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蓝光的薄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21929发布日期:2019-12-27 14:22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蓝光的薄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薄膜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抗蓝光的薄膜。



背景技术:

蓝光是一种可见光,蓝光波短、能量高,能够直接穿透晶状体直达眼底视网膜上,抗蓝光薄膜能够防止380um到420um的高能短波蓝光对眼睛的伤害,以及减小蓝光对皮肤黑色素的催生作用,主要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电脑显示器、荧光灯、数码产品、液晶显示屏、led等光线中,但是蓝光薄膜本身和存放仍然存在弊端,因此,需要对抗蓝光薄膜进行改良。

市场上的薄膜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够对薄膜进行良好的保护,导致在使用过程中外部容易附着有灰尘,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不便,并且在使用过程中抗蓝光的效果不佳,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抗蓝光的薄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蓝光的薄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薄膜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够对薄膜进行良好的保护,导致在使用过程中外部容易附着有灰尘,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不便,并且在使用过程中抗蓝光的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蓝光的薄膜,包括遮挡体和基座,所述遮挡体内部的中部设置有衔接块,且衔接块外部的一端安装有主体,所述主体外部的一端连接有辅助装置,所述辅助装置的外表面设置有保护层,所述基座位于衔接块的底部,所述主体的内部连接有纳米涂层,且纳米涂层的底部设置有防刮层,所述防刮层的底部安装有玻璃层,且玻璃层的底部连接有防爆层,所述防爆层的底部设置有滤光层,且滤光层的底部安装有硅胶涂层。

优选的,所述保护层的内部与主体的外表面为紧密贴合,且主体关于衔接块的中心呈环形分布。

优选的,所述辅助装置包括衔接槽与隔块,且辅助装置的内部设置有衔接槽,并且衔接槽的内部连接有隔块。

优选的,所述隔块之间均为等距离分布,且隔块的外部与衔接槽的内部为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纳米涂层的形状为矩形结构,且纳米涂层内部与防刮层为粘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衔接块外部的形状结构与遮挡体内部的形状结构相吻合,且遮挡体的形状为圆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一种抗蓝光的薄膜通过保护层与主体的设置,能够在使用过程中对抗蓝光的薄膜进行良好的保护,避免在对其进行安装时外部出现刮伤,影响使用者的使用,且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对薄膜进行良好的防尘保护,方便使用者的使用;

2、该一种抗蓝光的薄膜通过辅助装置、衔接槽与隔块的设置,能够在对抗蓝光薄膜的使用过程中便捷的对其进行使用,不需对薄膜进行切割裁剪的工序,使用较为方便,也可有效的避免薄膜的外部出现不平整的现象;

3、该一种抗蓝光的薄膜通过纳米涂层、衔接块与遮挡体的设置,能够在使用过程中有效的增加薄膜的抗蓝光效果,可对使用者的眼睛进行良好的保护,减少疲劳感的发生,且可在对抗蓝光薄膜进行放置时也更加的方便,不会出现褶皱和灰尘附着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衔接块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遮挡体;2、衔接块;3、主体;4、保护层;5、辅助装置;501、衔接槽;502、隔块;6、基座;7、纳米涂层;8、防刮层;9、玻璃层;10、防爆层;11、滤光层;12、硅胶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抗蓝光的薄膜,包括遮挡体1、衔接块2、主体3、保护层4、辅助装置5、衔接槽501、隔块502、基座6、纳米涂层7、防刮层8、玻璃层9、防爆层10、滤光层11和硅胶涂层12,遮挡体1内部的中部设置有衔接块2,且衔接块2外部的一端安装有主体3,衔接块2外部的形状结构与遮挡体1内部的形状结构相吻合,且遮挡体1的形状为圆形结构,能够在使用过程中有效的增加薄膜的抗蓝光效果,可对使用者的眼睛进行良好的保护,减少疲劳感的发生,且可在对抗蓝光薄膜进行放置时也更加的方便,不会出现褶皱和灰尘附着的现象;

主体3外部的一端连接有辅助装置5,辅助装置5包括衔接槽501与隔块502,且辅助装置5的内部设置有衔接槽501,并且衔接槽501的内部连接有隔块502,隔块502之间均为等距离分布,且隔块502的外部与衔接槽501的内部为固定连接,能够在对抗蓝光薄膜的使用过程中便捷的对其进行使用,不需对薄膜进行切割裁剪的工序,使用较为方便,也可有效的避免薄膜的外部出现不平整的现象,辅助装置5的外表面设置有保护层4,保护层4的内部与主体3的外表面为紧密贴合,且主体3关于衔接块2的中心呈环形分布,能够在使用过程中对抗蓝光的薄膜进行良好的保护,避免在对其进行安装时外部出现刮伤,影响使用者的使用,且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对薄膜进行良好的防尘保护,方便使用者的使用,基座6位于衔接块2的底部,主体3的内部连接有纳米涂层7,且纳米涂层7的底部设置有防刮层8,纳米涂层7的形状为矩形结构,且纳米涂层7内部与防刮层8为粘接连接,防刮层8的底部安装有玻璃层9,且玻璃层9的底部连接有防爆层10,防爆层10的底部设置有滤光层11,且滤光层11的底部安装有硅胶涂层12。

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一种抗蓝光的薄膜,使用时,保护层4是一种聚乙烯薄膜覆盖在主体3的表面,在不需使用主体3时可利用保护层4的设置对其进行遮挡保护,避免主体3出现刮伤或者灰尘附着的现象,且衔接槽501与隔块502的设置,方便使用者把薄膜拉扯下来,不需使用者对其进行裁剪,可保证薄膜外部的平整,并且衔接块2外部的形状结构与遮挡体1内部的形状结构相吻合,从而使用者能够旋转遮挡体1使其与衔接块2之间分离开来,便于使用者对薄膜的放置,避免薄膜出现压伤或者褶皱,其次纳米涂层7可以达到减少光的透射和热传递效果,产生隔热作用,其次在纳米涂层7的外表面设置有ap防蓝光片,可起到良好的防蓝光效果,就这样完成了整个一种抗蓝光的薄膜的使用过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