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镜转塔、成像组件及显微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68697发布日期:2019-11-19 20:52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物镜转塔、成像组件及显微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微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镜转塔、成像组件及显微镜。



背景技术:

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在医疗卫生、生物检测、金相检测和集成电路检测等领域都有广泛的运用。一般会在载物台上放置样品,通过载物台的移动,例如沿x向、y向的移动,完成对样品的观察。

例如,公开号为cn104423027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包括记录单元的显微镜,该记录单元具有放大成像光学单元和图像模块,用于以第一图像频率记录样品的多个图像,以及数字评估单元,所记录的这些图像被提供给该数字评估单元,并且该数字评估单元基于所记录的这些图像执行预先确定的图像处理,并结果以第二图像频率产生多个输出图像,该第二图像频率小于该第一图像频率或等于该第一图像频率,并且可以将其转移至输出单元以进行表示。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镜转塔,包括:安装基准板;转轴,所述转轴垂直于所述安装基准板,并与所述安装基准板转动连接,沿所述转轴的轴向,所述转轴上设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转盘主板,沿所述轴向与所述安装基准板间隔设置,且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转盘主板用于沿周向安装至少两个物镜;其中,所述转轴具有位于所述安装基准板和所述转盘主板之间的第一部分,以及位于所述安装基准板之上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短于所述第二部分。

可选地,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的尺寸比值在1/8至1/6之间。

可选地,还包括:

转盘定位结构主板,沿所述轴向延伸,与所述安装基准板固定连接;

固定座组件,设于所述转盘定位结构主板上,所述转轴支撑于所述固定座组件,所述转轴轴向一端与所述转盘主板连接,轴向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连接。

可选地,沿所述轴向,所述固定座组件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固定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机连接。

可选地,所述固定件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固定座组件贴合,另外一个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安装基准板贴合。

可选地,所述转盘主板上设有第一定位件,所述安装基准板上设有第二定位件,在所述转盘主板沿周向转动至某一倍率的物镜时,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所述第二定位件相互配合,限制所述转盘主板在周向上的运动,在由所述某一倍率的物镜切换至另一倍率的物镜时,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所述第二定位件分离。

可选地,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所述第二定位件其中之一为凹槽,另一为轴承。

可选地,所述第一定位件设于所述转盘主板面向所述安装基准板的部分,所述第一定位件为凹槽,所述第二定位件设于所述安装基准板面向所述转盘主板的部分,所述第二定位件为轴承,所述安装基准板上设有沿所述轴向延伸的固定杆,所述轴承套设于所述固定杆。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成像组件,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物镜转塔,以及至少两个物镜,所述物镜安装于所述转盘主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显微镜,包括:上述所述的成像组件。

如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物镜转塔,包括:安装基准板、转轴及转盘主板。其中,转轴垂直于安装基准板,并与安装基准板转动连接,沿转轴的轴向,转轴上设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固定件,固定件与转轴转动连接;转盘主板沿轴向与安装基准板间隔设置,且与转轴固定连接,转盘主板用于沿周向安装至少两个物镜。其中,转轴具有位于安装基准板和转盘主板之间的第一部分,以及位于安装基准板之上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短于第二部分。

由于转盘主板上设置至少两个物镜,这些物镜为不同倍率,通过转盘主板在周向的运动来切换不同倍率的物镜。本实用新型的转轴上设有至少两个沿轴向间隔设置的固定件,多点固定件起到固定转轴的作用,实现多点固定转轴;且,本实用新型的转轴的第一部分短于第二部分,相当于是转轴的短臂与转盘主板连接,转轴的第二部分可以尽可能地做长,形成杠杆效应,短臂驱动转盘主板在周向运动,可有效防止转盘主板在周向运动过程中转轴出现偏摆,使得转盘主板在周向的运动稳定。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优选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显微镜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显微镜头部装置的侧视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显微镜头部装置的立体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显微镜头部装置的侧视图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显微镜头部装置的立体图二;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显微镜头部装置中成像组件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显微镜头部装置中成像组件的侧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显微镜头部装置中成像组件的俯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物镜调节装置的立体图一;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物镜调节装置的立体图二;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物镜调节装置的侧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物镜调节装置的剖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成像组件的立体图二;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成像组件的侧视图二;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物镜转塔的立体图一;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物镜转塔的立体图二;

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物镜转塔的侧视图一;

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物镜转塔的俯视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物镜转塔的侧视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实用新型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实用新型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考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显微镜头部装置10,安装于显微镜1上。本实施例中,显微镜头部装置10包括:沿第一方向(图2和图3中x方向所示)依次设置的成像组件11、第一滑动件12及第二滑动件13。其中,第一滑动件12沿第二方向(图3中y方向所示)延伸,第二方向和第一方向相互垂直,第一滑动件12和第二滑动件13相互配合,第二滑动件13能够沿第二方向相对第一滑动件12滑动,并且至少在带动成像组件11沿第二方向相对第一滑动件12运动过程中,第一滑动件12和第二滑动件13贴合。

此外,参考图3和图4,显微镜头部装置10还包括:第一连接件33,第一连接件33至少部分位于第二滑动件13和成像组件11之间,第二滑动件13通过第一连接件33与成像组件11连接。

由于第一滑动件12是位于成像组件11和第二滑动件13之间,成像组件11的重量(图3中f1所示)会通过第一连接件33传递至第二滑动件13,产生对第二滑动件13的压力(图3中f2所示),且成像组件11是位于第二滑动件13前侧,成像组件11沿第二方向相对第一滑动件12运动过程中,第一滑动件12和第二滑动件13贴合,那么第二滑动件13承受的是压力(图3中f2所示)而非拉力,而第二滑动件13能够抗压,使得显微镜头部装置10坚固,使用寿命长。

需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滑动件的类型不做限制,滑动件之间配合的方式也不同,能够产生相对滑动即可。本实施例中,第一滑动件12为滑轨,第二滑动件13为滑块,第二滑动件13套设于第一滑动件12上实现相互配合。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是其它类型的滑动件,例如导杆和滑套。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显微镜头部装置10还包括:驱动组件,沿第二方向设置,驱动组件与第二滑动件13连接,用于驱动成像组件11沿第二方向相对第一滑动件12运动。参考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为丝杆组件,但不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驱动组件为直线电机。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包括:丝杆30,沿第二方向延伸;以及丝杆螺母31,套设于丝杆30上,丝杆螺母31通过第二连接件32与第二滑动件13连接。从而,丝杆30和丝杆螺母31配合,将周向运动转为直线运动,丝杆螺母31相对丝杆30沿第二方向运动,带动第二连接件32沿第二方向运动,继而带动第二滑动件13沿第二方向运动,第二滑动件13驱动成像组件11沿第二方向相对第一滑动件12运动。

继续参考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的显微镜头部装置10还包括:支撑板40,沿第一方向(图3中x方向所示),支撑板40位于成像组件11和第一滑动件12之间;第一滑动件12为两个且沿第三方向(图3中z方向所示)间隔设于支撑板40上,丝杆30位于两第一滑动件12之间,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及第三方向相互垂直。

本实施例中,丝杆30通过第一支撑件支撑于支撑板40上,第一支撑件与支撑板40连接,丝杆30通过第一联轴器36与第一电机37的输出轴连接。其中,第一支撑件的类型不做限制,能够将丝杆30支撑于支撑板40即可。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包括:第一固定座35和第一支撑座34,第一固定座35和第一支撑座34分别与支撑板40连接。第一联轴器36位于第一固定座35和第一电机37之间。丝杆螺母31位于第一固定座35和第一支撑座34之间,第一固定座35和第一支撑座34共同支撑丝杆30。

此外,参考图3和图4,显微镜头部装置10还包括:第一连接件33,第一连接件33分别与第二连接件32、第二滑动件13及成像组件11连接。具体而言,第一连接件33包括:相连接的第一部分39和第二部分38,第二部分38至少部分位于第二滑动件13和成像组件11之间,第一部分39位于第二连接件32和第二滑动件13之间,并分别与第二连接件32和第二滑动件13连接,第二部分38与成像组件11连接。结合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部分39垂直于第二部分38,即,第一连接件33的第二部分38沿第一方向延伸至与成像组件11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33的第二部分38与后述的成像组件11的第三连接件50(参考图6)连接。

成像组件11的重量会通过第一连接件33的第二部分38传递至第一部分39,继而传递至第二滑动件13,产生对第二滑动件13的压力。那么第二滑动件13承受的是压力(图3中f2所示)而非拉力,而第二滑动件13能够抗压,使得显微镜头部装置10坚固,使用寿命长。

从而,丝杆30和丝杆螺母31配合,将周向运动转为直线运动,丝杆螺母31相对丝杆30沿第二方向运动,带动第二连接件32沿第二方向运动,继而带动第一连接件33沿第二方向运动,第一连接件33带动第二滑动件13沿第二方向相对第一滑动件12运动,第一连接件33同时还驱动第三连接件50沿第二方向运动,最终成像组件11沿第二方向相对第一滑动件12运动。

本实用新型中,参考图3和图4,第二连接件32分别贴合于丝杆螺母31和第一连接件33的第一部分39,第二连接件32能够沿第二方向相对丝杆30运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32贴合于丝杆螺母31背向支撑板40的一侧。第二连接件32为钣金件,具有刚性,第二连接件32包括依次连接并呈角度设置的第一部分32a、第二部分32b及第三部分32c,其中,第二连接件32的第三部分32c贴合于丝杆螺母31,第二连接件32的第一部分32a贴合于第一连接件33的第一部分39,第二连接件32能够沿第二方向相对丝杆30运动。从而,沿第三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件33通过折弯钢片件构型,确保了轻便,丝杆螺母31带动第一连接件33沿第二方向运动,获得高速、高精度。在轻便同时,提供刚性,防止第二滑动件13、第一连接件33在沿第二方向运动的过程中偏摆,获得传动精度。

参考图5并结合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板40背向成像组件11的一侧设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加强件14和沿第三方向延伸的第二加强件15,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是设置第一加强件14或第二加强件15。本实施例中,第一加强件14为两个,沿第三方向间隔设置,第二加强件15搭设于两第一加强件14上。第一加强件14和第二加强件15围成框型结构包围上述驱动组件,提升了支撑板40的强度,也能够更好地承受因成像组件11的重量向第二滑动件13施加的压力,显微镜头部装置10整体坚固。

参考图6至图8并结合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成像组件11包括:第三连接件50,沿第二方向(图6和图7中y方向所示)延伸,第三连接件50通过上述的第一连接件33的第二部分38与第二滑动件13连接;以及安装基准板51,沿第一方向(图6和图8中x方向所示)延伸,与第三连接件50连接。参考图7,沿第二方向,第三连接件50垂直于安装基准板51,且第三连接件50长于安装基准板51。安装基准板51上设有分别沿第二方向延伸的转盘定位结构主板52和成像结构固定主板53,参考图5,转盘定位结构主板52用于安装转盘定位结构56,成像结构固定主板53用于安装成像结构57。本实施例中,转盘定位结构主板52位于成像结构固定主板53和第三连接件50之间。

其中,安装基准板51背向转盘定位结构主板52的一侧设有第三加强件55和第四加强件54,第三加强件55和第四加强件54位于安装基准板51的相反侧。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是设置第三加强件55或第四加强件54。本实施例中,第三加强件55为两个,沿第三方向间隔设置;第四加强件54为两个,沿第三方向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加强件55至少与安装基准板51和第三连接件50其中之一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三加强件55同时与安装基准板51和第三连接件50连接,第三加强件55具有垂直连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三加强件55的第一部分贴合于安装基准板51,第三加强件55的第二部分贴合于第三连接件50。相当于,第三加强件55支撑着安装基准板51。

第四加强件54至少与安装基准板51、转盘定位结构主板52、成像结构固定主板53及第三连接件50其中之一连接。本实施例中,第四加强件54同时与安装基准板51、转盘定位结构主板52、成像结构固定主板53及第三连接件50连接,两第四加强件54同时夹持安装基准板51、转盘定位结构主板52、成像结构固定主板53及第三连接件50。这样设置,使得成像组件11整体坚固。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显微镜1,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显微镜头部装置10,显微镜头部装置10安装于显微镜1的底座1a上。本实用新型的显微镜1的成像组件11具有多个物镜11a。在其它实施例中,成像组件11具有一个物镜11a。

参考图9至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物镜调节装置60,物镜调节装置60安装于物镜11a上,物镜调节装置60包括:第一套筒61、第二套筒62及第三套筒63。其中,第一套筒61套设于物镜11a的轴向一端上,物镜11a能够随第一套筒61同步运动;第一套筒61具有安装件,安装件用于与物镜11a的轴向一端固定连接,安装件例如是第一套筒61的内螺纹,物镜11a的轴向一端具有外螺纹,第一套筒61和物镜11a螺纹连接。第一套筒61具有安装件,安装件用于与物镜11a的轴向一端固定连接,安装件例如是第一套筒的内螺纹,物镜的轴向一端具有外螺纹,第一套筒和物镜螺纹连接。第二套筒62沿周向(图9和图10中l方向所示)环绕物镜11a设置,物镜11a的外表面与第二套筒62的内表面沿径向(图12中n方向所示)存在间隙(图12中h2所示),沿轴向(图11和图12中y方向所示),第一套筒61的下端面61a放置于第二套筒62的上端面62b;第三套筒63环绕第一套筒61及第二套筒62设置,第三套筒63的内表面与第一套筒61的外表面沿径向存在间隙(图12中h1所示),且与第二套筒62的外表面螺纹连接。在第三套筒63上设置调节件,调节件用于驱动第一套筒61沿径向在第二套筒62的上端面平移。

由于第二套筒62的外表面与第三套筒63的内表面螺纹连接,通过旋转第二套筒62,第二套筒62可以在轴向上运动,而第一套筒61是放置于第二套筒62上,继而第二套筒62可以带动第一套筒61在轴向上运动,从而物镜11a能够在轴向上运动,直至物镜11a观察样品获得清晰画面。参考图13,在多物镜时,不同倍率的物镜11a在轴向上的位置可以调整。那么,切换不同倍率的物镜11a观察同一样品时,通过调整不同倍率的物镜11a在轴向上的位置,直至不同倍率的物镜11a观察样品均能获得清晰画面,这一过程称之为齐焦。

在多物镜时,不同倍率的物镜11a的中轴线(图12中o所示)在径向上的位置可以调整。物镜11a的外表面与第二套筒62的内表面在径向上的间隙(图12中h2所示)及第三套筒63的内表面与第一套筒61的外表面在径向上的间隙(图12中h1所示)代表了调整间隙,本实施例中,h1等于h2。调整间隙例如是1mm至2mm,该间隙不做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做相应设定。那么,切换不同倍率的物镜11a观察同一样品时,通过调节件调整不同倍率的物镜11a的中轴线在径向上的位置,直至不同倍率的物镜11a能够观察样品的同一位置,固定第一套筒61,这一过程称之为齐心。

从而,本实用新型的物镜调节装置60既能够实现齐焦,又能够实现齐心。

参考图10至图12,本实用新型的物镜调节装置60还包括:弹性件66,弹性件66设于第一套筒61的上端面61b。弹性件66分别与第一套筒61的上端面61b和安装基准板51(参考图14)相抵,物镜11a沿轴向运动过程中,弹性件66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弹性件66的具体类型不做限制,具有弹力即可。参考图10和图11,本实施例中,弹性件66为三波峰垫圈。

参考图9和图11,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套筒62的下端面62c沿周向设有至少一个槽口62a。本实施例中,第二套筒62的下端面62c沿周向设有四个槽口62a,可以在槽口62a内插接工装,通过操作工装来驱动第二套筒62沿周向转动,实现上述齐焦过程。

具体而言,参考图9、图11及图12,本实施例中,调节件包括设于第三套筒63上的螺钉安装孔64,以及设于螺钉安装孔64内的紧定螺钉65,螺钉安装孔64沿径向延伸。紧定螺钉65与第一套筒61的外表面相抵,通过旋拧紧定螺钉65,可以驱动第一套筒61沿径向在第二套筒62的上端面平移,实现齐心过程。在其它实施例中,调节件为其它类型,能够驱动第一套筒61沿径向在第二套筒62的上端面平移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螺钉安装孔64为至少两个,沿周向设置,每一螺钉安装孔64内安装紧定螺钉65,紧定螺钉65不仅可以起到驱动第一套筒61沿径向运动的作用,还可以起到固定第一套筒61的作用。

参考图2、图5及图13和图1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成像组件11,包括:安装基准板51;物镜11a,物镜11a的轴向一端与安装基准板51沿轴向相对设置;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物镜调节装置60,第三套筒63的轴向一端安装于安装基准板51上,第一套筒61套设于物镜11a的轴向一端。本实施例中,第三套筒63的轴向一端和安装基准板51通过螺栓连接,但不限于螺栓连接,能够将第三套筒63安装于安装基准板51上即可。

参考图12和图14,沿轴向,第一套筒61的上端面和安装基准板51之间设有弹性件66,弹性件66分别与第一套筒61的上端面和安装基准板51相抵。参考图13,本实用新型的物镜调节装置60至少为两个,优选地,物镜调节装置60至少为三个。沿周向(图13中l所示)设于安装基准板51。成像组件11安装有上述物镜调节装置60,既能够实现齐焦,又能够实现齐心。

参考图1并结合图13和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显微镜1,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成像组件11。从而本实用新型的显微镜1内的物镜调节装置60既能够实现齐焦,又能够实现齐心。

参考图15和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物镜转塔6,包括上述安装基准板51、转轴71及转盘主板70。其中,转轴71垂直于安装基准板51,并与安装基准板51转动连接,沿转轴71的轴向(图15和图16中y方向所示),转轴71上设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固定件72,固定件72与转轴71转动连接。固定件72的数量不做限制,图16中示出了两个固定件72,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其它数量的固定件72。固定件72与转轴71之间通过轴承连接,从而,固定件72和转轴71实现转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转盘主板70沿轴向(图15和图16中y方向所示)与安装基准板51间隔设置,且与转轴71固定连接,转轴71能够带动转盘主板70沿周向运动,转盘主板70用于安装至少两个物镜11a,本实施例中,转盘主板70背向安装基准板51的一侧用于安装至少两个物镜11a。图15中示出转盘主板70上设有六个物镜11a,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设置其它数量的不同倍率的物镜11a,例如七个、八个等。

其中,参考图19,沿轴向(图19中y方向所示),转轴71具有位于安装基准板51和转盘主板70之间的第一部分71a,以及位于安装基准板51之上的第二部分71b,第一部分71a短于第二部分71b。也即,转轴71的第一部分71a是转轴71的短臂,转轴71的第二部分71b是转轴71的长臂。转轴71的第一部分71a与转盘主板70固定连接,转轴71的第二部分71b与电机74连接。

由于转盘主板70上设置至少两个物镜11a,这些物镜11a为不同倍率,通过转盘主板70在周向的运动来切换不同倍率的物镜11a。本实用新型的转轴71上设有至少两个沿轴向间隔设置的固定件72,固定件72起到固定转轴71的作用,实现多点固定转轴71;且,本实用新型的转轴71的第一部分71a短于第二部分71b,相当于是转轴71的短臂与转盘主板70连接,转轴71的第二部分71b可以尽可能地做长,形成杠杆效应,短臂驱动转盘主板70在周向运动,可有效防止转盘主板70在周向运动过程中转轴71出现偏摆,使得转盘主板70在周向的运动稳定,提升物镜的定位精度,继而使得显微镜的测量精度提升。

优选地,沿轴向,转轴71的第一部分71a与第二部分71b的尺寸比值在1/7至1/6之间,包括1/8至1/6,更优选地是1/7。

参考图16至图19,本实用新型的物镜转塔6还包括:转盘定位结构主板52,沿轴向延伸,与安装基准板51固定连接;在转盘定位结构主板52上设有固定座组件73,转轴71支撑于固定座组件73,转轴71的轴向一端与转盘主板70连接,轴向另一端通过联轴器75与电机74连接。即,本实用新型的驱动转盘主板70沿周向运动的驱动组件是沿轴向位于转盘主板70之上,转轴71可以尽可能地做长。本实施例中,沿轴向,固定座组件73一端与其中一个固定件72连接,另一端与电机74连接,联轴器75位于固定座组件73内。电机74工作,驱动转轴71转动,继而带动转盘主板70沿周向运动,实现不同倍率的物镜11a的切换。其中,固定座组件73的具体类型不做限制,能够支撑转轴71即可。

参考图16、图17及图19,本实施例中,固定件72为两个,其中一个固定件72与固定座组件73贴合,另外一个固定件72与安装基准板51贴合。这样设置,安装基准板51、两固定件72、固定座组件74及转盘定位结构主板52形成刚性连接,更好地支撑转轴71,可以进一步降低转轴71偏摆的可能性,且由于是转轴71的短臂驱动转盘主板70,提升了转盘主板70在周向运动的稳定性,提升物镜的定位精度,继而提升显微镜的测量精度。需说明的是,固定件72不限于与固定座组件73及安装基准板51连接,能够起到固定转轴71的作用即可。

继续参考图15和图16,转盘主板70上设有第一定位件76,安装基准板51上设有第二定位件77,在转盘主板70沿周向转动至某一倍率的物镜时,第一定位件76和第二定位件77相互配合,限制转盘主板70在周向上的运动,在由某一倍率的物镜切换至另一倍率的物镜时,第一定位件76和第二定位件77分离。例如,电机74工作,转盘主板70沿周向转动,显微镜由低倍率的物镜切换至高倍率的物镜时,第一定位件76和第二定位件77相互配合,起到定位物镜的作用,电机74停止工作,限制转盘主板70在周向上的运动,显微镜能够稳定在高倍率的物镜下观察样品;在需要低倍率的物镜时,电机74继续工作,此时第一定位件76和第二定位件77分离,转盘主板70能够沿周向转动,显微镜由高倍率的物镜切换至低倍率的物镜。

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定位件76和第二定位件77其中之一为凹槽,另一为轴承。本实施例中,参考图16、图18和图19,第一定位件76设于转盘主板70面向安装基准板51的部分,第一定位件76为凹槽,第二定位件77设于安装基准板51面向转盘主板70的部分,第二定位件77为轴承,安装基准板51上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固定杆79,轴承套设于固定杆79。其中,安装基准板51面向转盘主板70的部分设有固定钣金78,固定杆79安装于固定钣金78上,轴承能够绕固定杆79转动。

在转盘主板70沿周向转动至某一倍率的物镜时,轴承位于凹槽内,起到定位物镜的作用,电机停止工作,限制转盘主板70在周向上的运动,在由某一倍率的物镜切换至另一倍率的物镜时,电机74工作,轴承和凹槽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使得第一定位件76和第二定位件77分离,转盘主板70能够继续沿周向运动。

参考图2、图5及图13至图1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成像组件11,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物镜转塔6,以及至少两个物镜11a,物镜11a安装于转盘主板70,本实施例中,物镜11a安装于转盘主板70背向安装基准板51的一侧。

参考图1并结合图13至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显微镜1,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成像组件11。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