观察主体箱3、玻璃板4以及旋转机构5,观察主体箱3下端面设置有调节机构2,旋转机构5设置在底座1内部,底座1设置在观察主体箱3下侧,观察主体箱3前端面设置有玻璃板4。

调节机构2包括中空管21、轴承环22、手轮23、丝杆24以及握杆25,中空管21安装在底座1内部上侧,轴承环22安装在中空管21环形侧面,轴承环22环形侧面安装有手轮23,丝杆24安装在中空管21内部上侧,丝杆24上端面连接有握杆25,该设计能够便于医用放射科诊断观察装置的高度调节,解决了医用放射科诊断观察装置在使用时不便于高度调节的问题。

旋转机构5包括密封轴承51、蓄电池52、加重块53、微电机54以及转盘55,密封轴承51安装在底座1内部上侧,蓄电池52安装在加重块53上端面,加重块53固定在底座1内部,微电机54装配在底座1内部下侧,微电机54上端面连接有转盘55,该设计便于医用放射科诊断观察装置的旋转,方便观片,解决了医用放射科诊断观察装置在使用时需要手动旋转的问题。

轴承环22与丝杆24环形侧面通过滚珠螺母副相连接,轴承环22内环形侧面通过轴承与中空管21相连接,握杆25下端面与丝杆24通过轴承相连接,便于丝杆24旋转,实现高度调节的功能,手轮23环形侧面设置有防滑螺纹,防滑螺纹增加了手轮23的摩擦系数,握杆25环形侧面设置有防滑套,防滑套提高了握杆25的使用舒适性,中空管21环形侧面下侧贯穿密封轴承51,中空管21底部为实体状,中空管21下端面通过转盘55与微电机54输出端相连接,便于中空管21旋转,微电机54输出端连接有联轴器,微电机54通过联轴器和转轴与转盘55下端面相连接,达到稳定转速要求,便于稳定旋转调节,底座1右侧设置有便于开启的防护盖,蓄电池52通过导线与微电机54相连接,开启防护盖便于检查维护,蓄电池52通过导线将电能传输至微电机5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使用人员握住手轮23并进行转动,手轮23转动带动轴承环22转动,因轴承环22与丝杆24通过滚珠螺母副相连接,所以轴承环22转动带动丝杆24沿着中空管21向上移动,丝杆24向上移动带动握杆25向上移动,握杆25向上移动带动观察主体箱3向上移动,当观察主体箱3移动到合适高度后,使用人员停止转动手轮23,然后使用人员可握住握杆25,然后利用观察主体箱3进行使用,该设计可进行升降功能,实现调整观察主体箱3上下位置,可对不同身高人员使用,增加使用范围。

开启微电机54,微电机54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微电机54旋转工作,微电机54旋转带动转盘55旋转,实现旋转能够带动中空管21旋转,机密封轴承51能够提供稳定的旋转支撑力,所以中空管21旋转能够带动观察主体箱3旋转,联轴器能够满足慢速旋转的需求,便于使用,同时加重块53能够为底座1提供重力,防止旋转时出现晃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