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92377发布日期:2019-12-03 17:17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处理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照相成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拆卸地安装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中的处理盒。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处理盒包括相互连接的显影单元和成像单元,其中,显影单元中可旋转地安装有显影件,成像单元中可旋转地安装有成像件,在处理盒成像时,显影件和成像件接触。一般的,显影件表面由弹性材料制成,成像件表面覆盖有光敏材料,当处理盒不需要成像时,如果显影件仍然与成像件保持接触,那么成像件表面可能会出现被显影件表面携带的显影剂污染,同时,显影件的弹性材料可能会由于长时间的压迫而变形,进而影响到处理盒后续的成像质量。

为避免上述缺陷的产生,现有的处理盒中设置有可分离显影单元和成像单元的分离结构,在显影单元和成像单元分离的同时,显影件与感光件也相互分离,当处理盒需要再次成像时,显影件和感光件再次结合。

已知的,如欧洲专利ep1977289中的记载,分离结构包括均可从成像设备内设置的施力件接收作用力的第一力接收部75和第二力接收部70,其中,响应于第一力接收部75所接收的作用力,第二力接收部70可在缩回显影单元内的缩回位置以及突出显影单元的突出位置之间移动,当第二力接收部70位于突出位置时,可接收施力件施加的作用力,进而迫使显影单元和成像单元分离。

上述结构虽然可有效保证第二力接收部70接收到分离力,但第二力接收部70从缩回位置到达突出位置的力来自于第一力接收部75的运动,而向第一力接收部75施加作用力的施力件不同于向第二力接收部70施加作用力的施力件,也就是说,成像设备内同时设置两个施力件,以分别对第一力接收部75和第二力接收部70施加作用力,且成像设备内还需设置分别控制两个施力件的控制装置,此种设计并不利于成像设备的小型化,尤其是彩色成像设备中,多个施力件及其控制装置的设置将不得不增大成像设备的体积及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处理盒,通过重新设计所述分离机构,以减少施力件的数量,进而简化成像设备结构,促使其小型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处理盒,可拆卸地安装至成像设备,处理盒包括可相对转动的显影单元和成像单元以及可移动地安装在其中的分离力接收机构,显影单元包括显影框架、可旋转地安装在显影框架中的显影件,成像单元包括成像框架以及可旋转地安装在成像框架中的成像件,分离力接收机构包括可用于接收分离力的分离力接收件,该分离力用于分离显影件和成像件;分离力接收件包括多个相互结合的活动件,其中一个活动件用于接收分离力,一个活动件用于将分离力传递至显影框架。

在处理盒安装和拆卸的过程中,分离力接收件具有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在第一状态和第三状态,分离力接收件不被锁定,不能接收分离力;在第二状态,分离力接收件被锁定,并可接收分离力。

分离力接收件包括可相对运动的第一活动件和第二活动件,第一活动件用于接收分离力,第二活动件用于将分离力传递至显影框架。

在第一状态和第三状态,第一活动件均倾斜,且第一活动件在第一状态的倾斜方向与第一活动件在第三状态的倾斜方向相反。

第一活动件可绕旋转轴线l4旋转,第二活动件可绕旋转轴线l5旋转,所述旋转轴线l4、l5相互平行,且旋转轴线l4还与显影件的旋转轴线l1或者成像件的旋转轴线l2平行。

沿处理盒的上下方向,第一活动件和第二活动件的旋转中心不在一条直线上。

第一活动件包括第一力传递部、第一力接收部以及连接第一力传递部和第一力接收部的第一连接部,其中,第一力接收部用于接收外部作用力,第一力传递部用于将外部作用力传递出去。

第一力传递部包括第一旋转部、在第一旋转部的表面相邻设置的第一力传递面和翻转面,优选的,翻转面为弧面。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分离力接收机构被重新设计,当分离力接收机构被安装至成像设备的主体时,仅需要一个施力件施加分离力,不同于现有处理盒中的分离机构需要成像设备中设置两个施力件,因而,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处理盒所适用的成像设备的结构得到简化,成本得以降低,更容易实现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a和图1b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处理盒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处理盒准备安装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处理盒中驱动端实施例一的部分部件分解示意图。

图4a和图4b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处理盒中实施例一的分离力接收件的立体图。

图5a和图5b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处理盒中实施例一的分离力接收件处于第一状态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6a、图6b和图6c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处理盒中实施例一的分离力接收件处于第二状态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7a和图7b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处理盒中实施例一的分离力接收件处于第三状态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处理盒中驱动端实施例二的部分部件分解示意图。

图9a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处理盒中实施例二的第一活动件的立体图。

图9b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处理盒中实施例二的第二活动件的立体图。

图10a、图10b和图10c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处理盒在被安装过程中,实施例二的分离力接收件的运动过程示意图。

图11a和图11b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处理盒在被安装至预定位置后,实施例二的分离力接收件接收分离力时状态示意图。

图12a和图12b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处理盒在被取出过程中,实施例二的分离力接收件的运动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图1a和图1b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处理盒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处理盒准备安装时的状态示意图。

如图所示,处理盒100包括可相对转动的显影单元1和成像单元2、分别位于处理盒两个纵向末端的第一端盖3和第二端盖4、以及分别可旋转地安装在显影单元1和成像单元2中的显影件11和感光件21,其中,感光件21暴露在外。

为方便下文的描述,在此定义处理盒100的长度方向为左右方向,显影单元1和成像单元2的结合方向为前后方向,感光件21的暴露方向为上下方向,更具体的,第一端盖3所在的一侧为处理盒100的左方,第二端盖4所在的一侧为处理盒100的右方,显影单元1所在的一侧为处理盒100的前方,成像单元2所在的一侧为处理盒100的后方,安装有感光件21的一侧为处理盒100的上方,未安装有感光件21的一侧为处理盒100的下方。

显影单元1包括显影框架10以及安装在显影单元右方的第一动力接收件12,成像单元2包括成像框架20以及安装在成像单元右方的第二动力接收件22,显影件11和成像件21分别可旋转地安装在显影框架10和成像框架20中;当处理盒100被安装至成像设备后,第一动力接收件12和第二动力接收件22将分别与成像设备中设置的动力输出件结合,并在动力输出件的驱动下开始旋转,其中,第一动力接收件12绕旋转轴线l3旋转,并将驱动力传递至显影件11使得显影件11旋转,第二动力接收件22绕旋转轴线l1旋转,并将驱动力传递至成像件21使得成像件21旋转。

如图2所示,处理盒100以倒置的方式被安装,即安装有成像件21的一侧(上方)被放置在下部的方式进行安装,然后处理盒100被向前方推动直至到达预定安装位置,沿处理盒100的前后方向,成像设备还设置有用于加强整体强度的加强板b,也就是说,处理盒100在沿着前后方向运动时,必然要经过加强板b。

实施例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处理盒中驱动端实施例一的部分部件分解示意图;图4a和图4b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处理盒中实施例一的分离力接收件的立体图。

如图3所示,显影件11的右方末端安装有用于接收第一动力接收件12的驱动力的显影件齿轮111,处理盒100还包括分别用于保护第一动力接收件12的护盖13和支撑第一动力接收件12的支架14、以及可移动地安装在其中的分离力接收机构6和解锁机构7,其中,分离力接收机构6和解锁机构7以可脱离的方式结合,因而,分离力接收机构6具有锁定状态以及被解锁机构7解锁的解锁状态。

当分离力接收机构6处于锁定状态(第一状态)时,分离力接收机构6的至少一部分缩回至处理盒100内,此时,分离力接收机构6不会与成像设备发生干涉;当分离力接收机构6处于解锁状态时,分离力接收机构6的至少一部分伸出至处理盒100之外,此时,分离力接收机构6处于可接收来自成像设备的分离力的第二状态,在将显影单元1和成像单元2分离的同时使得显影件11和成像件21分离;当分离力接收机构6位于第一状态时,分离力接收机构6被锁定,不同于现有处理盒中的分离机构,如果有外力触碰到了第一力接收部75,那么第二力接收部70就会伸出,此时第二力接收部70有被折断的风险,而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分离力接收机构6即使受到外力作用也不会伸出。

解除分离力接收机构6被锁定的力来自于解锁机构7,而解锁机构7与第一动力接收件12结合,随着第一动力接收件12的旋转,解锁机构7开始运动,进而分离力接收机构6的锁定被解除。

如图所示,分离力接收机构6包括滑动件61、分离力接收件62、第一弹性件(保持件)63和第二弹性件64,其中,分离力接收件62被滑动件61可旋转地支撑,保持件63与分离力接收件62结合,在处理盒100的上下方向上,保持分离力接收件62不倾斜,第二弹性件64用于为分离力接收件62伸出提供动力,当分离力接收机构6位于第一状态时,第二弹性件64发生弹性变形,当分离力接收机构6被解除锁定时,第二弹性件64的弹性复位力使分离力接收件62伸出至处理盒100之外。

优选的,保持件63为扭簧,第二弹性件64为压缩弹簧,且分离力接收机构6被安装在显影框架10的右方,进一步的,分离力接收机构6被安装在显影框架10与支架14之间,以此确保分离力接收机构6不会在处理盒100的左右方向发生晃动或脱落;处理盒100工作时,成像件21可沿旋转轴线l1旋转,显影件11可沿旋转轴线l2旋转,分离力接收件62与第一动力接收件12共轴,即分离力接收件62可绕旋转轴线l3旋转,所述旋转轴线l1、l2和l3相互平行。

如图4a和图4b所示,分离力接收件62包括旋转部621、力接收部622和连接部623,旋转部621与滑动件61结合,力接收部622用于接收分离力,连接部623连接旋转部621和力接收部622。

其中,旋转部621包括旋转中心6211、沿旋转中心6211的圆周设置的力传递面6212和翻转面6214,所述力传递面6212用于将力接收部622接收到的分离力传递出去,翻转面6214用于在分离力接收件62发生翻转(倾斜)时避免旋转部621与外部部件发生干涉;力接收部622包括第一力接收面6221和第二力接收面6222,第一力接收面6221用于与成像设备中设置的施力件08(如图6c所示)接触,并接收施力件08施加的分离力,进而迫使显影件11和成像件21分离,当处理盒100被沿着向后方移动(被拆卸的过程)时,第二力接收面6222被阻挡件b压迫(如图7b所示),使得分离力接收件62绕旋转轴线l3旋转而使得分离力接收机构6从第二状态到达第三状态,此时,分离力接收机构6可顺利通过阻挡件b所在的位置;进一步的,分离力接收件62还包括设置在其中的突起6213,保持件63与突起6213接触。

如上所述,由于分离力接收件62被滑动件61支撑,因而,分离力接收件62所处的状态与分离力接收机构6所处状态一致,即当分离力接收机构6处于第一状态时,分离力接收件62也处于被锁定的第一状态,此时,分离力接收件62的至少一部分缩回至处理盒100内,且不会与成像设备发生干涉;当分离力接收机构6处于被解锁而伸出且可接收成像设备的分离力的第二状态时,分离力接收件62也处于被解锁而伸出且可接收成像设备的分离力的第二状态;当分离力接收机构6处于与阻挡件b接触的第三状态时,分离力接收件62也处于与阻挡件b接触,且在阻挡件b的作用下绕旋转轴线l3旋转的第三状态,也就是说,当分离力接收件62位于第二状态时,分离力接收件62可绕旋转轴线l3旋转,并可在外力作用下在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之间往复运动。

下面描述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处理盒100的安装和拆卸过程。

图5a和图5b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处理盒中实施例一的分离力接收件处于第一状态时的状态示意图;图6a、图6b和图6c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处理盒中实施例一的分离力接收件处于第二状态时的状态示意图;图7a和图7b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处理盒中实施例一的分离力接收件处于第三状态时的状态示意图。

首先结合图3描述解锁机构7,解锁机构7包括相互结合的力传递件71和解锁件72,其中,力传递件71与第一动力接收件12结合,并穿过支架14,通过力接收件71的运动,解锁件72将分离力接收件62解锁;优选的,显影框架10设置有导轨15和容纳部16,滑动件61在导轨15中沿上下方向滑动,分离力接收件62的一部分可被容纳部16容纳,分离力接收件62被安装后,所述力传递面6212与滑动件61的其中一个侧壁611相对,更优选的,与力传递面6212相对的侧壁611也是平面;扭簧63的一端与滑动件61抵接,另一端与突起6213抵接,分离力接收件62得以被保持成在处理盒100的上下方向上不倾斜。

如图5a和图5b所示,导轨15设置有结合部152,滑动件61设置有卡扣612以及与卡扣612相邻设置的被解锁件613,当卡扣612与结合部152结合时,分离力接收件62(分离力接收机构6)被锁定,第二弹性件64被压缩,此时,分离力接收件62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处理盒100内,其中,旋转部621随着滑动件61位于导轨15的上部,连接部623的一部分以及力接收部622被容纳部16容纳,在保持件63的作用下,沿处理盒100的上下方向,分离力接收件62不倾斜。

当处理盒100被安装至成像设备开始工作前,与第一动力接收件12结合的动力输出件会旋转一定的角度,因而,第一动力接收件12也会旋转一定的角度。随着第一动力接收件12的旋转,与第一动力接收件12结合的力传递件71和解锁件72也开始旋转,在解锁件72旋转的过程中,解锁件72逐渐拨动被解锁件613,使得卡扣612与结合部152脱离结合,最终,分离力接收件62(分离力接收机构6)被解除锁定,在第二弹性件64的弹性复位力作用下,分离力接收机构6整体沿处理盒100的上下方向移动,具体而言,分离力接收机构6向处理盒100的下方移动,直至分离力接收机构6到达图6a-图6c所示的第二状态,此时,分离力接收机构6的至少一部分伸出处理盒100;由于被解锁件613随着滑动件61向着下方移动,即使解锁件72仍然随着第一动力接收件12的旋转而做旋转运动,但被解锁件613已与解锁件72脱离结合,因此,运动中的解锁件72不会与被解锁件613产生干涉。

如图6a和图6b所示,在分离力接收机构6向处理盒100的下方移动的同时,分离力接收件62在保持件63的保持作用下不会相对于处理盒100的上下方向倾斜,由于保持件(扭簧)63靠近旋转中心6211,扭簧63需施加较大的迫推力才能够保持住分离力接收件62的连接部623和力接收部622不倾斜。本实用新型中,由于滑动件61与分离力接收件62之间是平面相对,即平面状的力传递面6212与平面状的侧壁611相对,即使扭簧63施加的迫推力过大,分离力接收件62也不会出现不必要的旋转,从而确保了分离力接收件62被稳定地保持。

当分离力接收机构6位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力接收面6221面向处理盒100的前方,并与成像设备中的施力件08相对,当施力件08向处理盒100的后方移动时,第一力接收面6221可接收分离力,如图6c所示,分离力接收件62具有沿r所示方向转动的趋势,通过所述力传递面6212、侧壁611和导轨15,分离力被传递至显影框架10,最终,显影框架10与成像框架20分离,同时,显影件11与成像件21也分离。

下面结合附图7a和图7b描述处理盒100被拆卸的过程。

所述处理盒100在被拆卸时,首先需向后移动,然后再向下被提起。当施力件08所施加的分离力撤销时,显影框架10与成像框架20恢复接触,同时,显影件11与成像件21也恢复接触,但是分离力接收件62仍处于第二状态,即力接收部位于处理盒100之外,当处理盒100被向后方移动时,力接收部622可能会与成像设备中的阻挡件b发生干涉,进而影响处理盒100的拆卸。

如上所述,分离力接收件62的旋转部621设置有翻转面6214,优选的,翻转面6214为非平面,具体的,翻转面6214为弧面,也就是说,当分离力接收件62有沿与r相反的方向r’旋转的趋势时,所述侧壁611与分离力接收件62的旋转部621之间不会产生干涉。如图7a和图7b所示,随着处理盒100沿着向后方向运动,阻挡件b压迫第二力接收面6222,分离力接收件62绕旋转轴线l3沿与r所示方向相反的方向r’旋转,力传递面6212逐渐远离侧壁611,翻转面6214逐渐靠近侧壁611,扭簧63发生弹性变形,由于翻转面6214为非平面状,因而,侧壁611不会阻挡旋转部621的旋转,力接收部622可以运动至不与阻挡件b干涉的位置,此时,沿处理盒100的上下方向,分离力接收件62处于倾斜(翻转)的第三状态,具体的,分离力接收件62向处理盒100的前方倾斜;优选的,第二力接收面6222为弧面,第二力接收面6222可平滑地过渡至被阻挡件b压迫的位置;分离力接收件62的倾斜(翻转)是指,分离力接收件62的至少一部分,尤其是用于接收分离力的部位(第一力接收面6221),沿处理盒100的上下方向,不同于用于接收分离力的部位(第一力接收面6221)接收施力件08施加分离力的位置。

分离力接收件62通过阻挡件b后,在扭簧63的复位力作用下,分离力接收件62恢复至第二状态,也就是说,处理盒100被拆卸后,至少分离力接收件62的力接收部622位于处理盒100之外,当处理盒100需要再次被安装时,终端用户需要首先将分离力接收机构6(分离力接收件62)沿处理盒100的上下方向向上方按压,使得滑动件61沿导轨15向上移动,力接收部622进入容纳腔16中,最终,分离力接收机构6再次缩回到处理盒100内的第一状态。

根据上述描述可知,在处理盒100从被安装至成像设备到处理盒100再次被安装至成像设备前,分离力接收机构6(分离力接收件62)从不能接收分离力的第一状态运动至可以接收分离力的第二状态,在处理盒100从成像设备拆卸的过程中,当分离力接收机构6(分离力接收件62)与阻挡件b产生干涉时,分离力接收机构6(分离力接收件62)从第二状态运动至第三状态,经过阻挡件b后,分离力接收机构6(分离力接收件62)再次从第三状态恢复至第二状态,直至处理盒100从成像设备被拆卸;沿处理盒100的上下方向,分离力接收件62的第三状态位于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处理盒100需再次被安装前,分离力接收机构6(分离力接收件62)在外力作用下从第二状态运动至第一状态,通过卡扣612与结合部152的结合,分离力接收件62再次被锁定,因而,处理盒100可顺利的被安装至成像设备。

以显影件11的旋转轴线l2为基准,分离力接收机构6(分离力接收件62)处于第一状态、第三状态和第二状态时,沿处理盒100的上下方向,第一力接收面6221与旋转轴线l2的距离逐渐增大,因而,处理盒100可被顺利的安装至成像设备,并可稳定的接收分离力,且可顺利的从成像设备中被拆卸。

实施例二

图8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处理盒中驱动端实施例二的部分部件分解示意图;图9a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处理盒中实施例二的第一活动件的立体图;图9b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处理盒中实施例二的第二活动件的立体图。

本实施例中,处理盒100的整体结构未改变,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分离力接收机构的结构和解锁机构被重新设计,下文中,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部件将采用相同的编号。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分离力接收机构8和解锁机构9以可移动的方式被安装在处理盒100中,其中,分离力接收机构8和解锁机构9以可脱离的方式结合,因而,分离力接收机构8具有锁定状态以及被解锁机构9解锁的解锁状态。

分离力接收机构8包括至少一部分可相对于显影框架10运动的分离力接收件80,所述分离力接收件80接收分离力将显影件11和成像件21分离,包括多个相互结合的活动件,其中,至少一个活动件可沿与成像件21的旋转轴线l1或者显影件11的旋转轴线l2平行的轴线旋转,随着分离力接收机构8被锁定,活动件不能旋转,分离力接收机构8被解除锁定,活动件可旋转。

具体的,分离力接收件80包括可相对运动的第一活动件81和第二活动件82,分离力接收机构8还包括分别与第一活动件81和第二活动件82结合的第一保持件83和第二保持件84,所述第一保持件83和第二保持件84分别用于将第一活动件81和第二活动件82保持在保持位置(分离力接收件80处于下述的第二状态);解锁机构9包括力传递件91、限制件92和复位件93,其中,力传递件91用于接收外部作用力,并将作用力传递至限制件92,使得限制件92形成对分离力接收机构8的限制,当外部作用力撤销后,限制件92在复位件93的复位力作用下恢复至不限制分离力接收机构8;如图所示,限制件92设置有限制面921和接触面922,所述限制面921用于限制分离力接收件80,接触面922与显影框架10接触,用于将分离力传递至显影框架10。

本实施例中,第一活动件81和第二活动件82可分别绕旋转轴线l4和l5旋转,且旋转轴线l4和l5均与旋转轴线l1和l2平行,在处理盒100被安装至预定位置前以及处理盒100从预定位置脱离后,分离力接收件80不被锁定,且不能接收用于分离显影件11和成像件21的分离力,通过第一活动件81和第二活动件82的相对转动,使得处理盒100可被顺利的安装和拆卸;在处理盒100到达预定位置时,分离力接收件80被锁定,第一活动件81和第二活动件82不能相对转动,分离力接收件80可接收用于分离显影件11和成像件21的分离力。

优选的,分离力接收机构8被安装在显影框架10的右侧末端,解锁机构9穿过支架14,具体的,力传递件91穿过支架4,且力传递件91还穿过第一动力接收件12而暴露在外,在处理盒100到达预定位置时,力传递件91接收外部作用力,限制件92将分离力接收件80锁定;在处理盒100被安装至预定位置前以及从预定位置脱离后,力传递件91不再接收外部作用力,在复位件93的作用下限制件92解锁对分离力接收件80的锁定;当然,所述分离力接收机构8还可以被安装在支架14的右侧,此时,力传递件91不再需要穿过支架14,有利于减少处理盒100的组装工序。

如图9a所示,第一活动件81包括第一力传递部811、第一力接收部812以及连接第一力传递部811和第一力接收部812的第一连接部813;其中,第一力接收部812用于接收外部作用力,第一力传递部811用于将外部作用力传递出去,第一力传递部811包括第一旋转部8111、在第一旋转部8111的表面设置的第一力传递面8112和翻转面8114,第一旋转部8111绕旋转轴线l4旋转,第一力传递面8112和翻转面8114相邻设置,因而,第一力活动件81可在向外传递力与翻转之间快速切换,优选的,翻转面8114为弧面。

与上述实施例类似的,第一力传递部811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旋转部8111上的突起8113,第一保持件83优选为扭簧,扭簧的一端抵接在第二活动件82,另一端抵接在突起8113;第一力接收部812用于接收外部作用力,包括用于接收分离力的第一力接收面8121以及用于接收旋转力的第二力接收面8122。

如图9b所示,第二活动件82包括第二力接收部822、第二力传递部821以及连接第二力传递部821和第二力接收部822的第二连接部823;其中,第二力接收部822用于接收第一活动件81传递过来的作用力(分离力),第二力传递部821用于将作用力(分离力)传递出去,第二力接收部822设置有用于与第一力传递面8112相对的第三力接收面8221,第二力传递部821包括第二旋转部8211、在第二旋转部8211的表面设置的第二力传递面8241,第二旋转部8211绕旋转轴线l5旋转;优选的,第一力传递面8112、第三力接收面8221以及第二力传递面8241均为平面。

同样的,第二活动件82也设置有突起8212,第二保持件84优选为扭簧,扭簧的一端抵接在显影框架10或支架14,另一端抵接在突起8212;进一步的,第一旋转部8111和第二旋转部8211均为圆孔,第二活动件82上还设置有圆柱8222,第一旋转部8111与圆柱8222结合,显影框架10或支架14上也设置有圆柱,第二旋转部8211与该圆柱结合。

更进一步的,第二力传递面8241为从第二旋转部8211的表面延伸的延伸凸块824的一个表面,延伸凸块824向着靠近第二力接收部822的方向突出,以避免延伸凸块824对第二活动件82的旋转形成干涉。

图10a、图10b和图10c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处理盒在被安装过程中,实施例二的分离力接收件的运动过程示意图。

处理盒100在被安装至预定位置前,分离力接收件80位于第二状态,此时,分离力接收件8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处理盒100之外,但分离力接收件80未被锁定,如图10a所示,在处理盒100的上下方向上,第二力传递面8241不与限制面921相对,或者说在处理盒100的左右方向上,第二力传递面8241与限制面921错开位置,因而,当第一活动件81受到外力作用时,第一活动件81和第二活动件82可相对运动。

如图10b所示,在处理盒100沿前后方向向前运动时,阻挡件b会与第一活动件81形成干涉,当第一活动件81触碰到阻挡件b时,阻挡件b对第一活动件81的第一力接收面8121施加阻挡力,如图10c所示,第一活动件81会沿图中r1所示方向旋转,同时,第一活动件81通过第一力传递面8112向第三力接收面8221传递阻挡力,进而导致第一活动件81和第二活动件82分别克服扭簧83和扭簧84的保持力沿r1和r2所示方向旋转;本实施例中,r1和r2同向,均为逆时针方向,沿处理盒100的上下方向,第一活动件81和第二活动件82的旋转中心不在一条直线上,二者存在两种情况:当在前后方向上,第一活动件81的旋转中心位于第二活动件82的旋转中心的上游时,r1和r2优选为同向;进一步的,当第一活动件81的旋转中心位于第二活动件82的旋转中心的下游时,则r1和r2优选为反向,如此设计有利于减少分离力接收件80在上下方向上所需的空间,因而不会影响到显影件齿轮111的排布,当第一活动件81和第二活动件82旋转时,仅需要在前后方向上提供空间即可,有利于减小处理盒100以及成像设备在上下方向所占的空间。

为更清楚显示分离力接收件80中各部件的运动情况,图10c中隐藏了限制件92,由于限制件92不对分离力接收件80(第二活动件82)形成限制,当第一活动件81将阻挡力传递至第二活动件82时,第一活动件81和第二活动件82均能够沿图10c中逆时针方向旋转,因而,分离力接收机构8的至少一部分缩回至处理盒100内,此时,分离力接收件80(第一活动件81)位于第一状态,至少第一活动件81发生倾斜,且第一活动件81向后倾斜,被阻挡件b压迫,处理盒100可以顺利的通过阻挡件b;当处理盒100通过阻挡件b后,在扭簧83和扭簧84的作用下,第一活动件81和第二活动件82绕与图10c中r1和r2相反的方向旋转,分离力接收件80回到其至少一部分位于处理盒100之外的第二状态。

图11a和图11b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处理盒在被安装至预定位置后,实施例二的分离力接收件接收分离力时状态示意图。

当处理盒100被安装至预定位置后,力传递件91接收到来自成像设备的作用力而向处理盒100的内部移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力传递件91从右向左移动,同时,迫使限制件92克服复位件93的复位力,使得限制件92到达限制分离力接收件80的位置;此时,分离力接收件80被锁定,在处理盒100的上下方向上,限制面921与第二力传递面8241相对。

如图11a和图11b所示,分离力接收件80(第一活动件81)位于第二状态,施力件08与第一力接收面8121相对,当施力件08向第一力接收面8121施加分离力时,第一活动件81通过第一力传递面8112和第三力接收面8221将分离力传递至第二活动件82,由于第二活动件82被限制件92限制,因此,被传递至第二活动件82的分离力将通过第二力传递面8241被传递至限制面921,进而,分离力通过接触面922被传递至显影框架10,导致显影框架10与成像框架20分离,显影件11与成像件21分离。

图12a和图12b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处理盒在被取出过程中,实施例二的分离力接收件的运动过程示意图。

当处理盒100需要从成像设备中被取出(拆卸)时,处理盒100首先需从预定位置脱离,同时,力传递件91不再接收来自成像设备的作用力,限制件92在复位件93的复位力作用下运动至限制面921不再与第二力传递面8241相对的位置,也就是说,分离力接收件80不再被锁定,但分离力接收件80仍然保持至少一部分位于处理盒100之外的第二状态。

如图12a和图12b所示,随着处理盒100向后移动,第一活动件81的第二力接收面8122逐渐靠近阻挡件b,如上所述,与第一力传递面8112相邻设置的是弧面状的翻转面8114,当二者接触时,第二力接收面8122接收到来自阻挡件b的阻挡力,第一活动件81开始沿r3所示方向顺时针旋转,直至第一活动件81被阻挡件b完全压迫,此时,分离力接收件80(第一活动件81)处于倾斜(翻转)的第三状态,且第一活动件81向前倾斜,最终,处理盒100顺利的通过阻挡件b,之后,在第一保持件83的作用下,第一活动件81的至少一部分再次位于处理盒100之外,分离力接收件80再次回到第二状态。

极端情况下,如图12b所示,当第一活动件81沿r3所示方向旋转并与显影框架10的外壳17接触,但第一活动件81仍未被阻挡件b压迫时,第一活动件81与阻挡件b之间仍会形成干涉,此时,处理盒100将不能继续取出。对于本实施例涉及的分离力接收件80来说,在处理盒100向后移动的时候,所述限制件92已经解除对分离力接收件80的限制,随着处理盒100继续向后方移动,阻挡件b将压迫第一活动件81的第一力接收部812,并通过所述第一旋转部8111将压迫力传递至第二活动件82的第二力接收部822,进而导致第二活动件82沿图12b中r4所示方向旋转,在处理盒100的上下方向上,使得分离力接收件80的至少一部分缩回至处理盒100内,也就是说,第二活动件82的旋转为第一活动件81避开与阻挡件b的干涉提供了空间;本实施例中,r3和r4优选为反向。

以上描述了分离力接收件80包括两个可相对运动的活动件的实施例,然而,将上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的结构结合,即将实施例二中的第二活动件82设置成可在上下方向伸缩,第一活动件81仍保持可旋转也能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或者说,分离力接收件80包括的活动件数量多余两个,通过将相邻活动件设置成可相对活动,且其中一个活动件用于接收分离力,一个活动件用于将分离力传递至显影框架10,同样也可以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同样的,本实施例中分离力接收件80的倾斜(翻转)是指,分离力接收件80的至少一部分,尤其是用于接收分离力的部位(第一力接收面8121),沿处理盒100的上下方向,不同于用于接收分离力的部位(第一力接收面8121)在接收施力件08施加分离力时的位置。

如上所述,处理盒100在安装和取出的过程中,分离力接收件80具有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三状态,在第一状态和第三状态,分离力接收件80均不能接收分离力,在第二状态,分离力接收件80可接收分离力。在第一状态,分离力接收件80的至少一部分缩回至处理盒100内或者发生倾斜(翻转),使得阻挡件b不再对处理盒100的移动形成干涉;在第二状态,分离力接收件80的至少一部分伸出至处理盒100之外;在第三状态,分离力接收件80的至少一部分再次缩回至处理盒100内或者再次发生倾斜(翻转),同样的,阻挡件b不再对处理盒100的移动形成干涉,因而,处理盒100可实现顺利的安装和取出。

根据上述描述,对于实施例二,所述第一状态和第三状态可互换,也就是说,可以把处理盒100在被安装的过程中,分离力接收件80的至少一部分(第一活动件81)发生倾斜(翻转)的状态当做是第三状态,把处理盒100在被取出的过程中,分离力接收件80的至少一部分(第一活动件81)发生倾斜(翻转)的状态当做第三状态;在处理盒100的前后方向上,第二状态位于第一状态和第三状态之间。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分离力接收机构6被重新设计,当包括有分离力接收机构6的处理盒100可拆卸地被安装至成像设备的主体时,仅需要设置在成像设备主体中的一个施力件施加分离力,不同于现有处理盒中的分离机构需要成像设备中设置两个施力件,因而,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处理盒所适用的成像设备的结构得到简化,成本得以降低,更容易实现小型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