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防眩光显示系统及成像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包含能够调整变色程度的电致变色组件的防眩光显示系统及成像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与交通的进步,各式运输方式蓬勃发展。其中,以车辆等的移动装置进行人员或货物的运输方式尤为多。而对于驾驶车辆的使用者来说,当遇到进出入隧道、后方车辆开启大灯、或者后座乘客使用电子装置时,会因为强烈的光线照射于后视镜上,而令后视镜产生眩光的现象,因此导致使用者无法清楚观看后视镜内的影像,而为行车安全蒙上疑虑。目前,则多以将传统后视镜改用电子后视镜来克服眩光现象。然而,市场销售的电子后视镜存在左后视镜、中后视镜及右后视镜相互连动的限制,代表三个后视镜会同时调节显示出的影像的明亮程度,因此造成未受到眩光照射的后视镜产生黑视野的现象、或者造成仅有部分后视镜受到眩光照射,而不足以令三个后视镜的抗眩光功能同时启动的限制。因此,仍需要一种能够个别调节左后视镜、中后视镜及右后视镜的抗眩光程度的防眩光显示系统及成像系统。技术实现要素:根据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提供一种通过摄影单元取代光传感器的防眩光显示系统及成像系统,以依据由摄影单元拍摄而得的影像所计算的眩光值,分别调整电致变色组件的变色程度,以改善上述周知技术所产生的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防眩光显示系统,其包含:设置于移动装置上,且至少设置于移动装置的后侧,并向相反于行进方向的方向拍摄母影像的至少一摄影单元;与至少一摄影单元电连接以接收母影像,并分割母影像并获得至少一子影像的处理单元;包含电致变色组件并与处理单元电连接,以自处理单元接收并显示子影像的至少一显示单元;以及与处理单元及至少一显示单元电连接的微控制器;其中,当处理单元判断子影像的眩光值大于阈值时,处理单元控制微控制器,使微控制器调整显示眩光值大于阈值的子影像的显示单元的电致变色组件,以调整电致变色组件的变色程度。可选地,处理单元是通过母影像判断环境光强度,且通过子影像判断眩光光源强度,而眩光值为眩光光源强度与环境光强度的比值。可选地,显示单元进一步包含:设置于电致变色组件的透明基板与透明导电层之间以作为半透半反射镜的半透半反射层。可选地,半透半反射层的穿透率介于1%到99%之间。可选地,半透半反射层的反射率介于1%到99%之间。可选地,显示单元进一步包含:沿着行进方向设置于半透半反射镜的前方,并显示子影像的平面显示组件,其中,半透半反射镜紧靠平面显示组件。可选地,摄影单元的水平拍摄全视角至少大于45度。可选地,摄影单元的水平拍摄全视角介于45度至230度之间。可选地,处理单元以校正值修正眩光值,且校正值是对应于移动装置的用户的生理参考值。可选地,摄影单元进一步包含:接收行进方向的光线的光学影像感测组件;位于光线的行进方向及光学影像传感器的前方,且镜头组件的光轴和光学影像传感器的感测面的中心法线重迭,并使光线聚焦于光学影像传感器的所述感测面的镜头组件。可选地,位于光线的行进方向的镜头组件的前方设置通光调变组件,所述通光调变组件根据控制信号改变其穿透率,以遮断光线的行进路径或使光线穿透通光调变组件;以及电性连接通光调变组件的微控制组件。可选地,微控制组件根据处理单元命令发出控制信号至通光调变组件。可选地,微控制组件根据处理单元命令发出具有第一电压的控制信号至通光调变组件,通光调变组件从而降低其穿透率,以遮断光线的行进路径。可选地,微控制组件根据处理单元命令发出具有第二电压的控制信号至通光调变组件,通光调变组件从而升高其穿透率,使光线穿透通光调变组件。可选地,镜头组件包含五片、六片、七片、八片、九片或十片具有屈折力的透镜,且各透镜由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且镜头组件满足下列条件:0.1≦intl/hos≦0.95;其中,hos为最远离一成像面的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intl为最远离成像面的透镜的物侧面至最接近成像面的透镜的像侧面于光轴上的距离。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提供一种防眩光显示系统,其包含:设置于移动装置上,且至少设置于移动装置的后侧,并向相反于行进方向的方向拍摄母影像的至少一摄影单元;与至少一摄影单元电连接以接收母影像,并分割母影像并获得至少三子影像的处理单元;各显示单元包含电致变色组件并与处理单元电连接的至少三显示单元;以及与处理单元及至少三显示单元电连接的微控制器;其中,处理单元分别根据各子影像的眩光值控制微控制器,使微控制器分别调整对应显示各子影像的各显示单元的各电致变色组件,以调整各电致变色组件的变色程度。可选地,处理单元是通过母影像判断环境光强度,且通过各子影像判断眩光光源强度,而眩光值为眩光光源强度与环境光强度的比值。可选地,各显示单元进一步包含:设置于电致变色组件的透明基板上的作为半透半反射镜的半透半反射层。可选地,各显示单元进一步包含:设置于电致变色组件的透明基板与透明导电层之间以作为半透半反射镜的半透半反射层。可选地,半透半反射层的反射率介于1%到99%之间。可选地,半透半反射层的反射率介于5%到99%之间。可选地,至少一显示单元进一步包含:沿着行进方向设置于半透半反射镜的前方并显示子影像的平面显示组件,其中,半透半反射镜紧靠平面显示组件。可选地,摄影单元的水平拍摄全视角至少大于45度。可选地,摄影单元的水平拍摄全视角介于45度至230度之间。可选地,处理单元以校正值修正眩光值,且校正值是对应于移动装置的用户的生理参考值。可选地,摄影单元进一步包含:接收行进方向的光线的光学影像感测组件;位于光线的行进方向及光学影像传感器的前方,且镜头组件的光轴和光学影像传感器的感测面的中心法线重迭,并使光线聚焦于光学影像传感器的感测面的镜头组件。可选地,位于光线的行进方向的镜头组件的前方设置通光调变组件,所述通光调变组件根据控制信号改变其穿透率,以遮断光线的行进路径或使光线穿透通光调变组件;以及电性连接通光调变组件的微控制组件。可选地,微控制组件根据处理单元命令发出控制信号至通光调变组件。可选地,微控制组件根据处理单元命令发出具有第一电压的控制信号至通光调变组件,通光调变组件从而降低其穿透率,以遮断光线的行进路径。可选地,微控制组件根据处理单元命令发出具有第二电压的控制信号至通光调变组件,通光调变组件从而升高其穿透率,使光线穿透通光调变组件。可选地,镜头组件包含五片、六片、七片、八片、九片或十片具有屈折力的透镜,且各透镜由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且镜头组件满足下列条件:0.1≦intl/hos≦0.95;其中,hos为最远离一成像面的透镜得而物侧面至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intl为最远离成像面的透镜的物侧面至最接近成像面的透镜的像侧面在光轴上的距离。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提供一种成像系统,其包含前述防眩光显示系统,其中,成像系统应用于电子便携设备、电子穿戴式装置、电子监视装置、电子信息装置、电子通讯装置、机器视觉装置或车用电子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抗眩光显示系统具有下述优点:(1)本实用新型的抗眩光显示系统及成像系统具有能够分别控制电致变色组件的变色程度的优点,因此可以避免传统电子后视镜需同时调控三个后视镜的明亮度的限制。举例而言,本实用新型的抗眩光显示系统及成像系统能克服进出隧道时急剧的光线变化、未受到眩光照射的特定后视镜的盲区现象、或者眩光集中于特定后视镜上,使得特定后视镜存在眩光现象,但眩光却又不足以令其他未受到眩光照射的后视镜启动抗眩光功能的限制。(2)本实用新型的抗眩光显示系统及成像系统利用摄影单元取代传统环境光传感器来进行眩光值的计算,因此在摄影单元获取的母影像中,依据需求选择感兴趣区域(roi,regionofinterest),再通过分割感兴趣的区域为子影像,而仅针对子影像,进行眩光值的计算,代表本实用新型的防眩光显示系统及成像系统能够更为精准地判断眩光值是否超过预设的阈值,而需启动电致变色组件,且能够针对不同的感兴趣区域所得的子影像分别计算对应的眩光值,而控制对应的电致变色组件进行不同程度的变色调整。(3)本实用新型的抗耀眩光显示系统及成像系统除了利用摄影单元取代传统环境光传感器来进行耀眩光值的计算之外,还能够进一步地简化计算耀眩光值的方式,进而达到实时反馈的效果。详细而言,本实用新型的摄影单元所拍摄而得的母影像会被压缩为低分辨率的影像,再将低分辨率的影像以网格状数组的方式分割并选取所需的感兴趣区域,再针对简化后的感兴趣区域内的数值,也就是针对子影像的数值来进行计算,因此能够大幅减少计算耀眩光值所需的时间,且仍能维持计算而得的耀眩光值的准确程度。(4)本实用新型的抗眩光显示系统及成像系统还可以另外装设环境光传感器,因此能够同时参考由摄影单元计算而得的眩光值、以及由环境光传感器计算而得的眩光值,例如:将两者计算而得的眩光值取平均值等方式,达到精准地计算眩光值的目的;或者应用于进出隧道时,更精确的计算前方视野及后方视野的环境光。另外,若同时装设摄影单元与环境光传感器,还能够降低装置失效而导致防眩光显示系统及成像系统整体失效的可能性。(5)本实用新型的抗眩光显示系统及成像系统得依据用户的生理参数、外界环境、摄影单元所拍摄的影像等各种参数,相应地调整各显示单元内的电致变色组件的变色程度。举例而言,本实用新型的抗眩光显示系统及成像系统可依据用户的身高、身长、腿长、眼睛高度等生理参数,来调整用于修正眩光值的校正值,因此假设本次驾驶车辆的使用者的身高相较于前次驾驶车辆的使用者更矮,则可藉由输入作为生理参数的身高,调整校正值,所以本实用新型的抗眩光显示系统及成像系统广泛地适用于所有使用者的族群。(6)本实用新型的抗眩光显示系统及成像系统内的显示单元包含半透半反射镜,所以假如本实用新型的抗眩光显示系统及成像系统内的各电子部件失效时,仍然能够通过设置于显示单元内的半透半反射镜,达到作为后视镜的功能,因此能够提升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抗眩光显示系统及成像系统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图1实用新型的抗眩光显示系统的方块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抗眩光显示系统显示单元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抗眩光显示系统显示单元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抗眩光显示系统的显示单元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至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抗眩光显示系统的一实施例的设置示意图。图8至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抗眩光显示系统的实施例的摄影单元的设置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抗眩光显示系统的实施例的摄影单元的方块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摄影单元的实施例的通光调变组件的示意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摄影单元的实施例的配置图。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摄影单元的镜头组件的第一光学实施例的配置图图14为由左至右依序绘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光学实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光学畸变的曲线图。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摄影单元的镜头组件的第二光学实施例的配置图。图16为由左至右依序绘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光学实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光学畸变的曲线图。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摄影单元的镜头组件的第三光学实施例的配置图。图18为由左至右依序绘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光学实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光学畸变的曲线图。图19为本实用新型的摄影单元的镜头组件的第四光学实施例的配置图。图20为由左至右依序绘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光学实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光学畸变的曲线图。图21为本实用新型的抗眩光显示系统的眩光值的计算流程示意图。图22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抗眩光显示系统的实例4的影像。图23至26为本实用新型的抗眩光显示系统的实例4的撷取示意图。图27为本实用新型的抗眩光显示系统的实例4的压缩数组示意图。图28及图29系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抗眩光显示系统的眩光值的投影关系坐标图。图30及图31系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抗眩光显示系统的实例5的影像。图32为本实用新型的抗眩光显示系统的实例5的像素坐标值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上述目的、技术特征及实际实施后的效果更易于理解,将于下文中以实施例搭配图式更详细地说明。此外,于图式中组成构件的尺寸和厚度为更易于理解与便于描述,而任意的表示,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所局限。为使便于理解,下述实施例中的相同组件以相同的符号标示来说明。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抗眩光显示系统的方块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防眩光显示系统1包含至少一个摄影单元110、处理单元120、至少一个显示单元130以及微控制器mcu。至少一个摄影单元110设置于移动装置上,且至少设置于移动装置的后侧,并向相反于移动装置的行进方向的方向拍摄母影像pm。处理单元120与至少一个摄影单元110电连接,以接收由摄影单元110拍摄的母影像pm,并分割母影像pm,以获得至少一个子影像pn。其中,摄影单元110的水平拍摄全视角h-fov可至少大于45度,或者摄影单元110的水平拍摄全视角h-fov可介于45度至230度之间。在实施例中,母影像pm可选择特定的区域作为感兴趣区域roi,再将感兴趣区域roi分割为任意数目的子影像pn,或者在感兴趣区域roi中选择特定的一部分作为子影像pn。其中,感兴趣区域roi及子影像pn可为一个或多个区域。其中,子影像pn可以包含感兴趣区域roi的全部或一部分。显示单元130包含电致变色组件。显示单元130与处理单元120电连接,以自处理单元120接收子影像pn。显示单元130显示接收到的子影像pn。在一实施例中,处理单元130通过母影像pm判断环境光强度,并通过子影像pn判断眩光光源强度,并通过眩光光源强度与环境光强度的比值计算眩光值。在一实施例中,电致变色组件,沿着行进方向d1的一个面向前方的透明基板,可进一步设置反射层以作为反射镜。微控制器mcu与处理单元120及至少一个显示单元130电连接。其中,当处理单元120判断子影像pn的眩光值大于阈值时,处理单元120控制微控制器mcu,使微控制器mcu调整显示眩光值大于阈值的子影像pn的显示单元130的电致变色组件,以调整包含在显示单元130内的电致变色组件的变色程度。在实施例中,眩光值越大,则电致变色组件的变色程度越高。参照图2,其系为本实用新型的抗眩光显示系统的显示单元130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显示单元130包含电致变色组件131。在实施例中,显示单元130除了包含电致变色组件131之外,可进一步包含半透半反射镜132。半透半反射镜132沿着行进方向d1,设置于电致变色组件131之前。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防眩光显示系统1可直接将半透半反射镜132作为具有反射功能的镜子进行使用。参照图3及图4,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抗眩光显示系统的显示单元的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摄影单元110与处理单元120连接,并控制显示单元130。其中,沿着行进方向,依据设置平面显示组件133、透明光学胶oca、半透半射镜132、电致变色组件131以及透明基板ts。透明光学胶oca与半透半反射镜132的交界面为第四表面sf4;半透半反射镜132与电致变色组件131的交界面为第三表面sf3;电致变色组件131与透明基板ts的交界面为第二表面sf2;以及透明基板ts的另一表面为第一表面sf1。如图4所示,显示单元130可进一步包含第一透明基板ts1、第二透明基板ts2、第一透明导电层tc1以及第二透明导电层tc2。在实施例中,电致变色组件131的材料包括选自由过渡金属氧化物、价间嵌入化合物以及有机化合物所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其一,过渡金属氧化物包括三氧化钨(wo3)、五氧化二钒(v2o5)、镍氧化物(niox)、三氧化钼(moo3)、五氧化二铌(nb2o5)、二氧化钛(tio2)或三氧化二铑(rh2o3),价间嵌入化合物包括fe4[fe(cn)6]3、fe4[ru(cn)6]3、cofe(cn)6、kvfe(cn)6或infe(cn)6,有机化合物包括pyrazoline、poly(aniline)或tetrathiafulvalene。因此,当微控制器mcu控制施加至电致变色组件131的电压时,电致变色组件131内的材料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电致变色组件131会依照施加的电压大小,进行不同的变色程度的改变。在实施例中,显示单元130除了包含电致变色组件131与半透半反射镜132之外,可进一步包含平面显示组件133。平面显示组件133沿着行进方向d1,设置于半透半反射镜132之前。半透半反射镜132系仅靠平面显示组件133进行设置。平面显示组件133可包含lcd或oled等显示组件。因此,当使用者u沿着行进方向d1观察显示单元130,且本实用新型的防眩光显示系统1作动时,可通过电致变色组件131的变色程度,来调整使用者u观察的由平面显示组件133通过半透半反射镜132所透射出的影像。而若,当使用者u沿着行进方向d1观察显示单元130,且本实用新型的防眩光显示系统1失效时,用户u可直接观察半透半反射镜132上所反射出的影像。参照图5,其为本实用新型的抗眩光显示系统的实施例的设置示意图。如图所示,至少一个摄影单元110可设置在移动装置111上,且至少设置于移动装置111的后侧,亦即,摄影单元110沿着相反于行进方向d1的方向设置在移动装置111上。摄影单元110向相反于行进方向d1的方向拍摄,也就是说,摄影单元110接收相同于行进方向d1的第一光线l1。移动装置111可为车辆、电子便携设备、电子穿戴式装置、电子监视装置、电子信息装置、电子通讯装置或机器视觉装置。在实施例中,移动装置111可为像是汽车、机车等交通运输工具或载具(vehicl)、或者像是电子监视器的一部分任何可移动的模块。在实施例中,若移动装置111为车辆,则显示单元130可为车辆的左后视镜、中后视镜与右后视镜所组成的群组中的一或多个后视镜,或者显示单元130可设置于车辆的左后视镜、中后视镜与右后视镜所组成的群组中的一或多个后视镜上。实例1承上所述,在实例1中,移动装置111为车辆,显示单元130取代车辆的中后视镜,且显示单元同时包含电致变色组件131、半透半反射镜132与平面显示组件133。参照图6,其为本实用新型的抗眩光显示系统的实施例的设置示意图。如图所示,承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防眩光显示系统2包含至少一个摄影单元110、处理单元120、至少三个显示单元130以及微控制器mcu。处理单元120,与至少一个摄影单元110电连接,以接收由摄影单元110拍摄的母影像pm,并分割母影像pm,以获得至少三个子影像pn。在实施例中,至少三个子影像pn子影像可为第一子影像p1、第二子影像p2与第三子影像p3。至少三个显示单元130可为第一显示单元1301、第二显示单元1302与第三显示单元1303,且显示单元130中的每一个包含电致变色组件131,且显示单元130中的每一个分别与处理单元120电连接。在实施例中,显示单元130中的任何一个显示单元130可显示子影像pn中的一或多个子影像,亦即一个显示单元130可以显示一个子影像pn,或是同时显示多个子影像pn。在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单元1301可显示第一子影像p1,第二显示单元1302可显示第二子影像p2,且第三显示单元1303可显示第三子影像p3;或者第一显示单元1301可显示第二子影像p2,第二显示单元1302可显示第三子影像p3,且第三显示单元1303可显示第一子影像p1。微控制器mcu与处理单元120及至少三个显示单元130电连接。其中,处理单元120分别根据各子影像pn的眩光值控制微控制器mcu,使mcu微控制器分别调整对应显示各子影像pn的各显示单元130的各电致变色组件131,以调整各电致变色组件131的变色程度。在实施例中,假如存在分别为第一子影像p1、第二子影像p2与第三子影像p3的三个子影像pn,且存在分别为包含第一电致变色组件1311的第一显示单元1301、包含第二电致变色组件1312的第二显示单元1302与包含第三电致变色组件1313的第三显示单元1303的三个显示单元130。其中,第一显示单元1301显示第一子影像p1,第二显示单元1302显示第二子影像p2,第三显示单元1303显示第三子影像p3。其中,当第一子影像p1的眩光值假设为sngap1、第二子影像p2的眩光值假设为sngap2、且第三子影像p3的眩光值假设为sngap3,且数值为sngap1>sngap2>及sngap3时,则微控制器mcu分别调整第一显示单元1301、第二显示单元1302及第三显示单元1303,使得第一电致变色组件1311的变色程度>第二电致变色组件1312的变色程度>第三电致变色组件1313的变色程度。或者,承上所述,当第一子影像p1的眩光值假设为sngap1、第二子影像p2的眩光值假设为sngap2、且第三子影像p3的眩光值假设为sngap3,预先设定的眩光值的阈值为sngapre,且仅各子影像的眩光值中,仅sngap2>sngapre时,则微控制器mcu仅调整显示第二子影像p2的显示单元130内的第二电致变色组件1312的变色程度。实例2承上所述,在实例2中,移动装置111为车辆,分别为第一显示单元1301、第二显示单元1302及第三显示单元1303的三个显示单元130分别取代车辆的左后视镜、中后视镜及右后视镜,且第一显示单元1301、第二显示单元1302及第三显示单元1303分别同时包含电致变色组件131与半透半反射镜132,且仅第二显示单元1302包含平面显示组件133。实例3承上所述,在实例3中,移动装置111为车辆,分别为第一显示单元1301、第二显示单元1302及第三显示单元1303的三个显示单元130分别取代车辆的左后视镜、中后视镜及右后视镜,且第一显示单元1301、第二显示单元1302及第三显示单元1303分别同时包含电致变色组件131与半透半反射镜132、及平面显示组件133。参照图7,其为本实用新型的抗眩光显示系统的实施例的设置示意图。如图所示,承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防眩光显示系统3进一步包含环境光检测器140。环境光检测器140可设置于移动装置111上,且侦测相反于移动装置111的行进方d1的光。在实施例中,当移动装置111为车辆,则环境光检测器140可设置于车辆的中后视镜上,并面向车辆的前挡风玻璃,以侦测与行进方向d2相反方向的第二光线l2。在一实施例中,眩光值可为通过自子影像pn获得的眩光光源强度与自环境光检测器140侦测到的第二光线l2的环境光强度的比值计算而得。在实施例中,眩光值为平均眩光值,所述平均眩光值为将通过自环境光检测器140侦测到的环境光强度与自子影像pn获得的眩光光源强度计算而得的眩光值、以及自摄影单元110所获得的眩光值取平均而得,或者,眩光值是加权眩光值,所述平均眩光值为将通过自环境光检测器140侦测到的环境光强度与自子影像pn获得的眩光光源强度计算而得的眩光值、以及自摄影单元110所获得的眩光值进行加权计算而得。参照图8,其为本实用新型的抗眩光显示系统的实施例的摄影单元的设置示意图。如图所示,摄影单元110设置于行动装置111的后侧,且向相反于行进方向d1的方向拍摄母影像pm。参照图9,其为本实用新型的抗眩光显示系统的实施例的摄影单元的设置示意图。图9(a)与(b)部分分别描述中后视镜与本实用新型的设置于行动装置111的后侧的摄影单元110的水平拍摄全视角h-fov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摄影单元110的水平拍摄全视角h-fov远大于习知的中后视镜的水平拍摄全视角h-fov,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抗眩光显示系统对于用户u提供更广大的视角,进而提升实际使用时的安全性。举例而言,摄影单元110所拍摄到的影像可以是不被车辆的a柱、b柱或c柱所遮蔽的影像。参照图10,其为本实用新型的抗眩光显示系统的一实施例的摄影单元的设置示意图。如图所示,摄影单元110可包括至少一个光学影像传感器220、至少一个镜头组件210、至少一个通光调变组件230以及微控制器mcu2。各个光学影像传感器220位于光线的行进方向;各个镜头组件210位于光线的行进方向及各光学影像传感器220的前方,且镜头组件210的光轴和光学影像传感器220的感测面的中心法线重迭,并使光线聚焦于光学影像传感器220;各个通光调变组件230位于光线的行进方向,各通光调变组件230根据控制信号改变其穿透率,以遮断光线的行进路径或使光线穿透各通光调变组件230;微控制器mcu2电性连接各通光调变组件230及根据用户命令发出控制信号至各通光调变组件230。透过通光调变组件230的设置,控制进入镜头组件210的进光量或控制光学影像传感器220的成像时间,能够进一步辅助减少眩光产生,并且能根据使用者的需求中断或进行光学影像传感器220的拍摄。在此,详细说明微处理器mcu2的控制各通光调变组件230的流程如下:(1)当用户不需光学影像传感器220拍摄时,使用者下达使用者命令至微控制器mcu2,微控制器mcu2根据使用者命令发出具有第一电压的控制信号至各通光调变组件230,而第一电压为正电压,各通光调变组件230从而降低其穿透率,以遮断光线的行进路径,使各光学影像传感器220无法接收到光线而未进行拍摄及成像。(2)当用户需要光学影像传感器220拍摄时,使用者下达使用者命令至微控制器mcu2,微控制器mcu2根据使用者命令发出具有第二电压的控制信号至各通光调变组件230,各通光调变组件230从而升高其穿透率,使光线穿透各通光调变组件230,各光学影像传感器220接收到光线而开始进行拍摄及成像;此外,也能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调整第一电压的数值,使各通光调变组件230的部份光线穿透,而非完全遮挡光线进入各光学影像传感器。参照图11,其为本实用新型的摄影单元的实施例的通光调变组件的示意图。图11(a)部分为本实用新型的摄影单元的实施例的通光调变组件的层状结构图。如图11(a)部分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单个通光调变组件230包括第一基板231、第一透明导电层232、辅助电极层233、电解质层234、电致变色层235、第二透明导电层236、第二基板237以及密封结构。第一透明导电层232设置于第一基板231上,辅助电极层233设置于第一透明导电层232上,电解质层234设置于辅助电极层233上,电致变色层235设置于电解质层234上,第二透明导电层236设置于电致变色层235上,第二基板237设置于第二透明导电层236上;密封结构设置于第一基板231和第二基板237之间,并围绕辅助电极层233、电解质层234以及电致变色层235,以避免电解质层234的溶液流出。图11(b)部分为本实用新型的摄影单元110的实施例的通光调变组件230的横截面图。如图11(b)部分所示,通光调变组件230上可另外设置有u字型的电极239。电极239可利用金属薄片分别包覆第一基板231与第一透明导电层232及第二基板237与第二透明导电层236的端部形成。微控制器mcu2可经由导线240与电极239电性连接,从而提供电压至通光调变组件230。通光调变组件230可利用施加电压于电致变色层235使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所需的离子则由电解质层234提供,具体而言,当电致变色层235发生还原反应时,电致变色层235开始变为例如蓝色、绿色或黄色的颜色,电致变色层235的颜色则根据所需在前述列举的材料挑选而有各种颜色,从而达到阻挡光线的目的;当电致变色层235发生氧化反应时,电致变色层235开始变为透明无色,透明为使可见光波段穿透电致变色层235,使光线进入光学影像传感器220。也就是说,通光调变组件230的作用原理与电致变色组件131相同。参照图12,其为本实用新型的摄影单元110的实施例的配置图。其中,摄影单元110内的镜头组件210包含五片、六片、七片、八片、九片或十片具有屈折力的透镜,优选地可包含五片、六片或七片具有屈折力的透镜。如图所示,为利于解释,假设简化镜头组件210为三片透镜,则通光调变组件230的摆放位置垂直于光线的行进方向,通光调变组件230位于镜头组件210之前,且通光调变组件230的第一基板231位于邻近镜头组件220的一侧。通光调变组件230的摆放方式无特别限定,仅要通光调变组件230位于镜头组件210之前即可。在实施例中,镜头组件210包含的透镜由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且镜头组件满足下列条件:0.1≦intl/hos≦0.95;其中,hos为最远离成像面的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光学影像传感器的感测面)在光轴上的距离;intl为最远离成像面的透镜的物侧面至最接近成像面的透镜的像侧面在光轴上的距离。在部分实施例中,镜头组件210包含五片具有屈折力的透镜,由物侧至像侧依序为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以及第五透镜,且镜头组件210满足下列条件:0.1≦intl/hos≦0.95;其中,hos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intl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第五透镜的像侧面在光轴上的距离。在部分实施例中,镜头组件210包含六片具有屈折力的透镜,由物侧至像侧依序为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以及第六透镜,且镜头组件10满足下列条件:0.1≦intl/hos≦0.95;其中,hos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intl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第六透镜的像侧面在光轴上的距离。在部分实施例中,镜头组件210包含七片具有屈折力的透镜,由物侧至像侧依序为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以及第七透镜,且镜头组件210满足下列条件:0.1≦intl/hos≦0.95;其中,hos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intl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第七透镜的像侧面在光轴上的距离。在部分实施例中,镜镜头组件210包含八片具有屈折力的透镜,由物侧至像侧依序为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以及第八透镜,且镜头组件210满足下列条件:0.1≦intl/hos≦0.95;其中,hos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intl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第八透镜的像侧面在光轴上的距离。在部分实施例中,镜头组件210包含九片具有屈折力的透镜,由物侧至像侧依序为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以及第九透镜,且镜头组件210满足下列条件:0.1≦intl/hos≦0.95;其中,hos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intl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第九透镜的像侧面在光轴上的距离。在部分实施例中,镜头组件210包含十片具有屈折力的透镜,由物侧至像侧依序为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第九透镜、以及第十透镜,且镜头组件210满足下列条件:0.1≦intl/hos≦0.95;其中,hos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intl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第十透镜的像侧面在光轴上的距离。第一光学实施例参照图13及图14,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摄影单元的镜头组件的第一光学实施例的配置图,图14为由左至右依序绘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光学实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光学畸变的曲线图。由图13可知,摄影单元110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211、光圈240、第二透镜212、第三透镜213、第四透镜214、第五透镜215、第六透镜216、红外线滤光片250、成像面221以及影像感测组件220。第一透镜211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面2111为凹面,其像侧面2112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且其物侧面2111具有二反曲点。第一透镜211的物侧面2111的最大有效半径的轮廓曲线长度以ars11表示,第一透镜211的像侧面2112的最大有效半径的轮廓曲线长度以ars12表示。第一透镜211的物侧面2111的1/2入射瞳直径(hep)的轮廓曲线长度以are11表示,第一透镜211的像侧面2112的1/2入射瞳直径(hep)的轮廓曲线长度以are12表示。第一透镜211在光轴上的厚度为tp1。第一透镜211的物侧面2111在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一透镜211的物侧面2111最近光轴的反曲点之间与光轴平行的水平位移距离以sgi111表示,第一透镜211的像侧面2112在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一透镜211的像侧面2112最近光轴的反曲点之间与光轴平行的水平位移距离以sgi121表示,其满足下列条件:sgi111=-0.0031mm;∣sgi111∣/(∣sgi111∣+tp1)=0.0016。第一透镜211的物侧面2111在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一透镜211的物侧面2112第二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之间与光轴平行的水平位移距离以sgi112表示,第一透镜211的像侧面2112于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一透镜211的像侧面2112第二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之间与光轴平行的水平位移距离以sgi122表示,其满足下列条件:sgi112=1.3178mm;∣sgi112∣/(∣sgi112∣+tp1)=0.4052。第一透镜211的物侧面2111最近光轴的反曲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以hif111表示,第一透镜211的像侧面2112在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一透镜211的像侧面2112最近光轴的反曲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以hif121表示,其满足下列条件:hif111=0.5557mm;hif111/hoi=0.1111。第一透镜211的物侧面2111第二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以hif112表示,第一透镜211的像侧面2112在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一透镜211的像侧面2112第二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以hif122表示,其满足下列条件:hif112=5.3732mm;hif112/hoi=1.0746。第二透镜212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面2121为凸面,其像侧面2122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且其物侧面2121具有一反曲点。第二透镜212的物侧面2121的最大有效半径的轮廓曲线长度以ars21表示,第二透镜212的像侧面2122的最大有效半径的轮廓曲线长度以ars22表示。第二透镜212的物侧面2121的1/2入射瞳直径(hep)的轮廓曲线长度以are21表示,第二透镜212的像侧面2122的1/2入射瞳直径(hep)的轮廓曲线长度以are22表示。第二透镜212于光轴上的厚度为tp2。第二透镜212的物侧面2121在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二透镜212的物侧面2121最近光轴的反曲点之间与光轴平行的水平位移距离以sgi211表示,第二透镜212的像侧面2122在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二透镜212的像侧面2122最近光轴的反曲点之间与光轴平行的水平位移距离以sgi221表示,其满足下列条件:sgi211=0.1069mm;∣sgi211∣/(∣sgi211∣+tp2)=0.0412;sgi221=0mm;∣sgi221∣/(∣sgi221∣+tp2)=0。第二透镜212的物侧面2121最近光轴的反曲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以hif211表示,第二透镜212的像侧面2122于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二透镜212的像侧面2122最近光轴的反曲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以hif221表示,其满足下列条件:hif211=1.1264mm;hif211/hoi=0.2253;hif221=0mm;hif221/hoi=0。第三透镜213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面2131为凹面,其像侧面2132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且其物侧面2131以及像侧面2132均具有一反曲点。第三透镜213的物侧面2131的最大有效半径的轮廓曲线长度以ars31表示,第三透镜213的像侧面2132的最大有效半径的轮廓曲线长度以ars32表示。第三透镜213的物侧面2131的1/2入射瞳直径(hep)的轮廓曲线长度以are31表示,第三透镜213的像侧面2132的1/2入射瞳直径(hep)的轮廓曲线长度以are32表示。第三透镜213在光轴上的厚度为tp3。第三透镜213的物侧面2131在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三透镜213的物侧面2131最近光轴的反曲点之间与光轴平行的水平位移距离以sgi311表示,第三透镜213的像侧面2132在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三透镜213的像侧面2132最近光轴的反曲点之间与光轴平行的水平位移距离以sgi321表示,其满足下列条件:sgi311=-0.3041mm;∣sgi311∣/(∣sgi311∣+tp3)=0.4445;sgi321=-0.1172mm;∣sgi321∣/(∣sgi321∣+tp3)=0.2357。第三透镜213的物侧面2131最近光轴的反曲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以hif311表示,第三透镜213的像侧面2132于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三透镜213的像侧面2132最近光轴的反曲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以hif321表示,其满足下列条件:hif311=1.5907mm;hif311/hoi=0.3181;hif321=1.3380mm;hif321/hoi=0.2676。第四透镜214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面2141为凸面,其像侧面2142为凹面,并皆为非球面,且其物侧面2141具有二反曲点以及像侧面2142具有一反曲点。第四透镜214的物侧面2141的最大有效半径的轮廓曲线长度以ars41表示,第四透镜214的像侧面2142的最大有效半径的轮廓曲线长度以ars42表示。第四透镜214的物侧面2141的1/2入射瞳直径(hep)的轮廓曲线长度以are41表示,第四透镜214的像侧面2142的1/2入射瞳直径(hep)的轮廓曲线长度以are42表示。第四透镜214在光轴上的厚度为tp4。第四透镜214的物侧面2141在光轴上的交点至第四透镜214的物侧面2141最近光轴的反曲点之间与光轴平行的水平位移距离以sgi411表示,第四透镜214的像侧面2142在光轴上的交点至第四透镜214的像侧面2142最近光轴的反曲点之间与光轴平行的水平位移距离以sgi421表示,其满足下列条件:sgi411=0.0070mm;∣sgi411∣/(∣sgi411∣+tp4)=0.0056;sgi421=0.0006mm;∣sgi421∣/(∣sgi421∣+tp4)=0.0005。第四透镜214的物侧面2141于光轴上的交点至第四透镜214的物侧面2141第二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之间与光轴平行的水平位移距离以sgi412表示,第四透镜214的像侧面2142在光轴上的交点至第四透镜214的像侧面2142第二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之间与光轴平行的水平位移距离以sgi422表示,其满足下列条件:sgi412=-0.2078mm;∣sgi412∣/(∣sgi412∣+tp4)=0.1439。第四透镜214的物侧面2141最近光轴的反曲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以hif411表示,第四透镜214的像侧面2142在光轴上的交点至第四透镜214的像侧面2142最近光轴的反曲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以hif421表示,其满足下列条件:hif411=0.4706mm;hif411/hoi=0.0941;hif421=0.1721mm;hif421/hoi=0.0344。第四透镜214的物侧面2141第二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以hif412表示,第四透镜214的像侧面2142在光轴上的交点至第四透镜214的像侧面2142第二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以hif422表示,其满足下列条件:hif412=2.0421mm;hif412/hoi=0.4084。第五透镜215具有正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面2151为凸面,其像侧面2152为凸面,并皆为非球面,且其物侧面2151具有二反曲点以及像侧面2152具有一反曲点。第五透镜215的物侧面的2151最大有效半径的轮廓曲线长度以ars51表示,第五透镜215的像侧面2152的最大有效半径的轮廓曲线长度以ars52表示。第五透镜215的物侧面2152的1/2入射瞳直径(hep)的轮廓曲线长度以are51表示,第五透镜215的像侧面2154的1/2入射瞳直径(hep)的轮廓曲线长度以are52表示。第五透镜215在光轴上的厚度为tp5。第五透镜215的物侧面2151在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五透镜215的物侧面2151最近光轴的反曲点之间与光轴平行的水平位移距离以sgi511表示,第五透镜215的像侧面2152在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五透镜215的像侧面2152最近光轴的反曲点之间与光轴平行的水平位移距离以sgi521表示,其满足下列条件:sgi511=0.00364mm;∣sgi511∣/(∣sgi511∣+tp5)=0.00338;sgi521=-0.63365mm;∣sgi521∣/(∣sgi521∣+tp5)=0.37154。第五透镜215的物侧面2151在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五透镜215的物侧面2151第二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之间与光轴平行的水平位移距离以sgi512表示,第五透镜215的像侧面2152在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五透镜215的像侧面2152第二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之间与光轴平行的水平位移距离以sgi522表示,其满足下列条件:sgi512=-0.32032mm;∣sgi512∣/(∣sgi512∣+tp5)=0.23009。第五透镜215的物侧面2151在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五透镜215的物侧面2151第三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之间与光轴平行的水平位移距离以sgi513表示,第五透镜215的像侧面2152于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五透镜215的像侧面2152第三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之间与光轴平行的水平位移距离以sgi523表示,其满足下列条件:sgi513=0mm;∣sgi513∣/(∣sgi513∣+tp5)=0;sgi523=0mm;∣sgi523∣/(∣sgi523∣+tp5)=0。第五透镜215的物侧面2151在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五透镜215的物侧面2151第四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之间与光轴平行的水平位移距离以sgi514表示,第五透镜215的像侧面2152在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五透镜215的像侧面2152第四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之间与光轴平行的水平位移距离以sgi524表示,其满足下列条件:sgi514=0mm;∣sgi514∣/(∣sgi514∣+tp5)=0;sgi524=0mm;∣sgi524∣/(∣sgi524∣+tp5)=0。第五透镜215的物侧面2151最近光轴的反曲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以hif511表示,第五透镜215的像侧面2152最近光轴的反曲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以hif521表示,其满足下列条件:hif511=0.28212mm;hif511/hoi=0.05642;hif521=2.13850mm;hif521/hoi=0.42770。第五透镜215的物侧面2151第二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以hif512表示,第五透镜215的像侧面2152第二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以hif522表示,其满足下列条件:hif512=2.51384mm;hif512/hoi=0.50277。第五透镜215的物侧面2151第三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以hif513表示,第五透镜215的像侧面2152第三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以hif523表示,其满足下列条件:hif513=0mm;hif513/hoi=0;hif523=0mm;hif523/hoi=0。第五透镜215的物侧面2151第四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以hif514表示,第五透镜215的像侧面2152第四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以hif524表示,其满足下列条件:hif514=0mm;hif514/hoi=0;hif524=0mm;hif524/hoi=0。第六透镜216具有负屈折力,且为塑料材质,其物侧面2161为凹面,其像侧面2162为凹面,且其物侧面2161具有二反曲点以及像侧面2162具有一反曲点。因此,可有效调整各视场入射于第六透镜216的角度而改善像差。第六透镜216的物侧面2161的最大有效半径的轮廓曲线长度以ars61表示,第六透镜216的像侧面2162的最大有效半径的轮廓曲线长度以ars62表示。第六透镜216的物侧面2161的1/2入射瞳直径(hep)的轮廓曲线长度以are61表示,第六透镜216的像侧面2162的1/2入射瞳直径(hep)的轮廓曲线长度以are62表示。第六透镜216在光轴上的厚度为tp6。第六透镜216的物侧面2161在光轴上的交点至第六透镜216的物侧面2161最近光轴的反曲点之间与光轴平行的水平位移距离以sgi611表示,第六透镜216的像侧面2162在光轴上的交点至第六透镜216的像侧面2162最近光轴的反曲点之间与光轴平行的水平位移距离以sgi621表示,其满足下列条件:sgi611=-0.38558mm;∣sgi611∣/(∣sgi611∣+tp6)=0.27212;sgi621=0.12386mm;∣sgi621∣/(∣sgi621∣+tp6)=0.10722。第六透镜216的物侧面2161在光轴上的交点至第六透镜216的物侧面2162第二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之间与光轴平行的水平位移距离以sgi612表示,第六透镜216的像侧面2162在光轴上的交点至第六透镜216的像侧面2162第二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之间与光轴平行的水平位移距离以sgi621表示,其满足下列条件:sgi612=-0.47400mm;∣sgi612∣/(∣sgi612∣+tp6)=0.31488;sgi622=0mm;∣sgi622∣/(∣sgi622∣+tp6)=0。第六透镜216的物侧面2161最近光轴的反曲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以hif611表示,第六透镜216的像侧面2162最近光轴的反曲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以hif621表示,其满足下列条件:hif611=2.24283mm;hif611/hoi=0.44857;hif621=1.07376mm;hif621/hoi=0.21475。第六透镜216的物侧面2161第二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以hif612表示,第六透镜216的像侧面2162第二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以hif622表示,其满足下列条件:hif612=2.48895mm;hif612/hoi=0.49779。第六透镜216的物侧面2161第三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以hif613表示,第六透镜216的像侧面2162第三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以hif623表示,其满足下列条件:hif613=0mm;hif613/hoi=0;hif623=0mm;hif623/hoi=0。第六透镜216的物侧面2161第四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以hif614表示,第六透镜216的像侧面2162第四接近光轴的反曲点与光轴间的垂直距离以hif624表示,其满足下列条件:hif614=0mm;hif614/hoi=0;hif624=0mm;hif624/hoi=0。红外线滤光片250为玻璃材质,其设置于第六透镜216及成像面221间且不影响光学成像模块的焦距。本实施例中,镜头组件210的焦距为f,镜头组件210的入射瞳直径为hep,镜头组件210的最大视角的一半为haf,其数值如下:f=4.075mm;f/hep=1.4;以及haf=50.001度与tan(haf)=1.1918。本实施例的镜头组件210中,第一透镜211的焦距为f1,第六透镜216的焦距为f6,其满足下列条件:f1=-7.828mm;∣f/f1│=0.52060;f6=-4.886;以及│f1│>│f6│。本实施例的镜头组件210中,第二透镜212至第五透镜215的焦距分别为f2、f3、f4、f5,其满足下列条件:│f2│+│f3│+│f4│+│f5│=95.50815mm;∣f1│+∣f6│=12.71352mm以及│f2│+│f3│+│f4│+│f5│>∣f1│+∣f6│。镜头组件210的焦距f与每一片具有正屈折力的透镜的焦距fp的比值ppr,镜头组件210的焦距f与每一片具有负屈折力的透镜的焦距fn的比值npr,本实施例的镜头组件210中,所有正屈折力的透镜的ppr总和为σppr=f/f2+f/f4+f/f5=1.63290,所有负屈折力的透镜的npr总和为σnpr=│f/f1│+│f/f3│+│f/f6│=1.51305,σppr/│σnpr│=1.07921。同时亦满足下列条件:∣f/f2│=0.69101;∣f/f3│=0.15834;∣f/f4│=0.06883;∣f/f5│=0.87305;∣f/f6│=0.83412。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211的物侧面2111至第六透镜216的像侧面2162间的距离为intl,第一透镜211的物侧面2111至成像面221间的距离为hos,光圈240至成像面221间的距离为ins,影像感测组件220有效感测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为hoi,第六透镜216的像侧面2162至成像面221间的距离为bfl,其满足下列条件:intl+bfl=hos;hos=19.54120mm;hoi=5.0mm;hos/hoi=3.90824;hos/f=4.7952;ins=11.685mm;以及ins/hos=0.59794。本实施例的镜头组件210中,在光轴上所有具屈折力的透镜的厚度总和为σtp,其满足下列条件:σtp=8.13899mm;以及σtp/intl=0.52477;intl/hos=0.917102。因此,当可同时兼顾系统成像的对比度以及透镜制造的良率并提供适当的后焦距以容置其他组件。本实施例的镜头组件210中,第一透镜211的物侧面2111的曲率半径为r1,第一透镜211的像侧面112的曲率半径为r2,其满足下列条件:│r1/r2│=8.99987。因此,第一透镜11的具备适当正屈折力强度,避免球差增加过速。本实施例的镜头组件210中,第六透镜216的物侧面2161的曲率半径为r11,第六透镜216的像侧面2162的曲率半径为r12,其满足下列条件:(r11-r12)/(r11+r12)=1.27780。因此,有利于修正镜头组件210所产生的像散。本实施例的镜头组件210中,所有具正屈折力的透镜的焦距总和为σpp,其满足下列条件:σpp=f2+f4+f5=69.770mm;以及f5/(f2+f4+f5)=0.067。藉此,有助于适当分配单一透镜的正屈折力至其他正透镜,以抑制入射光线行进过程显著像差的产生。本实施例的镜头组件210中,所有具负屈折力的透镜的焦距总和为σnp,其满足下列条件:σnp=f1+f3+f6=-38.451mm;以及f6/(f1+f3+f6)=0.127。因此,有助于适当分配第六透镜216的负屈折力至其他负透镜,以抑制入射光线行进过程显著像差的产生。本实施例的镜头组件210中,第一透镜211与第二透镜212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in12,其满足下列条件:in12=6.418mm;in12/f=1.57491。藉此,有助于改善透镜的色差以提升其性能。本实施例的镜头组件210中,第五透镜215与第六透镜216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in56,其满足下列条件:in56=0.025mm;in56/f=0.00613。因此,有助于改善透镜的色差以提升其性能。本实施例的镜头组件210中,第一透镜211与第二透镜212在光轴上的厚度分别为tp1以及tp2,其满足下列条件:tp1=1.934mm;tp2=2.486mm;以及(tp1+in12)/tp2=3.36005。因此,有助于控制镜头组件210制造的敏感度并提升其性能。本实施例的镜头组件210中,第五透镜215与第六透镜216在光轴上的厚度分别为tp5以及tp6,前述两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in56,其满足下列条件:tp5=1.072mm;tp6=1.031mm;以及(tp6+in56)/tp5=0.98555。因此,有助于控制镜头组件210制造的敏感度并降低系统总高度。本实施例的镜头组件210中,第三透镜213与第四透镜214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in34,第四透镜214与第五透镜215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为in45,其满足下列条件:in34=0.401mm;in45=0.025mm;以及tp4/(in34+tp4+in45)=0.74376。因此,有助于层层微幅修正入射光线行进过程所产生的像差并降低系统总高度。本实施例的镜头组件210中,第五透镜215的物侧面2151在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五透镜215的物侧面2151的最大有效半径位置在光轴的水平位移距离为inrs51,第五透镜215的像侧面2152在光轴上的交点至第五透镜215的像侧面2152的最大有效半径位置在光轴的水平位移距离为inrs52,第五透镜215在光轴上的厚度为tp5,其满足下列条件:inrs51=-0.34789mm;inrs52=-0.88185mm;│inrs51∣/tp5=0.32458以及│inrs52∣/tp5=0.82276。因此,有利于镜片的制作与成型,并有效维持其小型化。本实施例的镜头组件210中,第五透镜215的物侧面2151的临界点与光轴的垂直距离为hvt51,第五透镜215的像侧面2152的临界点与光轴的垂直距离为hvt52,其满足下列条件:hvt51=0.515349mm;hvt52=0mm。本实施例的镜头组件210中,第六透镜216的物侧面2161在光轴上的交点至第六透镜216的物侧面2161的最大有效半径位置在光轴的水平位移距离为inrs61,第六透镜216的像侧面2162在光轴上的交点至第六透镜216的像侧面2162的最大有效半径位置在光轴的水平位移距离为inrs62,第六透镜216在光轴上的厚度为tp6,其满足下列条件:inrs61=-0.58390mm;inrs62=0.41976mm;│inrs61∣/tp6=0.56616以及│inrs62∣/tp6=0.40700。因此,有利于镜片的制作与成型,并有效维持其小型化。本实施例的镜头组件210中,第六透镜216的物侧面2161的临界点与光轴的垂直距离为hvt61,第六透镜216的像侧面2162的临界点与光轴的垂直距离为hvt62,其满足下列条件:hvt61=0mm;hvt62=0mm。本实施例的镜头组件210中,其满足下列条件:hvt51/hoi=0.1031。因此,有助于摄影单元的外围视场的像差修正。本实施例的镜头组件210中,其满足下列条件:hvt51/hos=0.02634。因此,有助于摄影单元的外围视场的像差修正。本实施例的镜头组件210中,第二透镜212、第三透镜213以及第六透镜216具有负屈折力,第二透镜212的色散系数为na2,第三透镜213的色散系数为2na3,第六透镜216的色散系数为na6,其满足下列条件:na6/na2≦1。因此,有助于镜头组件210色差的修正。本实施例的摄影单元110中,在结像时的tv畸变为tdt,结像时的光学畸变为odt,其满足下列条件:tdt=2.124%;odt=5.076%。本实施例的镜头组件210中,ls为12mm,phia为2倍ehd62=6.726mm(ehd62:第六透镜216像侧面2162的最大有效半径),phic=phia+2倍th2=7.026mm,phid=phic+2倍(th1+th2)=7.426mm,th1为0.2mm,th2为0.15mm,phia/phid为0.9057,th1+th2为0.35mm,(th1+th2)/hoi为0.035,(th1+th2)/hos为0.0179,2倍(th1+th2)/phia为0.1041,(th1+th2)/ls为0.0292。再配合参照下列表一以及表二。表一、第一光学实施例透镜数据表二、第一光学实施例的非球面系数依据表一及表二可得到下列轮廓曲线长度相关的数値:表一为第一光学实施例详细的结构数据,其中曲率半径、厚度、距离及焦距的单位为mm,且表面0-16依序表示由物侧至像侧的表面。表二为第一光学实施例中的非球面数据,其中,k表非球面曲线方程式中的锥面系数,a1-a20则表示各表面第1-20阶非球面系数。此外,以下各光学实施例表格乃对应各光学实施例的示意图与像差曲线图,表格中数据的定义皆与第一光学实施例的表一及表二的定义相同,在此不加赘述。再者,以下各光学实施例的机构组件参数的定义皆与第一光学实施例相同。第二光学实施例参照图15及图16,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摄影单元的镜头组件的第二光学实施例的配置图,图16为由左至右依次绘制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光学实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光学畸变的曲线图。由图15可知,摄影单元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11、第二透镜12、第三透镜13、光圈40、第四透镜14、第五透镜15、第六透镜16以及第七透镜17、红外线滤光片50、成像面21以及影像感测组件20。配合参照下列表三以及表四。表三、第二光学实施例透镜数据表四、第二光学实施例的非球面系数依据表三及表四可得到下列条件式数値:依据表三及表四可得到下列条件式数値:依据表一及表二可得到下列轮廓曲线长度相关的数値:依据表三及表四可得到下列条件式数値:第三光学实施例参照图17及图18,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摄影单元的镜头组件的第三光学实施例的配置图,图18为由左至右一次绘制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光学实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光学畸变的曲线图。由图17可知,摄影单元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11、第二透镜12、第三透镜13、光圈40、第四透镜14、第五透镜15、第六透镜16、红外线滤光片50、成像面21以及影像感测组件20。配合参照下列表五以及表六。表五、第三光学实施例透镜数据表六、第三光学实施例的非球面系数依据表五及表六可得到下列条件式数値:依据表五及表六可得到下列轮廓曲线长度相关的数値:依据表五及表六可得到下列条件式数値:第四光学实施例参照图19及图20,图19为本实用新型的摄影单元的镜头组件的第四光学实施例的配置图,图20为由左至右依次绘制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光学实施例的球差、像散以及光学畸变的曲线图。由图19可知,摄影单元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含第一透镜11、第二透镜12、第三透镜13、光圈40、第四透镜14、第五透镜15、红外线滤光片50、成像面21以及影像感测组件20。配合参照下列表七以及表八。表七、第四光学实施例透镜数据表八、第四光学实施例的非球面系数依据表七及表八可得到下列条件式数値:依据表七及表八可得到下列轮廓曲线长度相关的数値:依据表七及表八可得到下列条件式数値:接着,在下文中,针对本实用新型的防眩光显示系统的眩光值的计算进行详细的说明。实例4参照图21,其为本实用新型的抗眩光显示系统的眩光值的计算流程示意图。参照图22,其为本实用新型的抗眩光显示系统的实例4的影像。参照图23至图26,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抗眩光显示系统的实例4的撷取示意图。参照图27,其为本实用新型的抗眩光显示系统的实例4的压缩数组示意图。其中,图22(a)、(b)及(c)部分分别代表本实用新型的抗眩光显示系统的实例4的母影像pm、感兴趣区域roi以及子影像pn;图25(a)、(b)及(c)部分分别代表本实用新型的抗眩光显示系统的实例4的原始影像、撷取影像、及压缩影像。在实例4中,移动装置111为车辆,一个摄影单元110设置在车辆的后挡风玻璃的上部。第一显示单元1301、第二显示单元1302及第三显示单元1303的三个显示单元130分别取代车辆的左后视镜、中后视镜及右后视镜。第一显示单元1301、第二显示单元1302及第三显示单元130分别同时包含电致变色组件131、半透半反射镜132、及平面显示组件133。其中,第一显示单元1301、第二显示单元1302及第三显示单元1303的三个显示单元130分别依序对应显示第一子影像p1、第二子影像p2及第三子影像p3。在步骤s10中,本实用新型的防眩光显示系统启动。搭配参照图22,摄影单元110向车辆的行进方向的相反方向拍摄母影像pm。在步骤s20中,进行影像前处理。根据摄影单元110的曝光时间及增益设定拍摄母影像pm,且同时根据使用者u的身高,选择母影像pm内的感兴趣区域roi,并分割感兴趣区域roi为子影像pn,再进行影像压缩,以减少计算眩光值所需占用的处理单元120的资源及计算所需的时间。其中,当使用者u的身高较高时,为了对应使用者u的眼睛高度,因此感兴趣区域roi在母影像pm中的位置较高,而当使用者u的身高较矮时,感兴趣区域roi在母影像pm中的位置则相应较低。如图23所示,母影像pm中可自由选择任意感兴趣区域roia,举例而言,当使用者u的身高为180公分时,可选择感兴趣区域roi1;而当使用者u的身高为160公分时,可选择感兴趣区域roi2。如图24所示,子影像pn可包含感兴趣区域roi的全部或一部分。与摄影单元110电连接的处理单元120将母影像pm进行分割,并获得三个子影像pn。三个子影像pn分别为第一子影像p1、第二子影像p2及第三子影像p3,且进一步选择对应于左后视镜的第一子影像p1作为眩光值计算的实例。搭配参照图25(a)部分,其为本实用新型的抗眩光显示系统的实例4的第一子影像p1的原始影像。其中,由摄影单元110撷取的原始影像i0的像素值可依据摄影单元110本身的拍摄功能而改变,例如为1280x720像素。搭配参照第25图(b)部分,其系将第25图(a)部分所示的影像使用第26图所示的撷取示意图进行撷取而得。如图所示,其仅撷取原始影像i0的中间部分而获得撷取影像i1。例如,仅撷取1280x720像素的影像的中间部分,而获得1280x410像素数组的撷取影像i1。搭配参照图25(c)部分,其将图25(b)部分所示的影像以图27所示的压缩数组示意图进行压缩而得。以重制撷取影像i1为较低分辨率的压缩影像i2。例如,将块基定义为65x58像素/块,因此,具有较高分辨率1280x410像素数组的撷取影像i1压缩为具有较低分辨率19x7像素数组的压缩影像i2,其中,压缩方式为将1280像素除上68等于19像素,而将410像素除上58则等于7像素。在步骤s30中,根据步骤s20中所述的曝光时间及增益设定,来调整预设的第一阈值,以快速地初步判定压缩影像i2中的眩光光源与环境光光源,同样,在感兴趣区域roi中定义空间域。定义空间域的方法包含,但不限于,找到亮度值大于第一阈值的压缩影像i2中的眩光区域l,并将其用于计算眩光,而扣除眩光区域l的压缩影像i2的区域,则定义为环境光区域b,并用以计算环境光。举例而言,于压缩影像i2区依照亮度由暗到亮分为255个等级时,第一阈值可定义为150,亮度大于或等于150的区域为眩光区域l,而亮度小于150的区域则为环境光区域b。或者,定义空间域的方法为计算压缩影像i2的平均亮度,而将亮度超过平均亮度的1.5倍、2倍、2.5倍或更高的压缩影像i2的区域定义为眩光区域l,并将非眩光区域l的压缩影像i2的区域定义为环境光区域b。其中,定义时间域为继续3帧。在步骤s40中,确认步骤s30中是否已分别获得眩光区域l与环境光区域b。若是,则接续进行步骤s50;若否,则返回s30步骤,来获得眩光区域l与环境光区域b。例如,当压缩影像i2内的区域中,没有任何区域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则降低第一阈值;或者没有任何区域小于第一阈值时,则提高第一阈值。在步骤s50中,依据定义的眩光区域l与环境光区域b,计算眩光值snga。在步骤s60中,将眩光值snga与第二阈值进行比较。若眩光值snga小于第二阈值,则本实用新型的防眩光显示系统不作动(如步骤s61所示);若眩光值snga大于第二阈值,则接续进行步骤s70。在步骤s70中,根据眩光值snga与第二阈值之间的差值,使微控制器mcu调整显示眩光值snga大于第二阈值的第一子影像p1的第一显示单元1301内的电致变色组件131的变色程度。其中,眩光值snga的计算方式如下所述:参照图28至图29,其系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抗眩光显示系统的眩光值的投影关系坐标图。眩光值snga的定义为:其中,t=tan(α);以及h=tan(β)。其中,如图28及图29所示,眩光光源位置参数为像素坐标(x,y)逆投影的投影坐标,(projectioncoordinate,(t’,h’))分别为横向与纵向投影坐标值,以及(projectioncoordinate,(t,h))分别为横向与纵向正切函数值,参考投影距离为d’。其中,j(t,h;i,j)与j(t,h;l,m)是雅可比(jacobi)投影坐标转换函数(如图29所示),为像素坐标x与y的函数,因此,可通过已知的(x,y)坐标,反推t轴、h轴及r轴上的原始坐标。眩光区域l系对应于眩光光源ll,而索引(i,j)是其像素的坐标。环境光区域b系对应于环境光光源,而索引(l,m)是其像素的坐标。其中,索引(i,j)及索引(l,m)皆定义在影像画素数组范围内,且非索引(l,m)的区域即为索引(l,m)的区域,也就是说索引(i,j)及索引(l,m)组成像素坐标x与y,并且对数函数基底为索引区域像素数。其中,δi·δj和δl·δm是像素的采样区域,它是镜头拍摄在给定距离的采样区域(例如5m处),投影于图像传感器的像素数,与水平拍摄全视角h-fov有关,在镜头和传感器的光学规格参数固定后,成为一个常数固定不变。为了减少计算量或加快计算速度,可以将母影像重新计算为较低分辨率的重制影像,例如母影像为1920x1080画素数组影像,可选择的,例如将母影像重制为19x7画素数组低分辨率影像。vl(i,j)是眩光光源ll的亮度值(单位是cd/m2),代表的是其对应于摄影单元110的亮度。vb(l,m)是环境光光源的亮度值(单位是cd/m2),代表的是其对应于摄影单元110的亮度。眩光光源位置加权函数q(t,h)是观察者视场中眩光光源ll位置的加权函数。因此,基于投影关系,可通过已知的(x,y)坐标,反推t轴、h轴及r轴上的原始坐标。基于实际使用状况的生理学评估,观察者对于距离5m距离的眩光光源感受到最明显的视觉影响,距离>5m之外,眩光强度因距离因素开始衰减,而,距离<5m之内,因观察角度因素,该眩光光源逐渐隐没于视野边缘,敏感度因此而逐步衰减,因此基于d’=5m距离的眩光光源建立眩光光源位置加权函数q(t,h)。对于观察者而言,眩光光源的亮度在视野中不同位置,具有不同的敏感度,依据以下测量方法,可以测得敏感度分布关系。参照图28,首先在一个距离观察者为5m的平面上设置一个标准光源,视张角为0.1°,以一个恒定亮度点亮,并且模拟昏暗的视野背景,设定背景亮度为34cd/m2条件下,设置一个待测光源,用以模拟眩光光源,待测光源距离标准光源在每隔一定距离位置上被点亮,并调整亮度,当观察者直视标准光源时,观察得到余光中的待测光源强度,并认为待测光源强度与标准光源相同时,该待测光源强度对标准光源强度比值定义为眩光光源位置加权值函数q(t,h)(如表九所示)。表九、光源位置加权值函数q(t,h)基于母影像系以单一镜头取像,没有几何三角关系用以计算光源距离,根据评估在5m±3m范围取像结果用于计算snga,其误差仍然可以容忍,故假设影像逆投影到d’=5m远的平面上,依据此逆投影几何关系,反推t轴、h轴及r轴上的原始坐标,据此,投影坐标(t’,h’)分别是物空间中被观测物投影于传感器坐标(x,y)平面上,每个像素所对应的逆投影于d’=5m处平面的水平和垂直坐标值(t’,h’),像素坐标(x,y)可以从压缩影像i2(如第25图(c)部分所示)的像素数组获得。实例5以下示例演示依据第二阈值,用于决定是否启动电致变色组件,第二阈值以snga进行定义,本示例定义第二阈值s2=snga10,同样第二阈值为10,如果所拍摄的影像所计算得到snga>10,则启动电致变色组件。值得注意的是第二阈值s2设定为snga10是为一个依据统计多数观察者认为眩光刺眼的参考值,但是实际应用时,仍可依据个人喜好进行设定调整。第一步:摄影单元110拍摄母影像pm(如图30(a)部分所示)取像规格:水平视野h-fov=135°影像规格规为1280x720色彩描述为yuv影像格式第二步:将原始影像p去除uv数据,取得灰阶影像(如图30(b)部分所示),计算较低分辨率(19x7)像素数组,依据各网格计算平均值(如图31(a)部分所示),取得较低分辨率(19x7)像素数组(如图31(b)部分所示),其中对应的灰阶亮度值参照表十。表十、较低分辨率(19x7)像素数组每个像素亮度值272525363333384143474146404029282626233167324871676878808510070616048463330263642526584127132129135134111120114108110695144415862728716114922723622215413715022923516411297686553607081991452192282201551391511821821489782715532384858761221351421411391151131141311411118663523138558211615821824020014712412016320616699725138第三步:基于简化计算以及容易理解的理由,简化以下条件:归一化镜头有效焦距为1单位长度,并依此单位长度定义影像尺寸,这使得影像像素点中心横坐标与纵坐标可以直接对应正切函数值,并假设影像逆投影没有影像畸变(distortion),这使得雅可比投影坐标转换函数为1:1线性关系。先设定第一阈值为s1=平均值+50,并设定环境光亮度范围≦平均值+20,依据表九,计算亮度平均值为averagepixelvalue=95.9,亮度值>145.9范围定义为眩光区域l,用以计算眩光;亮度值<115.9范围定义为环境光区域b,用以计算环境光;故假设影像逆投影到5m远的平面上,h_fov135度(如图28及图29所示);依据影像规格;镜头有效焦距长=1单位长度;水平视野h-fov=135°;影像宽=2.49x2=4.98单位长度;影像高=2.49x(720/1280)x2=2.8单位长度;计算得较低分辨率19x7母影像;每个像素中心对到投影平面上的像素坐标值(如第32图所示)。因为计算snga所根据的基础为光源至传感器的投影关系,如图28及图29所示),所以必须计算每个像素的逆投影关系,基于母影像是以单一镜头取像,没有几何三角关系用以计算光源距离,根据评估在5m±3m范围取像结果用于计算snga,其误差仍然可以容忍;该取像距离用於计算δx·δy,基于影像没有畸变的假设,故为一个定值,并且于分子分母进行约分相消,并基于相同假设,投影影像的雅可比投影坐标转换函数为1∶1线性关系,故简化影像计算为取用像素坐标所对应正切函数值。表十一、计算q(t,h)2x(1+t2+h2)部分示例。000.270.540.81.071.331.581.852.112.38012.26.31855.2126.8261.5558.5934.51606.30.435.430.962.4162414.99591807.33232.25177.37626.50.81025767.99781542.53036.55599.99730.815622.423016.432731.91.21786313178.513235.916847.922952.233401.134198.862296.787022.5109513表十二、计算(1+t2+h2)3/2部分示例000.270.540.81.071.331.581.852.112.38011.1151.4732.13.1484.6166.5459.31412.73617.2160.41.2491.3731.7542.4153.5065.0216.9999.82413.30117.8390.82.12.2462.693.4434.6556.3038.42011.40515.04219.7531.23.8113.9894.5215.4056.7958.64410.97614.20918.123.083依据公式(1)计算得到本影像的snga值=14.64,因该值大于第二阈值,故启动电致变色组件,以降低后视镜的眩光反射量。在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成像系统,所述成像系统包含上述的防眩光显示系统。其中,所述成像系统可应用于电子便携设备、电子穿戴式装置、电子监视装置、电子信息装置、电子通讯装置、机器视觉装置或车用电子装置等各种领域。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当前第1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